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甦有望嗎?
法王路易十六在位時,據報皇后安朵奈特有一次問財政大臣說:『部長閣下,你打算做些什麼去彌補赤字?』他答道:『什麼也不做,夫人。難題太嚴重了。』
時代雖然已經改變,這種想法看來依然流行。政治家和經濟學家同樣慨嘆關於龐大的國際債務,富國與貧國之間的極端經濟懸殊,以及這麼多個國家窮到可憐。但他們卻差不多什麼事也沒有做——難題實在太嚴重了。從經濟學來說,這樣的做法合理嗎?
『經濟學』一詞來自希臘文的艾干諾模斯(oikonomos),意思是管家或家庭經理人。世界經濟學的基本目的是研究怎樣管理這個世界『家庭』的經濟。那麼,這個『家』正受到怎樣的管理呢?
舉個例說明,我們試想像地球是個鄰里,其上的個別國家彼此為鄰。其中一個最富有的鄰人大事揮霍,幾乎欠了所有人的錢;但他既是最大的借債者,各債權人不願迫他還款。有些較貧窮的家庭也債台高築,不得不再多舉債來支付欠款的高利。這時,當地最貧窮家庭的父親卻大擺筵席款待賓客,雖然自己的幾個兒女正在捱饑抵餓。
較富裕的幾個家庭享有豐富的食物,結果要把大批餘糧倒在垃圾箱裡。他們花在寵物身上的金錢多於窮人家庭用來供養兒女的錢。他們不時召開鄰舍會議,討論當地的難題,但看來一籌莫展。貧、富家庭之間的關係日漸緊張。顯然,這個鄰里的管理方法在基本上有不妥之處。
有能力管理全球經濟的人物
妥善的管理與道德是密切不可分的。正如我們所見,國家、機構和個人層面的自私與貪婪大大助長了生活費用危機,特別以較貧窮的國家為然。經濟上的不公平只是一個不公平的事物制度的反映之一而已。
無可否認,事情實在沒有輕易的解決方法。難題巨大到非一國所能解決,世上也沒有任何國際機構具有足夠的權力去加以處理。此外,許多世界領袖也由於缺乏處理難題的政治意願而受到批評。
可是,歷史描述有一位統治者曾經特別關注那些在經濟上飽受剝削的人。他頒布肯確的律法去保護和維持貧苦大眾。
這位統治者便是大約在3500年前將以色列人從埃及解救出來的上帝。他施行奇跡降下嗎哪,使以色列人在流浪曠野的40年期間得以果腹。這位隱形的君王留意使人人都有足夠的糧食。——出埃及記16:18;可參閱哥林多後書8:15。
後來,以色列人抵達應許地時,上帝所訂的律法保護窮人。有免息貸款可以濟困扶危。窮人可以在田間、果園和葡萄園拾取遺穗,遺果。主人在收穫時要遺下一些給窮人拾取。此外,上帝吩咐較富裕的以色列人「要向境內的窮人慷慨地鬆開手。」——申命記15:7-11。
上帝以此方式管理以色列家,他們若服從他的訓示,便可獲致全國的繁榮。他的代表,例如所羅門王,均須效法上帝的榜樣。關於所羅門,詩篇執筆者寫道:『他必為民中的困苦人伸冤,拯救窮乏之輩……窮乏人呼求的時候,他要搭救;沒有人幫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他們的血在他眼中看為寶貴。』——詩篇72:4,12-14。
不過,上帝後來在他的話語中預言會有生活費用急升的危機臨到。聖經描述殘酷的經濟現實終會為禍人類,說:『一天工資只夠買一個麵包。』(啟示錄6:6,《威茅斯聖經》,第五版)這正是今日世上許多窮人的境況。一天的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一餐的消費。
真正的經濟復甦在望
諾貝爾獎金得獎者布蘭特(Willy Brandt)強調現今的可悲情況的唯一解決方法,說:『貧窮和富有的國家必須越來越意識到,……大家都被對生存問題的共同關注連繫在一起,解決方法只有採納一項高瞻遠矚而顧及普世的建議才能獲致。』
這正是上帝所用的方法,一項高瞻遠矚而顧及普世的方法。上帝與人為統治者不同的是,他有決心和方法為普世經濟帶來復甦。
在論及經濟艱難的同一個預言中,上帝提及他所委任的統治者。這位統治者有能力補救現狀。聖經將他描述為騎在一匹『白』馬之上,同時會「進行征服」。這位統治者就是耶穌基督,他不久便會完成他的征服,使上帝的王國成為管理人類的唯一政府。耶穌基督所統治的王國便是上帝用來解決生活費用危機以及其他弊端的方法。——啟示錄6:2,《新世》;參看但以理書2:44。
上帝應許,在以賽亞預言稱之為『新天』的王國統治之下,『他們必不徒然勞碌,所生產的[兒女]也不遭災害。』『我的僕人必得吃……;我的僕人必得喝……我的僕人因心中高興歡呼。』——以賽亞書65:13,14,17,23。
今日千百萬徒然勞碌的人可以留意這些話而鼓起勇氣來。在上帝的新世界裡,他們的兒女不會由於經濟艱辛以致基本的需要亦受到剝削。對生活費用的憂慮將被生活的樂趣取而代之。
你若認為這樣的應許只是烏托邦的夢想,何不趁耶和華見證人下次上門探訪時跟他們談談?他們會很樂意從聖經向你指出,何以我們能夠信賴上帝對生活費用危機所提出的解救方法。
[第10頁的圖片]
在上帝的新世界裡,沒有人會捱餓或捱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