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音樂應有平衡合理的看法
今天,音樂事業是一門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大生意。受歡迎的歌手以及他們的經理人收入可觀、財源滾滾。另一方面,人所共知的事實是,不少著名的樂手歌星生活極不愉快,其中英年早逝或者走上自殺絕路的也屢見不鮮。此外,上兩篇文章也舉出了不少證據,證明一些音樂確實能腐化人的道德、感情和靈性,使人跟隨暴力和反社會的行徑。
話說回頭,我們對音樂應有平衡合理的看法。雖然音樂這門藝術確有被人誤用和濫用的例子,一些音樂仍然使生活多添姿采,頤神養性,令人精神抖擻、靈性大受強化。請考慮其中一些例子。
載於聖經中的150首詩篇是傑出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了抒情詩、詩詞、頌歌以及禱詞等。今天,這些詩篇被譯成千百種語言流傳於世,叫人百讀不厭。然而,古代希伯來人不單誦讀 這些詩句,還把它們編成歌曲來唱和。在優美的旋律伴奏下,訓練有素的歌手以感情洋溢的方式演繹耶和華載於聖經中的智慧之言,令聽者對於上帝的智慧更覺刻骨銘心。因此,希伯來音樂絕非原始粗疏之作,反之,無論就音色抑或風格來說,均遠勝於周遭列國編寫的音樂。
後來,公元1世紀的早期基督徒也利用唱詩和唱靈歌來讚頌上帝,也好洗滌一下受壓的心靈。因此,欣賞音樂豐富了他們的生命,把聖經詩歌唱頌出來,也使上帝的知識更深植於他們心中,使他們知所適從。——馬太福音26:30;使徒行傳16:25。
古代希臘人認為音樂能陶冶性情,令男女各自的氣質與天賦更能發展完備。在20世紀的社會裡,教育往往只側重於科學、經濟和邏輯思維,對於通過音樂藝術去磨煉人格與修身則大受忽略。
保持平衡
誠然,能夠欣賞悅耳悠揚的音樂確實令人心醉神迷,是人生一大樂事。可是,人若懂得彈奏某種樂器,或者跟友伴一起唱歌,則更是其樂無窮。不錯,多點認識音樂說不定會為你開闢出一個意趣無窮的新天地。
然而,無論是哪種賞心樂事,我們仍然需要留意保持適量,運用良好的判斷力,並且慎於選擇。除了學會怎樣取捨,對於我們應該花多少時間於欣賞和彈奏音樂方面,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你發覺自己的情緒,待人處事的方式正受某類音樂的不良影響,就應該盡快選擇別的音樂作消遣。不錯,你必須保衛自己的耳朵,以求保衛自己的感情,保衛自己的頭腦心靈!
我們切勿低估歌詞對人的負面影響。在不知不覺間,歌詞內容能使你受別人的思想所模鑄,這些人也許跟你採納的人生觀、道德觀大相逕庭,甚至慫恿你跟隨不敬虔和不道德的行事方式。有時,單是歌曲主題已足以在人心裡帶動一連串錯誤的慾念。
上帝的話語聖經提出勸勉,人若渴望取悅上帝,就要「把身體當做犧牲獻上,是活的,是聖潔的,是蒙上帝悅納的。這就是你們用理智所作的神聖服務」。(羅馬書12:1)我們內心的思想和感情顯然是這個「活」的「犧牲」一部分。因此,我們一旦發覺自己接觸的音樂使自己感情用事,判斷力和推理能力受到削弱,甚至使我們行為有所偏差,這是要改變我們選擇收聽哪類音樂的時候了。要記住,音樂的感染力異常巨大,可以頤神養性,也可以毒害心靈!
[第10頁的附欄或圖片]
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
「一些研究結果顯示,嬰兒如果經常聽到悠揚的樂韻,學習能力可大大增強。可惜在許多家庭裡,孩子們根本沒有這個聽音樂的機會。」——《聲》1999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