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2 6/8 19-22頁
  • 微波——危險到什麼程度?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微波——危險到什麼程度?
  • 警醒!198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測量微波
  • 蘇聯所作的研究
  • 西方諸國重新檢討安全標準
  • 這一切意味到什麼?
  • 微波——怎樣發揮作用?
    警醒!1982年
  • 微波烤爐安全到什麼程度?
    警醒!1982年
  • 電氣煙霧有害到什麼程度?
    警醒!1985年
  • 一位實驗物理學家為什麼相信上帝
    警醒!201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2年
《警》82 6/8 19-22頁

微波——危險到什麼程度?

在烤爐裡能烤熟牛肉的微波也能烤熟人體的組織,這件事久已為人所知。倘若暴露在足夠的強度之下,經過足夠的時間長度和受到某些頻率特別具有透射力的微波所襲擊,這樣的情形就會發生。

例如,眼的晶體對熱力特別敏感,因為它缺乏高效率的血液循環系統去將之冷卻。因此,來自微波的強熱就能以凝固蛋白質的同一方法去烤熟眼內晶體的蛋白質。

對來自微波高熱的損害力特別敏感的人體器官還有胃、腸和膀胱。睪丸亦然,因為精子只能在低於體溫的溫度下形成。因此,暴露在強度微波之下能夠造成死亡、嚴重灼傷、失明、不育和腸胃失調等難題。

測量微波

科學家們以微波發出能量的密度,意即每秒鐘流過某個指定空間的能量,來測量微波。西方科學家認為只有在每平方厘米達一百毫瓦(十萬微瓦)能量密度的熱力時才能造成嚴重損害。在理論上,這項數字的十分之一,即每平方厘米不超過十毫瓦(一萬微瓦)的能量便是安全的。因此美國在一九五零年代中葉所採納的職業安全標準是每平方厘米一萬微瓦。加拿大、英國、西德、荷蘭、法國和瑞典把這項標準稍加修訂之後也予以採納。

一九七一年,美國立法規定微波烤爐在出售時漏出微波的容許量為五厘米距離外每平方厘米不超過一千微瓦,全部使用期間的容許量為每平方厘米不超過五千微瓦。這些標準是基於一項信念而制定的,那便是只有暴露在微波從高密度所生的強熱之下才會導致危險。

蘇聯所作的研究

當西方科學家們研究微波在高密度水平的熱力效果之際,蘇聯和東歐諸國卻開始報導長時間暴露在西方認為安全的低水平微波之下的累積效果。蘇聯是研究這個問題的先驅,在一九三零年代已開始研究。

蘇聯研究家發現微波不但會因強熱造成損害,且會產生不是僅憑熱力便能解釋的影響。這些影響從暴露在每平方厘米一萬微瓦或以下的事例可以見之,而這項數字正是美國所推薦的職業安全標準。蘇聯認為西方僅根據熱力作用而訂的安全標準所容許的暴露水平實在太高。

因此蘇聯和其他東歐國家定下了嚴格的指導方針去保護從事微波工作的人員。例如,蘇聯的在職安全標準為一日工作八小時可接受十微瓦或兩小時一百微瓦,但美國的標準卻容許人暴露在一萬微瓦之下!蘇聯規定工作人員在任何時候即使暫時處於每平方厘米一千微瓦的微波輻射之下也要戴護目鏡,但這卻是美國微波烤爐通常容許的微波漏出量。波蘭禁止孕婦從事暴露在微波之下的工作,因為恐防產生畸形的嬰兒。

這些國家的多年研究表明不少人因為處於水平甚低的微波輻射之下,以致神經系統、心臟血管和血液循環系統的機能發生變化。研究家稱之為「微波病」,他們承認這是具有明確病徵的疾病。病徵可能包括頭痛、眼痛、易怒、暈眩、焦慮、情緒不安、睡眠不暢、疲勞、沮喪、健忘、工作效能降低、食慾不振、精神難於集中、心臟血管系統不調,例如脈搏減少或失常、脫髮、血壓改變、甲狀腺肥大、內分泌腺機能降低、對傳染病的抵抗力減低、心悸、窒息、和手足震顫等。

以動物作低水平微波的實驗證實了潛在的危險。研究發現處於低水平微波之下結果減低了身體的耐力、妨礙體重增加、使血壓和心搏改變、免疫反應不調、減少胃液分泌、導致死產和胚胎的嚴重畸形等。

西方諸國重新檢討安全標準

在一九七零年代之前,西方對這些報導通常不予重視。直至一九七零年代中葉美國才開始有系統地重覆蘇聯和東歐所作的實驗以確證所定的一萬微瓦安全標準是否合理,並且看看能否發現像東歐諸國所稱,在低度微波輻射下所生的影響。

雖然研究尚未全部完成,但據報已有足夠證據表明西方的安全標準引起了重大疑問。有若干國家,例如瑞典,最近已提高了安全標準,其他國家亦正考慮這樣行。據報美國不久將會訂立較嚴格的標準。

一九八零年二月廿六日的紐約《時報》在「微波威脅停頓了貿易中心電視台」的標題之下闡述關於微波安全標準的爭論,說:

「有人對在第二台展望樓上的一百五十萬觀光客以及在頂上第九層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的安全表示擔心……

「由於科學界對構成微波傳播的認可水準意見分歧,以致海港管理委員會的工作變成相當複雜。結果,在這些例子上當局尚未設立聯邦政府或市政府的標準。

「最近數週的試驗表明,頂上數層所受的微波壓力為每平方厘米超過三百六十微瓦。……兩年前,美國駐莫斯科大使館人員抗議蘇聯的竊聽裝置使他們受到高至十八微瓦的微波壓力,結果引起了外交界的爭論。

「職業安全保健局(美國)曾勸告工人不可暴露在一萬微瓦的微波壓力之下,但聯邦政府的若干機構正在研究這項問題,同時政府和民間科學家都期望這些標準會把受微波輻射的安全量,尤其是大眾暴露於其下的微波水平,訂得低許多。」

文章繼續提到一位科學家建議大眾所受的最大限度微波壓力減至一百微瓦以下,另一位科學家則建議規定在五十微瓦以下。

美國若干研究所曾報導關於大眾暴露在低水平微波之下的影響。我們將他們的發現和若干關於受微波影響的資料在下頁「科學家的發現」的標題之下刊出。這些資料是值得仔細查考的。

這一切意味到什麼?

關於這些實驗的結果應該作怎樣的解釋,引起的議論頗多。可是,有一件事是已經確定的:在西方諸國一度認為微不足道的水平上,微波對動物和人均產生一種非熱力的影響。令人擔心的是,世界各地有不少人已每日暴露在這些水平之下。

這種非熱力的影響危險到什麼程度呢?引起爭論的便是這個問題。有些科學家指出,生物學上的影響與生物學上的危險有頗大差別。低水平微波對動物與人的影響是可見的,例如工作能力降低。可是這種影響嚴重到什麼程度呢?

美國政府一位發言人指出,「誰都不應使自己暴露在任何不必要的輻射之下。難題是在人們受到這麼多的輻射——微波烤爐、電視播送機及其他微波發生媒介——這些都是人們所要做和希望享受其服務的有用設備。

但是長時間暴露在低水平微波之下真的有危險嗎?對這個問題比西方科學家研究得較久的蘇聯和東歐科學家早已認為低水平微波的影響是累積的。此外,他們認為處於微波之下的時間若超過二至六年,所促成的影響便未必可以復原。

現時美國科學家也對微波的潛在危險非常擔心。「對大眾的危險尚未確知,」美國政府在關於微波的報告書中承認說。「這可能對特別某些人產生影響,也可能影響到全體居民。」在一九五零年代首先建議以一萬微瓦為職業安全標準的美國科學家在後來承認這項「鹵莽的決定亟需加以修改。」

紐約大學包利維醫學中心的眼科教授米爾頓·薩列博士曾對微波生物學上的影響研究多年,他警告說:「這些危險是不能低估的,因為大多數的非電離輻射的傷害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病徵通常經過多年潛伏期才出現,而且病徵出現之後也很難察出因果關係。」

那末,什麼程度才是微波的安全水平呢?「我不知什麼才是安全的水平,」薩列本人承認說。「我認為世上沒有任何人知道安全的水平是什麼。」

因此,在接近微波放射來源時,採取謹慎行動乃是明智之舉,《儆醒!》雜誌隨後發表的文章會對此作進一步的討論。

[第22頁的附欄]

科學家的發現

● 美國海軍當局聲稱「海軍人員暴露在微波輻射之下成為一項嚴重難題。」再者,「甚至低水平的微波也能減少兵員擔任重要任務的能力。」

● 在美國海軍所作的一項研究中,志願人員當暴露在低水平的微波之下時,連計算簡單加數的能力也大幅度低降。

● 在一項研究中,工作人員訓練鼠子推開爐柄取食。經過六個月訓練之後,他們推開爐柄的能力已達到百分之八十的準確。然後讓他們暴露在五千、一萬和一萬五千微瓦的微波之下三十分鐘。他們成功地推開爐柄的能力降至百分之五十以下。當接受微波的試驗完畢時,他們推開爐柄的能力恢復以前的水準。

● 美國約翰·霍金斯大學曾經研究微波輻射與人的癌症是否有關的問題。不少人認為兩者之間有若干關係。馬利蘭州比法斯特全國癌症研究院的雅各·桑特博士說:「我不會把這種可能性一笑置之。微波固然屬於非電離射線,因此據稱沒有致癌性。但紫外線也屬非電離射線,它卻可能致癌,」他指出。「這便是促成皮膚癌的原因。」

● 托夫特大學的賈炳達教授寫道:「我們已清楚指出微波輻射對眼的有害影響是累積的。因此,一次暴露在輻射之下即使可能無害,倘若多次重覆就可能發生嚴重危險了。」

● 美軍中有若干退役軍人由於在服役期間長時期暴露在低水平微波之下(每平方厘米從一千至一萬微瓦不等)以致患上白內障和其他晶體疾病而申請編入殘廢軍人之列。若干申請受到拒絕,但有些卻以退役軍人身分獲得有利的安排。

● 「紐約《時報》有兩位使用電視顯影終端機(VDT)工作的編輯在驚人的早歲(二十九和三十五歲)即患上白內障,」《紐約時報》一九七八年三月六日報導。

● 事實已表明,暴露在非電離射線之下能夠改變腦的電氣作用。

● 在美國海軍以志願人員所作的實驗中,經過一日暴露在極低頻律的磁場之下,志願人員十居其九被發現血漿中的三酸甘油脂水平升高至異常程度。

● 美國空軍一份公報聲稱,「即使暴露在每平方厘米低到五至十毫瓦的微波之下也可能使人不時發生胃部不適或嘔吐。」

[第21頁的圖片]

351.5呎(107米)高的電視台建在世界貿易中心頂上——有微波危險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