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將越戰帶到那裡?
數以千計的青年天主教徒、基督新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徒均參加過越戰。許多人還在作戰中。各教派的教士在戰場為兵士服務。宗教有分將這些人帶往戰場嗎?
現在基督新教對這場戰事採取什麼立場呢?耶穌會的特里倫在他所著的《越南與哈米吉多頓》一書中指出,「基督新教的神學家們差不多一致憂慮參加越戰在道德上是無法為其辯護的。」不少基督新教的教派最近都發表聲明反對這場戰事。
不久之前,猶太教組織也開始反對越戰。前年十二月《華盛頓郵報》的一項標題說:「堅星頓會堂決議催促政府結束越戰。」他們的決議催促尼克遜總統「宣布確定日期完全撤退在越南、寮國和高棉作戰和駐守的美國部隊。」
天主教的立場
羅馬天主教的立場又如何呢?前年十一月美國主教召開全國會議。《紐約時報》以頭條新聞報導說:「美國天主教的主教團要求結束印度支那戰爭。」主教們採納的決議聲稱指出在這場戰爭中「人類生命和道德價值的毀滅」並說:「因此,我們堅決相信,迅速終止這場戰爭在道德上是居於首位的當務之急。」
底特律的副主教甘普頓解釋這項決議「意味到越戰是不公平的。」他說,任何與天主教立場一致的人「都不會參加這場戰爭。」
從這些證據看來,你也許會以為宗教一向都帶領人類離開戰爭。但這麼多年以來,何以有盈千累萬的青年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在越南作戰呢?他們的行動是與他們從宗教所接獲的訓示相反的嗎?
領導階層的混亂
事實上,宗教的反越戰並不像上文所述的那麼一致。例如,新奧爾良州的大主教漢南便說他是「對[美國主教團所採納的]決議並不完全接受而人數頗多的主教」之一。因此現在天主教徒在指示方面無所適從是可想而知的!
基督新教亦然。1968年美國路德會以官式立場贊成憑著良心反對越戰。可是,後來路德會發言人卻聲稱支持越戰。例如.1970年路德會發行的《春郊者》在春季刊登載史格林文教授牧師的文章,說:
「我們聽說我們必須愛鄰人如己。當然還是對的。誰能反駁主的話呢?可是,在這件事上卻另有解說。……我們與北越軍兵的關係並不是一對一的事情。我們各為其主:我忠於我的國家,他忠於他的國家。我對國家的責任高於對他的關懷,在他的方面亦然。假如他受了傷而需要我的幫助,於是根據新約聖經的道德感,他又再次成為我的鄰人了。一對一的關係又恢復了。」
這位教士辯稱忠於國家抵消了基督吩咐我們要愛鄰人的誡命。一方面教會贊成人憑良心而反戰,同時教會的一位教士卻鼓勵人參戰,難怪教友感覺無所適從了。
也許有人認為路德會教士的見解在今日僅是少數例外而已,現在宗教正帶領人離開越戰。但在五、六年前情形是這樣嗎?
對戰爭的早期看法
五年多之前全美國的羅馬天主教士接受天主教投票機構的質詢。問題之一是:美國應該採納一項堅定的政策以期在越戰取得勝利嗎?
教士的回答:肯定的——2,706票;否定的——371票。
教士們不斷在言論和行動上全力擁護戰爭。例如,報章報導有一名天主教教士和兩名牧師企圖「說服布洛克林的一群學生,說聖經不可殺人的命令並不適用於越戰之上。」教士羅拔·麥南馬拉辯稱:「我們所行的乃是防止寡頭政治的一項必需步驟。」
有些教士甚至採取更積極的參戰行動。《生活》雜誌以一頁半的篇幅刊登一名教士的圖片和大字標題,「一名勇敢的教士單獨作戰。」文章的內容說:「在戰爭當中,以上這位頭戴鋼盔、手提步槍的人物是個罕見和感人的現象——天主教教士獨力對抗越共。」
為什麼教士們差不多一致贊成美國在越南取得勝利呢?主教們的指示無疑舉足輕重。在1966年十一月,美國主教們發表正式聲明;「我們有理由聲稱現時我們在越南的所作所為是公平的。……我們稱讚我們軍人的勇敢,且對他們表示感激……我們在良心上擁護國家在當前環境的立場。」
有些主教差不多將這揚戰爭視作神聖的十字軍。已故大主教史培曼說美軍是「基督的精兵,」他們為了文明而戰,而且「絕無不勝之理。」有人質問美國參戰原因是否合理,史培曼答道:「無論對或不對,我都擁護自己的祖國。」
對於史培曼要求「勝利」一事,美國華盛頓市基督教會的牧師戴維斯說:「我完全贊成」其他基督新教教士也以各種方式表示同意。
主戰的基督徒科學會牧師羅拔·茂利告訴一群大學生說:「殺人必須出自清白的良心,否則殺人便是不道德。倘若我們的軍隊被灌輸以憎恨仇敵的思想,那末殺死仇敵便是不道德的行動了。」
教士們也藉著稱譽戰死的兵士而表示擁護戰爭。愛奧華州第蒙市的監堡、會牧師梅特在一次葬禮中說;「一名軍士若在正義的戰爭[越戰]中殉職,則他的死不僅是為國服務的光榮犧牲,而且是幸福的結局。……我深信天使會將他的靈魂帶往天上,他現在正享著和平了。」
宗教將人帶到那裡去?
顯然美國各教會曾在早期支持越戰。這導致什麼結果呢?
結果之一是同一宗教的信徒在戰場上互相殘殺。例如,據估計有百萬名天主教徒住在北越。教士們對此採取什麼立場呢?《紐約時報》報導說:「河內的帕度亞聖安東尼教堂的主持教士阮文桂說他一向都祝福[在北越]從軍的天主教徒。」因此同一宗教的信徒在戰場上彼此殘殺,都同時獲得教士的祝福!
可是,正如上文所述,現在教士的態度已經改變了。事實上,各教會曾聯合發表一項「要求懺悔和行動」的聲明催促政府終止戰爭。
為什麼各宗教領袖改變了觀點呢?問題的解答可以幫助我們看出宗教在一件事上所採取的立場時常由什麼因素所決定以及這將人類到那裡去。
[第6頁的圖片]
有些教士活躍地參加戰爭,正如出現在《生活》雜誌的這幅圖片所示一般
[第7頁的圖片]
在論及越戰時,紅衣主教奧培曼說美軍是基督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