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月報》 3/97 3-6頁
  • 要放膽回訪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要放膽回訪
  • 王國傳道月報-1997年
  • 相似資料
  • 多做續訪,建立研究
    王國傳道月報-2003年
  • 記得要回訪
    王國傳道月報-1992年
  • 要建立更多聖經研究
    王國傳道月報-1998年
  • 作有效的回訪以培養興趣
    王國傳道月報-1993年
查看更多
王國傳道月報-1997年
《月報》 3/97 3-6頁

要放膽回訪

1 你喜歡回訪工作嗎?許多傳道員都喜愛這件工作。起初,你可能害怕回訪住戶,尤其是對方在初次探訪時興趣不大,你就更戰戰兢兢了。可是,只要你『靠著上帝放開膽量講論好消息』,結果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你會發覺回訪工作其實並不困難,反而富於酬報。(帖前2:2)怎會這樣呢?

2 原因之一是,回訪跟逐戶探訪有很大分別。我們回去探訪的不是素未謀面的人;我們已跟對方見過面、交談過。跟認識的人交談通常比跟素不相識的人攀談容易。事實表明,回訪工作成果豐碩;經常回訪感興趣的人,可以建立更多進步良好的聖經研究。

3 我們經常逐戶探訪人,即使住戶不感興趣,我們也會再三安排逐戶探訪。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呢?因為我們明白到,人的環境是會改變的。住戶在我們上一次探訪時看來反應冷淡,甚至反對真理,下一次卻可能有興趣學習聖經。由於這個緣故,我們每次探訪都作好準備,禱告求耶和華的祝福,務求能夠激發對方的興趣。

4 既然有些住戶在上一次探訪表示對真理不感興趣,我們仍樂意再三逐戶探訪,那麼,我們不是更應該回去探訪那些對王國信息表現興趣的人嗎?——徒10:34,35。

5 許多見證人所以認識真理,都是由於傳道員以往耐心回訪他們的緣故。如果你的情況也是這樣,不妨問問自己:『傳道員初次探訪我的時候,他對我有什麼印象?我一聽見王國信息就馬上接受嗎?他覺得我反應冷淡嗎?』我們應該慶幸傳道員沒有放棄我們,反而『靠著上帝放開膽量』繼續回訪我們,教導我們認識聖經的真理。但如果有人起初表現興趣,後來又似乎想避開我們,那又怎麼樣呢?正如以下的事例表明,傳道員必須對住戶有積極的態度。

6 一天早上,兩個傳道員在街上作見證,向一個推著嬰兒車的少婦介紹雜誌。婦人留下雜誌,更邀請傳道員在接著的星期日探訪她。後來,傳道員依約探訪婦人,她卻說那天沒有時間,要下一個星期日才可以跟傳道員討論。兩位姊妹雖然不肯定對方會不會守約,一星期後還是回去探訪。這次,傳道員發覺婦人早已在家等候她們。婦人開始研讀聖經,並且進步得很快。不久,她經常參加聚會,更參與外勤服務,現在已經受了浸。

7 在初次探訪就奠下基礎:在初次探訪住戶的時候就為回訪鋪路,往往使回訪更有成果。要細心聆聽住戶的評論。他們告訴你什麼呢?對方虔信宗教嗎?他關心社會問題嗎?他對什麼題目有興趣呢?科學?歷史?環境?離開前不妨提出一個激發思想的問題,然後告訴住戶,你下一次會用聖經解答這個問題。

8 舉個例,如果住戶對聖經的樂園應許感興趣,傳道員可以就這個題目進一步跟對方討論。你在離開前可以問對方:「我們怎可以肯定上帝必定會實現這件事呢?」然後說:「也許我下一次可以找個你家人都在家的時候再來探訪你,讓你們看看聖經對這個問題的答案。」

9 假如住戶沒有特別對某個問題表示興趣,你可以參考《王國傳道月報》底頁的介紹詞,向對方提出一個問題,作為下一次討論的基礎。

10 要有準確的記錄:你的逐戶傳道記錄應該準確完整。離開住戶後,要馬上記下對方的名字和地址。不要猜測住戶的房子號碼或街道名稱,要核對清楚,確保資料完全正確。要記下這些資料:住戶的特徵,你跟對方討論過的題目和經文,留下的書刊,以及回訪時要回答的問題。逐戶傳道記錄也應該包括你初次探訪和答應回去探訪的日期和時間,這樣,記錄才算完整。但切勿遺失這份記錄!要把逐戶記錄放在安全的地方,方便日後使用。要常常想著那些對真理感興趣的人,想想下一次探訪時該說些什麼話。

11 要有明確目標:回訪住戶的時候,態度要熱誠親切,盡可能使對方感到自在。要表現個人的關注,但不要過度熟落。要重提上一次留下的問題,細心聆聽住戶的意見,衷心答謝他的評論。然後,說明為什麼聖經的觀點是合情合理的。如果環境許可,引入《帶來永生的知識》,請住戶留意書裡一個有關的論點。要把回訪的主要目的緊記在心,設法跟住戶開始聖經研究。

12 《知識》書的內容明確中肯,幫助許多傳道員在主持研究時「放開膽量」,積極鼓勵聖經學生參加聚會,跟耶和華的組織聯絡交往。以往我們傾向於在學生研讀了一段時期之後,才邀請他們跟上帝的組織來往。現在,很多學生一開始研讀聖經就參加聚會,而且進步得更快。

13 一對見證人夫婦向同事作見證。同事對真理表現興趣,見證人於是邀請他研讀《知識》書,並鼓勵他參加聚會。傳道員告訴同事,他提出的疑問大部分都可以在聚會裡得到解答。結果,這個感興趣的男子不但樂意研讀聖經,而且每週研讀兩次,也經常參加王國聚會所的聚會。

14 運用《上帝對我們有什麼要求?》:在「敬神和平的使者」區務大會,我們獲得一本新冊子:《上帝對我們有什麼要求?》。我們可以用這本冊子有效地建立聖經研究,幫助敬畏上帝的人,不論對方的教育程度怎樣。冊子提供一個完整的聖經研究課程,幫助人學習聖經的基本教訓。在傳授上帝的知識方面,《要求》冊子是非常有效的工具。冊子以清楚易明的方式解釋聖經的真理,幾乎每個傳道員都曉得怎樣運用這本刊物,教導人認識上帝的要求。很可能日後會有很多傳道員用《要求》冊子主持聖經研究。

15 有些住戶覺得沒有時間研讀《知識》書,也許願意跟我們討論《要求》冊子。他們必定為所學到的知識雀躍不已!只要研讀兩三頁,他們就能解答自古以來許多人心裡的疑問:上帝是誰?魔鬼是誰?上帝對地球定了什麼旨意?上帝的王國是什麼?你可以怎樣尋得純真的宗教?雖然《要求》冊子用詞淺白,信息卻強而有力。冊子的內容也含有長老跟打算受浸的人溫習的要點。你可以用《要求》冊子作為跳板,進而研讀《知識》書,跟住戶作較詳細的討論。

16 回訪時你可以用這個簡單的介紹詞邀請住戶研讀聖經:「你知道只需幾分鐘就能了解一個聖經問題的答案嗎?」然後,選出冊子其中一課,向住戶提出課文起頭的一個問題。舉例說,如果住戶是個年長者,你可以說:「我們知道耶穌在以往能醫治病人,但將來他會為有病的人、年老的人、甚至死去的人做些什麼事呢?」答案在第5課。虔信宗教的人可能會對以下的問題感興趣:「上帝會垂聽所有禱告嗎?」冊子在第7課提出答案。家庭成員也許想知道:「上帝對父母和兒女有什麼要求?」他們會從第8課獲知答案。另一些問題是:「死者能夠傷害活人嗎?」第11課解釋這個問題。「為什麼有這麼多宗教都以基督教自居?」第13課討論這個問題。「你必須怎樣做才能成為上帝的朋友?」答案在第16課。

17 幫助說外語的人:如果住戶說另一種語言,那又怎麼樣呢?只要我們做得到,要盡量用他們能夠聽得懂的語言教導他們。(林前14:9)環務監督也許能夠向會眾提供有關該區的外語會眾和小組的資料。這樣,會眾祕書就可以把傳道員填交的「外語人士跟進單」(S-70a),轉交給合適的會眾或小組。如果會眾附近沒有外語會眾或小組,而會眾裡又沒有傳道員懂住戶的語言,傳道員不妨同時用兩種語言的《要求》冊子跟住戶研讀。

18 一個操英語的傳道員跟一對夫婦研讀聖經。做丈夫的說越南語,做妻子的說泰語。於是,三人分別用英語、越南語和泰語的書刊和聖經一起研讀。雖然起初克服語言障礙並不容易,但傳道員寫道:「這對夫婦在靈性上進步得很快,他們已經看出必須帶兩個孩子參加聚會,同時每晚全家一起閱讀聖經。他們那6歲大的女兒更主持一個聖經研究。」

19 如果你跟說外語的人研讀聖經,要說慢一點,發音要清楚,用簡單的詞語和片語表達你的思想。但要尊重對方,不要把他當做小孩去教導。

20 要善用《要求》冊子裡的精美插圖。既然「一幅圖畫勝過千言萬語,」冊子裡的許多插圖無疑能夠叫住戶獲益良多。不妨請對方從自己的聖經讀出經文。如果住戶有家人懂你的語言, 你可以安排一個方便的研讀時間,讓那人替你傳譯。這樣,住戶的得益就更大。——可參閱《王國傳道月報》1990年10月7-8頁;1984年5月4頁。

21 要盡快回訪:初次探訪後,你應該隔多久才回訪住戶呢?有些傳道員一兩天後就回訪,有些傳道員甚至在初次探訪當天就回訪住戶!這麼快就回訪會不會太早呢?其實住戶通常不會介意;只是傳道員本身需要培養更積極的態度,表現多一點勇氣,盡早回去探訪。請考慮以下的事例。

22 一天,一個13歲的弟兄逐戶探訪人,看見兩個女子走過。他記起社方鼓勵傳道員要隨處向人傳道,於是上前跟兩人攀談。兩人對王國信息表現興趣,各自留下了一本《知識》書。弟兄向她們索取地址,兩天後回去探訪,結果建立了兩個聖經研究。

23 一個姊妹在初次探訪時跟住戶約好一星期後見面。可是,她一兩天後就回去探訪住戶,留下一本雜誌,內容跟上一次討論的題目有關。她對住戶說:「我看過這篇文章,相信你也喜歡看看。今天我不能跟你詳談,但星期三下午我會依約回來探訪你。這個時間仍然適合你嗎?」

24 住戶一旦對真理表現興趣,就必然會遭受某種形式的反對。我們在初次探訪後盡快回訪住戶,可以強化他們應付來自親屬、密友或其他人的壓力。

25 培養在公眾地方遇到的人的興趣:很多傳道員喜歡在街上、停車場、交通工具、購物中心等地方向遇到的人傳道。在公眾地方作見證,除了分發書刊之外,還要培養對方的興趣。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要設法取得對方的名字和地址,盡可能向每個感興趣的人索取電話號碼。這樣做並不如你所想像的那麼困難。在結束談話前,拿出你的記事簿,問對方:「如果我想在另一個時間再跟你談談,有什麼方法可以找到你呢?」你也可以說:「有一篇文章我很想給你看,相信你一定會喜歡。我可以帶到你家或辦公室給你嗎?」一個弟兄只是簡單地問:「你的電話號碼是什麼呢?」他說在三個月內,除了三個人之外,其餘的人都願意把電話號碼告訴他。

26 用電話找出感興趣的人,進一步培養對方的興趣:一個先驅姊妹用電話跟一些保安嚴密的大廈住戶取得接觸,然後用電話做回訪。初次打電話給住戶的時候,她說:「我知道你不認識我。我很想接觸住在你地區裡的人,告訴他們聖經的好消息。如果你有少許時間,我很想讀一節經文給你聽,在聖經的……。」讀出經文後,她說:「如果我們能夠見到這件事實現,那就太好了,不是嗎?我很高興有機會讀這些資料給你聽。如果你喜歡的話,我很樂意再次打電話給你,一起考慮另一節經文。」

27 這個先驅姊妹也用電話回訪住戶。首先,她提及上一次討論過的事,告訴住戶她想讀出一節經文,說明上帝鏟除罪惡之後,世上的情形會怎樣。接著她跟住戶作個簡短的聖經討論。姊妹用電話接觸到不少住戶。結果,有35人邀請她到家裡探訪,她建立了7個聖經研究!在寒冷的冬季,你會因道路難走,天氣惡劣或身體不適而難於回訪感興趣的人嗎?要是這樣,何不試試用電話接觸他們呢?

28 回訪商業地區裡感興趣的人:逐店傳道所牽涉到的,不單是分發雜誌。不少店員對真理深感興趣,我們需要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興趣。有些時候,傳道員可以跟店員討論聖經,甚至即時開始一個聖經研究。但在另一些時候,你可以約對方在午膳時間或其他方便的時間見面。

29 一個周遊監督探訪一間小雜貨店,向店主提議示範一個聖經研究。店主問弟兄示範要用多少時間,弟兄說只需15分鐘。於是店主在門外掛上「20分鐘後回來」的牌子,拉開兩張椅子,坐下來跟傳道員討論了《知識》書的頭五段。男子深受感動,在接著的星期日參加公眾聚會和《守望台》研究班,並同意在下一個星期繼續研讀。

30 在商業地區,你可以這樣邀請人研讀聖經:「我很想向你示範一個聖經研究的課程,只花你15分鐘就行了。」如果對方同意,你就應該守信,不要超時。如果環境不容許你跟對方討論,也許到家裡探訪會更合適。

31 回訪沒有留下書刊但感興趣的人:不管表示興趣的人有沒有接受書刊,都值得你再次探訪。當然,如果住戶清楚表示對王國信息沒有興趣,就最好轉而幫助別人。

32 一個姊妹逐戶傳道時遇到一個女子。對方非常友善,卻不願留下雜誌。傳道員回憶說:「有好幾天我都想起她,於是決定再跟她談談。」姊妹為這件事禱告,然後鼓起勇氣再次探訪那住戶。令她喜出望外的是,對方竟然請她進家裡坐。姊妹即時建立了一個聖經研究。傳道員在次日再次跟女子研讀。她後來成為上帝的敬拜者。

33 預先作出計劃,成效更好:社方鼓勵傳道員每週撥出時間回訪住戶。良好的計劃往往能夠使工作更有成效。要預先計劃在逐戶傳道的地區回訪以往表現興趣的人。如果幾個傳道員一起乘坐汽車前往探訪,人數不要太多,好讓每人都有充分機會回訪住戶。要告訴負責駕駛的傳道員各人打算探訪的地點,以免不必要地走多了路。

34 有些傳道員在回訪工作上和建立聖經研究方面十分有效。他們指出,傳道員必須對住戶表現個人的關注,在探訪後繼續想著對方。此外,討論住戶感興趣的聖經題目,以及在初次探訪結束前為回訪鋪路,也十分重要。要盡快回去進一步培養住戶的興趣,也要懷著建立聖經研究的目標回訪住戶。

35 回訪的另一個要訣是放開膽量。我們可以怎樣獲得勇氣呢?使徒保羅指出,我們可以「靠著我們的上帝放開膽量」,向人宣講好消息。要是你缺乏勇氣,要禱告求耶和華幫助你,然後行事跟禱告一致,回訪所有感興趣的人。這樣,耶和華必定會祝福你!

[第3頁的附欄]

回訪的要訣

◼ 表現真正的個人關注。

◼ 討論住戶感興趣的聖經題目。

◼ 每次探訪都為下一次回訪鋪路。

◼ 探訪後繼續想著對方。

◼ 一兩天後就回去進一步培養住戶的興趣。

◼ 懷著建立聖經研究的目標。

◼ 禱告求耶和華幫助我們放膽回訪。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