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可以將人騙倒
「我看見菲力和雅瑟的太太從餐館出來。他駕車送她回家,那時已經很晚,他們兩人一同進入屋內逗留。顯然,雅瑟沒有在家。這件事看來可能牽涉到姦淫……」
「且慢。你也許說得對,但不要太快下結論。事情未必真的像外表一樣。請記得聖經中哈拿的例子,載於撒母耳記上第一章。」
哈拿的故事
哈拿在心裡向耶和華上帝許願,只動嘴唇而沒有出聲:
「你若……賜你的婢女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
大祭司以利看見她嘴唇在動,但卻聽不到聲音,便「以為她喝醉了。」
「你要醉到幾時呢?你不應該喝酒。」
「主阿,不是這樣!我是心裡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
「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
大祭司以利僅憑外表審斷人,結果犯了錯誤而不得不糾正自己。
「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去,願以色列的上帝允准你向他所求的。」
次日
「啊!我幸而在提出指控之前先對你說!我查問過之後發現她的丈夫在工作時意外受傷。菲力帶她去醫院探望丈夫。後來二人去餐館吃一點東西。菲力送她回家,並且入內取些雅瑟的衣物,帶回去醫院給他。」
「聖經有許多教訓對我們今日十分適用。正如我們昨天所作的討論表明,以利僅憑外表審斷人,結果犯了錯誤。若干年後,哈拿所生和獻上在聖殿為耶和華服務的兒子,名叫撒母耳,也犯了同一的錯誤而只是憑外表看人,耶和華糾正他說:「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6,7)我們無疑不希望重犯以利的錯誤,憑外表審斷我們的弟兄。外表是可以將人騙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