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es23 108-118頁
  • 11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11月
  • 天天查考聖經——2023
  • 小標題
  • 11月1日星期三
  • 11月2日星期四
  • 11月3日星期五
  • 11月4日星期六
  • 11月5日星期日
  • 11月6日星期一
  • 11月7日星期二
  • 11月8日星期三
  • 11月9日星期四
  • 11月10日星期五
  • 11月11日星期六
  • 11月12日星期日
  • 11月13日星期一
  • 11月14日星期二
  • 11月15日星期三
  • 11月16日星期四
  • 11月17日星期五
  • 11月18日星期六
  • 11月19日星期日
  • 11月20日星期一
  • 11月21日星期二
  • 11月22日星期三
  • 11月23日星期四
  • 11月24日星期五
  • 11月25日星期六
  • 11月26日星期日
  • 11月27日星期一
  • 11月28日星期二
  • 11月29日星期三
  • 11月30日星期四
天天查考聖經——2023
es23 108-118頁

11月

11月1日星期三

他們全都要受耶和華教導。——約6:45

耶和華在很多方面幫助了你:別人態度惡劣,他幫助你保持冷靜;別人想聽,他讓你想起合適的經文跟對方分享;別人不想聽,他給你力量堅持下去。(耶20:7-9)耶和華培訓我們向人傳道,這也體現出他的良善。在傳道與生活聚會裡,我們聽到很多優良的對話建議,組織也鼓勵我們把學到的用出來。起初我們可能不太敢嘗試用新的方式傳道,但我們鼓起勇氣這樣做,也許會發現效果挺不錯的。聚會和大會的節目也經常鼓勵我們參與不同形式的見證工作,特別是那些我們從來沒有嘗試過的。起初我們可能也很緊張,但我們努力去做,就是讓自己有機會得到耶和華賜的福分。《守》2021.08刊27頁5-6段

11月2日星期四

要盡力善用時間,因為這個時代很險惡。——弗5:16

在寫給哥林多基督徒的信中,使徒保羅提出了嚴厲的勸告。在寫完這封信以後,他還派提多去了他們那裡。當得知他們衷心接受了勸告時,他感到非常開心。(林後7:6,7)長老可以效法保羅的榜樣,多花時間跟弟兄姐妹在一起。比如,他們可以在聚會開始前早點到,這樣就能好好地跟弟兄姐妹聊天。很多時候,長老只需要花幾分鐘,就能讓弟兄姐妹感受到關心和鼓勵。(羅1:12)此外,長老可以用聖經加強弟兄姐妹的信心,讓他們知道耶和華很愛他們,並且找機會稱讚他們。在必要時,長老會基於聖經提出明確具體的勸告,同時也會保持態度溫和,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勸告是對方願意接受的。(加6:1)《守》2022.03刊28-29頁11-12段

11月3日星期五

我們是瓦器,卻有這個珍寶放在裡面,可見非凡的力量不是來自我們,而是來自上帝。——林後4:7

耶和華今天賜給他的子民「非凡的力量」,讓他們能夠繼續忠貞地崇拜他。我們得到力量的一個方法就是通過禱告。使徒保羅在以弗所書6:18鼓勵我們要隨時隨地禱告。上帝一定會回應我們,給我們力量。有時候我們也許覺得快撐不下去,或者不知道要向上帝求什麼。但就算我們很難用言詞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耶和華還是希望我們向他禱告。(羅8:26,27)耶和華也會通過聖經給我們力量。保羅從研讀聖經得到了安慰和力量,我們也要這樣做。(羅15:4)我們研讀並沉思上帝的話語時,耶和華會通過神聖力量讓我們明白怎樣運用聖經原則處理目前的難題。(來4:12)《守》2021.05刊22頁8-10段

11月4日星期六

上帝會激勵你們,使你們既有意願又有力量採取行動。——腓2:13

我們很重視教導人聖經的工作,所以就算我們覺得不容易,還是會盡力去做。我們也許覺得被自己的情況所限。例如,有些傳道員年紀大或身體不好。如果這也是你的情況,可以想想我們學到的一個新方法,就是用電話或其他電子產品主持聖經課程。你在家裡就可以教人學習聖經,這真的很方便!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有些人其實想學聖經,但弟兄姐妹通常用來傳道的時間對他們來說不方便。比如,他們可能在清晨或者晚上才有空。你能調整時間,教這些人聖經嗎?請想想耶穌的榜樣。尼哥德慕在一天晚上去找耶穌,所以耶穌就在那個時間教導他。(約3:1,2)《守》2021.07刊5頁10-11段

11月5日星期日

這個民族口口聲聲說親近我,其實只是口頭上尊敬我,心卻遠離我。——賽29:13

施浸者約翰的門徒看見耶穌的門徒不禁食,就很困惑。耶穌說只要他還在世,門徒就沒有理由禁食。(太9:14-17)雖然耶穌這麼解釋,法利賽派和其他反對耶穌的人還是批評他不遵守他們的習俗和傳統。他們看見耶穌在安息日治病,就非常生氣。(可3:1-6;約9:16)他們一方面誇耀自己一絲不苟地遵守安息日的規定,一方面卻覺得在聖殿裡做買賣沒有問題。當耶穌譴責他們時,他們非常憤怒。(太21:12,13,15)還有一次,耶穌在拿撒勒的會堂裡教導人時,引用了古代的例子揭露在場的人自私又缺乏信心的態度,結果他們憤怒若狂。(路4:16,25-30)耶穌的行為令很多人感到意外,所以他們不肯相信耶穌。(太11:16-19)《守》2021.05刊5-6頁13-14段

11月6日星期一

我們不是不知道他的陰謀。——林後2:11

耶和華提醒我們避免驕傲和貪婪的一個方法,就是通過一些真人真事教導我們。提到貪婪,我們很可能會想到魔鬼撒但。他本來是耶和華的天使,肯定擁有很多特別的福分,但他想要更多。他想得到只有耶和華才配得到的崇拜。撒但希望我們跟他一樣,所以他想方設法使我們變得不知足。夏娃就是他下手的第一個目標。耶和華很愛夏娃和她的丈夫,讓他們可以吃「園子裡各種樹上的果子」,吃到滿足,只有一棵樹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創2:16)撒但欺騙夏娃,令她以為上帝說不可以吃的果子是她非吃不可的。夏娃沒有珍惜自己擁有的,她想要更多。結果呢?她犯了罪,最終死去了。(創3:6,19)《守》2021.06刊14頁2-3段;17頁9段

11月7日星期二

要繁衍增多,遍滿地面,開拓大地。——創1:28

亞當夏娃要生兒育女,並好好照料地球家園。如果亞當夏娃願意服從,按照耶和華對他們的期望去做,他們和子孫後代就能永遠留在耶和華的大家庭裡。亞當和夏娃是耶和華大家庭裡寶貴的成員。談到耶和華創造的人,大衛在詩篇8:5說:「你使他比天使低微一點,賜給他榮耀和光彩做冠冕。」天使是大能的靈體,人肯定沒有他們那樣的力量、智力和能力。(詩103:20)但聖經說,人只是比這些大能的靈體「低微一點」而已。可悲的是,亞當和夏娃後來反叛耶和華,結果不能留在耶和華的大家庭裡,還連累了子孫後代。不過,耶和華的旨意並沒有改變,他還是希望服從他的人能永遠做他的兒女。《守》2021.08刊2-3頁2-4段

11月8日星期三

「不是依靠軍隊,不是依靠能力,而是依靠我的神聖力量。」這是耶和華說的。——亞4:6

今天,很多崇拜耶和華的人遭受反對。有些弟兄姐妹居住在崇拜活動受限制的地區,他們可能會被逮捕,然後「被帶到總督和君王面前」,向他們作見證。(太10:17,18)有些弟兄姐妹面對另一種形式的反對,雖然他們住在有宗教自由的國家裡,家人卻非常不贊同他們的信仰。(太10:32-36)很多時候,弟兄姐妹的家人發覺反對沒有用,就不再這麼做了,他們當中有些人甚至成為了熱心的耶和華見證人。如果你正受到反對,不要放棄,要勇敢!有耶和華和他神聖力量的幫助,你沒有什麼好怕的!《守》2022.03刊16頁8段

11月9日星期四

愛耶和華的人啊,你們要憎恨惡事。——詩97:10

聖經說,耶和華憎恨「高傲的眼、說謊的舌、殺害無辜人的手」。(箴6:16,17)他也「厭惡凶暴之輩、騙人之徒」。(詩5:6)耶和華恨惡這些態度和行為,於是在挪亞的時代消滅了所有的惡人,因為他們使大地充滿暴行。(創6:13)在先知瑪拉基的時代,有些人用詭詐的手段跟妻子離婚。耶和華說他憎恨這樣的人,不會接受他們的崇拜,並且會因為他們的惡行審判他們。(瑪2:13-16;來13:4)耶和華教導我們:「惡要痛恨。」(羅12:9)「痛恨」是一種強烈的感覺,意思是對一件事厭惡至極、非常反感。因此光是想到去做耶和華眼中的惡事,就應該讓我們感到非常厭惡。《守》2022.03刊4-5頁11-12段

11月10日星期五

不斷仰望他的人多麼有福!——賽30:18

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天父就會通過他的王國賜給我們無盡的福分。無論是現在還是在未來的新世界,等候耶和華的人都會得到許多福分。在新世界裡,上帝的子民再也不用面對今天的種種憂慮和煩惱。到時不會有不公正的事,也不會有痛苦和憂傷。(啟21:4)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得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因為我們會一無所缺。(詩72:16;賽54:13)這樣的生活多麼令人嚮往啊!現在,每次耶和華幫助我們戒除一個壞習慣,培養一種好品格,都是在塑造我們,讓我們做好準備在新世界裡生活。不要灰心,也不要放棄,更美好的生活就在前頭等著我們!願我們放眼未來,繼續保持忍耐,開開心心地等候耶和華實現他的承諾。《守》2021.08刊13頁17-19段

11月11日星期六

不要忘記行善和分享,因為上帝非常喜歡這樣的祭物。——來13:16

在收到使徒保羅的信之後不久,住在猶地亞的基督徒就需要放棄工作,離開自己的家和不是基督徒的親人,「逃到山上去」。(太24:16)他們肯定需要互相幫助才能共渡難關。如果他們之前已經聽從了保羅的勸告,分享自己擁有的東西,就更容易適應新的生活。弟兄姐妹需要幫忙的時候,不一定會告訴我們。所以我們要容易親近、樂於助人。在你的會眾裡肯定有一些弟兄姐妹容易親近,什麼時候都願意幫助別人,不會讓別人覺得好像麻煩了他們。我們真的很想像他們一樣!《守》2022.02刊23-24頁13-15段

11月12日星期日

因和睦而團結起來,竭力維持靠著神聖力量而有的合一。——弗4:3

近年來很多會眾和分區重新整合了。如果長老請我們搬到新的會眾,我們可能很捨不得離開家人和朋友。那麼,耶和華有沒有告訴長老,每一個傳道員應該分配到哪一群會眾呢?當然沒有。正因為這樣,我們可能會覺得不容易按照他們的決定去做。可是,要記得耶和華信任長老,讓他們為會眾作出決定,我們也要信任他們。就算長老的決定跟我們的想法不一樣,為什麼我們還是應該支持他們呢?因為這樣做能維繫上帝子民的團結。此外,人人都謙卑地支持長老團的決定,會眾就會欣欣向榮。(來13:17)最重要的是,耶和華信任這些長老,委託他們照顧我們,所以我們跟他們配合就表明自己對耶和華有信心了。(徒20:28)《守》2022.02刊4-5頁9-10段

11月13日星期一

你要繼續致力於宣讀、勸勉、教導。——提前4:13

如果你是受了浸的弟兄,可以努力提高自己說話和教導的能力。為什麼這是很好的目標呢?因為你在朗讀、講話和教導方面不斷進步,會對別人有很大的幫助。(提前4:15)你可以認真學習和應用《要致力於宣讀和教導》這本冊子的內容,一次學習一課,在家裡好好練習,然後在發表演講時把學到的要點用出來。你可以請教特別導師,以及其他擅長講話和教導的長老,聽聽他們的建議。(提前5:17)不要只想著提高技巧,還要多想想怎樣加強聽眾的信心,鼓勵他們採取行動。你這樣做,就會讓自己和別人更快樂。《守》2021.08刊24頁17段

11月14日星期二

要謙卑,看別人比自己優秀。——腓2:3

我們如果認為別人比自己優秀,在看到弟兄姐妹比我們更精明能幹時,就不會跟他們競爭,反而會為他們感到高興。如果他們用自己的才幹為耶和華服務,我們就更應該高興了。這樣,在會眾裡人人都能和睦相處,促進團結。我們不想妒忌別人,就該努力培養謙虛的美德。我們為人謙虛,就會看出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夠好,也不會總是想要證明自己比別人厲害,而會向那些比我們能幹的弟兄姐妹學習。例如,一個弟兄很會演講,我們可以問問他是怎麼準備的。一個姐妹很會做菜,我們可以向她討教。《守》2021.07刊16頁8-9段

11月15日星期三

耶和華大公無私。——申32:4

民數記說有一個以色列人在安息日撿柴,結果被耶和華處死了。在這件事發生很多年後,根據撒母耳記下的記載,大衛王不但通姦還殺了人,耶和華卻寬恕了他。(民15:32,35;撒下12:9,13)我們也許會想:「為什麼大衛犯了通姦和殺人的大罪,耶和華卻寬恕他,另一個人犯了看起來輕得多的罪,耶和華卻處死他呢?」聖經不一定把所有細節都告訴我們。例如,我們知道大衛後來真心悔改了。(詩51:2-4)但那個在安息日撿柴的人又怎樣呢?他有沒有為自己犯的錯而後悔呢?他以前也違反過耶和華的法律嗎?他故意不聽勸告,甚至屢勸不改嗎?聖經沒有說。但我們對耶和華有足夠的認識,所以可以肯定他「所做的事全都正義」。(詩145:17)《守》2022.02刊2-3頁3-4段

11月16日星期四

謙虛的人,卻有智慧。——箴11:2

謙虛的人不會對自己期待過高。這樣,他就能保持快樂,繼續作出貢獻。我們可以把一個謙虛的人比作一個開車上坡的人。他為了爬坡需要換低速檔,雖然這樣會讓車速變慢,但還能繼續前進。同樣,一個謙虛的人也知道什麼時候該「換低速檔」,這樣他就能繼續熱心地為耶和華服務和幫助別人。(腓4:5)請想想巴西萊的例子。大衛王邀請他跟自己一起回王宮時,他已經80歲了。他非常謙虛,知道自己能做的不多,於是婉拒了邀請,並推薦比較年輕的金罕代替他。(撒下19:35-37)跟巴西萊一樣,很多年長的弟兄也很樂意把為耶和華服務的機會讓給年輕的弟兄。《守》2021.09刊10頁6-7段

11月17日星期五

除了父親,沒有人知道兒子是誰;除了兒子和兒子願意啟示的人,也沒有人知道父親是誰。——路10:22

你覺得把耶和華看作慈父不太容易嗎?不少人都有這樣的感覺。我們可能從沒有感受過父愛,所以很難想像一個愛護家人的好父親是怎樣的。耶和華完全明白我們的感受,也知道為什麼我們這麼想,這真的讓我們感到安慰!他希望我們跟他很親密,所以在聖經裡鼓勵我們說:「你們要親近上帝,上帝就會親近你們。」(雅4:8)耶和華很愛我們,而且向我們保證他會是最好的爸爸。耶穌能幫助我們親近耶和華。他對耶和華的認識很深,而且完美地效法了父親的特質,所以他說:「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親。」(約14:9)耶穌就像我們的哥哥一樣,教我們尊重和服從爸爸,不做令爸爸傷心的事,他也讓我們知道怎樣做就能得到爸爸的肯定。耶穌在地上時的經歷尤其能讓我們看出,耶和華是一位仁慈體貼的父親。《守》2021.09刊21頁4-5段

11月18日星期六

要牧養上帝交給你們照顧的羊群。——彼前5:2

耶和華的子民團結一致地崇拜獨一的真神。耶和華交給長老一個重任,就是要他們保持會眾潔淨。如果會眾裡有人犯了嚴重的罪,長老就要按照耶和華的要求,判斷這個人能不能留在會眾裡。長老要衡量的事有很多,其中之一是要看看這個犯罪的人是不是真心悔改了。他可能嘴上說很後悔,但他心裡真的痛恨自己做過的惡事嗎?他已經下定決心不再犯同樣的錯嗎?如果他是因為受到壞朋友影響而犯錯的,他願意跟那些人斷絕來往嗎?長老會懇切地禱告,考慮事實和聖經原則,以及這個人對自己的罪行有什麼態度,然後決定他是否可以留在會眾裡。在某些情況下,他們會決定把犯罪的人開除。(林前5:11-13)《守》2022.02刊5頁11-12段

11月19日星期日

要穿上新品格。——西3:10

不論我們受浸只有幾天,還是已經好幾十年,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想成為耶和華喜愛的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好好約束自己的思想。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思想對品格的影響非常大。如果我們常常想著怎樣滿足自私的慾望,我們的言行都會出問題。(弗4:17-19)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常常想著有益的事,我們的言行就更容易讓天父耶和華高興。(加5:16)不過,我們的頭腦中不可能完全沒有錯誤的思想,但我們可以選擇不按照這些想法去做。我們在受浸前就必須棄絕耶和華憎恨的言談和行為,這是脫去舊品格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為了讓耶和華高興,我們還必須穿上新品格。《守》2022.03刊8頁1-2段

11月20日星期一

在這件事上,你們處處證明自己是清白的。——林後7:11

長老要判斷一個犯了重罪的人是否真心悔改並不容易。為什麼呢?因為長老不能看透人心,只能通過證據來判斷這個弟兄是否完全改變了態度,痛恨自己做過的事。長老需要看到明顯的證據,證明他的想法、態度和行為真的改變了。這樣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的。一個被開除的人如果想證明自己真心悔改,就要經常參加聚會,也要聽從長老的勸告經常禱告和研讀聖經,還要努力避開那些會引誘他再次犯罪的事。一個人努力恢復跟上帝的友誼,就可以確信耶和華一定會徹底原諒他,長老們也會幫助他重新成為會眾成員。《守》2021.10刊6頁16-18段

11月21日星期二

不可雕刻偶像,也不可仿造天上、地上和水裡任何東西的形象。不可跪拜偶像。——出20:4,5

耶穌深愛耶和華,不論他在天上還是地上時,都專一崇拜耶和華上帝。(路4:8)他也教導門徒這樣做,他和他的忠心門徒都從來沒有在崇拜時使用過偶像。上帝是個靈體,人製造的東西根本不可能反映他的榮耀。(賽46:5)另一方面,我們可不可以為聖人製作偶像並向這些聖像禱告呢?在十誡的第二條命令裡,耶和華說了今天經文裡的吩咐。對於那些渴望得到上帝認可的人來說,這些話的意思非常清楚。有些世俗歷史學家說,早期基督徒只崇拜上帝。今天,耶和華見證人也一樣。《守》2021.10刊19-20頁5-6段

11月22日星期三

在房頂上的,不要下到屋裡拿財物。——太24:17

耶穌警告1世紀住在猶地亞的基督徒說他們會「看見軍隊在耶路撒冷四周紮營圍城」,到時他們「就該逃到山上去」。(路21:20-24)他們這麼做雖然能保全生命,但也意味著他們必須放棄很多東西。很多年前的《守望台》說:「他們毅然撇下田地和家宅,甚至沒有回家收拾財物。他們堅信耶和華會給他們所需的保護和支持,並且甘願把他的崇拜置於其他一切看來重要的事物之先。」文章還說:「關於我們對物質資財所懷的看法,未來可能還會有考驗來到。物質資財是最重要的東西嗎?還是所有擁護上帝的人的得救更為重要?不錯,為了遵囑奔逃,我們可能要忍受若干艱難困苦。我們也必須決心不顧代價,迅速聽從耶穌的吩咐。」《守》2022.01刊4頁7-8段

11月23日星期四

上帝啊,你忠貞的愛多麼寶貴!——詩36:7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不久,耶和華就告訴摩西一些跟自己的名字和特質有關的事,他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憐憫人、體恤人的上帝,不輕易發怒,有忠貞的厚愛,極其信實可靠,對千代的人顯出忠貞的愛,赦免罪過、過錯、罪惡。」(出34:6,7)這些感人的話讓摩西看出,耶和華的忠貞之愛有一個特別之處。是什麼呢?耶和華不只說自己有忠貞之愛,還說自己「有忠貞的厚愛」,這很值得我們留意。「有忠貞的厚愛」這個說法在聖經裡出現了很多次,每一次都是用來形容耶和華而不是形容人。(民14:18;尼9:17;詩86:15;103:8;珥2:13;拿4:2)耶和華常常在聖經裡這樣形容自己,可見他很重視這個特質。《守》2021.11刊2-3頁3-4段

11月24日星期五

不要再為生命憂慮。——太6:25

使徒彼得和他的妻子給結了婚的人立下好榜樣。他在認識耶穌大約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時候,需要作出一個重大的決定。彼得原本靠打魚來維持家人的生活,但耶穌邀請彼得跟隨他,所以彼得需要考慮以後該怎麼照顧家人。(路5:1-11)後來他決定放下打魚的工作,跟耶穌到各地去傳道。顯然,他的妻子很支持他。我們可以從聖經中看出,耶穌復活後,彼得的妻子還曾經跟他一起到不同的地方服務。(林前9:5)毫無疑問,彼得有個好妻子,所以能坦然地向基督徒夫妻提出建議。(彼前3:1-7)耶和華承諾,先追求上帝王國的人會得到他的照顧。彼得和他的妻子顯然都對這個承諾很有信心。(太6:31-34)《守》2021.11刊18頁14段

11月25日星期六

你們要效法我。——林前11:1

使徒保羅很愛弟兄姐妹,不辭辛勞地為他們服務。(徒20:31)所以弟兄姐妹也對他有很深的感情。有一次,以弗所的長老們知道他們以後再也見不到保羅了,就不禁「痛哭起來」。(徒20:37)同樣,我們的長老也很愛弟兄姐妹,而且不遺餘力地幫助他們。(腓2:16,17)但有時候,長老也面對不少挑戰,什麼可以幫助他們克服這些挑戰呢?辛勤工作的長老們可以想想保羅的好榜樣。他並不是超人,他只是一個不完美的人,有時候也需要苦苦掙扎才能做對的事。(羅7:18-20)此外,他也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不過保羅沒有放棄,也沒有失去喜樂。長老們效法保羅就能夠克服挑戰,繼續開開心心地為耶和華服務。《守》2022.03刊26頁1-2段

11月26日星期日

你們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利19:3

利未記19:3提到安息日的安排。當然,基督徒不用遵守摩西法典,不需要每週守安息日。但我們想想以色列人怎樣守安息日,以及他們從這個安排得到什麼益處,也可以學到很多。安息日是人們放下工作去休息和崇拜上帝的日子,所以耶穌才會在那一天去拿撒勒的會堂朗讀上帝的話語。(出31:12-15;路4:16-18)耶和華在利未記19:3吩咐說:「要守我的安息日。」這個吩咐應該促使我們儘量從日常生活中多抽出一點時間來崇拜上帝。你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有改善的餘地嗎?如果你經常抽出時間參與崇拜上帝的活動,就能跟耶和華培養深厚的友誼,而這是保持聖潔的關鍵。《守》2021.12刊5頁13段

11月27日星期一

我來不是要呼召正義的人,而是要呼召罪人悔改。——路5:32

耶穌在地上的時候,很願意跟各種各樣的人來往。他曾經跟富有的、有權勢的人一起用餐,但他也花很多時間跟一些貧困的、受人壓迫的人在一起。另外,有些人被大家視為罪人,耶穌卻仁慈寬厚地對待他們。一些自以為義的人看見就很反感,質問耶穌的門徒說:「你們為什麼跟收稅人和罪人一起吃喝?」於是耶穌用了今天的經文回答他們。(路5:29-31)在彌賽亞出現之前,先知以賽亞早就預告世人不會接受他,說:「他被人輕視,遭人厭棄……人們都彷彿轉臉不看他。他被人藐視,我們都不把他放在眼裡。」(賽53:3)聖經說彌賽亞會「遭人厭棄」,所以1世紀的猶太人看見耶穌被人輕視,其實不該感到意外。《守》2021.05刊8-9頁3-4段

11月28日星期二

耶和華會使他康復。——雅5:15

有些早期的基督徒沒有實踐上帝的話語,有些人偏愛富有的人,還有一些人沒有好好注意自己的言談。(雅1:22;2:1-3;3:8-10)雖然這些弟兄姐妹有嚴重的問題,但雅各沒有覺得他們無可救藥。他提出仁慈而坦率的勸告,還鼓勵需要作出改變的人向長老求助。(雅5:13,14)我們學到:對別人要有合理的期待,也要保持積極。對很多聖經學生來說,要學以致用不太容易。(雅4:1-4)他們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改掉壞習慣,並且培養出基督徒的品格。我們要勇於告訴聖經學生他們哪裡需要改進。與此同時,我們也要保持積極,相信耶和華會吸引謙卑的人到他身邊,也會給他們力量作出改變。(雅4:10)《守》2022.01刊11頁11-12段

11月29日星期三

誰對寒微人的哀求充耳不聞,將來他的呼求也得不到回應。——箴21:13

所有基督徒都需要努力效法耶和華,對人顯出憐憫之情,為什麼呢?一個理由是,如果我們不憐憫別人,耶和華就不會聽我們的禱告。我們當然不希望耶和華這樣對待我們,所以我們會努力避免對人苛刻或冷漠。如果受苦的弟兄姐妹向我們求助,千萬不要置之不理,要願意聽「寒微人的哀求」。我們也要謹記聖經的勸告:「不憐憫別人的,自己受審判時就不會得到憐憫。」(雅2:13)我們有謙卑的態度,記得自己多麼需要憐憫,就會更容易對別人也顯出憐憫之情。我們尤其想對那些衷心悔改、重返會眾的人顯出憐憫。聖經裡的事例能幫助我們培養憐憫之心,避免冷酷無情的態度。《守》2021.10刊12頁16-17段

11月30日星期四

你們坐在這裡,我到那邊去禱告。——太26:36

在傳道職務快要結束之前,耶穌找了一個安靜的地方,要好好禱告和沉思。這是他去世前的最後一個晚上,他來到了客西馬尼園。那時候,他向門徒提出了跟禱告有關的重要勸告。他們到達客西馬尼園時已經很晚了,可能已經過了午夜。耶穌請使徒們陪他「一起守望」,然後他就去一旁禱告了。(太26:37-39)但在他禱告的時候,使徒們睡著了。他看見他們在睡覺,就再次勸他們「要不斷守望,不斷禱告」。(太26:40,41)他知道使徒們壓力很大,而且已經很累了。他非常體諒他們,說:「心靈固然是熱切的,肉體卻是軟弱的。」之後,耶穌又去禱告了兩次,但每次回來時都看見他們在睡覺,而不是在禱告。(太26:42-45)《守》2022.01刊28頁10-11段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