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4 5/15 19頁
  • 新聞剖析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新聞剖析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罪案的成因
  • 證明有創造主的證據
  • 短暫的榮耀
  • 犯罪真的正在增加嗎?
    警醒!1974
  • 你希望罪惡終止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何以犯罪如此猖獗
    警醒!1971
  • 何以世上罪惡充斥?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守》84 5/15 19頁

新聞剖析

罪案的成因

「我們近今的罪案率高企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由於美國的公眾人士在過去的60年來對於『培養性格』一事日趨冷淡所致,」政治學教授基斯丁遜(Reo M. Christenson)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寫道。

這位教授在文章中引述哈佛大學的占士Q·威爾遜(James Q. Wilson)的意見,他聲稱由於人們竭盡所能提倡「發展良好性格」而成功遏止了十九世紀中葉在美國各大城市所出現的持續和異常高的罪案率。流行的文學作品、公立學校以及教堂都同時大力鼓吹在道德上表現抑制和自律的價值,他這樣說。

同樣地,據該教授聲稱,英國學者基斯堤·戴維斯(Christie Davies)也留意到這件事,英國在十九世紀中葉的高罪案率也由於現時已備受批評的維多利亞道德重整運動所大力提倡的「忠實、勤奮、甘心樂意、盡責、守時、節制和責任感」等精神而使情況大有改善。

可是,「近年來,」基斯丁遜繼續寫道,「在個人的教養上只專注於鼓吹自我表現、自發性、容忍、個人主義和個人自由……等。至於公立學校則更肆意貶低培養良好性格的重要性。」結果如何?「在1960年代,罪案急劇上升並自此以後一直停留在危險的水平上。」他總結地說。

令人感興趣地,聖經對紀律和約束也作出公正的論述:「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22:6)然而,正如聖經在提摩太後書3:1-5和啟示錄12:12清楚顯示,導致罪惡和犯罪的激增還包括其他各種不同的因素。

證明有創造主的證據

在距今40多年之前,德國數學家馬利亞·韋基(Maria Reiche)在祕魯首都利馬以南280英里(450公里)漫遊考察著名的那斯克圖案。這些圖案包括複雜深奧的幾何圖形以及一些動物的繪圖,這些圖案如此巨大以至只能從高空中才可以辨認清楚。有些長達數里的圖案繪畫得如此準確以致每英里的偏差度不及四碼,或百分之0.2。

韋基以及其他科學家均致力於找尋證據,並不是為了證明它怎樣繪成或由誰所畫製,而是要找出繪畫這圖案的目的。「我曾一度懷疑自己自尋煩惱地在一些全無意義的事上找尋它的意義,」她說。「但它絕不可能全無意義。這些圖案所涉及的工程委實太巨大了。」

那斯克圖案的精確以及它那宏偉壯觀的設計證明它有聰慧的設計者,此外科學家們正力圖探究繪畫這些圖案的目的。那末,這個精確萬倍,遠較宏大的宇宙又如何呢?它們豈不是很合理地證實有一位超乎眾生的智慧設計者,一位創造主存在嗎?不錯!關於這點,基督徒與使徒保羅獲得一致的結論:「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羅馬書1:20。

短暫的榮耀

「對俄國人而言,布涅茲尼夫正從人們的記憶中漸漸消失。」最近《紐約時報》在他死後不足一年便以大字標題作這樣的報導。布涅茲尼夫的陵墓位於紅場,其上立了他的半身花崗石像,許多街道,地方和一個城市均以他命名。「可是在實際的意義上——在大多數俄國人以及他們領袖的心目中——他看來已成為一個完全被遺忘的人一般,」這分報章報導說。至於現任的各位領袖,報導指出,「安德羅波夫先生在公眾場合曾提及他一、兩次,通常都是順帶一提;然後,到了今年,更絕口不提了。」

聖經的這項勸告十分明智:「你們不要倚靠世上的首領;不要信賴必朽的人,他救不了你們。他們一死便歸塵土;他們的策劃當天便成泡影。」——詩篇146:3,4,《現譯》。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