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2 7/8 8-9頁
  • 在一個非洲城市裡成長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在一個非洲城市裡成長
  • 警醒!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上學
  • 洗衣日和打水
  • 養兒防老
  • 跟學校制度合作
    學校與耶和華見證人
  • 厭倦上學——有什麼解決方法?
    警醒!1979
  • 良好教育的要訣
    警醒!1995年
  • 做妥自己家課的父母
    警醒!1989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7/8 8-9頁

在一個非洲城市裡成長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是世上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那裡的婦女平均生養超過六個兒女。貧窮、每況愈下的環境和資源的缺乏更令他們的情形雪上加霜。以下是當地生活實況的第一手資料。

我在西非一個大城市裡長大。家裡總共有七兄弟姊妹,但兩個很早便死了。我們的住所是租來的,只有一個房間和一個客廳。爸爸媽媽住在房裡,我們則睡在客廳地板的草蓆上。男的在客廳的一邊,女的在另一邊。

像大多數鄰居一樣,我們相當窮。我們不是常常都享有生活所需,有時甚至連吃的也不足夠。早上,我們時常把前一天剩下來的飯燒熱來吃。有些時候甚至冷飯也沒有。有些人認為丈夫既然賺錢養家,理應享用最多食物,妻子次之,剩下來的才給兒女吃。我們的父母卻不是這樣;他們寧願自己挨餓,讓我們分享小量的食物。我很感激他們的犧牲精神。

上學

有些非洲人相信惟獨男孩子才應該上學。他們覺得女孩子不必接受教育,因為她們婚後可以得到丈夫的照顧。幸而我的父母並不持有這種主張。我們五兄弟姊妹都上學。可是,這卻為爸媽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鉛筆紙張等瑣碎東西沒有什麼問題,但教科書卻相當昂貴,學生規定要穿的校服也花費不少。

我開始上學的時候是光著雙腳的。直到我十四歲念中學二年級,爸媽才有錢給我買鞋子。這並不是說我連一雙鞋子也沒有。我只有一雙鞋子,是上教堂才穿的;父母不准我穿著鞋子上學或到任何其他地方去。我只能赤腳。有時父親有足夠的錢為我們買公共汽車車票。他沒有錢的時候,我們就要步行往返學校了。從家裡到學校大概有三公里路。

洗衣日和打水

我們在一條小溪洗衣服。我還記得媽媽帶著我去洗衣,她挽著一個桶,一塊肥皂和要洗的衣服。到了小溪,她先打一桶水,把衣服放進去,再擦上肥皂。然後她把衣服鋪在圓滑的石頭上敲打,再放進小溪裡沖洗乾淨。之後她把衣服攤放在別的石頭上,因為把濕的衣服拿回家實在太重了。那時我還小,所以媽媽派我看守晾曬著的衣服,以免被人偷去。大部分工作都是媽媽做的。

很少人家裡有自來水,故此我所做的家務之一是帶著桶往戶外的水龍頭(供水管)取水。難題是,在乾旱的季節,很多供水管都被鎖上以求節省用水。有一次,我們整天沒有水喝。一滴也沒有!有時我要走幾里路去打一桶水。由於用頭頂著水走遙遠的路程,我的頭髮給磨掉了。我年僅十歲,頭上已經有一塊光禿的地方!我很高興告訴你,我的頭髮後來又長出來了。

養兒防老

回顧以往,我認為我們的生活可說是普通,或許比非洲這部分的一般人稍為好一點。我知道有許多家庭的生活水準比我們還差得多。在學校裡,我有許多朋友上課前和下課後都要在市場工作幫補家計。有的甚至沒有錢在上學前買早點;他們空著肚子上學,整天挨餓。我還記得在學校裡進食時,很多次有這樣的孩子來哀求我,於是我便分一點麵包給他。

雖然有這麼多的艱辛和困難,大多數人依然喜歡有多些兒女。「一個孩子並不能算作一個孩子,」很多本地人說,「兩個孩子才能算作一個,四個孩子算作兩個。」因為這裡是世上嬰兒夭折率最高的地方之一。父母們知道,即使有些兒女死去,仍有些會活下來,長大成人,尋得工作,賺錢養家。那時他們便能夠照顧年華老去的父母。在缺少社會福利的國家裡,這便是生活保障了。——唐納德·文森特口述。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