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5 5/8 16-19頁
  • 天主教會中出現戲劇化的新形勢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天主教會中出現戲劇化的新形勢
  • 警醒!1975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沉默的大多數」正迅速變成「逐漸消失的少數」
  • 領導階層的危機
  • 「神祕的傳統」消失殆盡
  • 前途展望
  • 那一樣更重要——你的教會抑或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 「聖年」——有什麼成就?
    警醒!1977
  • 教皇的奔波——何以是必需的?
    警醒!1985年
  • 何以宗教領袖們大感憂慮
    警醒!1971
查看更多
警醒!1975
《警》75 5/8 16-19頁

天主教會中出現戲劇化的新形勢

不少美國人在前年聽到關於上教堂人數的調查結果時大感驚愕。雖然各項調查的結果稍有不同,一項調查卻透露,差不多完全停止上教堂的人數比上一年將近加倍!最驚人的是,報導指出停止上教堂者首次以年長的人為多。在1973年,五十歲以上的人差不多有三份之一不再經常望彌撒!天主教問題研究者發現這項事實「令人深感憂慮」。《天主教國民報》說:

「上教堂的人數從幾年來的急激下降進至不可收拾的程度。因為這是首次發現缺席者們大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去年的這種改變構成了整個基督教歷史上宗教感情最戲劇化的崩潰。」[楷書本刊自排]——1973年十一月十六日。

何以在上教堂的人數方面出現的這項新危機使教會大感憂慮呢?早在1972年,梵蒂岡神學教授蒙甸論及第二次梵蒂岡會議後的動盪日子時聲稱「沉默的大多數仍然保持信心。」他提及那些年紀較長,較為穩定的信徒。他進一步預言這批「沉默的大多數將成為天主教會在美國得似繼續存在和獲得挽救的保證。」

曾幾何時!兩年之後「沉默的大多數」做著些什麼呢?他們正在挽救教會嗎?

「沉默的大多數」正迅速變成「逐漸消失的少數」

近年來的證據顯示,大多數的美國天主堂堂已不再支持教會制定的宗教儀式。例如,1973年中葉,過半的人沒有經常參加彌撒。數字表明百分之12的信徒每月參加一次,百分之26每年僅參加一次,百分之14幾乎從不參加。但教會律法是要求信徒每星期參加的。

在大多數天主教徒與教會在道理背道而馳的其他事上又如何呢?據各項調查顯示,1973年大多數天主教徒(1)實行節育(2)在若干情況下贊成墮胎;(3)在某些或所有情況下贊成婚前性關係(4)離婚率與其他美國人相同;(5)沒有經常告解。

在這些事上,教會己一再申明它的律法。可是大多數天主教徒的所信與所行卻其實與教會的律法相違。因此,教會對這些研謂「沉默的大多數」能寄予什麼「得救」的希望呢?教會若有任何希望,也只能寄託在「逐漸消失的少數」身上而已。

對此深感憂慮的天主教徒想知道教會突然加速衰落的背後原因是什麼。為什麼一有這種情形發生,尤其是在年長的人當中?證據指出最低限度有兩項因素:(1)對領導階層失去信心和(2)在崇拜方面失去「神祕性」。

領導階層的危機

天主教對上教堂人數的調查透露美國天主教徒「對領導階層缺乏信心和不上教堂有極大關係。」尤其是在前年,教會領導階層因意見分歧而大傷元氣。最猛烈的攻擊不是來自教會之外而是來自教士當中。這種衝突已使平信徒的信心大受打擊,因為他們的信心一向均寄託在教會的權威之上。教會中掌權的人若公開互相攻訐,信徒又怎能繼續接受這種權威呢?

教會史學教授伊利士主教說美國天主教社會「現時的消沉和混亂狀態是前所未見的。」但教皇保祿六世卻表示這項難題並不限於美國。前年六月,教皇在紅衣主教會議所發表的演講中慨嘆教會「教理混亂和毫無規律」,並承認普世教士階層正「經歷一段『無所適從』的時期」。

1973年的下半年情勢有沒有好轉呢?沒有,反之,教會內部的鬥爭卻升了級。令教會大感尷尬地,瑞士的著名神學家漢斯·孔格公開與教會發生衝突,260名美國主教與教會的關係趨於緊張,許多教士反對教會的主張,反對教士獨身的呼聲也愈來愈高,前年十月法國《世界報》的首頁文章聲稱:「宗教儀式正在崩潰中,教士人數日減。反叛到處興起。[教會]權威被壓倒。」

後來,在十一月十日的兩次演說中,教皇保祿透露教會元氣大傷到什麼程度。他沒有持著演講稿,反之他對在座的教士們慷慨陳詞說:

「接納我吧;不要藐視我;接納我的地位吧。我是天主教的教宗。……要明白這是教廷和久已建立的教會。……時勢迫使我必須籲請你們全面附和及留意我的權威。」《天主教標準報》,——1973年十一月十五日。

為什麼教皇必須這樣坦白地呼籲人承認他的權威呢?為什麼『籲請人全面附和』的時候已到呢?豈不是因為他們的宗教之家已因缺乏服從權威的聯繫而分崩離析嗎?耶穌在許久之前曾說:「若一國自相紛爭,那國就站立不住。」——馬可福音3:24,25。

天主教會的統計表明這項原則正好適用於教會之上。在一年之內,有七千名修女相率離開修院。教士數目自1969以來已減少了25,000名,而且這種趨勢正方興未艾!許多神學院空空如也。情勢變成如此危殆以致紅衣主教卡隆爾,梵蒂岡天主教教育部長,在十一月從普世召集八十名主教討論此項一危機。他告訴主教們教士減少的嚴重性,並且聲稱吸收更多神學生「對教會來說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

為了阻遏背教的狂潮,教皇保祿被迫對表示異議的教士採取比以前較懷柔的態度。在前年十一月廿八日,教皇在一群普通聽眾面前論到像「流行病」一般蔓延教會內部的意見分歧。後來在十二月廿三日,梵蒂岡的官方報章《羅馬觀察家報》刊登一篇文章要求每個教士「勉為其難地留在崗位上」。即使「你犯了道德上的錯誤——你不應去犯,但這樣的事也許會發生,因為你也是軟弱的——也有許多補救方法。」我們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難題已嚴重到什麼程度!

負牧養責任的教士階層的混亂乃是使愈來愈多天主教徒大感失望的原因之一。但還有其他原因,其中之一觸及天主教教義的核心。

「神祕的傳統」消失殆盡

大多數信徒,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覺得梵蒂岡第二次會議之前的天主教彌撒對他們具有特別的意義。拉丁語的彌撒和戲劇化的壯麗場面「使人感覺到天主的臨在和神祕,」教士包斯克在美國《天主教》雜誌中寫道。無可否認地,「這種神祕產生了一群被動、沉默、懍然生畏的會眾,」但人們繼續前來追尋這種神祕感。現在這一切已消失無遺了。他認為望彌撒的人數減少是因為教會已『捨棄它本身的神祕傳統』之故。

天主教詩人奧哥曼感嘆說,「我們現在必須忍受一些虛假的儀式。」在他看來,「這個新的教會中一切都變成十分急速,十分沉悶。」一旦失去了神祕、懍然和不可思議的感覺,人們遂感到受騙。他們以為代表天主的神祕性既已除去,餘下的僅是一些空虛、人為的儀式而已。

天主教多年來用作助人崇拜的其他宗教附屬品亦有同樣情形發生。念珠、聖人、偶像、九日禱和其他信仰附屬物據說能使崇拜者更接近天主。「聖化的象徵物和傳統儀式激發人們的感情,」底特律聖方濟教堂主教瑪爾奴說。「這些象徵物一旦被除去。……座上的男女遂感到憤怒和疏遠。」他主張恢復人們在以前對這些信仰附屬物所懷的敬意。

但這是真正的補救辦法嗎?

耶穌基督絕沒有教導門徒依靠物質東西去幫助他們崇拜上帝。反之,他說:「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真理]拜他。」——約翰福音4:23,24。

前途展望

停止上教堂的人正面對一些嚴重問題。他們僅是對本身的教會失望,抑或他們的心已對上帝冷淡下來呢?

他們若其實為了愛好公義而擺脫在教會中所見的一切混亂,他們便不會僅以追求一種冷漠和崇尚物質的生活方式為足。反之他們必然渴望知道上帝究竟喜歡怎樣的崇拜。這會促使他們轉向聖經,而上帝正藉著這本書向我們透露他的旨意。他們會樂於將聖經的教訓應用在生活上,並尋出其他信仰相同的人而與之交往。

那些仍然留在教會裡,希望它會渡過目前危機的人士也需要檢討一下他們的觀點。他們為什麼留下來呢?因為他們相信教會的道理真的以聖經為根據嗎?他們有沒有親自閱讀聖經以證實這點?抑或他們對此漠不關心而甘願在凡事上追隨教會?耶穌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5:6。

有一位誠懇的天主教徒對自己的崇拜發生許多疑問,後來她開始研究聖經而獲悉上帝所訂的條件。她於是寫信給在羅馬作教士的老年叔父,論及她所學到的知識。他覆信的一部分說:

「不錯,孩子,耶和華的確是天主的名字。它很少被人運用,但我們實在錯了。它應該在很久之前[即已]為人所知,但我們是不完美的,而且要服從我們那不完美的上司;這正是可悲之處。

「懷有這種信仰的人是一群好人,他們教導你和別人的都是真理。逐家逐戶的傳道是多麼奇妙,雖然這是艱辛的工作,但耶穌豈不是這樣行嗎?……

「我的姪女,你若做得到的話,我會感謝你多寄幾本你所研讀的書給我。我很高興你能夠從正確的來源獲得真正的知識。」

不錯,許多誠懇的天主教徒正在從耶和華見證人的逐戶傳道工作得益。他們接受見證人所提供的免費服務——在私人家裡研究聖經。他們正學到那一種崇拜才是上帝所喜悅的。對他們說來,天主教會所遭遇的難題反使他們大為得益。這使他們離開一個由人所設計的宗教組織而得以『親近上帝』。——雅各書4:8。

不久一切自稱相信宗教的人都要受到審判。「當那日」,耶穌說,受嘉許的並不是那些對他高呼「主啊,主啊」的人,「而是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馬太福音7:21,22)所以要明智地行事。要現在就把握機會認識上帝的旨意和切實遵行!

[第16頁的圖片]

上教堂的人數『慘跌』

THE TABLET Brooklyn, N.Y. November 15, 1973

天主教徒僅佔百分之25望彌撒的

THE WEST AUSTRALIAN September 10, 1973

上教堂的天主教徒仍然日減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12, 1973

[第18頁的圖片]

教皇表示因教士背叛大感痛苦

《紐約時報》 November 12, 1973

教皇聲稱意見分歧已成為「流行病」

《克利夫蘭新聞報》 November 29, 1973

梵蒂岡報章說15,000教士離職

《亞利桑那共和報》December 26, 1973

天主教徒受命停止停止質問教皇

《畢次堡新聞報》July 6, 1973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