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es23 98-108頁
  • 10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10月
  • 天天查考聖經——2023
  • 小標題
  • 10月1日星期日
  • 10月2日星期一
  • 10月3日星期二
  • 10月4日星期三
  • 10月5日星期四
  • 10月6日星期五
  • 10月7日星期六
  • 10月8日星期日
  • 10月9日星期一
  • 10月10日星期二
  • 10月11日星期三
  • 10月12日星期四
  • 10月13日星期五
  • 10月14日星期六
  • 10月15日星期日
  • 10月16日星期一
  • 10月17日星期二
  • 10月18日星期三
  • 10月19日星期四
  • 10月20日星期五
  • 10月21日星期六
  • 10月22日星期日
  • 10月23日星期一
  • 10月24日星期二
  • 10月25日星期三
  • 10月26日星期四
  • 10月27日星期五
  • 10月28日星期六
  • 10月29日星期日
  • 10月30日星期一
  • 10月31日星期二
天天查考聖經——2023
es23 98-108頁

10月

10月1日星期日

沒有因為我而跌倒的人多麼有福。——太11:6

我們的信仰和所教的道理都是基於聖經的。不過,很多人認為我們的崇拜形式太過簡單,我們所教的也不符合他們的心意,所以不想聽我們傳講的信息。怎樣做才不會跌倒?使徒保羅告訴羅馬的基督徒:「人先要聽見信息,才會相信;先要有人傳講基督,才會有人聽見信息。」(羅10:17)所以我們要培養信心,就要認真研讀聖經,而不是去參加一些違反聖經原則的宗教儀式。不管這些儀式看來多麼吸引人,都不能給人真正的益處。我們必須吸收確切的知識來建立堅定的信心,這樣做非常重要,因為「人沒有信心,就不可能贏得上帝的喜悅」。(來11:1,6)我們不用看到驚人的神跡才能確定自己找到了真理。聖經真理能鞏固我們的信心,只要我們認真研讀,所有疑慮都會消除。《守》2021.05刊4-5頁11-12段

10月2日星期一

我的遭遇其實促進了好消息的傳播。——腓1:12

使徒保羅面對過許多難題,他曾經被毒打,被關進監獄,甚至差點被人殺死。在這些時候,他都特別需要耶和華賜給他力量。(林後11:23-25)保羅公開承認,有時候他要跟消極的情緒搏鬥。(羅7:18,19,24)此外,保羅說他「身上被扎了一根刺」,這指的可能是健康問題,而保羅非常希望上帝幫他把這根刺除去。(林後12:7,8)雖然保羅面對很多困難,但耶和華讓保羅有力量完成工作。讓我們想想他成就了哪些事。例如,保羅在羅馬被軟禁期間向猶太人的首領們熱心地傳道,可能也曾在政府官員面前維護好消息。(徒28:17;腓4:21,22)他也向禁衛軍和所有來拜訪他的人傳道。(徒28:30,31;腓1:13)在這段時間裡,保羅在上帝的指引下寫了一些書信,這些書信不僅鼓勵了當時的基督徒,對今天的我們也很有幫助。《守》2021.05刊21頁4-5段

10月3日星期二

「不可越出聖經上的話」,免得你們自高自大。——林前4:6

猶大國的烏西雅王因為驕傲而不聽勸告,做了一件他無權做的事。烏西雅王本來精明能幹,無論在軍事、建築還是農業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因為「上帝賜福給他」。(代下26:3-7,10)可是,「他一強大起來,就心高氣傲,自取滅亡」。耶和華規定只有祭司才可以在聖殿裡燒香,但烏西雅王竟然闖進聖殿,擅自燒香。耶和華很不高興,使他得了痲瘋病。(代下26:16-21)我們也有可能像烏西雅那樣掉進驕傲的陷阱嗎?是的,如果我們過度看重自己,就有可能。要記得,我們的任何才幹以及在會眾裡的任何工作,都是耶和華給的。(林前4:7)如果我們驕傲自大,耶和華就不會任用我們。《守》2021.06刊16頁7-8段

10月4日星期三

不要因邪靈順服你們而高興,卻要因你們的名字已經記錄在天上而高興。——路10:20

耶穌知道,門徒出去傳道不一定每次都會有好的成果。其實,在那些願意聽的人當中,有多少後來真的成為了門徒,我們也不清楚。所以,門徒不該只是為了成果而高興。知道耶和華欣賞他們的付出,才應該是他們感到快樂的真正理由。我們堅持不懈地傳道,就會得到永遠的生命。我們全心全意撒播和培育王國真理的種子,也是在「順應神聖力量撒種」,讓上帝的神聖力量在我們的生活中充分發揮作用。耶和華保證,不論我們有沒有幫助聖經學生受浸成為基督徒,只要我們不灰心、不放棄,永遠的生命就會成為我們的收穫。(加6:7-9)《守》2021.10刊26頁8-9段

10月5日星期四

耶穌憐憫他們,教導他們許多事。——可6:34

有一次,耶穌和門徒向很多人傳道後感到疲累,需要找個地方休息。有一大群人知道他們要去哪裡,就先去了那個地方等候。耶穌看見這群人就憐憫他們,「教導他們許多事」。他設身處地為這些人著想,看出他們多麼痛苦、多麼絕望,所以很想幫助他們。今天很多人也一樣,他們看上去過得很好很開心,其實卻像迷失的綿羊一樣無助,沒有牧人引導。就像使徒保羅說的那樣,這些人「沒有希望,不認識上帝」。(弗2:12)我們想到這些人多麼需要認識上帝,就很關心和同情他們,很想伸出援手。我們幫助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教他們學習聖經。《守》2021.07刊5頁8段

10月6日星期五

我們不該自命不凡,彼此妒忌。——加5:26

自命不凡的人既驕傲又自私。有妒忌心的人不但想得到跟別人一樣的東西,還希望別人失去他們擁有的東西。說白了,妒忌一個人其實就是恨他。自命不凡和妒忌這兩種心態就好比飛機燃油中的雜質。飛機就算可以起飛,這些雜質也會阻塞油管,導致飛機失事。同樣,一個基督徒如果自命不凡、妒忌別人,就算能持守信仰一段時間,也不可能堅持到底。(箴16:18)他早晚會放棄信仰,對自己和別人都造成傷害。我們不想自命不凡,就要謹記使徒保羅的勸告。他說:「做什麼都不要爭強好勝,不要自命不凡,要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優秀。」(腓2:3)《守》2021.07刊15-16頁6-8段

10月7日星期六

好消息通過我們傳到你們那裡,不單是憑著言語,也是憑著大能、神聖力量和堅強的信念。——帖前1:5

有些人覺得,正確的宗教應該能回答所有問題,包括那些聖經沒有明確提到的問題。這種期待合理嗎?讓我們看看使徒保羅的例子。保羅勸弟兄姐妹「事事都要驗證」,但他自己也承認,還有很多事他並不明白。(帖前5:21)他說:「我們現在有的只是片面的知識……目前我們好像用金屬鏡子觀看,只看見模糊的輪廓。」(林前13:9,12)保羅跟我們一樣不明白所有的事,但他了解關於耶和華旨意的基本知識,這讓他肯定自己相信的是真理。我們想加強自己的信念,確信自己擁有真理,一個方法是比較一下耶穌建立的崇拜模式和耶和華見證人的崇拜模式。《守》2021.10刊18-19頁2-4段

10月8日星期日

當他過了50歲,就要退出服務團隊。——民8:25

年長的弟兄姐妹們,不論你們現在是不是參與全時服務,都可以給別人很大的幫助。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你們可以好好適應新生活,定下新的目標,努力做好現在能做的事,而不是念念不忘已經做不到的事。大衛王非常渴望為耶和華建造聖殿,但耶和華告訴他,這個工程會由年輕的所羅門來做。大衛接受了耶和華的決定,並全心全意支持建造聖殿的工程。(代上17:4;22:5)大衛沒有因為所羅門「還年輕,沒有經驗」,就覺得自己才是更合適的人選。(代上29:1)他知道這個工程要成功,關鍵在於耶和華賜福,而不是帶頭的人年紀有多大、經驗有多豐富。今天,很多年長的弟兄姐妹都效法大衛,在工作崗位改變後繼續努力服務,他們也知道耶和華一定會賜福給接替他們的年輕弟兄姐妹。《守》2021.09刊9頁4段;10頁5,8段

10月9日星期一

他指引謙和的人做正確的事,教導謙和的人行走他的道路。——詩25:9

我們在崇拜方面有明確的目標,生活就會有方向、有意義。但要記得,我們定目標時要考慮自己的能力和情況,不要別人定什麼目標我們就定什麼目標,否則會很容易灰心失望。(路14:28)在耶和華的大家庭裡,你是獨一無二、非常寶貴的。耶和華把你吸引到他身邊,不是因為你比別人好,而是因為看到你有一顆真誠的心,知道你是個謙和的人,願意接受他的塑造。只要你盡力敬奉他,他一定會非常欣賞你。你堅忍不拔,忠貞不渝,這說明你有一顆「美好良善的心」。(路8:15)所以,要繼續把自己最好的獻給耶和華。這樣,你就真的可以「因為自己所做的」而感到高興了。(加6:4)《守》2021.07刊23頁15段;25頁20段

10月10日星期二

幫助罪人回頭離開歧途,就能救他。——雅5:20

我們需要耐心等候耶和華主持公道。舉個例,長老們知道會眾裡有人犯了嚴重的罪之後,就會懇切禱告,尋求「上頭來的智慧」,這樣他們就能用耶和華的觀點去看待這件事。(雅3:17)他們的目標是要儘量幫助犯罪的人「回頭離開歧途」,也要好好保護會眾,安慰受到傷害的人。(雅5:19,20;林後1:3,4)長老處理這類問題時會先查明事實,而這是需要時間的。然後他們會認真禱告,查找聖經裡相關的原則,根據聖經「適度地糾正」犯罪的人。(耶30:11及腳注)長老們不會匆匆下定論,他們按照耶和華的指引處理問題,一定會帶來最好的結果。《守》2021.08刊11頁12-13段

10月11日星期三

你去哪裡,我也去哪裡。你的民族就是我的民族,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得1:16

由於以色列鬧饑荒,拿俄米和丈夫帶著兩個兒子搬到摩押。僑居摩押期間,拿俄米的丈夫去世了。她的兩個兒子結了婚,但後來也不幸去世了。(得1:3-5)一連串的打擊讓拿俄米在消極的情緒中越陷越深,她非常痛苦,甚至覺得是耶和華在跟她作對。請看看她怎樣表達自己的感受,她說:「耶和華的手打擊我。」她還說:「全能者使我吃盡苦頭……耶和華打擊我,全能者降禍給我。」(得1:13,20,21)耶和華知道「壓迫能使有智慧的人瘋狂」。(傳7:7)耶和華讓路得對拿俄米表現忠貞之愛。路得很關心拿俄米的感受,很想幫助她振作起來,看出耶和華其實一直與她同在。《守》2021.11刊9頁9段;10頁10,13段

10月12日星期四

不斷祈求上帝。——雅1:5

我們專注於做好目前的工作,意思是我們不用找機會多為耶和華服務嗎?當然不是。我們都應該定下目標,這樣才能不斷進步,成為更好的傳道員和更好的聖經老師,為弟兄姐妹做更多事。要記得,努力幫助別人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才是明智又謙虛的做法。我們這樣做,就能達到目標了。(箴11:2;徒20:35)你可以定什麼目標呢?要請求耶和華幫助你看出有哪些事是你現在做得到的。(箴16:3)你能定下目標做輔助先驅或正規先驅、在伯特利服務,或參與組織的建築工程嗎?你也可以學習用另一種語言傳道,甚至搬到外語地區服務。《守》2021.08刊23頁14-15段

10月13日星期五

耶和華的忠貞之愛永遠長存。——詩136:1

耶和華喜歡忠貞之愛。(何6:6)他通過彌迦先知告訴我們要「喜愛忠貞之愛」。(彌6:8及腳注)但要做到這點,我們需要先了解這種特質。什麼是忠貞之愛?在《聖經新世界譯本》裡,「忠貞的愛」和「忠貞之愛」出現了兩百多次。根據《新世界譯本》的「聖經詞語解釋」,忠貞之愛是「一種基於承諾、道義和忠貞的不離不棄的愛,通常指上帝對人類表現的愛,但也見於人與人之間」。耶和華是忠貞之愛的至高典範。大衛王不禁讚嘆說:「耶和華啊,你的忠貞之愛上達天際……上帝啊,你忠貞的愛多麼寶貴!」(詩36:5,7)我們也跟大衛一樣珍視上帝的忠貞之愛嗎?《守》2021.11刊2頁1-2段;3頁4段

10月14日星期六

你們要這樣禱告:「我們在天上的父親。」——太6:9

耶和華的大家庭裡有誰呢?首先是耶穌,「在受造的萬物中,他是頭生子」。(西1:15)另外,這個大家庭裡還有很多天使。(詩103:20)耶穌在地上的時候告訴人,他們可以稱耶和華為父親。耶穌對門徒說:「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親,也是你們的父親。」(約20:17)我們獻身給耶和華並受浸後,就加入了這個充滿愛心的大家庭。(可10:29,30)天父耶和華充滿愛心,耶穌希望我們跟他一樣,把耶和華視為和藹可親的父親,而不是冷漠無情的上帝。耶穌的模範禱告開頭說:「我們在天上的父親。」耶穌本來可以教我們把耶和華稱為「全能者」「創造主」「永恆的君王」,這些確實都是耶和華在聖經裡的頭銜。(創49:25;賽40:28;提前1:17)但耶穌沒有這麼做,他教我們親切地稱耶和華為父親。《守》2021.09刊20頁1,3段

10月15日星期日

瑪拿西這才知道只有耶和華是真神。——代下33:13

耶和華很多次派先知去警告瑪拿西,但他就像亞哈那樣頑固不化。最後,「耶和華就使亞述王的將領來攻打[猶大國]。亞述人用鉤子抓住了瑪拿西,用兩個銅鐐鎖住他,把他帶到巴比倫」。看來,瑪拿西在巴比倫的監獄裡開始深刻地反省自己的錯誤。他「在他祖先的上帝面前非常謙卑」。不但這樣,他還「不斷向上帝禱告」,「懇求耶和華他的上帝開恩」。(代下33:10-12)耶和華看出瑪拿西的內心真的改變了。他的禱告感動了耶和華,於是耶和華回應他的禱告,原諒了他,而且讓他恢復了王位。瑪拿西盡力證明自己真心悔改,徹底改變了自己的行為。《守》2021.10刊4頁10-11段

10月16日星期一

兩個人比一個人好,因為一起辛勤工作,共享美好的收穫。——傳4:9

百姬拉和亞居拉要搬家,離開熟悉的環境,還要在一個新的地方重新開始製造帳篷的生意。在搬到哥林多之後,他們跟使徒保羅一起並肩工作,鼓勵當地的弟兄姐妹。後來,他們還搬到其他更需要傳道員的地方服務。(徒18:18-21;羅16:3-5)他們的生活肯定很充實、很快樂!今天,我們也可以效法百姬拉和亞居拉先追求上帝的王國。兩個人最好在戀愛時就談談他們的人生目標。兩人一起商量怎樣為耶和華服務並且努力實現這些目標,就會有更多機會看出耶和華的神聖力量在他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傳4:12)《守》2021.11刊17頁11-12段

10月17日星期二

你們每個人都要尊重父母。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利19:3

尊敬父母這個吩咐顯然十分重要,我們應該認真遵守。要記得,耶和華是在說完「你們要聖潔,因為我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是聖潔的」之後,就馬上說了利未記19:3的吩咐。(利19:2)為了服從耶和華的吩咐,我們可以想一想:「在尊敬父母方面我做得怎麼樣呢?」如果你發覺自己做得不夠,可以努力改善。雖然你不能改變過去,但你可以下定決心,從今以後為父母付出更多。也許你可以多花點時間陪他們,也可以在物質上或感情上給他們支持,還可以幫助他們繼續親近和崇拜耶和華。你這樣做,就是遵守利未記19:3的吩咐了。《守》2021.12刊4-5頁10-12段

10月18日星期三

你們不要再妄自審判人。——太7:1

大衛曾經犯過一些嚴重的錯誤,比如跟拔示巴通姦,還害死了她的丈夫。(撒下11:2-4,14,15,24)結果他不僅害了自己,還連累了自己的妻妾和其他家人。(撒下12:10,11)還有一次,大衛沒有全心信賴耶和華,非法統計了以色列軍隊的人數。他的行為導致耶和華降下瘟疫,結果有7萬個以色列人因此喪生。(撒下24:1-4,10-15)你會不會覺得大衛不配得到耶和華的原諒呢?但耶和華沒有這麼想。他看到大衛一生忠心耿耿,並且願意真心悔改。所以,儘管大衛犯的罪很嚴重,耶和華還是原諒了他。耶和華知道大衛很愛他,也很想做對的事。耶和華看重的是我們的優點,我們多麼感激他!(王上9:4;代上29:10,17)《守》2021.12刊19頁11-13段

10月19日星期四

他立刻恢復了視力,就跟隨耶穌,頌揚上帝。——路18:43

耶穌很同情身體有障礙的人。有一次,他請人把他做的事告訴施浸者約翰,說:「失明的看見,跛腳的走路,患痲瘋的痊癒,耳聾的聽見,死人復活。」很多人看見耶穌施行的奇跡後都讚美上帝。(路7:20-22)我們很想效法耶穌,所以會仁慈、體貼、耐心地對待身體有障礙的人。雖然耶和華沒有給我們神奇的能力醫治人,但我們可以告訴人新世界的好消息,讓盲人和看不見真理之光的人明白,將來所有人都會完全恢復健康,也會跟耶和華有親密的友誼。(路4:18)很多人聽見這個好消息後,都由衷地讚美上帝。《守》2021.12刊9頁5段

10月20日星期五

你們聽說約伯怎樣忍耐,看到耶和華賜給他怎樣的結局。——雅5:11

雅各的教導總是以聖經為根據的。他運用上帝的話語,讓人看出耶和華一定會獎賞那些像約伯一樣忠於他的人。雅各運用很簡單的詞彙和邏輯說明這個道理,所以聽他教導的人不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而會集中在耶和華身上。我們學到:說話要淺顯,教導要根據聖經。我們的目標不是要讓別人覺得我們知識淵博,而是要讓他們看出耶和華智慧高深,而且非常關心他們。(羅11:33)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的教導就一定要有聖經根據。比如,我們不該對學生說如果我們是他就會怎麼做,而應該運用聖經裡的例子,幫助他看出耶和華的想法和感受。這樣,學生學以致用就不會是因為想取悅我們,而是因為很想讓耶和華高興。《守》2022.01刊11頁9-10段

10月21日星期六

要愛人如己。——利19:18

上帝不僅要求我們不傷害別人,還吩咐我們「要愛人如己」。如果我們想讓上帝高興,就一定要這麼做。耶穌也強調了利未記19:18的重要性。有一次,一個法利賽派的人問他:「法典中哪一條誡命是最大的呢?」耶穌說,「最大、最重要的誡命」就是「要全心,全意,用全部生命愛耶和華」,然後他引用利未記19:18的經文,說:「其次的也類似,就是『要愛人如己』。」(太22:35-40)向人表現愛心的方式有很多,一個方法是按照利未記19:18的勸勉去做。經文說:「不可報復,也不可對人懷恨在心。」《守》2021.12刊10-11頁11-13段

10月22日星期日

他看著暴風,害怕起來,就往下沉,於是喊叫說:「主啊,救我!」——太14:30

耶穌伸手拉住使徒彼得。值得留意的是,彼得一直注視耶穌的時候,就能在浪濤洶湧的海面上行走。但當他看著暴風的時候,心裡就充滿了疑慮和恐懼,結果開始往下沉。(太14:24-31)我們可以從彼得身上學到什麼呢?他下船時,肯定沒想到自己會因為恐懼而下沉。他想走到耶穌那裡去,但他沒有一直看著耶穌,反而開始擔心暴風。今天,我們也需要有信心才能面對各種考驗,就像彼得需要有信心才能在水上行走一樣。如果我們忘記耶和華和他的承諾,就會開始「下沉」,被憂慮淹沒。無論我們在生活上遭遇什麼「暴風」,都要記得耶和華一定有能力幫助我們。《守》2021.12刊17-18頁6-7段

10月23日星期一

因你忠貞的厚愛,我要進入你的居所。——詩5:7

禱告、研讀和沉思都是重要的崇拜活動。耶和華非常愛我們,我們禱告就是在跟他溝通。他是智慧的來源,我們研讀就會吸收關於他的知識。(箴2:1-5)我們沉思時,會好好想想他的感人品格,以及他對我們個人和全人類的偉大旨意。我們做這些事,就是最大程度地善用時間了。那麼,我們怎麼做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獲得最大的益處呢?要儘量選擇一個安靜的環境。請看看耶穌的榜樣。在開始執行傳道職務之前,他獨自在曠野裡待了40天。(路4:1,2)在這個安靜的地方,他向耶和華禱告,並且深入思考天父對他的旨意。這麼做肯定幫助他為前頭的考驗做好了準備。《守》2022.01刊27-28頁7-8段

10月24日星期二

集思廣益,事必有成。——箴15:22

一個長老或成熟的弟兄可能會直接指出,我們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改善。別人一定很愛我們,才會給我們基於聖經的勸告。所以我們應該樂意聽勸告,並且實踐出來。如果有人直接向我們提出勸告,我們也許會特別難接受,甚至覺得受到冒犯。為什麼會這樣呢?雖然我們人人都知道自己不完美,但是當別人直接指出我們某個方面做得不好時,我們會覺得難以接受。(傳7:9)這個時候,我們也許會為自己辯解,質疑對方的動機,或者抱怨他提出勸告的方式,甚至開始挑剔對方,心想:「他有什麼資格給我勸告?他自己也做得不好啊!」我們如果覺得對方的勸告不適合自己,就可能會當耳邊風,或者再去問別人,希望聽到一些自己想聽的話。《守》2022.02刊8-9頁2-4段

10月25日星期三

只要保持冷靜,全心信賴我,就會有力量。——賽30:15

在新世界裡,我們可能會遇到一些不容易的情況,使我們對耶和華的信心受到考驗。想想以色列人的例子。他們擺脫埃及的奴役後不久,有些人就因為吃不到埃及的食物而開始埋怨,還厭棄耶和華提供的嗎哪。(民11:4-6;21:5)大患難結束之後,我們會不會也有類似的問題呢?要使地球恢復潔淨並成為樂園到底會涉及多少工作,我們還不知道。起初工作量可能會很大,也可能會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我們會不會因此埋怨耶和華的供應和安排呢?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我們現在感激耶和華的一切供應和安排,將來也會對耶和華心懷感激。《守》2022.02刊7頁18-19段

10月26日星期四

會有十個人緊緊抓住一個猶太人的衣袍,說:「我們要跟你們一起去。」——亞8:23

在撒迦利亞書8:23的預言中,「一個猶太人」和「你們」指的都是受神聖力量任命而且仍然在世的基督徒。(羅2:28,29)「列國說不同語言的人當中」的「十個人」指的是另外的綿羊。他們會「緊緊抓住一個猶太人的衣袍」,也就是說,他們會忠貞地支持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跟這群人一起敬奉耶和華。以西結書37:15-19,24,25的預言也類似。耶和華已經實現了這個預言,使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和另外的綿羊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預言提到兩根木棍,「猶大的木棍」象徵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以色列的君王都出自猶大部族),而「以法蓮的木棍」象徵另外的綿羊。耶和華把這兩根木棍放在一起,「合為一根」,意思是他會使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跟另外的綿羊團結起來,一起為同一位君王耶穌基督服務。(約10:16)《守》2022.01刊22頁9-10段

10月27日星期五

你們要小心,不可為了引人注意而當眾做正義的事。——太6:1

耶穌說有些人施捨的時候巴不得人人都知道。他們做的雖然是好事,卻不會讓耶和華高興。(太6:2-4)真正的良善是出於無私的理由做對的事。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不僅知道什麼是對的,而且也努力做出來嗎?我行善的動機是什麼呢?」上帝會用他的神聖力量來成就他的旨意,所以我們付出越多努力,顯出各種美好的特質,神聖力量就會給我們越多幫助。(創1:2)顯然,行動是必不可少的。使徒雅各說:「信心沒有行動是死的。」(雅2:26)神聖力量果實的其他特質也一樣。每一次我們顯出這些特質,都表明上帝的神聖力量正在我們身上發揮作用。《守》2022.03刊11-12頁14-16段

10月28日星期六

要效法那呼召你們的聖者,一切行為都要聖潔。——彼前1:15

我們會參與各種形式的崇拜活動,也會努力對人行善。不過,使徒彼得特別鼓勵基督徒做一件重要的工作。他勸弟兄姐妹要在一切行為上聖潔之前,先說:「你們要振作精神,準備行動。」(彼前1:13)什麼行動呢?彼得說,有希望去天上的基督徒應該宣揚上帝的美德。(彼前2:9)其實,今天所有基督徒都有幸參與這件最重要,也是最能為人帶來益處的工作。我們作為耶和華聖潔的子民,能經常熱心參與傳道教人的工作,實在是很大的榮幸!(可13:10)只要我們努力這樣做,就能證明自己愛上帝,愛別人,並盡力在一切行為上聖潔。《守》2021.12刊13頁18段

10月29日星期日

無論什麼事,你們原諒誰,我也原諒誰。——林後2:10

使徒保羅對弟兄姐妹有積極的看法。他知道一個人犯錯,不代表這個人就是壞人。他非常愛弟兄姐妹,也總是留意他們的優點。如果弟兄姐妹犯錯了,保羅也相信他們願意做對的事,只是需要幫助而已。請看看保羅怎樣對待腓立比會眾的兩位姐妹友阿蝶和循都姬。(腓4:1-3)這兩位姐妹之間看來出現了分歧,結果她們的關係變得很緊張。保羅沒有嚴厲地批評她們,或對她們有負面的看法,反而專注於她們美好的特質。保羅知道這兩位姐妹多年來都忠心敬奉耶和華,所以耶和華一定很愛她們。保羅對她們有積極的看法,所以願意鼓勵她們解決彼此間的分歧。這樣的態度也幫助保羅保持喜樂,並且跟腓立比會眾的弟兄姐妹維持良好的關係。《守》2022.03刊30頁16-18段

10月30日星期一

耶和華親近心碎的人,拯救心靈傷痛的人。——詩34:18

耶和華賜下的安寧會使我們內心平靜,思路清晰。露絲就有過這樣的體驗,她說:「我經常感到很孤單,有時這種感覺讓我以為耶和華不再愛我了。這時,我會馬上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他。禱告真的能幫助我控制自己的情緒。」露絲的經歷表明,禱告確實能讓我們得到安寧。(腓4:6,7)我們知道,如果我們痛失親友,耶和華和耶穌一定會扶持我們。耶和華和耶穌對人很有同情心,所以我們也要懷著同情心努力傳道教人。耶和華和耶穌體恤我們的軟弱,而且很想幫助我們保持忍耐,知道這些真理讓我們非常安心。我們很期盼耶和華徹底實現自己的承諾,到時他一定會擦掉我們的「每一滴眼淚」。(啟21:4)《守》2022.01刊15頁7段;19頁19-20段

10月31日星期二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通往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廣闊的,進去的人也多。——太7:13

耶穌說有兩道門分別通往兩條不同的路,一條是「廣闊」的路,一條是「狹小」的路,此外沒有第三條路。(太7:14)我們必須在這兩條路之間作出選擇,而這個選擇至關重要,因為只有選對了,我們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廣闊」的路很容易走,所以很受歡迎。可悲的是,很多人選擇在這條路上跟著大眾一起走,卻不知道這樣做正中魔鬼撒但的下懷。這條路其實是死路一條。(林前6:9,10;約一5:19)相反,另一條路是「狹小」的。耶穌說找到這條路的人很少,為什麼呢?請留意,在下一節經文裡耶穌提醒門徒要提防假先知。(太7:15)《守》2021.12刊22-23頁3-5段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