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第6章注釋
說希臘語的猶太人 直譯「希臘化的人」,希臘語是Hel·le·ni·stesʹ。儘管這個詞沒有出現在當時的希臘文學作品或希臘化的猶太文學作品中,但上下文表明這個詞在這裡指的是「說希臘語的猶太人」,而這個譯法也是跟很多詞典一致的。當時在耶路撒冷的所有基督徒,包括說希臘語的基督徒在內,都有猶太背景,他們有的是猶太裔,有的之前歸信了猶太教。(徒10:28,35,44-48)在本節經文,譯作「說希臘語的猶太人」的詞(Hel·le·ni·stesʹ)是跟譯作「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的詞(直譯「希伯來人」,原文是希臘語詞E·braiʹos的複數形式)相對的。因此,Hel·le·ni·stesʹ在這裡指的是用希臘語彼此交流的猶太人,他們是從羅馬帝國的不同地方(也許包括德卡波利斯)來到耶路撒冷的。至於那些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他們可能大都來自猶地亞和加利利。這兩群基督徒的文化背景很可能不太一樣。(另見徒9:29的注釋)
說希伯來語的猶太人 直譯「希伯來人」,原文是希臘語詞E·braiʹos的複數形式。希臘語詞E·braiʹos通常指以色列人,也就是希伯來人。(林後11:22;腓3:5)但在本節經文,這個詞指的是說希伯來語的猶太基督徒,跟說希臘語的猶太基督徒相對。(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說希臘語的猶太人;約5:2的注釋)
分配每天的食物這件事 又譯「每天的服務(職務)」。希臘語詞di·a·ko·niʹa通常譯作「職務」,在這裡指基督徒職務的一個方面,即照顧會眾裡窮困的弟兄姐妹的生活所需。(另見徒6:2的注釋,相關的動詞di·a·ko·neʹo在那節經文譯作「分配食物」;路8:3的注釋)
分配食物 又譯「執行職務」或「服務」。在這裡,希臘語詞di·a·ko·neʹo指基督徒職務的一個方面,即照顧會眾裡那些理應得到幫助的窮困信徒,提供他們的生活所需。(另見徒6:1的注釋,相關的名詞di·a·ko·niʹa在那節經文譯作「分配……食物這件事」;路8:3的注釋)
是不對的 又譯「是上帝不喜歡的」。「教導人認識上帝話語的工作」被忽略,這是上帝和使徒都不喜歡的。(徒6:4)
有好名聲……的人 又譯「受到讚賞……的人」。原文用了希臘語動詞mar·ty·reʹo(意思是「作見證」)的被動語態。由於這裡提到的工作不僅牽涉到分配食物,也很可能涉及處理錢財、購買物資以及做詳細的記錄,因此需要由一些符合資格的人來負責。經文說這些人「充滿神聖力量和智慧」,也就是說他們總是在生活上順應神聖力量的指引,反映出上帝的智慧,而且這是顯而易見的。當時的情況比較棘手,會眾裡已經出現難題和分歧,所以需要一些經驗豐富的人來處理。這些人必須精明謹慎、明辨事理、有良好的判斷力。其中一個被挑選出來的是司提反,後來他在公議會的申辯表明他確實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徒7:2-53)
教導人認識上帝話語的這個職務 使徒行傳6:1和6:4都用了意思為「職務」的希臘語詞di·a·ko·niʹa。從上下文來看,這兩節經文談到的明顯是兩種「職務」,一種是為窮困的信徒公平地分配食物,另一種是根據上帝的話語提供滋養信心的食物。使徒們看出,他們不該花很多時間去分配滿足身體需要的食物,而應該專注於他們的首要職務,就是通過禱告、學習、研究、教導和牧養,為會眾提供滿足心靈需要的食物。他們知道,照顧會眾裡窮困寡婦的生活所需,是基督徒職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後來,雅各也在耶和華的指引下寫道,誰希望自己的崇拜得到認可,就必須「關心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雅1:27)不過,使徒們明白,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照顧所有信徒(包括那些寡婦)的心靈需要。
司提反……腓力、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以及……尼哥拉 以上七個都是希臘語名字,這可能表明使徒們是從耶路撒冷會眾所有符合資格的弟兄中,特意挑選了一些會說希臘語的人。在這些人當中,只有來自安提阿的「尼哥拉」被描述為「曾經歸信猶太教」,這暗示他也許是那七個人中唯一的非猶太人。至於另外六個人,他們的希臘語名字即使在猶太人當中也是很常見的。儘管如此,組成當時中央長老團的使徒們看來是特意挑選這幾個人的,目的是要照顧說希臘語的猶太人的感受。(徒6:1-6)
安提阿 這是聖經第一次提到這個地方。這座城位於耶路撒冷以北500公里。公元前64年,安提阿成為羅馬帝國敘利亞行省的首府。到了公元1世紀,安提阿已發展為羅馬帝國第三大城,僅次於羅馬和亞歷山大這兩座城。在很多人看來,安提阿是座漂亮的城,在政治、商業和文化方面也很有影響力。儘管如此,這座城卻有道德敗壞的名聲。在安提阿有相當多的猶太人,據說他們幫助了當地不少說希臘語的人歸信猶太教。尼哥拉就是其中一個歸信猶太教的人,後來他歸信了基督教。巴拿巴和使徒保羅曾在安提阿住了一年,在那裡施行教導。保羅也以安提阿為基地,開始他的海外傳道旅程。正是在安提阿,基督的門徒在上帝的指引下「首次被稱為基督徒」。(另見徒11:26的注釋)這個安提阿跟使徒行傳13:14提到的「皮西迪亞的安提阿」並不是同一個地方。(另見徒13:14的注釋以及附錄B13)
把手放在他們身上,委任了他們 又譯「按手在他們身上」。根據《希伯來語經卷》的記載,把手放在人或動物身上這個舉動可用來表達不同的意思。(創48:14;利16:21;24:14)把手放在某人身上,通常表示這個人受到特別的認可或受委任做特別的工作。(民8:10)例如,摩西曾把手放在約書亞頭上,委任他接替自己,約書亞就「充滿了神聖力量,獲得智慧」,能夠好好地執行帶領以色列人的工作。(申34:9)使徒行傳6:6這裡的記載說,使徒們把手放在一些弟兄身上,委任他們擔負特定的職責。使徒們是在「禱告後」才這樣做的,這表明他們希望得到上帝的指引。後來,一群會眾的長老團也按手在提摩太身上,委任他執行一項特別的任務。(提前4:14)提摩太也得到授權,可以按手在人身上委任他們,但他要先仔細考慮他們是否符合資格。(提前5:22及腳注)
奇事 又譯「異兆」。(另見徒2:19的注釋)
自由民會堂 在羅馬統治時期,「自由民」指那些曾經是奴隸而後來獲得自由的人。有的學者認為,屬於「自由民會堂」的人是一些被羅馬人俘擄但後來得到釋放的猶太人。有的學者則認為,這些從前的奴隸是歸信猶太教的人。
長老 見太16:21的注釋。
拿撒勒人 見可10:47的注釋。
就像天使的面容一樣 譯作「天使」的希伯來語詞和希臘語詞的意思都是「使者」。(另見約1:51的注釋)由於天使傳達的是來自上帝的信息,因此他們都平靜安詳,毫無懼色,深信自己有上帝的支持。司提反的神情也跟代表上帝發言的使者類似。他一臉平靜安詳,顯示他深知自己是無罪的。司提反說的話也表明,他深信「榮耀的上帝」耶和華會支持他。(徒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