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精讀本》
  • 約翰福音第17章注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約翰福音第17章注釋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相似資料
  • 約翰福音第6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約翰福音第16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約翰福音第1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約翰福音第14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查看更多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約翰福音第17章注釋

約翰福音

第17章注釋

17:2

全人類 又譯「所有人」。這個希臘語詞組也出現在路加福音3:6,那節經文引用的是以賽亞書40:5,其中就使用了一個意思相同的希伯來語詞組。(參看約1:14的注釋)

17:3

認識你…… 又譯「不斷吸收關於你……的知識」或「不斷認識你……」。希臘語動詞gi·noʹsko的基本意思是「認識」,這個詞在本節經文裡的時態顯示這是持續不斷的行動。這個詞可以指「繼續吸收關於某人的知識」「逐步了解某人」或「對某人越來越熟悉」。此外,這個詞的意思也可能包括,持續不斷地付出努力來深入了解某個已經認識的人。本節經文說「認識你」,指的是跟上帝享有越來越深厚的友誼。這種友誼之所以能建立起來,是因為人不斷增加關於上帝和基督的知識以及加強對他們的信心。想要跟上帝有深厚的友誼,僅僅知道他是誰或他叫什麼名字顯然是不夠的,還需要了解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以及有什麼價值觀和標準。(約一2:3;4:8)

永遠的生命 見詞語解釋。

17:5

世人 希臘語是koʹsmos,在這裡看來指人類世界。(參看約17:24的注釋)

17:6

世人 希臘語是koʹsmos,在這裡看來指跟上帝疏遠、跟真基督徒(基督的會眾)截然不同的人類社會。(另見約15:19的注釋)

我已經……顯明你的名 耶穌的門徒早就知道並使用上帝的名字。無論是在存放於會堂的《希伯來語經卷》裡,還是在用於教導的《七十子譯本》(《希伯來語經卷》的希臘語譯本)裡,他們都能看到並讀到這個名字。(另見附錄A5和附錄C)在聖經中,「名」這個詞有時代表擁有這個名字的個體、他的名聲以及他所透露的關於自己的任何事。(另見太6:9的注釋;參看啟3:4及腳注)除了使用上帝的名字,耶穌也向人揭示這名字代表的上帝有什麼旨意、作為和特質,從而使人認識上帝的「名」。耶穌曾經「在天父身邊」,比誰都更能清楚說明天父是怎樣的。(約1:18;太11:27)因此,上帝的「名」對於早期那些跟從耶穌的人來說有了更深刻的意義。

遵守了 又譯「服從了」。這裡的希臘語詞te·reʹo也有「鍥而不捨地服從」或「仔細留意」的意思。

17:9

世人 希臘語是koʹsmos,在這裡指上帝忠僕以外的世人,也就是跟上帝疏遠、不正義的人類社會。(參看約15:19的注釋)

17:11

你已經把你的名賜給我了……你自己的名 跟「耶穌」相對應的希伯來語名字是「耶書亞」,意思是「耶和華是拯救」。因此,耶穌在本章兩次強調,他已經使人認識耶和華的名。(約17:6,26)在聖經中,「名」這個詞有時代表擁有這個名字的個體、他的名聲以及他所透露的關於自己的任何事。(另見太6:9;約17:6的注釋)這裡說耶和華把自己的名賜給了耶穌,除了因為「耶穌」這個名字包含上帝的名字,顯然還有別的原因。例如,耶穌完美地反映出天父的品格。(約14:9)此外,耶穌是奉他父親的名而來的,也奉天父的名做了很多偉大的事。(約5:43;10:25)

聖潔的父親 在聖經裡,這個詞組只出現在本節經文,用來稱呼耶和華。這個詞組從沒有用來稱呼人。(參看太23:9)

合一 又譯「團結一致」。耶穌祈求,正如他跟天父是「合一」的(表明他們互相合作,思想一致),他的真門徒也會懷著共同的目標團結「合一」。耶穌在這個禱告裡表達的想法,跟他在約翰福音10:30說的話互相呼應。在那裡耶穌說,他跟天父在保護和照顧他的門徒(即天父賜給他的「綿羊」)方面是「合一」的。(約10:25-30;17:2,9)本節經文中譯作「合一」的希臘語詞,字面意思是「一」,原文是個中性詞(表示「一[事物]」),而不是陽性詞(表示「一[個體]」)。(另見約10:30的注釋)

17:12

滅亡之子 在這裡指的是加略人猶大。由於蓄意背叛上帝的兒子,猶大將會遭受永遠的毀滅,不配得到復活。同一個詞組也出現在帖撒羅尼迦後書2:3,指「一個不法的人」。在用來寫聖經的語言裡,「……之子」或「……的兒子」有時用作比喻,指慣常有某種行為或顯出某種特徵的人。一些例子包括:「至高者的兒子」「光明之子」「白晝之子」「王國之子」「惡者之子」「魔鬼之子」「叛逆之子」。(路6:35;帖前5:5;太13:38;徒13:10;弗2:2及腳注)類似地,說一個人是某種懲罰或下場「之子」,也可以指他由於慣常的行為或者顯出的特徵而受到那種懲罰或落得那種下場。在撒母耳記下12:5,譯作「該死」的原文可以直譯為「是死亡之子」。馬太福音23:15用了一個字面意思為「欣嫩谷之子」的詞組,用來指應該遭受永遠毀滅的人。耶穌把加略人猶大稱為「滅亡之子」時,看來就是要表達這個意思。(另見太23:15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欣嫩谷」)

17:14

世人 希臘語是koʹsmos,在這裡指上帝忠僕以外的世人,也就是跟上帝疏遠、不正義的人類社會。在福音書的執筆者中,只有約翰提到,耶穌說他的門徒「不屬於世界」。在最後一次跟忠心的使徒一起禱告時,耶穌又兩次提到這一點。(約15:19;17:16)

17:17

使他們成聖 又譯「使他們聖潔」,或者「使他們專屬於上帝」,意思是使他們跟其他人區分開來專門為上帝服務。由於服從上帝話語的「真理」,跟從耶穌的人使自己成聖或潔淨了。(彼前1:22)正因為這樣,他們跟沒有持守上帝真理的世人截然不同,他們是「不屬於世界」的。(約17:16;另見詞語解釋「成聖」)

你的話語就是真理 耶和華的話語總是把事物如實地呈現出來,包括清楚顯示耶和華的美德、旨意和誡命,以及揭示人類社會的真實情況。跟耶穌在這裡的禱告一致,上帝話語的真理指出人該怎樣做才能成聖,被區分開來專門為耶和華服務,以及怎樣繼續保持聖潔。

17:19

自己保持聖潔 又譯「使自己區分開來」。耶穌降世為人時是聖潔的(路1:35),在地上時也一直保持聖潔。(徒4:27;來7:26)耶穌一生無可指責,甚至為了獻出贖價而犧牲生命,從而讓跟隨他的人得以「成聖」,也就是得以區分開來專門為耶和華服務。因此,耶穌在向天父禱告時可以說,他是「為了他們」而保持聖潔的。耶穌的門徒只要緊緊跟隨他的腳步,按照他教導的真理以及聖經顯示的真理處事為人,就能「通過真理成聖」了。(約17:17;提後2:20,21;來12:14)不過,他們不是靠著自己而是靠著耶穌基督才成聖的。(羅3:23-26;來10:10)

17:21

合一 又譯「團結一致」。耶穌祈求,他的真門徒能懷著共同的目標團結「合一」,正如他跟天父是「合一」的,彼此合作,思想一致。(約17:22)在哥林多前書3:6-9,保羅就描述了基督徒的這種團結;他們在傳道工作上跟弟兄姐妹和上帝合作,從而享有這樣的團結。(另見林前3:8以及約10:30;17:11的注釋)

17:23

有完美的合一 又譯「完全團結」。在這裡,耶穌把門徒有完美的合一跟天父「愛」他們聯繫在一起。這跟歌羅西書3:14說的一致,經文說:「愛能完美地維繫團結。」這種完美的合一並不是絕對的,不代表每個基督徒都有一樣的才幹、習慣和良心,或者說他們之間的這類差異都已經消除了。基督徒有完美的合一,指的是他們在行動、信仰和教導方面都團結一致。(羅15:5,6;林前1:10;弗4:3;腓1:27)

17:24

世界奠基 譯作「奠基」的希臘語詞在希伯來書11:11譯作「孕育」,跟譯作「孩子」的希臘語詞一起使用。這個詞在「世界奠基」這個詞組裡,看來指亞當和夏娃生下孩子這件事。耶穌曾把「世界奠基」跟亞伯聯繫在一起。亞伯顯然是人類世界中第一個可以得到救贖的人,而「從世界奠基以來……寫在生命冊上」的第一個名字就是他的名字。(路11:50,51;啟17:8)耶穌在禱告中對天父說的這句話也表明,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亞當和夏娃還沒有孕育後代之前,上帝就已經「愛」他的獨生子了。

17:26

我已經使……認識你的名 在禱告的結尾,耶穌再次提到他在約翰福音17:6說過的這件事。(另見約17:6的注釋)雖然約翰福音17:26用的希臘語動詞gno·riʹzo(「使……認識」)跟約翰福音17:6用的動詞(pha·ne·roʹo,「顯明」)不同,但表達的意思是類似的,後者也可以翻譯為「使……認識」。(參看約翰福音17:6的腳注)在聖經裡,使人認識某某的名可以指告訴人他的名字及其代表的一切,包括他的名聲以及他所透露的關於自己的任何事。(另見太6:9的注釋;參看啟3:4及腳注)除了使用上帝的名字,耶穌也向人揭示這名字代表的上帝有什麼旨意、作為和特質,從而使人認識上帝的「名」。在本節經文,耶穌進一步說「以後還要使他們認識」,這句話也可以翻譯為「以後還要繼續使他們認識」。可見,上帝的「名」將會繼續對那些跟從耶穌的人有越來越深刻的意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