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es20 37-47頁
  • 4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4月
  • 天天考查聖經——2020
  • 小標題
  • 4月1日星期三
  • 4月2日星期四
  • 4月3日星期五
  • 4月4日星期六
  • 4月5日星期日
  • 4月6日星期一
  • 日落之後
    舉行耶穌犧牲紀念聚會
    4月7日星期二
  • 4月8日星期三
  • 4月9日星期四
  • 4月10日星期五
  • 4月11日星期六
  • 4月12日星期日
  • 4月13日星期一
  • 4月14日星期二
  • 4月15日星期三
  • 4月16日星期四
  • 4月17日星期五
  • 4月18日星期六
  • 4月19日星期日
  • 4月20日星期一
  • 4月21日星期二
  • 4月22日星期三
  • 4月23日星期四
  • 4月24日星期五
  • 4月25日星期六
  • 4月26日星期日
  • 4月27日星期一
  • 4月28日星期二
  • 4月29日星期三
  • 4月30日星期四
天天考查聖經——2020
es20 37-47頁

4月

4月1日星期三

耶穌對彼得說:「撒但,退到我後面去!……因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意思,而是人的意思。」——太16:23

我們有上帝的想法還是世人的想法呢?我們的行為可能符合上帝的標準,但我們的思想呢?我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與耶和華的思想一致嗎?我們想做到這點,就得努力才行。因為我們的周遭充滿世界的風氣,一個人很輕易就可以吸收世界的思想。(弗2:2)另外,世人的想法多半是要人只在乎自己,所以很有吸引力。可見,人要培養耶和華的思想並不簡單,要有世界的思想卻很容易。如果我們讓世界影響自己的想法,就很容易變得自私,想自己決定是非對錯。(可7:21,22)因此,重要的是要培養上帝的思想,而不是人的思想。《守》2018.11刊18頁1段;19頁3-4段

4月2日星期四

這是我的兒子,是我所愛的,是我所悅納的。——太3:17

耶和華三次從天上發出聲音,親自認可耶穌時,耶穌一定受到很大的鼓勵。第一次是耶穌在約旦河受浸後,耶和華說了以上的話。看來除了耶穌,當時只有施浸者約翰聽到這些話。第二次是在耶穌犧牲生命前大約一年,三位使徒聽到耶和華說:「這是我的兒子,是我所愛的,是我所悅納的。你們要聽從他。」(太17:5)第三次是在耶穌犧牲生命前幾天,耶和華再次從天上向耶穌說話。(約12:28)耶穌知道自己會被人誣告褻瀆上帝,受盡屈辱而死,但他還是禱告求耶和華的旨意實現。(太26:39,42)聖經說,耶穌「輕看羞辱,在苦刑柱上忍耐」,他只求天父的認可,不求得到世人的認同。(來12:2)《守》2018.07刊10-11頁15-16段

紀念耶穌的犧牲閱讀的經文:(尼散月九日日落後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4:3-9

4月3日星期五

父親啊,如果你願意,求你為我撤去這個杯。——路22:42

耶穌設立主的晚餐之後,表現出另一個特質,就是無與倫比的勇氣。耶穌願意遵行他父親的旨意,即使知道這麼做會讓自己因為背負褻瀆上帝的罪名而死。(太26:65,66)耶穌至死忠貞,他這樣做不但榮耀耶和華的名,表明自己擁護上帝的至高統治權,也讓悔改的人有機會得到永生。另外,耶穌也幫助門徒做好準備,面對前頭的考驗。耶穌表現勇氣的另一個例子是,他沒有過度擔心自己將要面對的事,而是關心使徒的需要。耶穌遣走猶大後設立了主的晚餐,這個安排能讓受膏門徒記住耶穌寶血的價值,以及新約對他們的裨益。(林前10:16,17)《守》2019.01刊22頁7-8段

紀念耶穌的犧牲閱讀的經文:(尼散月九日日間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1:1-11

4月4日星期六

父親啊,願你榮耀你的名。——約12:28

耶穌的父親從天上回應耶穌的禱告,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耶穌為一些事憂愁。他明白自己肩負重任,一定要對耶和華忠貞到底,也知道自己會受盡折磨並痛苦地死去。(太26:38)對耶穌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榮耀父親的名。可是,他被人控告犯了褻瀆罪,他也擔心自己的死亡會令上帝蒙羞。我們和耶穌一樣,不希望上帝的名受辱。我們可能像耶穌那樣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也可能因為反對者散播不實的謠言而感到困擾。有時,我們擔心這些謠言會羞辱耶和華的名,但耶和華的話能安慰我們。耶和華一定會榮耀自己的名。(詩94:22,23;賽65:17)《守》2019.03刊11-12頁14-16段

紀念耶穌的犧牲閱讀的經文:(尼散月十日日間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1:12-19

4月5日星期日

耶穌基督開始向門徒指出,他必須……受很多苦,又要被殺。——太16:21

耶穌的門徒原本期待耶穌為以色列復興王國,耶穌卻說自己很快就會受苦並被殺害,這令門徒難以接受。使徒彼得就對耶穌說:「主啊,你該愛惜自己,你絕不會有這種下場的。」耶穌回應他說:「撒但,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意思,而是人的意思。」(太16:22,23;徒1:6)耶穌的話顯示,上帝的想法與撒但世界的想法完全不同。(約一5:19)彼得要耶穌只顧自己,這表示他有世人的想法。我們從耶穌對彼得說的話看出,耶穌接受耶和華的想法,不讓自己受世界影響。《守》2018.11刊18頁1-2段

紀念耶穌的犧牲閱讀的經文:(尼散月十一日日間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1:20-12:27,41-44

4月6日星期一

顯揚主的死,直到他來。——林前11:26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參加主的晚餐。耶和華看見了什麼呢?他不只看到一大群人來參加,也留意在場的每一個人。他看到許多人每年都忠貞地出席紀念聚會,而當中的一些人正面對猛烈的迫害。耶和華也看到一些平時沒有參加聚會的人出席主的晚餐,因為他們知道這個聚會很重要。另外,耶和華也留意到有一些人第一次來參加紀念聚會,也許他們是出於好奇心而參加。耶和華看到這麼多人參加耶穌犧牲紀念聚會一定很高興。(路22:19)不過,耶和華更關心的是人為什麼出席,耶和華很重視我們參加這個聚會的原因。我們都很希望受到耶和華和他的組織引導,不是嗎?(賽30:20;約6:45)《守》2019.01刊26頁1-3段

紀念耶穌的犧牲閱讀的經文:(尼散月十二日日間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4:1,2,10,11;馬太福音26:1-5,14-16

日落之後
舉行耶穌犧牲紀念聚會
4月7日星期二

基督已經為我們而死。——羅5:8

耶穌不只樂意為門徒犧牲生命,在平時,他也會先考慮門徒的需要。例如,耶穌在很疲倦或心裡痛苦憂愁的時候,還是願意到門徒那裡去。(路22:39-46)他關心的不是自己能從別人得到什麼,而是他能為別人做什麼。(太20:28)我們屬於真基督徒的大家庭,很願意多花時間邀請人參加聚會。不過,我們也應該特別關心停止聚會或傳道的基督徒,因為他們跟我們「親如一家」。(加6:10)我們很愛他們,所以會鼓勵他們參加聚會,特別是耶穌犧牲紀念聚會。看到這些弟兄姐妹回到仁愛的天父耶和華身邊,我們會跟耶和華和耶穌一樣非常高興。(太18:14)《守》2019.01刊29頁12,14段;30頁15段

紀念耶穌的犧牲閱讀的經文:(尼散月十三日日間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4:12-16;馬太福音26:17-19(尼散月十四日日落後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4:17-72

4月8日星期三

這指的是我的身體……這指的是我的「立約之血」。——太26:26-28

耶穌與使徒在一起時,設立了紀念他死亡的安排。他用當晚逾越節吃的食物作為紀念聚會所需的物品。耶穌用了無酵餅和紅酒這兩個簡單的東西來象徵自己完美的身體和寶血,因為他很快就要為使徒獻出自己的身體和血。這個新安排這麼簡單,使徒可能不會驚訝,為什麼呢?幾個月前,耶穌去了好友拉撒路、馬大和馬利亞的家時,教導他們一些事。馬大沒有專心聆聽,因為她在為這個重要的客人準備一頓豐盛的餐點。耶穌觀察到這個情況,就仁慈地給馬大勸告,幫助她看出準備一頓大餐並不是必要的。(路10:40-42)後來,耶穌在犧牲生命前幾個小時也實踐自己給馬大的勸告,設立了簡單的紀念安排。《守》2019.01刊20-21頁3-4段

紀念耶穌的犧牲閱讀的經文:(尼散月十四日日間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5:1-47

4月9日星期四

父親啊,現在求你讓我在你身旁得榮耀,就是未有世人以前、我在你身旁所享有的榮耀。——約17:5

耶和華以耶穌意想不到的方式認可他。耶和華將耶穌復活成靈體後,把他提升到「更高的地位」,並且賜給他不死的生命,這是當時其他受造物都不曾享有的殊榮。(腓2:9;提前6:16)耶穌對天父忠貞不渝,這樣的獎賞對他來說是多麼大的肯定!我們要怎樣避免尋求世人的認同呢?我們要記得耶和華總會賞識他的忠僕,而且他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獎賞我們。在未來,一定會有一些福分是我們想都沒想過的。今天,我們雖然要忍受各種艱辛與考驗,但我們不要忘記這個邪惡世界正在消逝。(約一2:17)天父耶和華是正義的,必不忘記我們所做的工作和我們為他的名所顯的愛心。(來6:10)《守》2018.07刊11頁17-18段

紀念耶穌的犧牲閱讀的經文:(尼散月十五日日間發生的事)馬太福音27:62-66(尼散月十六日日落後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6:1

4月10日星期五

我祈求……他們全都合一。——約17:20,21

耶穌在和使徒吃最後的晚餐時,很關心他們能不能保持團結。耶穌與他們一起禱告,說他希望門徒都合一,就像他跟父親合一。門徒團結一致能清楚證明,耶穌是受耶和華差遣來到地上的。愛心是真基督徒的標誌,門徒有這種特質就能保持團結。(約13:34,35)耶穌強調團結十分重要。他留意到使徒之間缺乏團結的精神,例如在最後的晚餐時,使徒又開始爭論「他們哪一個算最大」。(路22:24-27;可9:33,34)另外,雅各和約翰曾請求耶穌讓他們在王國裡有顯要的地位。(可10:35-40)《守》2018.06刊8頁1-2段

紀念耶穌的犧牲閱讀的經文:(尼散月十六日日間發生的事)馬可福音16:2-8

4月11日星期六

人要離開父母,從此與妻子廝守,二人成為一體。——創2:24

耶和華要求夫妻間要有深厚的愛,而且要愛對方一輩子。(太19:3-6)通姦是毫無愛心的行為,難怪十誡中的第七條就禁止人通姦。(申5:18)通姦的人不只「得罪上帝」,也嚴重地傷害配偶。(創39:7-9)無辜的一方可能過了好幾十年,都還會因為遭受配偶背叛而心痛不已。另一方面,耶和華也非常關心孩子的快樂與安全。耶和華吩咐做父母的要照顧孩子的物質需要,也要幫助他們做上帝的朋友。父母要善用每個機會幫助孩子了解並重視耶和華的律法,也要幫助孩子愛耶和華。(申6:6-9;7:13)父母不該認為,他們可以不管孩子或是惡待他們,而應該將孩子視為來自耶和華的寶貴產業,好好愛護他們。(詩127:3)《守》2019.02刊21頁5,7段

4月12日星期日

上帝……會知道我為人忠義。——伯31:6

約伯謹記上帝會獎賞他,這幫助他保持忠義。約伯知道上帝正留意他是否保持忠義。他雖然經歷考驗,仍然深信耶和華最終會獎賞他。由於約伯有這樣的信心,他能夠堅守忠義。耶和華看見約伯保持忠義就很高興,他甚至在約伯還是不完美的時候就賜下豐厚的獎賞。(伯42:12-17;雅5:11)在未來,約伯還會得到更好的福分。聖經說,耶和華從沒有改變。(瑪3:6)我們記得耶和華會獎賞忠義的人,就會努力保持忠義,並確信自己能享有美好的未來。(帖前5:8,9)有時,你可能覺得只有自己在努力保持忠義,但不要忘記,全世界有幾百萬人都跟你一樣對上帝堅守忠義。而且你這樣做就是效法古代的忠心男女,他們對上帝有信心,有的即使面對死亡威脅仍然堅守忠義。(來11:36-38;12:1)《守》2019.02刊7頁15-16段

4月13日星期一

要思想一致,體恤別人,懷有弟兄之情、憐恤之心,為人謙卑。——彼前3:8

我們在耶穌犧牲紀念聚會的日子過後,要問問自己:「在效法耶穌表現愛心方面,我可以做得更好嗎?我更關心弟兄姐妹的需要還是自己的呢?我對弟兄姐妹的要求過高,還是體諒他們的能力限度呢?」願我們繼續效法耶穌「體恤別人」。耶穌犧牲紀念聚會的安排不會延續太久。當耶穌在大患難期間「來」的時候,他會把「蒙揀選的人」召集到天上,到時紀念聚會的安排就會終止。(林前11:26;太24:31)即使將來不用紀念耶穌的死亡,耶和華的子民也不會忘記耶穌在謙卑、勇氣和愛心方面立下最傑出的榜樣。《守》2019.01刊25頁17-19段

4月14日星期二

你喜愛的,是人的內心真誠信實。求你讓我心底隱祕之處知道怎樣才是有智慧。——詩51:6

為了說明內心真正的為人有多重要,我們可以用身體的狀況為例。為了保持身體健康,我們會飲食均衡,也會經常運動。同樣地,我們想保持屬靈健康,就會吸收屬靈食物並時刻信賴上帝,這包括將我們學到的運用出來以及向人傳道。(羅10:8-10;雅2:26)有時,我們光看外表可能以為自己很健康,但其實身體已經出了問題。屬靈健康也類似,我們可能覺得自己經常參與屬靈活動,所以信心很堅強,但其實錯誤的慾望已經在心中滋長。(林前10:12;雅1:14,15)我們要記得,撒但很想腐化我們的心。《守》2019.01刊15頁4-5段

4月15日星期三

去吧,你也要照樣做。——路10:37

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有沒有效法仁愛的撒馬利亞人?」(路10:30-35)「我有沒有採取積極的行動,對那些有困難的人表現慈悲呢?我能為那些年長或喪偶的弟兄姐妹做些什麼嗎?有些年輕人的父母不是耶和華見證人,我可以多關心他們嗎?我可以主動『安慰憂鬱的人』嗎?」(帖前5:14;雅1:27)我們對別人表現慈悲,就可以體驗施與帶來的喜樂,而且我們知道這樣做會讓耶和華高興。(徒20:35;來13:16)大衛提到表現慈悲的人,說:「耶和華要守護他,保全他的生命。他在地上必稱為有福的人。」(詩41:1,2)我們對別人表現慈悲和憐恤之心,自己也會得到上帝的慈悲,享有永久的快樂。(雅2:13)《守》2018.09刊19-20頁11-12段

4月16日星期四

你不要怕,因為我與你同在。你不要憂慮,因為我是你的上帝。我要使你堅強,我一定會幫助你。——賽41:10

一位忠貞的姐妹叫良子,醫生告訴她一個壞消息,就是她只能再活幾個月了。良子有什麼反應呢?她想到她最愛的一節經文,就是今天的當日經文。良子很平靜地告訴醫生,她不害怕,因為耶和華握著她的手。這節經文給我們親愛的姐妹良子很大的安慰,幫助她全心信賴耶和華。我們面對嚴峻的考驗時,這節經文同樣能幫助我們保持平靜。耶和華讓以賽亞寫下這個信息是要安慰那些將會被擄到巴比倫的猶太人。不過,耶和華讓這些信息被記錄下來,不只是為了被擄的猶太人,也是為了從那時以來所有上帝的子民。(賽40:8;羅15:4)今天,我們生活在「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以賽亞書裡安慰人的信息。(提後3:1)《守》2019.01刊2頁1-2段

4月17日星期五

不信主的一方如果要離開,就由他離開好了。——林前7:15

假如基督徒因為經文提到的原因與配偶分居,他們的關係仍然是夫妻。雖然夫妻分居,但雙方都會面對一些挑戰。保羅提到夫妻應該繼續維繫婚姻的理由,他說:「丈夫雖然不信主,卻因妻子而成聖;妻子雖然不信主,也因弟兄而成聖。不然,你們的兒女就不潔淨,但現在他們是聖潔的。」(林前7:14)許多忠貞的基督徒儘管婚姻遭受考驗,他們還是與不信主的配偶維持婚姻關係。基督徒看到配偶後來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一定會很高興自己付出了努力與犧牲。(林前7:16;彼前3:1,2)今天,世界各地的基督徒會眾中,有許多夫妻享有美滿的婚姻,你的會眾裡可能也有這樣的例子。在這些快樂的婚姻裡,忠貞的丈夫愛護妻子,而妻子也深深尊重丈夫,他們都尊重婚姻。(來13:4)《守》2018.12刊14頁18-19段

4月18日星期六

耶和華上帝在東方的伊甸栽了一個園子,把他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創2:8

伊甸的意思是「喜悅」。伊甸園中有充足的食物和美麗的風景,人也能開心地跟各種動物玩耍,那裡確實是一個充滿喜樂的地方。(創1:29-31)希伯來語的「園子」在希臘語中被翻譯為「帕拉迪索斯」。在麥克林托克和斯特朗合編的《百科全書》中,解釋「帕拉迪索斯」的意思:「對古希臘旅行的人來說,這個詞在他們腦海中的畫面是一個寬廣空曠的園子,在園子裡面不會受到外界傷害。園中景色宜人,有許多高大的樹木,有些樹種在清澈的溪水旁,樹上結滿了果子,溪邊則有成群的羚羊或綿羊。」(參看創2:15,16)上帝讓亞當和夏娃生活在樂園裡,但後來他們不聽從上帝,結果亞當夏娃和他們的後代就失去了樂園。(創3:23,24)雖然之後沒有人住在伊甸園裡,但看來一直到挪亞日子的大洪水後,伊甸園才消失。《守》2018.12刊3-4頁3-5段

4月19日星期日

我耶和華……教導你使你得益處。——賽48:17

父母盡力灌輸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如果孩子選擇按照父母給他的觀念生活,就比較不會做出令自己後悔的決定,也不會為自己帶來許多問題和煩惱。耶和華就像愛孩子的父親,他希望我們過最有意義的人生。(賽48:18)因此,他給我們道德標準和待人處事的原則,也希望我們培養他的觀點並按照他的標準生活。他這樣做不但不會限制我們,還會提升我們的思考能力。(詩92:5;箴2:1-5;賽55:9)我們與耶和華的思想一致,既能保有自己的喜好,還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讓自己快樂。(詩1:2,3)有耶和華的思想確實對我們有益!《守》2018.11刊19-20頁7-8段

4月20日星期一

他們就……詆毀你們。——彼前4:4

我們想繼續按真理行事,就要努力不向壓力屈服。我們開始按真理生活時,我們與未信主的親友的關係就改變了。有些親友不反對我們的信仰,有些卻對我們的信仰很反感。家人、同事、同學可能會力邀我們參加一些節慶活動。我們面對這類壓力時,怎樣才不會跟他們一起遵守錯誤的習俗,或慶祝違反上帝標準的節日呢?就是要謹記耶和華對這些習俗與節日的看法。我們可以溫習出版物中關於節慶起源的資料。我們時常提醒自己不參與這些節慶活動的理由,就能確信自己正按著「主所悅納的」方式行事。(弗5:10)我們信賴耶和華和他的話語,就不會「戰兢懼怕人」。(箴29:25)《守》2018.11刊11頁10,12段

4月21日星期二

耶和華與約瑟同在,耶和華使他所辦的事,盡都亨通。——創39:23

當我們的生活突然有了轉變,我們可能會焦慮不安,所想的都是自己的難題。雖然這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約瑟身上,但他並沒有灰心喪氣,反而盡力而為,等候耶和華賜福給他。當約瑟在獄中時,他認真地完成監獄長交給他的工作,就像他為波提乏認真工作一樣。(創39:21,22)我們可能會像約瑟一樣面對無法掌控的情況。不過,要是我們保持忍耐,盡力而為,耶和華一定會賜福給我們。(詩37:5)即使我們有時可能會「心裡迷惘」,但就像保羅所說的,我們絕不會「走投無路」。(林後4:8)耶和華會與我們同在,尤其是我們繼續專注於傳道工作,他一定會幫助我們。《守》2018.10刊29頁11,13段

4月22日星期三

上帝是正義的,必不忘記你們所做的工作和你們為他的名所顯的愛心。——來6:10

如果一個你認識而且尊重的人忘了你的名字,或者更糟的是他根本不認得你了,你會有什麼感覺呢?你大概會很難過,因為想要別人認得我們是人之常情,而且我們希望別人不只記得我們是誰,還能肯定我們的為人和所做的事。(民11:16;伯31:6)雖然我們都想要受人認可,但這種想法可能會因為不完美的緣故變得扭曲,開始想要出風頭。撒但的世界也鼓吹人追求名譽,讓人只顧贏得別人的認同,而忘記應該榮耀和崇拜耶和華上帝。(啟4:11)《守》2018.07刊7頁1-2段

4月23日星期四

全世界都受那惡者控制。——約一5:19

撒但和他手下的邪靈會利用有權勢的人說謊騙人,我們一點也不意外。(提前4:1,2)欺騙人的宗教領袖罪責重大,因為他們的謊言危害人的前途。怎麼說呢?一個人如果相信錯誤的宗教,做上帝所譴責的事,他就可能會失去永生的希望。(何4:9)耶穌譴責當時的宗教領袖,因為他們就是這樣欺騙人。耶穌對他們說:「抄經士和法利賽派啊,你們這些虛偽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橫越海洋陸地,要一個人歸信,等他歸信了,你們就使他比你們加倍有罪,更該丟到欣嫩谷[永遠的毀滅]去。」(太23:15)耶穌強烈譴責這些宗教領袖,因為他們和「殺人凶手」魔鬼一樣說謊騙人。(約8:44)《守》2018.10刊7頁5-6段

4月24日星期五

人為我的緣故,侮辱你們,迫害你們……你們就有福了。——太5:11

耶穌的話是什麼意思呢?他繼續說:「要歡喜雀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獎賞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迫害他們。」(太5:12)當使徒們被拷打,被威脅不可以再傳道之後,卻「歡歡喜喜」地離開公議會。他們不是喜歡被打,而是因為「有幸配為[耶穌]的名受辱」。(徒5:41)今天,耶和華的子民也喜樂地為耶穌的名忍受迫害或歷經考驗。(雅1:2-4)跟使徒們一樣,我們不是喜歡被迫害。不過我們在考驗下對上帝保持忠貞,耶和華一定會讓我們有勇氣忍耐下去。我們知道自己所做的可以讓「快樂的上帝」高興,就算面對迫害、家人反對,我們還是可以保持快樂。(提前1:11)《守》2018.09刊21頁18-20段

4月25日星期六

勞碌終生,不過是煩惱痛苦。——詩90:10

生活在「難以應付的非常時期」,很多人因為飽受痛苦,不想再活下去。(提後3:1-5)據估計,每年有超過80萬人自殺,也就是每40秒就有一個人輕生。很遺憾的是,有些弟兄姐妹因為壓力太大,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今天,很多弟兄姐妹雖然沒有輕生的想法,但為了要應付各式各樣的壓力,他們也需要別人出於愛心的鼓勵。有些人需要忍受迫害和嘲笑;有些人被同事的閒言閒語所傷害;有些人超時工作,或面對龐大的工作壓力。不但如此,家庭的難題包括受到未信的配偶長期反對,也可能讓人心力交瘁。這些難題和壓力讓許多基督徒感到身心俱疲。《守》2018.09刊13頁3,5段

4月26日星期日

我聽見自己的孩子按著真理行事,就沒有什麼事更值得我感恩了。——約三4

基督徒父母幫助孩子立下屬靈目標,也是跟耶和華一起工作的方法。許多父母這麼做,結果孩子都投入全時服務,他們可能離開家鄉,例如做特派傳道員、到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方做先驅,或者在伯特利服務。由於兒女離家很遠,做父母的可能很想經常跟兒女見面卻沒辦法,不過樂意自我犧牲的父母還是會希望兒女留在崗位上,因為他們很高興看到兒女先追求王國。在古代,哈拿說自己將兒子撒母耳「借給耶和華」,今天許多父母跟哈拿有同樣的心聲,認為自己能跟上帝一起工作是很大的榮幸,也是正確的決定。(撒上1:28)《守》2018.08刊24頁4段

4月27日星期一

富有的人很難進天上的王國。——太19:23

耶穌沒有說富有的人不可能進天上的王國,但他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上帝的王國是你們的。」(路6:20)耶穌的意思不是說窮人都會受到上帝特別眷顧,或者都會對耶穌的教導有良好反應。事實上,有很多貧窮的人沒有成為耶穌的門徒。我們學到什麼呢?我們不該憑一個人的財力來判定他與耶和華的關係。今天,上帝的子民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愛耶和華並且全心事奉他。聖經提醒富有的基督徒「不要指望無定的財富」,而是要指望上帝。(提前6:17-19)另一方面,聖經也警告所有上帝的子民,無論經濟情況怎樣都不該貪愛錢財。(提前6:9,10)只要我們用耶和華的觀點看弟兄姐妹,就不會根據對方有多少財物來判斷他們是怎樣的人。《守》2018.08刊10-11頁11-12段

4月28日星期二

你們要順服上帝。——雅4:7

我們多麼感謝耶和華讓我們成為他的子民。我們明白獻身給耶和華是非常明智的決定。我們決心不做任何上帝恨惡的事。我們會愛弟兄姐妹,尊重他們,因為他們也屬於耶和華。(羅12:10)聖經向我們保證:「耶和華必不撇棄他的子民。」(詩94:14)不論我們面臨什麼禍患,耶和華都會實踐他的承諾。即使是死亡也無法隔斷耶和華對我們的愛。(羅8:38,39)羅馬書14:8說:「我們是活是死,都屬於耶和華。」我們很期待耶和華復活他忠貞朋友的時候來到。(太22:32)即使現在,我們也能享有許多福分,如同聖經說的:「有耶和華作上帝的國家多麼有福!蒙上帝選為產業的民族多麼有福!」(詩33:12)《守》2018.07刊26頁18-19段

4月29日星期三

凡事都可以做,但不是樣樣都有益處。凡事都可以做,但不是樣樣都能強化人。——林前10:23

有些人也許覺得選擇是個人的事,例如在選擇教育和職業方面,只要良心許可,都可以自行決定怎麼做。他們有這種看法,也許是因為保羅跟哥林多會眾談到食物時,說:「我的自由何必受別人的良心妄斷呢?」(林前10:29)我們確實能運用自由做決定,但要記得我們享有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而我們的決定也會產生一些影響。因此,保羅說了今天的經文提醒基督徒,我們在生活中運用自由做決定時,自己的喜好不是最重要的事。《守》2018.04刊10頁10段

4月30日星期四

你們要回頭歸向我,我就必回頭眷顧你們。——瑪3:7

今天,基督徒可能像該隱一樣,聲稱自己崇拜耶和華,卻又做耶和華憎恨的事。(猶11)舉個例,一個基督徒積極參與傳道並經常聚會,但他同時讓心中充滿不潔的性幻想、貪念或對弟兄姐妹的恨意。(約一2:15-17;3:15)這些錯誤的想法可能會使他做出惡事。我們在想什麼或做什麼,其他人不一定知道,但耶和華都知道,他很清楚我們是否全心擁護他。(耶17:9,10)即使我們犯錯,耶和華也不會輕易放棄我們。耶和華對偏離正道的人說:「你們要回頭歸向我。」當我們與自身的弱點對抗時,耶和華希望我們堅決不做壞事。(賽55:7)我們這樣做,耶和華就會支持我們,讓我們在屬靈、情感、身體方面得到力量,能夠「制伏」錯誤的慾望。(創4:7)《守》2018.07刊18頁5-6段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