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的動物展覽會一日遊
《儆醒!》雜誌駐印度通訊員報導
印度大君騎著打扮得美麗奪目的大象,貧寒的農夫趕著一對長角的小公牛——這些景象在印度不難拍攝得到。可是,他們從哪裡獲得這些珍貴的龐然巨物呢?
請跟我們一起前往印度東北比哈爾省的松布爾,你便會找到答案了。在那裡我們可以參觀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會。這個為期約兩週的展覽會在10月和11月間舉行,它被譽為全亞洲,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動物展覽會。
引人入勝的盛事
真是人山人海!婦女都披上了色彩鮮豔的莎麗服,全身戴滿珠寶飾物。已婚的婦人在頭髮的分界處擦上了紅色的粉末,清楚標明她們的身分。她們大多手抱幼兒,另有一個或兩個孩子抓住她們的莎麗服,匆匆忙忙追趕走在前頭的丈夫。
我們不禁納罕兒童怎麼能夠在這人潮中不致迷路。事實上,很多孩童均走失了。只在一週之內,我們獲悉已經有50個孩子失了蹤,卻只有17個被尋回。聽說有些失蹤的孩子被不法之徒捉去,強逼他們行乞和從事不道德的勾當,想到這些孩子的遭遇不禁令人不寒而慄。
路旁擺設的攤檔越發使街道擠得水泄不通,但這些攤子卻新奇有趣,令人目不暇給。其中一個攤子,遊人只要付出一個錢幣,一隻小鳥便會從籠中走出來,用喙拾起一張紙牌。攤子的主人會根據紙牌的內容預卜顧客的未來。你需要來一個快速修面服務嗎?只管蹲在理髮師的攤檔前,他以既長又尖的剃刀,穩穩當當地在你塗滿皂沫的面上滑動。不消三分鐘,你便享受到一種可能連現代化設備也無法提供的修刮服務。
有些攤子擺賣各款各式的手鐲飾物。印度婦女最喜歡在臂上穿戴與莎麗服的顏色相襯的手鐲。老練的商人把一個復一個的手鐲從顧客的手臂中穿上和脫掉,直至找到合適的尺碼和款式為止。一個典型的印度女子也許在每隻手臂上都會穿上一打左右,用玻璃、金屬或塑膠造成的手鐲。
攤檔也擺賣用來裝飾動物的東西。畢竟這是一個展覽動物的市集。這裡的生意十分興旺,因為村民都喜歡將自己的牲畜打扮一番。飾物包括圍在動物頸上的珠子和大小不一、色彩繽紛的鈴子。
誰在高聲喊叫呢?原來是一個形容枯槁的乞丐!他爬行在路上,沿途推動他那行乞的缽子。混在那摩肩接踵的人潮中而竟沒有被人踐踏,簡直是不可思議!在展覽會中,人們對乞丐都分外慷慨好施,故此這個乞丐的缽子所盛的錢幣已半滿了。離廟宇不遠,數以百計的乞丐正求人施捨——跛腳的、失明的和患大痲瘋的。有些在咒詛自己命途多舛,其他的呼喚神靈庇佑,還有些則忙著祝福那些樂善好施的人。
各種各類的動物也朝著展覽會場進發。人們把象群塗上顏色,裝飾得華麗奪目。每頭大象背上都有一位駕馭者發施號令,偶爾還會用一根手杖輕推大象的耳背,指示牠繼續前行或慢下來。水牛都昂起頭來,徐步向前,把緊隨牠們後面、擠得水泄不通的交通情況完全不予理會。
在途中,我們也看見為數不少的母牛和幾頭駱駝。猴子也有很多,大都是屬長尾猴類,長有濃密的眉毛和有簇簇毛髮的下巴。身披羽毛的雀鳥也比比皆是,由華美瑰麗的孔雀和鸚鵡到長尾小鸚鵡和鴿子,各種的動物都是從遠近而來,參加展覽會。
精彩紛陳
特別惹人注目的動物之一便是那些來自旁遮普的上等母牛。有些母牛每天都能夠產奶兩次,各25公升。平心而論,牠們的確是美麗的動物!很多人遠道而來只是想一睹牠們的風采,其他的卻是誠懇的買家。每當一宗買賣成交,買主會高聲叫喊:「波咯哈里克納夫科」,藉此向當地的神明致敬,而群眾則同聲附和:「差」。一頭普通印度母牛的平均售價大概是3000至5000盧比,但這些珍貴的外地品種卻要以2萬至4萬盧比的價錢出售。a
今年只有15隻駱駝在市場中出售。這些「沙漠之舟」每隻售5000盧比。牠們刻苦耐勞,能夠在酷熱、寒冷、飢餓和乾渴的情況下依然闊步前行。駱駝可以拉車、犁田和推動水車,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小公牛或公牛擔當的。
小公牛是最受歡迎的動物。在印度的街道上行走而看不見牛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牛車是農夫用來運送農產品和家人到市鎮的一種可靠交通工具。一個大膽創新的商人掛起寫著「超級巨星小公牛」的招牌。牠們的確看起來儼如超級巨星!這個商人惟恐有人意圖欺騙或搶掠他,早已準備好兩支上了膛的步槍。一頭超級巨星的售價是3萬5000盧比。
接著馬兒的嘶叫聲把我們的注意力吸引過去,牠們真是一些可愛的動物!其中有些會成為警察或軍隊的座騎,其他的馬兒是用來賽馬用的。此外,也有些供遊人策騎和拉動車子用的小馬兒出售。在一個攤位裡,有幾個人在吹奏管樂,一匹受過訓練的馬兒則聞歌起舞。
我們朝著大象吼鳴的方向前行。在芒果園當中,共有250頭大象之多。多麼雄赳赳的龐然大物!牠們來自尼泊爾和印度各地。然而,牠們看來有點兒緊張,也許是因為擁擠的人群,又或者是一下子看見這麼多同類的緣故。
在這裡我們認識了一頭25歲的雄象,哈里哈爾·普拉薩德。牠正在狂野地吼叫。牠的主人甘加布斯·辛格剛剛把牠賣了7萬盧比。以一頭上好大象市價值13萬盧比而言,這個價錢便頗為偏低了。但畢竟哈里哈爾是個桀驁難馴的傢伙。
哈里哈爾跟主人走了22日的路程才抵達展覽會,如今離別在即,主人難免有點依依不捨。可是生意就是生意,不能感情用事。我們不禁納罕哈里哈爾是否對牠的舊象夫(馭象員)也難捨難分。新象夫在試圖馴服牠時,哈里哈爾竟然弄斷了繩子,以致主人不得不用鐵鏈套住牠。
為了平復哈里哈爾的情緒,使交易得以順利進行,牠的舊象夫會陪伴牠到新家園去。在那裡,兩位馭象員會攜手合作,直至新主人熟悉哈里哈爾的脾性為止。我們獲悉新主人無意長期飼養哈里哈爾,他也許在明年再把牠帶來松布爾善賈而沽。
來自拉賈斯坦的商人也許會把哈里哈爾買下,然後送往遙遠的地方作廟宇大象。那時牠便會被裝扮得美輪美奐,拖拉著廟宇的花車。又或者牠會在孟加拉灣出口處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在偏僻的森林裡運送木材終老。
展覽會歷史悠久
雖然沒有人清楚知道松布爾的動物展覽會實際在何時及如何開始,看來是在蒙古莫臥兒皇帝阿拉姆吉爾朝代(1658-1707)開始盛行。當地一位地主拉傑什瓦爾·普拉薩德·辛格透露,他的家族自1887年以來已經將展覽會的場地出租給人做馬兒市集。從19世紀起,種植木藍的英國籍邦主在展覽會期間,紛紛聚集在這裡打馬球、賽馬和跳舞等。
昔日的印度大君蒞臨展覽會時,在大群隨從人員簇擁下住在特別的營帳裡,令展覽會生色不少。然而,只要市場對動物的需求依然殷切,松布爾的展覽會是會繼續舉辦下去的。我們很高興能夠參觀這個與眾不同、別開生面的盛會;在展覽會裡,各種動物才是真正惹人注目的明星。
[腳注]
a 一千盧比相等於60美元。
[第15頁的圖片]
一身美麗裝飾的駿馬向觀眾亮相
[第16頁的圖片]
哈里哈爾·普拉薩德被賣後的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