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4 12/22 18-20頁
  • 天主教會在非洲大陸的今昔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天主教會在非洲大陸的今昔
  • 警醒!199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種族戰爭
  • 教會能否存留引起疑問
  • 教會與「文化融匯」
  • 你應當怎樣行?
  • 天主教會何以要舉行主教會議?
    警醒!1987年
  • 教會會將教皇的主張付諸實行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 教皇的奔波——何以是必需的?
    警醒!1985年
  • 天主教會中出現戲劇化的新形勢
    警醒!1975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12/22 18-20頁

天主教會在非洲大陸的今昔

《儆醒!》雜誌駐意大利通訊員報導

非洲的天主教徒為數有千萬計之多,然而,當地的難題卻不容忽略。今年年初,逾300名教會領袖出席在羅馬梵蒂岡召開長達一個月的特別會議,以討論當中的一些問題。

《羅馬觀察家報》報導,教宗在會議開始時說:「今日所召開的非洲教會會議是首次涉及全個大洲的。……今日全非洲的代表都齊集在聖伯多祿大教堂。羅馬教宗謹此向非洲致以深摯的愛。」

種族戰爭

眾所周知,在非洲布隆迪和盧旺達這兩個受天主教支配的國家裡,天主教的問題尤為嚴重。今年春季,當地爆發種族戰爭,成千上萬的人被鄰舍殺害,這宗新聞轟動全球。一名目擊者報導:「我們看見背著孩子的婦女殺人。孩子也互相殘殺。」

《全國天主教報導》記述有關天主教領導層所表達的哀慟。該報指出,教宗「獲悉有關[布隆迪]這個非洲小國在衝突方面的最新報導時,他感到『悲痛萬分』,因為該國大部分居民都是天主教徒」。

盧旺達所發生的大屠殺對天主教領導層的打擊更大。同一份報章的一個標題說:「教宗抨擊一個有七成人民為天主教徒的國家所發動的種族屠殺。」文章透露:「非洲該國的衝突牽涉到『一場真正的滅族行動,但可悲的是,甚至天主教徒也要為此負責』,教宗說。」

這個為歷史寫上新一頁的天主教會議在羅馬進行期間,由於盧旺達正發生暴亂,主教們的注意力顯然集中在盧旺達的局勢上。《全國天主教報導》指出:「發生在盧旺達的衝突揭露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實:基督教信仰並沒有在非洲生根,以致非洲人未能克服種族主義的難題。」

關於與會的主教們對事情所表現的關注,《全國天主教報導》繼續說:「種族主義這個主題由尼日利亞奧卡的主教艾伯特·卡尼尼·奧貝夫那主持。」奧貝夫那在他的演講中解釋說:「典型的非洲人在家庭生活以及基督徒生活方面都以自己種族的權益為中心。」

奧貝夫那無疑也想及盧旺達的情況,他在會中的演講繼續說:「這種思想態度十分普遍,以致非洲人認為一旦發生利害衝突時,他們不會懷有基督徒的看法,視教會為他們的大家庭,相反,正如俗語說『血濃於水』。說到水,人大概會想及藉水領洗這件事,通過洗禮,人能夠成為教會家庭的一分子。但對於非洲人來說,即使他已成為基督徒,但在他來看,血統關係更為重要。」

因此,這位主教承認天主教的信仰未能成功地在非洲產生一個基督徒弟兄團體,使信徒真正彼此相愛,正如耶穌基督教導門徒應有的表現一樣。(約翰福音13:35)相反地,對於非洲的天主教徒來說,「血統關係更為重要」。結果,他們把種族仇恨置於一切之先。正如教宗也承認,非洲的天主教徒必須為最近所發生的某些暴行負責。

教會能否存留引起疑問

非洲的主教在會上表示,他們對於天主教能否在非洲繼續存留深感憂慮。「倘若我們希望教會能夠在我國繼續存留,」納米比亞主教博尼法蒂厄斯·豪石庫說,「我們必須認真考慮一下有關文化融匯這件事。」

意大利天主教的阿迪斯塔通訊社也表達類似的感想:「論到讓福音在非洲進行『文化融匯』,這意味著天主教在該洲的最終命運——天主教能否在非洲繼續存留。」

究竟主教所說的「文化融匯」是什麼意思呢?

教會與「文化融匯」

約翰·M·瓦利戈解釋說,「長久以來,教會一向用適應這個字眼去描述同一項事情。」簡而言之,「文化融匯」的意思就是:把各族的宗教傳統和概念納入天主教的儀式和崇拜裡,並且為這些古代的儀式、物件、手勢和地方添上新名稱和新意義。

文化融匯容許非洲人一方面成為有良好聲譽的天主教徒,但同時卻可以繼續持守自己部落宗教的習俗、儀式和信仰。關於這件事,人們有任何反對的理由嗎?例如,意大利文的《共和國報》問道:「在歐洲,12月25日舉行的聖誕節豈不是也源於無敵太陽的生辰這個節日嗎?」

不錯,正如人民福音修會的樞機主教約瑟夫·托姆科說:「早在文化融匯這個字詞受人運用之前,教會的傳教士已從事文化融匯這種工作了。」慶祝聖誕節這件事正好表明這點,正如《共和國報》所指出的一樣。聖誕節源自一個異教節日。「12月25日並不是基督的出生日期,」《新天主教百科全書》承認說,「而是紀念無敵太陽生辰(Natalis Solis Invicti)的節期,是羅馬在冬至期間慶祝的太陽節。」

事實上,天主教有許多習俗都是源自異教崇拜,聖誕節僅是這些習俗之一而已。此外,三位一體、靈魂不死和地獄永刑也是異教的道理。19世紀的樞機主教約翰·亨利·紐曼寫道,「教會的領袖一早便決定,若有需要,就不惜採納、效法或認可當地居民的各種儀式和習俗。」他接著列舉教會的許多儀式和節期,並且指出它們「都起源於異教,但卻由於被教會採納而成為聖潔」。

當天主教傳入非基督教地區——例如非洲某些地區——時,他們時常發現當地人民早已採納一些與天主教類似的宗教習俗和信仰。這是由於在以往的多個世紀期間,天主教把某些來自非基督教的習俗和道理納入教會裡。樞機主教紐曼聲稱,這些習俗和道理「由於被教會採納而成為聖潔」。

由於這緣故,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去年探訪非洲一些非基督教人民時,正如《羅馬觀察家報》引述他的話說:「我在科托努[非洲貝寧]遇見伏都教(巫毒教)的信徒,從他們的話以及某些方面可以清楚看出,他們在思想、儀式、記號和態度上所反映的事物與教會打算向他們提供的不謀而合。他們僅是等待有人向他們提出援助之手,領他們跨過門檻,藉著領洗而過一種在某個意義上他們在此之前早已過著的生活。」

你應當怎樣行?

教會未能把純真的基督教帶給非洲的人民,造成了可悲的後果。持續的種族主義——正如其他地方的國家主義一樣——導致天主教徒彼此殘殺。這為基督帶來多大的羞辱!聖經指出這些無法無天地彼此殘殺的人其實是「魔鬼的兒女」,耶穌對這些人說:「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約翰一書3:10-12;馬太福音7:23。

心地忠實的天主教徒應當怎樣行呢?聖經呼籲基督徒千萬不要向任何異教的習俗或信仰屈膝,以致使自己的崇拜在上帝眼中成為不潔。聖經說,「你們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負一軛。」若要蒙上帝悅納,你必須「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哥林多後書6:14-17。

[第20頁的精選語句]

『發生在盧旺達的戰爭是一場真正的滅族行動,甚至天主教徒也要為此負責,』教宗說

[第18頁的圖片鳴謝]

Photo: Jerden Bouman/Sipa Press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