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9 12/8 8-11頁
  • 真正的和平——會有一天實現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真正的和平——會有一天實現嗎?
  • 警醒!1979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歷史顯示什麼
  • 基督必然會怎樣想
  • 嬰孩抑或在位的君王
  • 作決定的時刻
  • 地上和平——僅是夢想嗎?
    警醒!1986年
  • 近代的宗教與戰爭
    警醒!1973
  • 什麼決定宗教的動向?
    警醒!1973
  • 誰會帶領人類走向和平?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9
《警》79 12/8 8-11頁

真正的和平——會有一天實現嗎?

宗教許多時被認為是最擁護和平的。尤其是在聖誕季節,各教堂紛紛尊崇嬰兒耶穌為應許的「和平之君」。那時在普世宗教圈子裡一再覆述聖經關於天使在牧羊人當中出現的記載,當時天使說:「榮耀歸於至高之處的上帝,和平歸給地上他所喜愛的人。」——路加福音2:14,《現譯》。

在這個飽受戰爭威脅,而且多處地方受戰爭蹂躪的世界裡,這些話聽來多麼令人安慰。人類的確渴望真正和平。因此關於『不再學習戰事』的聖經應許感動了不少人的心弦。(以賽亞書2:4)可是世界各宗教能夠受到信賴去促進這種期待已久的和平嗎?

歷史顯示什麼

那末,世界各宗教曾有過什麼記錄呢?宗教是促進和平的一股力量,抑或事實上是戰爭的支持者?在古代有什麼例證?

希斯庭編纂的《宗教與倫理百科全書》指出:「埃及的宗教從未譴責過戰爭。……總之,所有戰爭均是道德、理想、超自然的,而且有神嘉許作為先例。」對於亞述,胡禮在他所著的《古代城市》一書中說:「戰鬥是該國的事務,祭司永遠是戰爭的煽動者……這一族侵略者是極其宗教化的。」

『但這是耶穌引進基督教許久之前的事』,有人也許辯稱。不錯。基督的早期跟從者並不支持國家戰爭。海德所著的《羅馬帝國從異教至基督教的變遷》一書評論說:「在最初的三個世紀期間……基督徒拒絕參加羅馬軍隊作為職業殺人者。但這種早期精神已逐漸改變了。」不錯,在後來,基督教國各教會不能謹守基督的教訓。天主教歷史家華狄堅承認說:

「我們不得不痛苦地承認,我們無法以虛偽的教化或愚忠去否定或無視歷史事實,那便是主教們一貫地支持他們國家所發動的戰爭。事實上我從未聞過有一項例子證明一國的教廷曾譴責任何戰爭為不公平……不論在官式理論上有什麼說法,實際上『我國永遠是對的』已成為天主教主教們在戰時所跟從的方針。」——《道德與飛彈》,湯普遜編著,57,58頁。

同樣,已故的基督新教著名教士科斯狄克承認說:「甚至我們的教堂也豎起戰旗……我們一方面在口頭上讚美和平之君,但另一方面卻歌頌戰爭。」我們還記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讚美主啊,傳遞軍火」一曲成為美國流行歌,尤其證明此說的真確。那末德國的情形又如何呢?

維也納大學歷史教授兼羅馬天主教徒的佛得烈希爾解釋:

「在德國歷史的冷酷事實中,十字架和納粹徽號有密切關係,納粹徽號從德國各教堂宣佈勝利信息,納粹旗幟在祭壇周圍飄揚,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學家、牧師.教會人士和政治家均歡迎與希特拉攜手合作。」——《神的最初的愛》,佛得列希爾。247頁。

在此之前數年,當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同樣的情形已經存在:戰爭雙方的教會均在自己國家以最大努力推行戰爭。知名的教會歷史家貝恩頓在他所著的《基督徒對戰爭與和平的態度》一書中評論說:

「美國各宗教的教會人士從未有如這時的沆瀣一氣,並與國家意見一致。這是一場聖戰。耶穌在肖像中身穿軍服,持槍管作瞄準狀。德國人是破壞者。殺卻他們是為地球清除怪物。」

信而有徵的事實是無法否認的。宗教從來不是一股和平力量。反之,它是戰爭的支持者,有時甚至是促進者。這話在今日仍然真實。最近《時代雜誌》有一篇文章『宗教戰爭——嗜血的狂熱』指出:

「場面令人毛骨悚然。基督教兵士以宗教偶像裝飾戰車和機槍,其中有些在頸上掛著十字架,襲擊回教徒的陣地。另一方面,回教士兵則把基督教兵士屍體剝裸,用車拖著在街上遊行。在黎巴嫩的激戰中,宗教的介入是顯而易見的。……

「世界其他不少地方,在宗教旗幟下的戰爭不絕,死亡相繼。在北愛爾蘭的阿爾斯特,基督新教徒與羅馬天主教徒以互相殘殺作為常事。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在國境、文化和宗教方面的爭論相持不下。在菲律賓,回教分離分子起而反抗基督教的大多數統治。正教基督徒的希裔塞浦魯斯人與回教的土裔塞浦魯斯人在陰沉的休戰線上對峙。巴基斯坦脫離印度是因為回教徒懼怕印度教的大多數人統治。」——1976年七月十二日。

基督必然會怎樣想

你以為和平之君耶穌基督對於這些宗教,特別是自稱代表他的那些宗教,有什麼想法呢?他當然不會喜悅它們!他無疑曾經想到這種宗教的偽善,因為他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馬太福音7:21。

例如,在聖誕時節,各教會紛紛以口頭稱頌和平之君耶穌。他們聲稱慶祝他的生辰。為了紀念這件大事,他們唱出美妙的歌曲,展示富於藝術設計的基督誕生圖畫。但慶祝者隨即過著狂歡、醉酒和不道德的生活。他們實際上慶祝什麼呢?

「聖誕節乃是羅馬時代冬至節日的基督教變相,」《大英百科全書》解釋說,羅馬人的十二月節日是放蕩無度的,加上基督的名字對這種情況也沒有多大改變。華爾斯所著的《通俗習慣奇談》一書說:「聖誕時節在古代的狂歡放蕩幾乎令人難以置信。淫褻、醉酒、冒瀆均不以為怪。極盡放蕩不羈之能事。」

當各教會以基督之名附在這種狂歡節日之上時,基督多麼不悅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可是,請考慮一下慶祝聖誕怎樣以更加狡猾的方式破壞基督所擔任的和平之君的地位。

嬰孩抑或在位的君王

在聖誕時節,各教會怎樣描繪耶穌呢?豈不是馬槽裡的一個嬰孩嗎?結果,許多人遂把耶穌看作靠別人呵護的嬰孩。但這是基督現時地位的真正寫照嗎?

絕不然!基督是一位王子,是全能君王耶和華上帝的兒子。他不僅是一個嬰孩王子。他已接受了統治職分和權威。聖經預言早已預告:「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的名為……和平之君。」(以賽亞書9:6)為了應驗這項預言,在地上死後的耶穌被復活升返天上,最後在天上登基作為上帝所立的君王。

因此,基督再不是馬槽裡的嬰兒了。他是上帝所立的在位君王!那末,使人把注意力轉向他的嬰兒時期是多麼不當!這樣會使我們忽略了他所擔當的角色的全部意義,而這個角色正與亟需和平的現行世界情勢有關。基督所擔當的是什麼角色呢?

他是受委任的統治者,上帝會用他帶來地上和平。但不是以許多人所期望的方式。請翻開你的聖經至啟示錄19章和讀出11至16節。了解這裡所描繪的基督地位是重要的——他是指揮上帝天軍的大能統治者。請留意聖經稱基督為「上帝的道」,他將以「鐵杖攻擊列國」除滅它們,使之讓位給和平的上帝政府。

這便是實現真正和平的方法。和平不會來自人的任何努力——這些人已完全失敗了。但它會藉著上帝王國政府而實現。我們正生活在聖經預言行將實現的時代,聖經預言:「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以理書2:44。

作決定的時刻

鑑於聖經預告現行各政府,包括支持它們的各宗教,的毀滅,我們檢討一下自己的處境是重要的。耶穌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他同時論到他的真正跟從者說,「他們不屬世界。」(約翰福音18:36;17:16)你的宗教有遵行耶穌的這些言論嗎?有一個宗教的確遵行。羅馬天主教的《聖安東尼信使雜誌》在1973年五月評論:

「耶和華見證人站在『現行制度』外,不接納任何責任去祝福俗世政府的作為,數以千計的善良人士超然於政治和經濟利益之外,比教會和國家間的現行逸豫安排更接近新約精神。兩者的接近是如此易於辨認以致窒息了教會的預言呼聲,使教士和牧師變成屬靈上的啦啦隊隊長。各基督教會許多時給人的印象是,他們會祝福任何戰爭或國家領袖們所決定從事的冒險行動。」

顯然,耶和華見證人有別於各教會和世界各宗教。對於真正和平,他們把希望和信賴寄託於和平之君耶穌基督的統治而非人為政府之上。倘若你也認為暴亂並不合理和希望生活在天下太平的地上,請與耶和華見證人接觸。他們會樂意幫助你學習更多關於真正和平怎樣在上帝王國治下實現的知識。

[第10頁的圖片]

你對耶穌懷有怎樣的看法——在位的君王抑或一個嬰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