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2 8/8 9-11頁
  • 天降砂石的那天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天降砂石的那天
  • 警醒!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目擊者的報導
  •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 影響與賑災
  • 拉哈斯——常在的危機
  • 火山泥流——皮納圖博火山後患無窮
    警醒!1996年
  • 你意識到我們生活在什麼時代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8年
  • 聽從警告,保全性命
    不斷守望!
  • 災難——來自上帝的懲罰?
    警醒!199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8/8 9-11頁

天降砂石的那天

《儆醒!》雜誌駐菲律賓通訊員報導

對於呂宋島中部的大多數居民來說,1991年6月15日星期六是個難忘的週末。聽起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天,砂石如雨般從天而降,落在菲律賓的邦板牙,打拉和三描禮士省那些青蔥的山坡和稻田上。這天的災難,以及它對二百多萬居民,包括2900多位耶和華見證人在內,所造成的影響,叫人聽了固然深感悲痛,又覺不可思議。

可幸的是,監察皮納圖博火山地震活動的火山專家預早發出了警報,因此人命損失尚屬輕微。數以千計的阿埃塔原住民在主要的大爆發前已紛紛疏散,撤離山區。此外,距離皮納圖博火山20公里範圍以內的所有居民均受到催促要撤往其他地區,以策安全。首次大爆發在6月12日發生之前僅兩天,美國空軍及時把位於皮納圖博火山下的克拉克空軍基地裡的大部分軍人和家眷撤走,轉送到鄰近奧隆阿波市的海軍基地去。這次調動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規模最龐大的一次。專業的地質學家理查德·J.珀澤在致菲律賓人民的公開信中,對發出這些警告的機關給予極高評價,他寫道:「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向你們提供的服務水準很高,他們的忠告一向都清晰、合理,而且從科學觀點來看準確無誤。」

目擊者的報導

在距離皮納圖博火山約30公里的三描禮士省的蘇比克,一位耶和華見證人的全時服事者埃斯特·曼里克,憶述砂石如雨下的日子,生活是怎麼樣的。她說:「事情開始於6月12日星期三的早上。我們正出發傳道,但見差不多人人都在凝神注視著一個奇景。在皮納圖博火山上空懸著的是狀如巨蘑菇的雲團,儼如原子彈爆炸後的情景一般。幾分鐘後,天開始下雨——但下的不是甘霖,而是砂石。

星期四,砂粒如雨般再次灑下來。到星期五下午2時許,霎時間天昏地暗,接著砂泥俱下,覆蓋大地。工人和學生均紛紛被遣回家。那些沒有雨傘的路人,給泥砂弄得活像一座座會走動的泥頭。」

星期六早上大約7時左右,一片漆黑籠罩大地,足足有一小時之久。塞萊斯蒂諾·拉育格居住在邦板牙省的波拉克。他描述當晚所目睹的不尋常景象說:「星期六晚上的閃電是我前所未見的,飛閃的電光除了素常的白與藍之外,還夾雜著鮮紅和玫瑰的顏色。與此同時,我們更感覺到有連連的地震。」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地質學家理查德·J.珀澤寫道:「假如這是一部好萊塢的劇本,那麼,在一夜之間發生10場火山大爆發,3場地震和1場颱風的情節聽起來也嫌有點不合情理。可是,實情有時可能比小說來得還要荒誕。」在一次電視訪問中,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所所長雷蒙多·普龍格巴估計。按照火山口的大小來看,約有2立方公里的火山灰物質被噴到大氣裡去了。

那末,要把這麼巨量的物質噴發出去又需要多少能量呢?地質學家珀澤指出:「假如要把20億立方米(50億噸)的火山灰噴射至平均17.5公里高的水平的話,所需的能量則相當於25個百萬噸級的核子武器威力(即比落在廣島的原子彈的威力還要強1500倍)。」

當然,火山灰也並非只落在菲律賓本土之上。甚至遠跨南中國海那邊的越南和柬埔寨,以至新加坡及馬來西亞,據報也受到小量的火山灰吹襲。在中國,天氣更蒙受不利的影響。「根據氣象學家於星期三透過[中國]官方的新聞媒介報導,煙幕,灰塵,連同大氣中各樣的氣體,擾亂了正常的天氣模式,以致本來草木繁茂的南方面臨旱災,而北部則豪雨成災。」

在夏威夷,7月11日那天本來是期待已久觀看日蝕的好日子。可是,皮納圖博火山的爆發引致大氣積聚了大量微塵,致令一些科學家敗興而回。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研究所所長唐納德·霍爾嗟嘆道:「在沉睡了600至700年之久,這個火山就是不能多等一兩星期才爆發,委實令人十分掃興。」

影響與賑災

在皮納圖博火山附近,至少有18個市鎮和2個城市受到持續不斷的火山灰和砂石吹襲。數以千計的建築物,包括8間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均受到嚴重損毀。這些樓房主要是因為承受不住火山灰和隨著颱風a而來的雨水的重壓而倒塌下來的。7月22日,菲律賓總統科拉桑·阿奎諾夫人在國情諮文中解釋道:「皮納圖博火山的爆發是本世紀最猛烈的一次。它的威力如此巨大,以致8萬公頃富於生產的農地給摧毀了,至少三個省份的商業被破壞無遺。……這場災害的破壞力如此巨大,甚至太平洋上最大的軍事基地也給一掃而空。」

成千上萬的居民,包括上千個耶和華見證人在內,均被迫撇下家園與生計,倉皇逃難。6月15日的稍後時間,守望台社分社辦事處開始接獲請求援助的消息,社方瞬即在鄰近的王國聚會所和兩所大會堂設立了難民中心。6月17日星期一早上,分社派出兩隊見證人到災區進行巡視。社方在翌日接獲他們的報告之後,隨即派遣幾位周遊監督前往受影響的見證人那裡去,以便作更深入的視察,並且給予他們額外的糧食,食水和藥物供應。與此同時,分社陸續收到來自馬尼拉區和其他未受波及地區內的見證人所寄來的救濟金。這些援助行動引起了一些非見證人的注意。其中有人讚賞道:「你們見證人反應異常迅速,真是體貼入微。」

拉哈斯——常在的危機

呂宋島中部的居民很快便在字彙裡添了個新詞語——拉哈斯——意思是攙雜著火山灰亂竄的泥漿。原來皮納圖博火山蘊含著13條小川與河流的水源。山雖然只有1760米高,可是,山坡卻累積了20億立方米的砂石與灰泥,對於沿河一帶的地區來說,將會造成極大的破壞。事實上,6月15日星期六,即火山爆發最猛烈的一天,在波拉克,瓜瓜和巴科洛爾,以及另一邊的安赫萊斯市,泥漿橫流的情景觸目皆是。沿阿巴坎河奔竄而下的淤泥把安赫萊斯市的三座大橋和高速公路掩蓋了。在巴科洛爾,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以及數以百計的房屋給泥濘堵塞著。到7月底為止,有超過3萬6000所民居受到摧毀,另外有6萬1000所房屋受到破壞。恐怕還餘波未了哩!

受影響的地區滿目瘡痍,而且災難隨時有可能重演。然而,菲律賓人民那臨危不亂,沉著應付的精神實在值得稱許。《馬尼拉公報》在1991年6月29日的社論中作了以下的評論:「皮納圖博火山的爆發並不是我們意料所能及的。然而,災區的居民,各政府機關,以致普羅大眾都能處變不驚。從過去一次的地震中可以看出,一如以往,我們的人民有應付逆境的超卓能力。對於他們表現的勇氣和堅毅,我們不得不深表敬佩。」

[腳注]

a 這個颱風在菲律賓命名為迪丁。當它在1991年6月15日橫過呂宋島中部時,風速高達每小時130公里。

[第9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中國

[地圖]

菲律賓

皮納圖博火山

奧隆阿波市

馬尼拉

南中國海

[第10頁的圖片]

王國聚會所的屋頂因為承受不了火山灰、砂石和雨水的重壓而倒塌下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