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以往戰爭中所擔任的角色
英國哲學家洛克曾說過:「歷史所談論的無非是戰爭及屠殺而已。」可是,有一位權威人士卻說;「宗教是歷史上最強大的力量之一。」
宗教的影響力既是這麼強大,為什麼人類從古至今都飽受可怕的戰禍呢?宗教在以往戰爭中曾擔任什麼角色呢?
阿滋特克與戰爭
阿滋特克的宗教主張必須以生人為祭才可以取悅諸神。因此,歷史家哈根解釋:
「最低限度在阿滋特克人看來,戰爭與宗教是不可分開的。它們彼此相屬。……為了獵取囚犯祭神,於是不斷出戰。」
在1486年,為了阿滋路普提神的大金字塔舉行奉獻禮,有20,000名以上的囚犯被結集起來。然後祭司將他們逐一殺死,把心剖出來祭神。你可以想像宗教所促成的戰爭在早期的美洲居民當中造成多麼廣泛的恐懼嗎?
古代帝國與戰爭
在亞洲、非洲和歐洲早期的帝國和人民當中,宗教擔任什麼角色呢?古代各國均以從事許多征戰聞名,同時也以虔信宗教著稱。宗教與戰爭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例如,有一本參考書指出:
「埃及的宗教從不譴責戰爭。最古老的埃及戰爭記錄論及諸神間之戰及神與人之戰;因此埃及諸王聲稱跟從諸神的楊援而窮兵黷武。總而言之,一切戰爭都是道德的、理想的、超自然的,並由於諸神的先例而成為正當。」
許多時宗教領袖們不僅助長或嘉許本國的戰爭,並且在實際上慫恿民眾作戰。已故的胡禮特牧師論及古代的敘利亞說:
「作戰是國家的要務,教士們則不斷煽動戰爭。他們從征服的戰利品獲得奉養,戰利品在未經分配之前已抽出固定的百分率歸給教士,因為這些掠奪者極為虔信宗教。」
一件無可逃避的事實便是:古代的戰士都是十分虔信宗教的。軍事領袖經常求神幫助。一位權威人士評論說;「我們通常發現出戰的典禮之一是求神幫助及在戰爭中保護其國民。」
習慣上兵士們上戰場都帶著諸神的護身牌。這些多數是用木或金屬製成的小牌或象徵物。一本百科全書指出:
「羅馬人的軍旗在羅馬神廟中被奉為聖物。一位將軍下令將一面軍旗擲入敵方陣營中並非罕見,目的是要增加軍士的勇氣,鼓勵他們奪回在他們看來是世上最神聖的東西。」
當然,這些古代國家的人民並不是基督徒。耶穌基督在後來所提出的教訓對人類產生了深長的影響,使真正信徒的生活大為改善。
可是過了若干時間之後,基督教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在第四世紀腐敗的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為了政治原因將基督教立為國教。從此之後,羅馬天主教勢力大張。它與其他宗教有所不同嗎?它有沒有促進和平呢?它是真正的基督教嗎?
十字軍——基督教國的「聖戰」
時維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召開克勒蒙會議。這時古代的巴勒斯坦巳陷入不是信奉基督教的人之手。因此教皇在所謂「有史以來最有效的演講」中鼓勵麇集在克勒蒙的大批群眾向住在「聖地」的「不信者」作戰。烏爾班曉諭群眾說:
「基督徒戰士們。……向野蠻人進軍吧,要為了解救聖地而戰。……你的手要染滿不信者的鮮血。……去作永生天主的精兵!耶穌基督正呼召你挺身而出衛護聖教,不要讓卑下的感情將你留在家裡。」
於是十字軍,或所謂的「聖戰」便展開了,戰事延續至隨後的兩個世紀。一位歷史家觀察說:「歐洲各教堂的講壇充滿勸人參加十字軍的論調。」另一位寫道:「主教們在教區宣揚這種好戰的基督教。……僧侶們紛紛訂製刀劍。歐洲變成了一個騷動激盪的海,推出一個復一個的海浪打在敘利亞的岸上。」
這件事所導致的戰爭慘酷可怖到難以形容的程度。「當代一切窮兵黷武的行為都奉神聖的宗教和正義的報復之名任意而行,」一位歷史家評論說。十字軍的所作所為包括歷史上若干最慘無人道的集體屠殺、毫無意義的劫掠和邪惡的暴行——這一切均奉基督的名而行!班頓教授寫道:
「這是一場由教會所發動的戰爭。……釘十字架、剖開吞金的人、切斷手足——安提阿的波希文將整車載著從回教徒身上切下來的鼻子和拇指送給希臘王——十字軍記述這些歷史事跡竟毫無良心不安的感覺。……當時流行的情緒是野蠻人的窮兵黷武和基督徒的熱心信仰的一種奇怪混合。」
將基督之名與這種種可怖的暴行連結起來為基督教國的宗教帶來多麼沉重的罪責——這些暴行與基督教訓完全相反!上帝對這些誤傳他的人有什麼想法呢?
基督教國以往的內戰
在中古時代,所謂的基督徒也在自己當中互相爭戰,並且往往獲得教皇祝福!關於基督教國的此種內戰,歷史家利拍夫說:「在中古時代的一切戰爭中,教皇的祝福是一項重要因素;為了獲得祝福,世俗的首領慣常像在市場出價競買一般互相角逐。」
後在大約在1517年初,宗教反叛產生了基督新教在所謂基督教國的人民當中使戰爭和殘殺大為增加。劍橋大學的歷史學教授特里懷恩寫道:
「當時宗教是知識和道德上的唯一勢力,[可是]……人道在它的特別教訓中卻沒有份兒。我們必須承認,與宗教有關的僅是拷問台、烙刑柱、焚城、屠殺婦女和兒童,永無休止的憎恨、血海的深仇等。自從野蠻時代以來,天主教為了鎮壓反叛而作的部分成功的鬥爭為歐洲人帶來了極大的身心痛苦。」
羅馬天主教會窮兵黷武,企圖迫使抗議者(即基督新教徒)歸回教會的懷抱。新教徒猛烈抵抗。例如在1576年,當安特惠普被圍時,一位歷史家說:「聖母教會的溫和使者,西班牙兵士,衝鋒陷陣時高喊著『聖雅各、西班牙、血、肉、火、劫掠!』的口號。結果有八萬名男、女、和兒童被屠殺。」
天主教與基督新教之間的三十年(1618-1648)戰爭尤其恐佈。在這時期內德國喪失了四分之三的人口。奧格斯堡的居民從80,000名降至18,000名。波希米亞人只剩回四分之一。從新教城市馬德堡陷落時的景象可以窺見戰爭的慘酷。德國歷史家史奇拿寫道:
「在這裡展開了恐怖的一幕,是歷史沒有文字,詩人沒有筆墨可以形容的。不論是無辜的孩童,無助的老弱;年齡、性別、地位和美麗都無法消除征服者的怒氣。妻子在丈夫懷裡,女兒在父母足下遭受強暴;毫無抵抗力的女性付出了道德和生命的雙重犧牲。」
不錯,人類歷史「差不多全是戰爭和殺戮。」但同時千真萬確的是,『在歷史上操有強大勢力』的宗教必須對這一切恐怖的流血負主要責任。現在仍然是這樣嗎?
[第10頁的圖片]
阿滋特克的祭司們按住犧牲者,另一祭司剖出心臟獻祭與戰神(插圖根據目擊記載)
[第12頁的圖片]
十字軍造成了歷史上若干最殘酷的集體屠殺和暴行——這一切罪惡都是奉基督之名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