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精讀本》
  • 約翰福音第14章注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約翰福音第14章注釋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相似資料
  • 約翰福音第16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約翰福音第17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約翰福音第6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約翰福音第1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查看更多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約翰福音第14章注釋

約翰福音

第14章注釋

14:2

住處 希臘語是mo·neʹ,這個希臘語詞只出現這裡和約翰福音14:23(譯作「住」)。在世俗著作裡,這個希臘語詞有時用來指旅途中停下來暫時休息的地方。但大多數學者都認為,耶穌在這裡是向門徒承諾,在他要去的天上,在他「父親家裡」,有永恆的住處。為了給門徒「準備地方」,耶穌必須「出現在上帝面前」,在比喻意義上把他的寶血獻給上帝。(來9:12,24-28)只有在耶穌這樣做之後,人類才有可能跟隨他到天上去。(腓3:20,21)

為你們準備地方 耶穌基督的準備工作包括「出現在上帝面前」並在比喻意義上把他的寶血獻給上帝,從而使新約生效。此外,基督的準備工作也包括從上帝那裡獲得王權,之後那些受神聖力量任命的基督徒就會開始復活到天上去。(帖前4:14-17;來9:12,24-28;彼前1:19;啟11:15)

14:6

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耶穌是「道路」,因為只有通過他,人類才能藉著禱告親近上帝。他是「道路」,也因為人類必須通過他才能跟上帝和好。(約16:23;羅5:8)耶穌是「真理」,因為他不僅講論真理,也按照真理生活。耶穌還應驗了許多預言,而這些預言都表明,他在上帝的旨意逐步實現的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約1:14;啟19:10)這些預言「通過他都成為『是』了」,也就是「通過他都實現了」。(林後1:20及腳注)耶穌是「生命」,因為他獻出的贖價讓人類可以得到「真正的生命」,也就是「永遠的生命」。(提前6:12,19;弗1:7;約一1:7)將來,千百萬死去的人會復活過來,有希望在樂園裡永遠生活。對這些人來說,耶穌也是「生命」。(約5:28,29)

14:8

求你讓我們看一看天父 看來,腓力希望耶穌以某種方式讓他們這些門徒看見上帝,就像從前摩西、以利亞和以賽亞曾有殊榮在異象中看見上帝一樣。(出24:10;王上19:9-13;賽6:1-5)

14:9

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親 腓力在約翰福音14:8的請求表示,他希望耶穌以某種方式讓他們這些門徒看見上帝,就像摩西、以利亞和以賽亞曾有殊榮在異象中看見上帝一樣。(出24:10;王上19:9-13;賽6:1-5)在那些異象裡,上帝的僕人並沒有實際看見上帝。(約1:18)他們只是通過某個代表上帝的天使或其他展現上帝力量的事物看見了上帝的榮耀。(出33:17-23)耶穌的回答表明,腓力已經看到的,其實比那些異象更好。由於耶穌十全十美地反映出天父的品格,看見他就好像看見上帝一樣。(太11:27)門徒留意耶穌的言行,就能看出上帝有什麼特質,明白上帝的旨意,彷彿「看見了父親」。因此,每當在聖經裡讀到耶穌向朋友顯出愛心,出於憐憫治好患病的人,由於同情別人而掉下眼淚,用打動人心的話教導人,讀者都可以想像是他的父親耶和華在這樣說這樣做。(太7:28,29;可1:40-42;約11:32-36)

14:10

照著自己的主意 又譯「自作主張」,直譯「出於我自己」。身為上帝的首要代表,耶穌總是聽從耶和華的吩咐,按照耶和華的指示說話。

14:12

做的會比這些更大 耶穌的意思不是說,他的門徒會施行更偉大的奇跡。他其實是在謙卑地表示,他們傳道教人的工作,規模會大得多。跟耶穌相比,將來門徒的工作會擴展到更大的地區,接觸到更多的人,也會持續更長的時間。耶穌的話清楚表明,他期待門徒將他的工作延續下去。

14:13

你們奉我的名,不管求什麼 在這裡,耶穌提出了關於禱告的一個新特色。在此之前,耶和華從沒有要求人奉誰的名禱告。例如,雖然摩西曾擔任以色列國族跟上帝之間的居間人,但耶和華沒有說以色列人應該在禱告時使用摩西的名字。不過,在臨死前最後一晚,耶穌向門徒透露了這個新的禱告方式,並且四次提到「奉我的名……求」這樣的字眼。(約14:13,14;15:16;16:23,24)由於耶穌獻出自己完美的生命作為救贖全人類的代價,因此只有通過他,來自上帝的福分才能惠及所有人。(羅5:12,18,19;林前6:20;加3:13)耶穌的這個義舉使他成為上帝和人之間唯一的合法居間人(提前2:5,6),也使他成為人類必須依靠才能擺脫罪和死的詛咒的那一位(徒4:12)。因此,只有通過耶穌,人才能親近上帝。(來4:14-16)人如果奉耶穌的名禱告,就表示承認耶穌擔任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14:14

請求 這個譯法有一些古抄本作為依據,也跟約翰福音15:16和16:23的用詞一致。另外一些古抄本寫的是「向我請求」。

14:16

另一個幫助者 這個詞組表明門徒已經有一個「幫助者」,就是耶穌。事實上,約翰一書2:1在談到耶穌是幫助我們的那一位時,原文就用了這裡譯作「幫助者」的希臘語詞pa·raʹkle·tos。耶穌在本節經文承諾,他返回天上之後,上帝的神聖力量會為門徒提供進一步的幫助。

幫助者 又譯「安慰者」「鼓勵者」「辯護者」。在聖經裡,譯作「幫助者」的希臘語詞(pa·raʹkle·tos)既用來形容神聖力量(約14:16,26;15:26;16:7),也用來形容耶穌(約一2:1)。按照字面意思,這個詞可以翻譯為「被喚到某人身旁(給予幫助)的人」。耶穌把沒有生命的神聖力量稱為幫助者,並說這位幫助者會「教導」「作見證」「提出……證據」「引導」「說話」「聽」和「領受」(約14:26;15:26;16:7-15),他這麼說其實是用了擬人法,就是把無生命的事物人格化的修辭手法。在聖經裡,把無生命的事物人格化的例子並不罕見,一些例子是智慧、死亡、罪和分外恩典。(箴8:1;羅5:14,17,21;6:12;7:8-11)很明顯,這些都不是實際有生命的個體。此外,聖經常常把上帝的神聖力量跟其他無生命的力量或事物並列在一起,這也進一步表明神聖力量並不是一位個體。(太3:11;徒6:3,5;13:52;林後6:4-8;弗5:18)有些人聲稱,既然聖經原文在談到「幫助者」時用了希臘語陽性代詞(中文譯作「他」),這就表明神聖力量是一位個體。(約14:26)不過,由於譯作「幫助者」的希臘語名詞是陽性的,按照希臘語的語法,與之搭配的就應該是陽性代詞。(約16:7,8,13,14)另一方面,譯作「神聖力量」的希臘語名詞(pneuʹma)是中性的,與之搭配的就是中性代詞(中文譯作「它」)。(另見約14:17的注釋)

14:17

神聖力量 希臘語是pneuʹma(普紐馬),這個希臘語詞是中性詞,因此搭配的是中性代詞「它」。希臘語詞pneuʹma可以有不同的意思,但無論是哪一個意思,共同點是肉眼看不見,卻能產生看得見的效果。(另見詞語解釋「魯阿;普紐馬」)在本節經文,神聖力量被稱為「顯示真理的神聖力量」,這個詞組也出現在約翰福音15:26和16:13。在那兩節經文裡,耶穌指出「幫助者」(約16:7),也就是「顯示真理的神聖力量」,會「引導」門徒「明白全部真理」。

看不見它……你們認識它 在原文裡,譯作「它」的希臘語代詞au·toʹ出現了兩次,這是個中性代詞,指的是譯作「神聖力量」的希臘語詞pneuʹma,後者也是中性詞。(另見約14:16的注釋)

14:18

像孤兒一樣 又譯「像痛失親人一樣」。在雅各書1:27,譯作「孤兒」的希臘語詞or·pha·nosʹ指的是實際失去父母的人。在本節經文,這個詞用來比喻那些不再有朋友、親人或主人支持和保護的人。耶穌是在向門徒保證,他不會撇下他們不管,不會使他們孤苦無助、得不到保護。

14:22

猶大(不是加略人猶大) 指的是使徒猶大,他又叫達太。(另見太10:3的注釋)

14:23

住 見約14:2的注釋。

14:26

幫助者 又譯「安慰者」「鼓勵者」「辯護者」。(另見約14:16的注釋)

他 原文在這裡用的是希臘語陽性代詞e·keiʹnos,指的是「幫助者」,後者在希臘語中也是陽性詞。(另見約14:16;16:13的注釋)

14:28

因為父親是比我大的 在很多不同的場合,耶穌都承認天父偉大非凡、極有權威、至高無上。(太4:9,10;20:23;路22:41,42;約5:19;8:42;13:16)甚至在耶穌升到天上去之後,使徒們在談到天父時還是說他跟耶穌不是同一位個體,也說天父的地位是比耶穌更高的。(林前11:3;15:20,24-28;彼前1:3;約一2:1;4:9,10)這裡譯作「比……大」的希臘語詞meiʹzon,是意思為「大」的希臘語詞meʹgas的比較級,在很多經文裡都用來形容某個人或事物比其他人或事物更優越。(太18:1;23:17;可9:34;12:31;路22:24;約13:16;林前13:13)

14:30

統治全世界的王 同一個詞組也出現在約翰福音12:31和16:11,指魔鬼撒但。在本節經文,「世界」(希臘語koʹsmos)指的是跟上帝疏遠的人類社會,其中的人行為態度不符合上帝的旨意。這個不義的世界並非源於上帝,而是「受那惡者控制」的。(約一5:19)「統治這個黑暗世界的」(「統治……世界的」譯自希臘語詞ko·smo·kraʹtor的一個詞形)其實是人眼看不見的,即撒但和他「天上的邪靈」。(弗6:11,12)

他對我是無能為力的 又譯「他是不能控制我的」,直譯「他在我裡面什麼也沒有」。這裡的希臘語詞組可能跟一個法律方面的希伯來慣用語有關,後者的意思是「他不能指控我什麼」。耶穌完美無罪、沒有任何錯誤慾望,撒但根本無機可乘,不能使他反叛而不再敬奉上帝。與此相反的是,魔鬼能進入猶大心裡,對他施加影響,彷彿把他控制住。(約13:2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