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0 1/1 14-19頁
  • 耶和華牧養基督的教會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耶和華牧養基督的教會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現在向何處搜尋
  • 長老們,要認真履行牧養的責任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6年
  • 堪作羊群榜樣的牧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6年
  • 滿足今日羊群的需要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9年
  • 誰有資格作長老?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6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守》70 1/1 14-19頁

耶和華牧養基督的教會

1.耶穌像誰一樣?因此他所揀選的牧人們也會像誰一樣?

耶穌基督為門徒立下了一個好榜樣,表明一個牧人應該怎樣照顧地上像綿羊一般馴良的人。耶穌有一次說,見到他的人就見到父,因為耶穌在言行方面均與他的父如出一轍。在主的百姓的早期教會中不但有好些具備充分資格和真正關注他們的人,而且這些人當中有些曾享有獨持的權利,在耶穌於地上傳道時與他有過密切的交往。

2.試說明耶穌在作為一個關心愛護羊群的牧人方面所立的榜樣。

2 馬太福音18:12-14載有耶穌的一個比喻,說明身為天父的代表,他自己是個怎樣的牧人,以及他的門徒應該作怎樣的牧人。耶穌的比喻說:「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麼?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耶穌多麼有力地強調牧人真正關心手下的每一隻羊,特別是從羊圈蕩失而陷於危險的羊。

3,4.(甲)彼得怎樣勳勉牧人們效法耶穌及天父耶和華?(乙)地上這些牧人所作的照料怎樣可以造就小組?

3 在主耶穌所揀選的十二個使徒中有一個名叫彼得;彼得自然也成為上帝的羊群的牧人之一。彼得在他所寫的第一封信中表明自己是耶穌基督的使徒,而這封信是寫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彼得在信中對於基督徒的活動和行為說了很多鼓勵的話。在這封信的結論中彼得說:「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上帝的群羊,按著上帝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彼得前書5:1-4。

4 彼得的話是對基督徒小組裡的長老或「有才能的人」說的。他們應該小心照料小組,因為這是屬於上帝的。他們這樣行絕不是出於勉強,反之是因為他們樂於為上帝的羊服務。他們從事這件工作也不應該是為了貪圖不義之財,反之他們應該敏於效法主耶穌和偉大的牧者耶和華。他們應該衷心以弟兄的福利為念,以身作則領導羊群。這的確是對牧人們一個很高的要求。在另一方面,偉大的牧者耶和華豈不是也藉著他對一切想愛戴事奉他的人所懷的關注表現出上述各種品質嗎?憑著耶和華的恩典,彼得和其他使徒以及這些長老們才得以擔任牧人之職。早期的許多小組均讀到彼得的這些勸告,他們無疑都由此獲得很大的造就。

5.保羅說小組裡的牧人是由誰任命的?他說過了相當時間便會有什麼事發生?

5 使徒保羅也被選作使徒以牧養基督徒的各小組,並且特別被派到非猶太人中間傳道。他也想到基督徒須要對牧養的工作懷有正確的看法。在對以弗所小組的長老們所作的談話中,保羅說:「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上帝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兒子的]血所買來的。」(使徒行傳20:28)像彼得一樣,保羅深知小組需要有長老們予以適當的牧養。使徒們知道當他們不在小組裡以身作則牧養羊群時,信徒當中便會有困難產生了,正如以往的以色列人偏離了純真的崇拜一般。事實上保羅說:「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凶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使徒行傳20:29,30。

6.「豺狼」怎樣進入上帝的羊群中?結果如何?

6 使徒們去世之後(最後一個使徒死於公元100年左右),這些「豺狼」便開始進入羊群中而不再聽從使徒們和第一世紀教會中的其他長老對牧人們所作的良好訓示了。不多年之後,上帝的教會已落入假牧人的魔掌裡,以致整個教會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亨利·修爾頓所著的《基督教會歷史》一書(1894年出版,第239頁)論及早期的教會說:「雖然教會自始便有特別的主管人員,起初這些人,除了使徒之外,卻與普遍的信徒沒有很大的差別。在一種較明顯的意義上的教士階級與早期基督徒的思想並不相合。……據利曹說,『教會中有主動與被動的份子之分——換言之,即天主教的教士觀念——在最初的兩個世紀是不存在的。」教會的主教統轄制度是逐漸發展而成的,但是它卻使一些「豺狼」由上帝的羊群中興起,「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正如使徒保羅憑著聖靈所警告一般。歷史透露當墮落變節的基督教贏得政府的寵悅之後,它愈來愈成為這個邪惡制度的一部份,因此與耶穌基督的教訓亦相距愈來愈遠。

7.假牧人沒有聽從好牧人耶穌的什麼訓示?這為基督的教會帶來什麼結果?

7 主耶穌在對天父所作的禱告中說他的門徒不屬這個世界,猶之乎他自己不屬世界,他的王國也不屬世界一般。(約翰福音17:16;18:36)但是到第四世紀,政教的合一表明使徒的警告已經實現了。牧人們撇下羊群而投入俗世的懷抱,結果遂淪為俗世的一部份。論到這種政教會一的情形,上述的出版物繼續說:「教會和政府感覺到共同利益的聯繫。皇帝看出將政府的一部份勢力和管理權授予教會是有利的。教會則覺得應該讓皇帝這麼有權勢的盟友在教會的領域內享有相當大的特權,使皇帝可以進一步增長教會的利益。教並沒有明言或暗示皇帝可以對教會操有多大的干預之權;但在一個獨裁統治的時代中,容許俗世的統治者以君王身份擁有干預之權,自然使他不久便在教會的事務上成為最強大的一股力量了。」——第379,380頁。

8.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在變節墮落的基督教國中操有多大的發言權?

8 在君士坦丁治下,這種政教合一的關係的確對君士坦丁大為有利,但耶穌為門徒所立的基督教原則卻被削弱了。據歷史報導,君士坦丁曾對一群主教說:「你們是管理教會內部事務的主教;我也是主教,上帝派我管理教會之外的一切事務。」歷史也告訴我們:「他[君士坦丁]公佈法令證實主教們對教義和崇拜問題所作的決定,放逐拒絕接納正統信條的教士,不顧主教的反對下令恢復被逐出教會的人的會籍,以及禁止不屬正統的各教派舉行集會。」——《基督教會歷史》,修爾頓著,第380,381頁。

9.至此上帝的百姓那像羊群一般的組織有什麼遭遇?這種情形會延續多久?

9 不久之後,各種各式的人都因為政府對教會的優待而想成為「基督徒」了。這些人根本無意跟從基督耶穌的榜樣過一種基督徒的生活,反之他們所關心的只是謀求一己的私利而已。溜進教會中的假牧人的確「說悖謬的話,」結果誘使許多想跟從好牧人耶穌基督及受偉大的牧者耶和華上帝照顧引導的人均轉而跟從假牧人。這種情形延續了許多世紀。事實上,直到十九世紀的末葉耶和華才在一片宗教混亂之中興起一個忠心的牧人組織去引導和指揮他的百姓在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的末期所從事的工作。耶和華感示使徒保羅在聖經裡寫下了我們所需的資料,使末世的人可以知道純真的崇拜必定會在地上一些效法耶和華及好牧人耶穌基督的仁愛牧人督導管理之下重建起來。

10.以西結書34:2-6怎樣描述假牧人?偉大的牧者手下的羊有什麼遭遇?

10 在剝削殘害羊群的假牧人肆虐了一千多年之後,耶和華再次有忠心的牧人去照料人類當中想接受他的仁愛照料的人。基督教國的牧人們與古代以色列國中的假牧人如出一轍,因此耶和華通過以西結之口所說的話也適用於他們身上:「禍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養自己!牧人豈不當牧養群羊麼?你們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壯的,卻不牧養群羊。瘦弱的你們沒有養壯,有病的你們沒有醫治,受傷的你們沒有纏裹,被逐的你們沒有領回,失喪的你們沒有尋找,但用強暴嚴嚴的轄制。因無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獸的食物。我的羊在諸山間,在各高岡上流離,在全地上分散,無人去尋,無人去找。」——以西結書34:2-6。

11,12.但是耶和華最後會為他的羊怎樣行?

11 接著耶和華通過以西結宣佈他會怎樣行:「我必立一牧人照管他們[他的羊],牧養他們,就是我的僕人大衛。他必牧養他們,作他們的牧人。我耶和華必作他們的上帝,我的僕人大衛必在他們中間作王。這是耶和華說的。(以西結書34:23-25)耶和華所立的更大的大衛,他的愛子基督耶穌,的確已在現今成為耶和華的羊的一個好牧人,並且他手下有一批忠心能幹,敬畏上帝、恨惡不義之財的副牧人與他緊密合作。在今日這二十世紀中,耶和華已再次興起了牧人去照顧他的羊群。

12 耶和華通過耶穌基督所揀選的牧人均證明是「有才能的人」。因為耶和華揀選了這樣的人,他的羊群得以再次聚集在他的羊圈裡,而且他們又轉過來幫助許多人行走永生的道路。

現在向何處搜尋

13.為什麼許多人對任何偽宗教的運動均失去信心?我們促請你怎樣行?

13 你可能問道,今日我們應該向何處找尋這些忠心的牧人呢?我們可以在什麼組織裡找到真正關心羊群的靈性福利而願意加以照料的人呢?由於目擊基督教國的各宗教組織偏離上帝的道及歪曲上帝的誡命和教訓,許多人對變節墮落的基督教深感厭惡而覺得它並沒有被上帝用來幫助人。鑑於落在牧人和羊群身上的責任,我們促請你將耶和華見證人的組織審查一下,看看它正以什麼實際行動幫助人歸於偉大的牧者耶和華上帝的仁愛照料之下。

14.守望台社是按照什麼規制組成的?今日的牧人們必須符合什麼條件?

14 自從1884年立案以來,守望臺社在過去八十多年間一直致力於一件牧養的工作。今日這個社按照神治的規制而組成,以耶和華為偉大的牧者,由他通過所立的好牧人和他的聖靈任命地上有資格的人在上帝的羊群中作牧人。被任命為羊群的牧人的基督徒必須像在摩西的日子被選的人一樣是忠實能幹、敬畏上帝而不貪不義之財的人。他們必須符合聖靈通過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所訂的條件。這些條件是:「人若想要得監督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這話是可信的。作監督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溫和、不爭競、不貪財、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提摩太前書3:1-4。

15.今日的牧人或監督們怎樣與小組裡羊群的其他分子並無差別?

15 牧人是小組的一部份而不是離群獨立的。這意味到牧人們會參加小組的一切活動,並負起領導之責以造益羊群,使後者有一個好榜樣可以跟從。主的羊群的牧人必須藉著他們的行為以及他們對耶和華和羊群的摯愛表明他們真正關心耶和華所愛和他所帶領的人——他手下像綿羊一般馴良的人。保羅表明牧人應該在正當的行為方面作別人的榜樣。負責牧養主的羊群的人不會僅是發號施令,反之他們會以身作則從事同一的工作,包括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在內,正如好牧人耶穌基督在地上時所為一般。在他們中間並沒有教士和教友的分別,反之他們都是弟兄,都是耶和華及彼此的僕人。一切小組監督或牧人的任命都是按照聖靈在上帝的道中所訂的標準而作的。

16.(甲)今日的牧人必須效法誰?(乙)由於記得上帝怎樣慈愛地照料古代的以色列人,今日的牧人或監督會盡力怎樣行?

16 在上帝手下像綿羊般馴良的百姓當中,監督或牧人負有重大的責任;他必須負責照料小組裡各人的福利。他必須記得在對待羊群方面絕不可粗暴苛刻或作威作福。反之他必須效法耶穌所表現的品質;這些品質使耶穌成為天父耶和華如此傑出的一個代表。監督若記得雖然以色列人屢次忤逆不忠及不守耶和華的誡命,上帝都繼續善待以色列人達數百年之久,他便會看出在對待屬於主的百姓方面須要多麼長久忍耐。雖然監督想綿羊般馴良的人所構成的小組作事有良好的效率,並且盡力使小組裡的一切工作均以正當的方式執行,他卻永不會為了追求效率而犧牲愛心、了解和憐憫。在小組裡監督會發覺他必須花點時間探訪在身體上和靈性上有病的人。他想造就和幫助他們。他必須意識到,雖然某件事在他看來並不是一個難題,在另一個人看來卻很可能是個難題。並非每個人對各事的看法均完全一樣。因此監督必須富於了解,深知耶和華手下每個僕人的性格均各有不同,因此時常必須以不同的方式去對待才能激發他們的愛心而自其獲得良好的反應。

17.試說明今日照料主的羊群的責任怎樣由許多人分擔。

17 因為在信徒的生活上有時會發生嚴重的難題而需要成熟的長老予以協助,聖靈使組織意識到在小組裡有將責任交給各人分擔的必要。正如摩西需要別人的協助,現代為其他基督徒弟兄服務的人也需要協助。因此雖然基督徒有一個治理機構負責督導工作的進行,他們卻無法獨力處理偉大的牧者散佈環球各地的百姓在生活上所遭遇的各種難題。因此聖靈遂在世界各地的國家中和海島上將一些人任命為監督或牧人。在現代我們將這些牧人稱為分社僕人。在各國之內聖靈也任命長老去擔任其他的職位,例如區務僕人和環務僕人等。他們對某個區域中上帝子民的小組或小群負有若干須要履行的責任。還有其他的人則被任命為小組的牧人或監督而負責照料一群信徒,數目由十至一百或一百五十不等。此外還有一些人被任命為這些小組僕人的助手以合力照料小組中各分子的需要。這一切安排的目的乃是要幫助屬於好牧人耶穌基督和他的天父耶和華上帝的羊。

18.(甲)今日各小組的牧人怎樣表明他們倚賴耶和華的幫助?(乙)據以賽亞書32:1,2說,忠心的牧人會成為怎樣?

18 所有這些為主的羊群服務的長老在處理難題時均力求獲得偉大的牧者和他的愛子的指引。這些牧人仔細考慮在小組裡發生的一切嚴重難題,並且查考上帝的道以求他指引幫助他們作正確的決定。他們是上帝的子民的牧人,因此需要對上帝的道具有充分的認識。他們必須能夠以正當的方式運用上帝的道。(提摩太後書2:15)作牧人的必須是敏於聆聽,不急於發言和不急於發怒的人。(雅各書1:19)他們應該證明是好像以賽亞所論及的人:「看哪!必有一王憑公義行政,必有首領藉公平掌權。[每]人像避風所和避暴雨的隱密處,又像河流在乾旱之地,像大磐石的影子在疲乏之地。」(以賽亞書32:1,2)這樣的人會在小組裡深受其他分子所敬愛。

19.我們怎樣可確知偉大的牧者耶和華現在正照顧我們?

19 主耶穌曾說:「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因此上帝和基督的羊的牧人們也必須認識小組裡的分子,而且小組的分子也認識他們。這樣我們便會知道在今日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的結束時期中,宇宙的上帝耶和華的確通過他手下忠心的副牧人照料餵養我們。

[第17頁的圖片]

上帝的百姓中一個仁愛的監督會抽出時間幫助遭遇難題的人;他永不會為了追求效率而犧牲愛心,了解和憐憫。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