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3 4/8 8-10頁
  • 什麼決定宗教的動向?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什麼決定宗教的動向?
  • 警醒!1973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互相矛盾的領導階層
  • 誤傳真理
  • 什麼決定宗教將人導往何處
  • 僅擁護「正義戰爭」嗎?
  • 宗教將越戰帶到那裡?
    警醒!1973
  • 近代的宗教與戰爭
    警醒!1973
  • 宗教在人類戰爭中所擔任的角色
    警醒!1993年
  • 真正的和平——會有一天實現嗎?
    警醒!1979
查看更多
警醒!1973
《警》73 4/8 8-10頁

什麼決定宗教的動向?

由於在起初贊助越戰,各教會使許多人以為參戰是對的。可是現在有些宗教組織及其領袖們卻反過來譴責越戰。他們聲稱參戰是不對的。

何以有此改變呢?現在各教會是否帶領屬下的教友過著與聖經教訓一致的生活呢?抑或另有原因左右宗教所決定的動向呢?

美國俄利根州的《新聞報》指出『教會人士只曉得附和大眾。』因此,當人民對戰爭不表示反對時,教會便予以支持。可是當大眾對泥足深陷的戰爭和流血的討厭情緒日增時,教士們就開始反戰了。

循道會出版的《聯合循道會雜誌》編者文遜解釋說:

「自於美來大屠殺一類的醜事以及這場戰爭受到有史以來最詳盡的報導,全國的輿論均受到影響,教會亦終於附和大眾的反戰情緒。……據估計自1965年以來,越南平民的死傷己株連到從一百萬至四百萬的男、女和孩子,而教會卻到現在才開始表示震驚。」

不錯,直至戰事成為『不受歡迎』時宗教才發出「和平」的呼聲。有人指出各教會先行決定什麼是流行的意向,然後採取附和的立場。紐約一位教士麥郝克根承認說:「我們小心等到知道流行的趨向之後才提取立場。」

互相矛盾的領導階層

天主教會在不久之前聲稱它在戰爭上並沒有改變立場。它堅稱天主教領導階層從未支持過越戰。1971年美國天主教會議,即全國主教會議的行政機構,即發表的一項文件便作了這樣的聲稱。

可是甚至著名的天主教神學家也承認主教們並非反對戰爭而是擁護戰爭。事實上,與美國天主教會議所發表文件的大約同時候,喇沙大學的宗教教授天主教教士利加寫道:

「由於在我們這時代最大的是非問題上領導階層的重大失敗,主戰的美國天主教主教們(約佔百分之95)應該全體辭職,因為他們不再適合擔當這項職位了;……雙手染了血的教士沒有資格作教士。我說的是美國天主教的主教們,由於在是非問題上未能予人指導,以致手上沾滿了人血。」

天主教中人的這項控訴使你不禁懷疑主教們所發表的聲明是否真實嗎?

誤傳真理

一份天主教雜誌,《大眾福利》,曾討論過這件事。作者是天主教教授兼社會學家薩恩,他在研究過美國天主堂會議的聲明之後說:

「我敢提出挑戰,這顯然是將歷史資料作過高度選擇而故意造成的一個錯誤印象,使人以為教會領袖們雖然保持審慎卻是一貫地反對戰爭的。」

足以表明該項文件「將歷史資料作過高度選擇」的一件事實是,其中將天主教領袖們擁護戰爭的聲明均一律刪去。最耐人尋味的省略是已故紅衣主教史培曼的聲明。

事實上,該文件所略去的教會領袖擁護戰爭的言論是如此眾多,以致大眾福利評論說:「其實美國天主教會議文件的編纂者僅在紐約的大主教管區便可以蒐集到與此一樣多的教會主戰言論。」

但是這一切證據都被人故意刪去了!《大眾福利》說,「忠實」要求文件將這些主戰的言論包括入內,「雖然在戰爭的不道德已昭然若揭的今日這樣行會令教會尷尬。」

美國天主教會議所發表的文件豈不是顯然企圖掩飾教會曾在早期擁護一場現在已變成不受歡迎的戰爭嗎?這種不忠實也許使你吃驚。

什麼決定宗教將人導往何處

誠然,教士們時常拿起聖經將『地上和平』和「愛人如己」的道理教人。結果你可能以為宗教帶領人類過一種與聖經教訓一致的生活而遠離戰爭和暴力。

可是僅聽宗教口裡所說。就貿然相信,那便大錯特錯了。反之,重要的是察驗宗教實際所行的事。當國家領袖決定將國家投入戰爭時,宗教做些什麼呢?

在這種情況之下,各教會有沒有引述耶穌的話;「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呢?(約翰福音13:35)他們有對教友解釋,真正的基督徒愛心是不受國界影響的嗎?他們有清楚解釋,基督所有的真正跟從者均彼此相愛,不論他們住在任何國家或屬於任何種族嗎?

各教會有向教支強調耶穌的使徒約翰的話:「我們應當彼此相愛;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嗎?(約翰一書3:10-12)他們有解釋,在戰場上殺人,特別是殺屬於自己宗教的人,絕不是愛心的表現嗎?他們有指出行這種事的人其實正事奉著「惡者」撒但魔鬼嗎?

事實表明當國家準備作戰時,各教會均將這些教訓棄置一旁。一位已故的著名基督新教牧師,霍士狄克,承認說:

「西方的歷史戰禍連綿。我們教養人戰爭,訓練人戰爭;我們歌頌戰爭;我們將戰士捧為英雄,甚至在各教會也高舉戰旗。……我們的口一方面讚美和平之君,另一方面卻歌頌戰爭。」

事實上,決定宗教將人帶往何處的不是聖經的教訓而是國家領袖的主張和民眾的流行意向。溫哥華《太陽報》的社論談及越戰說:「也許一切有組織的宗教均有一個弱點,即教會跟隨國旗。……在那一場戰爭中我們沒有見到雙方都聲稱上帝站在他們的一邊呢?」

僅擁護「正義戰爭」嗎?

通常各教會支持國家戰爭的藉口是他們的國家主持正義——它僅為「正義而戰。」因此他們辯稱,宗教的責任是支持國家的作戰。

可是請想想。每個國家從事戰爭豈不都是聲稱出於「正義」嗎?正如一本百科全書評論說:「戰爭的因素也許是自私、卑鄙甚或邪惡,但所舉的理由都是光明正大的。戰爭雙方所舉的理由都是自己認為正當的。」

因此根據他們所認為的『正當理由,』雖然國內人民也許持著相反的見解,每個國家去打所謂「正義的戰爭。」由於愛國主義的高漲,各教會跟隨潮流,於是宗教遂『跟隨國旗。』著名的基督新教教會領袖尼慕爾勒說,自從羅馬皇帝的日子以來,基督教國一向均如此行。「教會從未見過一場不正義的戰爭」他解釋說,「反之教會總是為自己國家所從事的戰爭辯護。」

天主教歷史家華根寫道:

「承認起來雖然痛苦,我們卻不能憑著虛偽的說教或愚忠去否認或不理會歷史事實,即主教們一向均擁護所屬的國家政府發動的一切戰爭。事實上我從未聽聞過有一場戰爭是被國內的教廷斥為不義的。……無論官樣文章是什麼,天主教的主教們在戰時都跟從『我國必有理』的政策。……在好戰的國家主義方面,他們以該撒代言人的身的發言。」

各教會真的「一向均擁護所屬的國家政府發動的一切戰爭」嗎?宗教是否在外表上是一股使人向善的力量,其實卻支持戰爭與暴力呢?歷史事實透露些什麼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