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尼古丁有新用途?
為了幫助戒煙者紓緩煙癮,製藥公司推出含少量尼古丁的口香糖和透過皮膚吸收尼古丁的膏布。據《華爾街日報》透露,雖然這些產品不可以連續使用超過6至12週,許多吸煙者卻長期使用。製藥公司正請求政府修改法例,讓他們推出可供長期使用的尼古丁產品。有些製藥公司根本不關心新產品會不會令使用者上癮。不過,他們卻不想像煙草商一樣,背負使人上癮而牟利的罪名。加州帕洛阿爾托肺病預防中心的院長戴維·薩克斯說:「業內人士一致看好尼古丁產品的市場,所有製藥公司都虎視眈眈、蠢蠢欲動。」
將沉之城
《紐約時報》報導:「墨西哥城正在下沉。為了供水給城內1800萬名居民,當局不斷從地底的地下蓄水層抽出大量地下水,導致地下層以驚人的速度大量坍塌。」令問題更棘手的是,「墨西哥城的供水系統滲漏嚴重,破漏程度在全球數一數二。抽進水管的清水每公升最後大約有三分之一漏掉」。滲漏越大,抽水越多,結果城也越沉越低。當地維修工人每年修理的水管多達4萬條,其餘沒有報告的更不計其數。當然,除了墨西哥城之外,世上還有其他城市正在下沉。舉例說,單在20世紀,意大利的威尼斯已下降了23厘米。但墨西哥城卻下降了9米!
頑劣的兒童
《紐約時報》報導,一個調查顯示,美國每5個學童就大約有1個攜帶武器,每10個孩子就有1個曾企圖自殺。這個調查訪問了1萬6262名美國青年,他們來自全國151所學校。調查內容涉及學生在生理、性、毒品、酒精飲品、香煙方面的問題,調查結果完全保密。全國防止慢性疾病和促進健康中心的勞拉·卡恩指出:「這個調查提出一個有力的教訓,那就是,太多青少年沉迷於會危害自己的活動,他們即使沒有即時受傷或喪生,但遲早也會染上慢性病。」
奪命颶風米奇
1998年10月27日,颶風米奇橫掃中美洲,導致1萬1000多人喪生,近230萬人無家可歸,數以千計的人失蹤,失蹤者相信已凶多吉少。受災最嚴重的是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農村地區的降雨量高達1米多。這次颶風據報是200年來破壞力最強的天災。不少村莊整條村被泥流捲走,或者給不斷上漲的洪水淹沒。洪都拉斯總統卡洛斯·弗洛里斯·法庫塞說:「在短短72小時內,我們在這50年間苦心經營的建設通通都付諸東流。」風災除了造成大量的人命和財物損失之外,也導致很多地區跟外界失去聯絡,孤立無援。颶風所到之處,大部分小鎮的電力和電話都中斷了。暴風吹毀數以百計的道路和橋梁,死裡逃生的居民一連多日沒有食物、食水和藥物,等待救援。另一方面,救援隊有大量食物,卻無法送到災民手中。大部分受災者不但家財盡失,更因失業而頓失生計。颶風破壞了百分之70的農產品,包括香蕉、西瓜、香瓜、咖啡豆和稻米。「1974年的颶風菲菲雖然厲害,但跟米奇比較,就變得微不足道了,」洪都拉斯副總統威廉·安達爾說,「上一次,我們花了12至14年的時間去重修菲菲所造成的破壞,但這次恐怕非用上30至40年不可。」
驅除羞怯感
據加拿大《多倫多星報》報導,「約有百分之13的成年人時常感到極度害羞」。文章指出,「羞怯令他們無法盡享人生」。以下是專家提供克服羞怯的方法:「你可以從新聞、雜誌、書刊找出話題,也可以跟別人談談大家的興趣或電影。」「要預先練習交際的技巧,包括說話內容或談話時要留意的事,例如目光接觸和留心聆聽。」「即使膽怯,也要強迫自己試試。」「如果你的孩子很害羞,要讓他們有更多機會跟其他年輕人一起相處。」專家鼓勵人不要自暴自棄。事實表明,人越努力克服害羞,就越容易成功。
出生率下降的隱憂
巴黎《國際先驅論壇報》指出,「出生率下降給工業社會亮起紅燈」。為什麼?這暗示老年人將來可能缺乏年輕人照顧。比如說,在一些歐洲國家,60歲以上的人口比20歲以下的還要多。人口老化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很多夫婦為了方便旅遊、創一番事業,或者追求高等教育,寧願不生育。此外,由於經濟壓力沉重,許多夫婦覺得養育兒女是一個「重擔」,為他們帶來「不便」。另一個理由是,這時代的人一般都比以前長壽。
扣安全帶違反上帝的旨意?
荷蘭一個65歲的老人以宗教理由,要求豁免當地政府就安全帶所定的規定。據《法蘭克福匯報》報導,該名男子是歸正會的成員。改革教會聲稱人不應該逃避上帝容許發生的意外。該會的其他成員從不買保險,不接受防疫注射,他們認為這樣做等同干預「上帝的旨意」。荷蘭最高法院最後裁定這人敗訴,法官認為扣上安全帶跟個人的宗教自由毫無衝突。
吃油污的「清道夫」
1978年3月,油輪「阿莫庫·卡迪斯號」在法國布列塔尼的海岸漏出23萬噸原油,污染了近350公里的海岸。現在當地的環境怎樣?馬賽的科學系教授吉爾伯特·米勒指出,意外造成的污染在1992年已全面清除,甚至海灘最深層的沙土都恢復潔淨。海灘得以回復原貌,全賴天然細菌把碳氫化合物吃掉。此外,軟體動物和蚯蚓也是幕後功臣。它們不斷翻動海沙,把油污搬上表層,讓飢不擇食的細菌把油污吃掉,充當清道夫。
睡眠不足成風氣
《新聞週刊》報導,跟本世紀初比較,美國人每晚少睡了個半小時。這還不止,他們的「睡眠時間看來正越縮越短」。原因何在?威斯康星大學預防醫學教授特里·楊說:「許多人認為省卻一點睡眠時間,是無傷大雅的,睡得少的人更被視為勤奮上進。」可是,長期睡眠不足其實影響深遠,缺睡的人有可能因而患上抑鬱病,甚至心臟病。專家在實驗中發現,老鼠沒有睡眠兩週半後累極而死。《新聞週刊》說:「雖然你未必因睡眠不足而暴斃,也有機會成為間接的犧牲者。舉例說,睏倦的醫生開錯藥方可能令你送命,昏昏欲睡的司機越過行車線可能把你撞倒。」研究睡眠的專家指出:「人人都需要受到教導,認識睡眠充足的重要。人如果想駕車時或工作期間保持警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小睡片刻。」
意外而非命運
據巴西醫務部透露,巴西每年至少有2萬2000個成人和孩童死於意外,其中大部分都是遇到交通意外身亡的。巴西兒科醫生協會主席林肯·弗萊雷指出:「意外並非無可避免的,我們不應該把意外和命運混為一談。」此外,國際防止意外運動的統籌者泰雷扎·科斯塔指出:「經過政府在過去15年來的努力,因腹瀉、呼吸道感染、傳染病而死的人已大大減少了。」同樣,預防意外的發生也可以拯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