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9 6/8 22-25頁
  • 幫助兒童活下去!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幫助兒童活下去!
  • 警醒!198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食指太多?
  • 母乳育兒和奶瓶育兒的對照
  • 以適當方法哺兒!
  • 始終都是母乳好
    警醒!1994年
  • 母乳育兒何以是最佳的育兒方法
    警醒!1982年
  • 問題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警醒!2003年
  • 哺育嬰兒——什麼是最佳方法
    警醒!1974
查看更多
警醒!1989年
《警》89 6/8 22-25頁

幫助兒童活下去!

《儆醒!》雜誌駐尼日利亞通訊員報導

染污了的水、有限的食物供應、疾病和感染的蔓延——這些情況在發展中各國十分常見。可是,尼日利亞的兒科醫生奧庫杜(Chizu Okudo)告訴《儆醒!》代表說:『父母對[適當衛生]的漠視和忽略造成了對疾病有利的情況。』

奧庫杜醫生繼續說:『較老的一代時常告訴年輕的父母,說肚瀉可以沖去腸胃的廢物,因此不應加以制止。』父母們聽從這樣的錯誤勸告,對病孩不予治療,結果往往導致死亡。

可是,在一切尊崇『生命之源』的人看來,生命是寶貴的。(詩篇36:9)因此,敬畏上帝的父母們不會讓迷信或當地習俗危及兒女的生命。同時,正如馬來西亞的衛生部長說,『預防疾病……要先從家裡開始。』

食指太多?

『糧食短缺』乃是我們這時代的特色之一,發展中的國家所受的打擊尤其沉重。(馬太福音24:7)使難題更加複雜的事實是,『極高的生育率——每名婦人有六個兒女以上——在非洲和中東各地仍然存在,』世界展望機構的《計劃全球大家庭》報告說。

那麼,何以非洲夫婦不設法限制兒女的數目呢?世界展望機構的報告解釋說:「[非洲]婦人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隨著所生的兒女數目而提高,尤以兒女在農作、買賣和其他工作方面可作額外助手為然。」《非洲危機》一書補充說:『兒童的高度夭折率促使非洲父母多生兒女。』在若干非洲國家中,一歲以內夭折的嬰孩約佔全數的五分之一!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多生兒女與人口擠迫、貧民區、不衛生的環境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些情況和兒童夭折有極大關係。

醫生們進一步聲稱,婦人在懷孕和分娩之後要有相當時間去恢復體力,才可再度懷孕。否則,她生育健康嬰兒的能力就會受到嚴重損害。

儘管事實俱在,非洲人仍有抗拒家庭計劃的傾向。a可是,個別的人卻不應把這件事置之度外而不加以認真考慮。基督徒應考慮到,聖經雖然沒有譴責人生兒育女,卻在提摩太前書5:8說:『人若不看顧親屬,就是背了真道。』家庭若弄得太大,父母就可能無法供給兒女適當的糧食、衣服和住所。雖然這是個人的私事,有些夫婦卻已學會節育以避免多生兒女,達到難於作適當照顧的程度。

母乳育兒和奶瓶育兒的對照

「不當的育兒方法導致營養不良,所奪去的生命10倍於實際的飢饉,」研究家錢德勒說。『連同痢疾脫水,營養不良乃是世界的頭號殺手。』許多時,『不當的育兒方法』是在嬰孩時期開始的。

母乳是大多數嬰孩的理想食物,因為母乳含有一切必需的營養素。母乳易於消化,經常保持新鮮和適當的溫度。它所含的抗體可以保護嬰兒和幫助嬰兒培養抵抗感染的能力。母乳育兒同時對嬰兒提供慈愛的關注,特別在感情發育方面為然。

但是,多個發展中國家的婦女由於紛紛從事世俗工作,母乳育兒的方法就越來越少人採用了。結果,非洲許多嬰孩是用奶粉哺育的。奶粉在調配得當及合適的衛生情況之下是富於營養的。可是《時代》雜誌報導說:『在世上的貧窮地區,這些條件有時無法做得到。有些母親也許在無意中用染污了的水調奶,或者為了節省金錢而將奶調得太稀。』結果可能會致命。

尼日利亞一位名叫奎恩的七名子女之母憶述醫院護士教導她從嬰兒出生就以奶瓶哺育。她回到家中繼續這樣行。不過,她的六個兒女都患了持續不斷的嚴重腹瀉——其中一個差一點死去。她的丈夫說:『我們知道第六個孩子從嬰兒的奶瓶受到感染,於是我們停用奶瓶,她便痊癒了。現時奎恩在開頭幾個月用母乳哺育第七個孩子。』

從這件事學到的教訓?盡早用母乳育兒!母親要攝取平衡的飲食,就能產生健康的乳汁。母乳育兒有一項附帶的裨益,那便是,產後可以推遲經期來臨。這稱為天然的避孕法。

以適當方法哺兒!

有時,非洲幼兒在出生後的18個月內完全由母乳飼育。『在斷乳時,』錢德勒說,『許多孩子被餵以他們既不能咀嚼,也無法消化的成人食物,或者食物是缺乏營養的。』

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會在一份刊物(Côte d’Ivoire)中登出一幅海報忠告作母親的說:『五個月後就不要專餵乳。』除了母乳之外,應該佐以水果、穀物和蔬菜,煮好濾去渣滓,使其柔軟到嬰兒可以咀嚼吞咽。一位名叫艾阿瑪的尼日利亞婦人在每個兒女出生後的開頭四個月專餵以母乳。她繼續授乳至嬰兒12個月大,但逐漸佐以果汁、柔軟食物和食物製成品,用調羹或奶瓶餵食。她在製作食物時嚴守衛生規則。結果如何?她的兒女都長得十分健康,極少感染疾病。

孩子稍長之後,平衡的飲食能幫助他保持健康。只含有碳水化合物的膳食,例如甘薯、參茨或白米,都沒有足夠的養分。孩子的身體也需要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養分包含在肉類、蛋、奶、豆、玉米和多種蔬菜、水果之內。

怎樣處理和儲藏食物也十分重要。兩日未經儲入冰箱的易腐食物雖然看來仍然可吃,但千萬不要用它!『污染了的食物時常並不安全,可能導致腹瀉或其他傳染病。』因此,(1)觸摸或調製食物之前要先行洗手。(2)煮好食物要立刻進食——不要讓食物在溫室下暴露太久。(3)廚房、煮食器、衣服和身體要隨時保持清潔。——《世界衛生》雜誌。

染污了的水充滿微菌和寄生蟲。在使用之前要將水濾淨或煮沸。以沸水沖淨食器,處理食物之前要洗手。

的確,也許最簡單的健康保護法便是保持高度的清潔標準。可是,在發展中的各國裡,這樣行可能是一項真正的挑戰。

[腳注]

a 在發展中各國所作的調查顯示,拉丁美洲大多數的母親都不希望有更多兒女。『在非洲卻只有少數婦人才有這種看法。』——《世界情況1985》,世界展望機構出版。

[第23頁的附欄]

營養不良的若干病徵

◼ 無精打采——孩子避免費力的遊戲

◼ 食慾不振——孩子拒絕進食,吃得不多

◼ 發育緩慢——個子太小,與年齡不相稱

◼ 抵抗力弱——微小感染許多時造成疾病

營養不良的若干原因

◼ 缺乏食物

◼ 食物豐富,但種類錯誤

◼ 奶瓶育兒,但調配不當或處理不合衛生

◼ 感染

◼ 腸臟寄生蟲,導致痢疾或嘔吐

[第24頁的附欄或圖片]

其他救生方法b

每天有2,000名以上的兒童死於多種疾病,例如麻疹、小兒痲痺症、哮咳、白喉、破傷風、結核病——醫生聲稱,這些病都是易於以免疫法來預防的。不少父母作出個人決定,讓兒女接受預防注射以對抗這些疾病。例如,尼日利亞設有『擴大免疫計劃』(簡稱EPI)。你的國家可能也設有類似的計劃。——關於預防注射的進一步資料,可參閱1965年8月22日的英文《儆醒!》。

請記住,孩子若要獲得充分保護,可能必須接受進一步的注射。父母許多時擔心孩子在第一次注射後的輕微發燒和痛楚。可是,父母要明白,為了使孩子獲得保護,不致染上致死的疾病,輕微的不適只是微小的代價而已。

你自己也可以熟習『再水合口服療法』(簡稱ORT)。c近十年來已有3,000萬兒童死於痢疾所導致的脫水和營養不良。可是,簡單的解決方法,例如以葡萄糖和鹽沖水喝下,在痢疾侵襲時可以挽救孩子的性命。將之作為飲品可以增加身體吸收水分的能力,以補充下痢和嘔吐時所失的水分。如果買不到標準包裝的鹽,可用下列的簡單方法調製:一平茶匙的餐桌鹽混和八平茶匙的糖和一夸脫的水。再水合口服療法『在痢疾脫水病例上的救生效能達百分之90』。

儘管作了一切預防,兒童仍可能患上感染病及有腸臟寄生蟲。什麼方法可以使人留意到有這種危險情況存在?在許多地方均很易取得的體重進度表可能有所幫助,每月磅秤孩子體重,記錄在一個載有正常生長率的表上,把兩者比較一下就可知道孩子的發育是否穩定了。

[附欄]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體重進度表

普通健康兒童

也許表示飲食不當(往醫生或診所求治)

1公斤=2.2磅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公斤0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

[腳注]

b 這種療法只是作為參考資料。《儆醒!》並不表示一種療法優於其他療法而加以推薦。

c 可參看1985年9月22日英文《儆醒!》的『喝鹽水可以救生!』一文。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