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永遠都會有戰爭嗎?
1916年7月1日,索姆之役在法國北部宜人的農業區皮卡迪爆發。經過一輪激烈的炮擊和空襲之後,英法兩軍發動攻擊。他們以為這次攻擊能決定性地突破面前挖壕固守的德軍,但結果並非如此。剛相反,第一天就有2萬英軍戰死。一週一週過去了,但戰情仍然沒有什麼突破。到十月,傾盆大雨把戰場變成一片泥濘。十一月中旬,協約國的軍隊只不過推進了五哩。與此同時,已有45萬德國人、20萬法國人、42萬英國人戰死。在這場戰役中陣亡的軍人超過一百萬,而且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以上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段小插曲而已。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直至當時為止最慘烈的戰爭,但它亦不過是歷史上無數戰事中的一場而已。戰時人命簡直有如草芥一樣!
人類為什麼一直要在戰爭中自相殘殺呢?原因有很多,其中可一提的包括自私、野心、貪婪、爭權奪勢。另一個導致戰爭的原因是國家主義。事實上,戰爭顯示聖經仔細觀察過人類的歷史之後所得的結論十分正確:「這人管轄那人,令人受害。」——傳道書8:9。
宗教也常常挑起戰爭。中世紀的十字軍就是信奉宗教的各國為了一個表面的宗教理由而發起的:為基督教國奪回巴勒斯坦。在本世紀的兩場世界大戰裡,不同宗派的教士都試圖利用軍人的宗教熱情去激使他們更勇於殺死別國中信奉同一宗教的教友。甚至直至今天仍然激烈進行的衝突,其中有一部分也牽涉到十分強烈的宗教因素。
一線希望
我們有希望見到有一天戰爭會絕跡嗎?不錯,有的。聖經將耶穌基督稱為「和平的君」。他來到地上時,這個稱呼對他十分合適,因為他教人要愛人如己,甚至要愛自己的仇敵。(以賽亞書9:6;馬太福音5:44;22:39)結果,第一世紀留心聽從耶穌教訓的人組成為一個和平的普世弟兄團體。在他們彼此之間,互相爭戰是無法想像的事!可是,早期基督徒的純真信仰卻在後來受到染污。最後各教會插手政治,而他們的手也染滿各國戰爭的血。
許久之後,改變的趨勢開始遍及全歐洲。看來人類已厭倦了接連不斷的戰事。1899年和後來的1907年各國在荷蘭海牙舉行國際會議。在1899年的會議中,各國同意採納「國際糾紛太平洋和解協議」。故此在20世紀的初葉,很多人都期望世界會逐漸擺脫戰爭的傾向。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槍聲一響,這些希望就化為泡影了。這意味到人類的和平希望永遠無法實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