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3月1日星期日
你統管萬物。——代上29:12
我們讀創世記的頭兩章就會發現,亞當和夏娃享有的自由是今天許多人奢望的,因為這些人想要擺脫貧困、恐懼和壓迫。亞當和夏娃的生活自由自在,完全不用擔心跟食物、工作、疾病或死亡有關的問題。(創1:27-29;2:8,9,15)我們必須謹記,只有耶和華上帝才有絕對而無限的自由,因為他是全能的,是萬物的創造主,也是宇宙的至高主宰。(提前1:17;啟4:11)相對於耶和華所擁有的自由,天上的靈體和地上的人類所擁有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天使和人類都必須明白,只有耶和華上帝才有權決定怎樣的規範是公正、必要又合理的。這也是當初耶和華創造亞當夏娃時,給他們的規範。《守》2018.04刊4頁4,6段
3月2日星期一
傳好消息的人,他的腳步多麼美好!——賽52:7
在這個世界生活很辛苦,我們可以忍耐下去,是因為有耶和華的幫助。(林後4:7,8)但請想想那些不認識耶和華的人。他們沒有受到上帝幫助,日子一定很難熬。我們像耶穌一樣憐憫他們,很想告訴他們「美事的好消息」。所以,我們要對人有耐心。要記得,我們熟悉的真理對傳道的對象來說可能很陌生。另外,他們可能熱衷於自己的宗教,或認為自己的信仰不但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還能維繫與家人和同胞的情感。我們必須先幫助人喜愛他們原本不了解的「新」真理,他們才可能捨棄一向珍惜的「舊」信仰,而要幫助一個人改變觀點是需要時間的。(羅12:2)《守》2019.03刊22頁10段;23-24頁12-13段
3月3日星期二
我悅納你。——可1:11
耶和華在表達愛和認可方面立下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把握機會鼓勵別人。(約5:20)如果別人關心和愛護我們,並稱讚我們做得好的地方,我們會因此進步,成為更好的人。同樣地,家人和會眾的弟兄姐妹也需要我們的愛和鼓勵。我們稱讚他們,他們的信心就會更堅強,更決心忠貞地敬奉耶和華。身為父母,鼓勵兒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關愛並真心稱讚孩子,就能幫助他們在屬靈方面進步。耶和華說「我悅納你」,表示他相信耶穌一定會忠心地遵行他的旨意。耶和華對兒子這麼有信心,我們也要對耶穌有信心,確信他會達成耶和華的旨意。(林後1:20)我們思考耶穌的榜樣,就會更決心要向他學習,跟隨他的腳蹤走。(彼前2:21)《守》2019.03刊8頁3段;9頁5-6段
3月4日星期三
因為聖靈叫人享有跟基督耶穌聯合的生命,這聖靈的律法釋放了你,讓你擺脫罪和死的律法。——羅8:2
人如果明白禮物很貴重,一定會很感謝送禮的人。耶和華拯救以色列人擺脫埃及的奴役,他們卻沒有感激上帝所賜的自由。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幾個月後,開始想念以往在埃及享有的食物,他們埋怨耶和華供應的食物,甚至想要返回埃及。請想想,以色列人將他們在埃及所享有的魚、黃瓜、西瓜、韭蔥、洋蔥、大蒜,看得比上帝所賜的自由更重要,難怪耶和華會對他們發怒。這個記載對我們不也是個警惕嗎?(民11:5,6,10;14:3,4)耶和華仁慈地通過他的兒子耶穌基督賜給人自由,保羅勸勉基督徒不該將上帝所賜的自由看為理所當然。(林後6:1)《守》2018.04刊9-10頁6-7段
3月5日星期四
他喜愛正義和公正,耶和華的忠貞之愛充滿大地。——詩33:5
每個人都希望被愛,也希望受到公平的對待。假如我們一直得不到關愛,或者經常受到不公的對待,我們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甚至感到絕望。耶和華清楚知道,我們渴望被人以愛和公正對待。(詩33:5)我們可以確信,上帝深愛我們,也希望看見我們受到公平的待遇。如果我們仔細研究耶和華通過摩西頒布的律法,就可以清楚看出這點。我們深入了解摩西律法,就會看出耶和華上帝充滿溫情又有愛心。(羅13:8-10)耶和華做任何事都懷著愛心,所以我們知道摩西律法是以愛為基礎的。(約一4:8)耶和華將整套律法建立在兩條基本的命令之上:愛上帝和愛別人。(利19:18;申6:5;太22:36-40)摩西律法600多條命令都顯出了耶和華的愛。《守》2019.02刊20-21頁1-4段
3月6日星期五
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太6:21
約伯很小心自己怎樣跟異性相處。(伯31:1)約伯知道不應該對妻子以外的女子有好感。今天,這個世界充滿性方面的誘惑。我們會像約伯一樣,不對配偶以外的異性產生好感嗎?我們會拒絕觀看任何淫穢或色情的圖像嗎?(太5:28)如果我們天天盡力保持自制,就能決心堅守忠義。約伯還在哪一方面服從耶和華呢?就是對財富有正確的看法。約伯知道如果倚靠自己擁有的東西,他就犯了嚴重的罪過,應該受懲罰。(伯31:24,25,28)當今社會充斥物質至上的精神,如果我們按照聖經的原則對金錢和財物有合理的看法,我們就能加強決心、保持忠義。(箴30:8,9;太6:19,20)《守》2019.02刊6-7頁13-14段
3月7日星期六
正如父親愛我,我愛你們。——約15:9
耶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完美地呈現出耶和華對我們深厚的愛。(約一4:8-10)最重要的是,耶穌甘願為我們犧牲生命。不論我們是受膏基督徒或是「另外的綿羊」,都從耶和華和耶穌對我們的愛得益,他們藉著贖價的安排對我們表達愛心。(約10:16;約一2:2)我們從主的晚餐所需要的東西就能看出,耶穌愛他的門徒也體恤他們。怎麼說呢?耶穌愛受膏門徒,所以他沒有設立一個複雜的紀念安排,而是要門徒為主的晚餐準備簡單的東西。隨著時間過去,受膏基督徒每年都會紀念耶穌的死亡,他們在各種情況下都必須舉行這個聚會,即使被監禁也一樣。(啟2:10)他們被關起來時還能照著耶穌的吩咐去做嗎?他們確實做到了!從1世紀直到現在,真基督徒都盡力紀念耶穌的死亡。《守》2019.01刊24頁13-15段
3月8日星期日
你們會認識真理,真理會叫你們自由。——約8:32
因真理而有的自由使人不受錯誤宗教、無知、迷信束縛,最終還會讓人得享「上帝兒女榮耀的自由」。(羅8:21)就算是現在,你時刻遵守基督的話語,也能體驗到這種自由。(約8:31)這樣你就會「認識真理」,不只是了解真理,還會將真理實踐出來。在現在這個世界,就算是一般人認為的好日子,也不過是短暫無常的。我們無法預測明天會怎樣。(雅4:13,14)因此,留在通往「真正的生命」的道路上,朝著永生邁進,才是最佳選擇。(提前6:19)上帝不會強迫人走這條路,他讓我們自己決定要怎麼做。我們該怎麼做呢?要讓耶和華成為你的「產業」,珍惜他賜給你的許多「美物」。(詩16:5;103:5)要深信,他一定會給你「滿足的歡欣」,使你「永遠有可喜的福樂」。(詩16:11)《守》2018.12刊28頁19,21段
3月9日星期一
丈夫也不該離開妻子。——林前7:11
每個基督徒都該像耶和華和耶穌一樣重視婚姻,但由於人不完美,結果有些基督徒沒有像耶和華和耶穌一樣尊重婚姻。(羅7:18-23)在1世紀,有些基督徒的婚姻出了問題。保羅說:「妻子不該離開丈夫。」但在當時確實發生了這樣的事。(林前7:10)保羅沒有說明造成夫妻分居的原因,但我們可以確定並不是因為丈夫淫亂,因為如果丈夫淫亂,妻子就有權離婚後再婚。不過,保羅說妻子離開丈夫就該「安於現狀,不再結婚,不然就跟丈夫重修舊好」,因為兩個人在上帝眼中仍然是夫妻。保羅勸勉夫妻,不論婚姻遭遇什麼考驗,如果不是淫亂的緣故,夫妻倆應該努力重修舊好,他們可以向長老尋求幫助。《守》2018.12刊13頁14-15段
3月10日星期二
你們要不斷先追求王國和他的正義。——太6:33
今天,上帝希望我們成為他的朋友,也希望我們盡力參與傳講好消息的工作。(太28:19,20;雅4:8)不過,有些人出於好意勸我們不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屬靈的事上。假如老闆要幫你升職加薪,但是新的職位會影響你的屬靈活動,你會怎麼做呢?假如你是個學生,你得到一個機會接受更多的教育,但是需要離家到外地去,你會怎麼做呢?你會在面對這些情況時才禱告,查找相關資料,跟別人討論後再做決定嗎?其實,更好的做法是,現在就沉思耶和華對這些事的觀點,努力用他的思想看事情。這樣,即使將來面對類似的情況,你也不會動搖,因為你已經立下屬靈目標也決心朝著目標前進,所以遭遇考驗時,你已經清楚該怎麼做。《守》2018.11刊27頁18段
3月11日星期三
要保護你的心,勝過保衛一切。——箴4:23
所羅門還很年輕的時候就做以色列國的君王。在他統治的早期,耶和華在他的夢中顯現,對他說:「你求什麼,我都給你。」所羅門回答:「我還年輕,不知道該怎樣率領人民……所以求你賜給你僕人一顆服從的心,可以為你的子民主持正義。」(王上3:5-10)所羅門非常謙卑,只求上帝賜給他「一顆服從的心」,這也是為什麼耶和華非常喜愛他。(撒下12:24)耶和華知道所羅門的請求後十分喜悅,就使他「心裡有智慧,能明察秋毫」。(王上3:12)所羅門忠於耶和華的時候,得到許多福分。例如,他有榮幸「為以色列的上帝耶和華的名」建造聖殿。(王上8:20)他也因為上帝所賜的智慧而聲名遠播。另外,上帝啟示所羅門說的話被收錄在聖經的三卷書裡,其中一卷就是箴言。《守》2019.01刊14頁1-2段
3月12日星期四
不要被這個制度同化。——羅12:2
有些人不讓任何人影響他們的看法,他們說:「我要自己作主。」這些人的意思是他們想要什麼事都自己決定,覺得這是他們的權利。他們不想被控制,也不想失去個人風格。以耶和華的觀點看事情不表示我們不能有任何想法或意見,正如哥林多後書3:17說的:「耶和華的靈在哪裡,哪裡就有自由。」耶和華給我們自由,讓我們可以有自己的個性、喜好,也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其實,耶和華創造我們時,就賦予我們這樣的自由,不過這種自由是有限度的。(彼前2:16)耶和華希望我們在決定是非對錯時,受他的話語引導。《守》2018.11刊19頁5-6段
3月13日星期五
底馬因為貪戀這個制度,就撇棄我了。——提後4:10
我們想繼續按真理行事,就要對財富有正確的看法。學習真理使我們看出生活的重心不該是財富,而應該是崇拜耶和華。我們為了實踐真理,樂意犧牲物質方面的利益。但隨著時間過去,我們看見別人擁有最新的電子產品或其他東西,我們也許會想,自己的犧牲是不是太大了,也可能覺得擁有生活的必需品並不夠,還想獲得更多東西,結果把屬靈的事擺在一旁。這讓我們想到底馬,他「貪戀這個制度」,所以離開崗位,不再與保羅一起服務。底馬可能愛財物過於屬靈的事,也可能不想再為了和保羅一起服務而犧牲利益。如果我們曾經是熱愛物質享受的人,就要留意別讓對物質的渴望佔據我們愛真理的心。《守》2018.11刊10頁9段
3月14日星期六
你們一定不會死。——創3:4
撒但的謊言非常惡毒,他清楚知道要是夏娃聽信他的話吃了果子,夏娃就一定會死。夏娃和亞當違反上帝的命令,最後死了。(創3:6;5:5)因為他們犯罪,「死就傳給所有人」。結果,「死亡一直作王管轄人,儘管人所犯的罪跟亞當所犯的不同,也得受死所管轄」。(羅5:12,14)因此,我們現在無法像上帝原來安排的那樣,享有完美的生命,永遠活下去。有些人的壽命就像聖經說的,「不過七十歲,特別強壯的可能活到八十歲」。即使我們活得很久,人生還是充滿「煩惱痛苦」。(詩90:10)這樣悲慘的結果都是撒但的謊言所造成的!耶穌說魔鬼撒但「沒有在真理中站穩,因為真理不在他裡面」。(約8:44)今天,撒但心中仍然沒有真理,他不斷用謊言迷惑人。(啟12:9)我們絕不想被撒但欺騙。《守》2018.10刊6-7頁1-4段
3月15日星期日
促進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會稱為「上帝的兒子」。——太5:9
我們採取主動促進和睦,就會感到快樂。門徒雅各說:「正義的果實要在和睦的情況下才能撒種,而且是促進和睦的人才能享有的。」(雅3:18)如果我們跟弟兄姐妹或家人的關係變得緊張,就要祈求上帝幫助我們尋求和睦。耶和華的聖靈會發揮作用,幫助我們顯出基督徒的品格,我們會因此更快樂。耶穌強調追求和睦的重要性,他說:「所以,你把禮物帶到壇來的時候,要是在那裡想起有弟兄對你不滿,就要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跟弟兄講和,回來才把禮物獻上。」(太5:23,24)《守》2018.09刊21頁17段
3月16日星期一
我給你們一條新誡命,就是要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約13:34
耶穌在犧牲生命前的晚上向門徒談及愛心將近三十次,並特別吩咐門徒要「彼此相愛」。(約15:12,17)彼此相愛應該是一個標誌,讓人清楚看出誰是耶穌真正的門徒。(約13:35)這種愛心不只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高尚無私的特質。耶穌說:「人為朋友捐棄生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更大的了。你們要是照我的吩咐去做,就是我的朋友了。」(約15:13,14)今天,上帝的子民以真摯無私的愛和團結為人所知。(約一3:10,11)雖然他們來自不同國家、種族、語言和文化背景,但他們都效法耶穌,彼此相愛。《守》2018.09刊12頁1-2段
3月17日星期二
人不照顧親屬,尤其是不照顧自己家裡的人,其實就等於否認信仰。——提前5:8
耶和華要我們照顧家人。有些人可能必須工作維持整家人的生計;許多做媽媽的需要在家照顧剛出生的寶寶;還有些人需要照顧年邁體弱的父母,這些都是應該做的事。也許你很想為耶和華做更多,卻因為有家庭的責任而沒有時間這麼做,但不要灰心,因為你照顧家人的需要會令耶和華高興。(林前10:31)如果你現在沒有家庭責任,能不能幫其他弟兄姐妹一把呢?例如,你可以幫助年老體弱或有其他需要的基督徒嗎?有些弟兄姐妹需要照顧年長或生病的家人,你可以協助他們嗎?想想會眾裡有誰需要幫助。我們協助有需要的弟兄姐妹,就是跟耶和華一起工作,因為耶和華通過我們回應了弟兄姐妹的禱告。(林前10:24)《守》2018.08刊24頁3,5段
3月18日星期三
上帝與他同在,救他脫離一切患難。——徒7:9,10
約瑟是雅各最疼愛的兒子,在他大約17歲時,他的哥哥們因為嫉妒他而將他賣為奴隸。(創37:2-4,23-28)後來有13年的時間,約瑟不能在他深愛的父親身旁,只能忍受奴隸的生活,甚至被囚禁在埃及的監獄中。不過,他並沒有因此變得絕望,怒氣難消,他怎樣應付自己遭遇的情況呢?約瑟在獄中受苦時,一定常常回想耶和華怎樣幫助他。(創39:21;詩105:17-19)約瑟也可能想到年輕時做了預示未來的夢,這讓他確信自己受耶和華喜愛。(創37:5-11)他很可能經常禱告,將內心的痛苦都告訴耶和華。(詩145:18)耶和華回應了約瑟的禱告,他讓約瑟確信,無論發生什麼事他都會與約瑟同在。《守》2018.10刊28頁3-4段
3月19日星期四
貧寒的人,連同胞也恨他;富裕的人,卻有很多朋友。——箴14:20
我們可能會根據一個人的財力來判斷對方是怎樣的人。那麼,一個人的經濟情況會怎樣影響我們對他的看法呢?所羅門受聖靈啟示,記下了一個可悲的事實,就是今天經文所描述的,我們從這句箴言學到什麼?我們要是不小心,就可能只喜歡跟有錢的弟兄做朋友,而避開貧窮的弟兄。根據經濟情況來判斷人,為什麼會造成難題呢?這樣可能會在會眾裡造成階級之分。在1世紀,有些會眾就有這樣的難題,所以雅各警告基督徒要小心這件事。(雅2:1-4)今天,我們必須留意不要讓這種造成分裂的情況發生在會眾之中,也要小心自己不以經濟情況判斷人。《守》2018.08刊10頁8-10段
3月20日星期五
要熱切地彼此相愛。——彼前4:8
我們感謝耶和華讓我們成為他的朋友,就會善待會眾的弟兄姐妹,因為他們也屬於耶和華。我們要是謹記這點,就會對他們表現仁慈與愛心。(帖前5:15)耶穌說:「你們要是彼此相愛,所有人就因此知道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瑪拉基提到上帝的子民彼此交談時,耶和華會「留意細聽」。(瑪3:16)耶和華確實「認識屬於他的人」。(提後2:19)他非常清楚我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來4:13)我們要是沒有仁慈地對待弟兄姐妹,耶和華也都會留意。不過,我們樂意寬恕人,對人慷慨大方又仁慈,耶和華一定全都看見。(來13:16)《守》2018.07刊26頁15,17段
3月21日星期六
要敬畏耶和華……忠於他。——申10:20
對崇拜耶和華的人來說,忠於耶和華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人比他更有力量、智慧和愛心,所以我們都想擁護他。(詩96:4-6)不過,一些崇拜上帝的人卻在該擁護耶和華的時候猶豫不決。請想想該隱的例子。雖然該隱只崇拜耶和華,沒有拜其他神,他的崇拜卻不受上帝認可。為什麼呢?因為他讓惡念在心中滋長。(約一3:12)耶和華警告該隱,對他說:「你如果去行善,不就可以受顯揚嗎?可是你如果不去行善,罪就埋伏在門口,要伺機抓住你。你能制伏罪嗎?」(創4:6,7)耶和華等於是在告訴該隱:「如果你悔改並決心擁護我,我就會與你同在。」但該隱沒有聽從這個勸告。《守》2018.07刊17頁1,3段;18頁4段
3月22日星期日
你們的光也該在人前照耀。——太5:16
讓自己的光照耀的一個方法是傳講好消息和幫助人成為基督徒。(太28:19,20)另一個方法則是以好行為榮耀耶和華。傳道時,住戶和路上的人可能會觀察我們,他們從我們的笑容和問候可以看出我們是怎樣的人,以及我們崇拜怎樣的上帝。耶穌對門徒說:「你們進那一家的時候,要向家裡的人問好。」(太10:12)在耶穌和使徒傳道的地區,人們通常會歡迎陌生人來自己家裡,今天許多地方卻沒有這樣的習俗。不過,你以溫和、友善的態度說明來意,通常能降低住戶的戒心,他們就不會那麼反感。許多使用書刊手拉車做公眾場所見證的弟兄姐妹都同意,微笑能建立起溝通的橋梁。我們面帶笑容或親切地問候別人,對方的反應通常會比較好。《守》2018.06刊22頁4-5段
3月23日星期一
上帝是不偏心的。——徒10:34
使徒彼得原本按照傳統,只跟猶太人來往,但在上帝表示基督徒不該待人偏心後,彼得就向羅馬軍官哥尼流作見證。(徒10:28,35)彼得也開始與非猶太裔的基督徒愉快地用餐和來往。但幾年後,彼得在安提阿時,卻不願意與非猶太裔的基督徒吃飯。(加2:11-14)保羅為這件事責備彼得,彼得顯然接受了勸告,所以彼得在寫第一封信給小亞細亞的猶太裔和非猶太裔基督徒時,提到愛整個弟兄團體十分重要。(彼前1:1;2:17)使徒確實從耶穌的榜樣學到要愛「各樣的人」。(約12:32;提前4:10)雖然這需要時間,但他們終究改變了對人的看法。早期的基督徒穿上「新品格」,所以能以上帝的觀點看人,將所有人視為平等。(西3:10,11)《守》2018.06刊11頁15-16段
3月24日星期二
你們要站穩,用正義當作胸甲穿上。——弗6:14
在1世紀,羅馬士兵穿的一種胸甲是由橫向鐵片重疊組成的。他們需要經常檢查鐵片是否鬆脫,才能保護心臟和其他重要器官。耶和華的正義標準就像胸甲一樣,能保護我們的內心。(箴4:23)古代士兵絕不會用比較脆弱的金屬製成的胸甲來取代鐵製胸甲,我們也絕不會以自己的是非標準取代耶和華的正義標準。我們的判斷力有限,根本無法保護自己。(箴3:5,6)因此,我們要經常留意自己有沒有穿戴好屬靈胸甲,才能保護內心。我們越喜愛聖經真理,就越容易穿戴「胸甲」,也就是越容易遵守上帝的正義標準。(詩111:7,8;約一5:3)《守》2018.05刊28頁3-4,6-7段
3月25日星期三
民眾跟摩西爭吵。——民20:3
即使摩西長久以來無私地帶領民眾,他們還是抱怨。他們抱怨沒水喝,其實是在責怪摩西讓他們陷於這種困境。(民20:1-5,9-11)摩西非常生氣,沒有保持溫和。他沒有按照耶和華吩咐的對岩石說話,而是責罵民眾,並說自己會行奇跡給他們看。接著,他擊打岩石兩次,水就湧出來。摩西因為驕傲和憤怒而犯下大錯。(詩106:32,33)他一時失去謙和的態度,結果無法進入應許之地。(民20:12)我們從摩西的事例學到寶貴的教訓。第一,要不斷努力保持謙和的態度。我們一旦忽視這個特質,就可能變得驕傲,結果說錯話做錯事。第二,壓力能使人軟弱下來,因此我們就算有壓力,也要努力保持謙和。《守》2019.02刊12-13頁19-21段
3月26日星期四
這王國的好消息會傳遍普天下。——太24:14
聽從耶穌的吩咐去傳道會是重擔嗎?不會,我們從耶穌說完葡萄樹比喻後的話看出,傳道員一定會體驗到快樂。(約15:11)耶穌保證,他的喜樂會成為我們的喜樂。這怎麼可能呢?耶穌將自己比作葡萄樹,將門徒比作枝子。(約15:5)葡萄樹供應枝子的需要。只要枝子與樹相連,就能獲得水分及養分。我們也一樣,藉著緊緊跟隨基督的腳蹤,我們能時刻跟他聯合,因此體驗到他遵行父親旨意的那種喜樂。(約4:34;17:13;彼前2:21)做先驅40多年的漢妮說:「每次傳道後感受到的快樂讓我能堅持為耶和華服務。」這種深深的喜樂給我們繼續傳道的力量,讓我們就算在不容易傳道的地區也能堅持下去。(太5:10-12)《守》2018.05刊17頁2段;20頁14段
3月27日星期五
我受委任在信仰和真理上做外邦人的導師。——提前2:7
在鼓勵弟兄方面,使徒保羅是很好的榜樣。他受聖靈推動向崇拜許多神的希臘人、羅馬人和其他非猶太人傳道。(加2:7-9)當時,保羅去一些地方傳道,相當於今日的土耳其、希臘和意大利,在那些非猶太人的地區建立會眾。這些新的基督徒「在自己的同胞手中受苦」,需要受到鼓勵。(帖前2:14)大約公元50年,保羅寫信給成立不久的帖撒羅尼迦會眾,他在信中說:「我們每次在禱告裡提到你們所有人,都要感謝上帝,在我們的上帝,我們的父親面前,不住地紀念你們出於信心的行為、本著愛心的勞苦、對我們主耶穌基督抱著希望而產生的忍耐。」(帖前1:2,3)保羅也勸勉他們要彼此鼓勵,他說:「你們要不斷彼此安慰,互相強化。」(帖前5:11)《守》2018.04刊18-19頁16-17段
3月28日星期六
好消息必須先傳遍萬國萬族。——可13:10
年輕人想使耶和華歡喜,就會努力向人傳道。傳道工作非常緊急,我們應該把這件事擺在生活的第一位。你可以立下目標,多參與傳道工作嗎?你可以做先驅嗎?如果你覺得傳道並不快樂,又該怎麼辦呢?你可以怎樣將傳道工作做得更好呢?有兩個步驟能幫助你。第一,要做好準備;第二,要堅持不懈。你照著去做就會發現,原來傳道可以這麼快樂!如果你想向同學作見證,可以先想想他們通常會有什麼疑問,然後找資料回答他們,例如同學可能會問你為什麼相信上帝存在。jw.org®網站包含許多相關的文章,可以幫助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網站裡有一份學習單,叫做「我為什麼相信有上帝呢?」。這份學習單會幫助你準備好回答別人的疑問。《守》2018.04刊27頁10-11段
3月29日星期日
要繁衍增多。——創1:28
亞當和夏娃在許多方面享有自由,但也有一些限制,例如人的本能也算是一種規範。亞當夏娃知道他們要活下去就必須呼吸、吃東西和睡覺等等。他們會因為做這些事而覺得失去自由嗎?當然不會。耶和華知道就算他們天天要做這些事,也會過得心滿意足。(詩104:14,15;傳3:12,13)耶和華也吩咐亞當夏娃繁衍增多,管理大地。這項命令剝奪了亞當夏娃的自由嗎?沒有,他們還因此有機會使完美的人類遍滿整個地球,永遠在樂園裡生活,這正是上帝的旨意。(詩127:3;賽45:18)其實,亞當和夏娃原本可以永遠享受愉快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守》2018.04刊4-5頁7-8段
3月30日星期一
凡秉性適宜得永生的人,都成了信徒。——徒13:48
我們對傳道時遇到的人有耐心,就不會期望他們立刻明白或接受聖經真理。舉個例,許多人相信人死了不能復生,有些人認為好人會上天堂。我們如何幫助人了解,人有希望永遠在地上樂園裡生活呢?一個弟兄覺得有個方法很有效。首先,他向人讀出創世記1:28。接著,他問對方:「你覺得上帝希望人住在哪裡呢?過怎樣的生活呢?」大多數人會說:「在地上快樂地生活。」然後弟兄讀出以賽亞書55:11,並問對方上帝的旨意是否改變過。對方通常會說:「沒有。」弟兄接著讀詩篇37:10,11,並問對方人類有什麼希望。他用聖經推理,幫助了好幾個人明白,上帝依然希望人類在地上樂園永遠活下去。《守》2019.03刊24頁14-15段;25頁19段
3月31日星期二
你們要聽從他。——太17:5
耶和華清楚表示他希望我們聽從他的兒子。耶穌懷著愛心教導門徒如何傳好消息,並多次提醒他們要不斷守望。(太24:42;28:19,20)耶穌也鼓勵門徒要竭盡全力服務,不要放棄。(路13:24)他強調跟從他的人要彼此相愛、團結一致,也要遵守他的誡命。(約15:10,12,13)這些提醒在今天也很重要。耶穌說:「凡在真理這邊的,都聽我的聲音。」(約18:37)我們「繼續彼此包容,彼此甘心寬恕」,就是聽耶穌的聲音了。(西3:13;路17:3,4)我們還可以怎樣聽耶穌的聲音呢?就是「不論時勢順利不順利」,都熱心傳好消息。(提後4:2)《守》2019.03刊10頁9-10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