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第15章注釋
爭議 原文使用的希臘語詞zeʹte·ma,常常用來指存在爭議的問題或當前辯論的話題。這個詞跟一個意思為「尋求」的希臘語詞(ze·teʹo)有關。(另見徒15:7的注釋)
長老 直譯「較年長的男子」,希臘語是pre·sbyʹte·ros,在這裡指早期基督徒會眾裡負有職責的弟兄。為了解決關於割禮的爭議,保羅、巴拿巴和一些來自敘利亞的安提阿的弟兄一起上耶路撒冷尋求指引。經文提到,他們去見的人除了「使徒」,還包括耶路撒冷會眾的長老。正如古代以色列的一些長老為整個國家服務,公元1世紀耶路撒冷的這些長老跟使徒一起組成中央長老團,為當時所有基督徒會眾服務。這個記載表明,最初由十二使徒組成的中央長老團,到這個時候已經有了更多成員。(徒1:21,22,26;另見太16:21;徒11:30的注釋)
改信 希臘語是e·pi·stro·pheʹ,源自一個意思為「轉過來」或「回到……」的希臘語動詞。(約21:20;徒15:36;彼後2:22)在談到跟崇拜有關的話題時,這個希臘語動詞的意思可能包括歸向真神或回頭崇拜真神,以及離棄偶像和假神。(這個動詞也出現在下列經文:徒3:19;14:15;15:19;26:18,20;林後3:16)在帖撒羅尼迦前書1:9,「離棄偶像歸附上帝」這個詞組裡就包含這個希臘語動詞。人在改信之前先要悔改。(另見太3:2,8;徒3:19;26:20的注釋)
有幾個信徒曾經屬於法利賽派 看來,別人在談到這些基督徒時,仍然會提起他們的法利賽派背景。(參看徒23:6的注釋)
熱烈的討論 又譯「辯論」。這裡用的希臘語詞跟一個意思為「尋求」的動詞(ze·teʹo)有關,含有「探求」或「提問」的意思。(《王國行間對照譯本》)這表明,當時使徒和長老都力求對整件事有透徹的理解,為此他們可能提出了一些問題,仔細地研究,無疑也開誠布公地說出各自的看法。
好消息 見詞語解釋。
奇事 又譯「異兆」。(另見徒2:19的注釋)
雅各 很可能指耶穌同母異父的弟弟雅各,也就是使徒行傳12:17提到的雅各。(另見太13:55;徒12:17的注釋)當割禮的問題被帶到耶路撒冷的「使徒和長老」那裡時,主持會議的看來就是雅各。(徒15:1,2)在加拉太書2:1-9,保羅描述的可能就是那次的事,他提到當時雅各、磯法(彼得)、約翰被人視為耶路撒冷會眾的「支柱」。
西門 又譯「西滿」,指西門·彼得。原文用的希臘語詞Sy·me·onʹ是一個用希臘字母拼寫的希伯來語名字。這一點表明,當時的會議可能是用希伯來語進行的。聖經只有在本節經文用了這個希臘語詞來稱呼使徒彼得。(另見太10:2的注釋)
一群歸他名下的子民 雅各用這個詞組時,可能想到了《希伯來語經卷》的一些經文,那些經文提到耶和華曾挑選一群人作他的子民,成為他珍愛的產業。(出19:5;申7:6;14:2;26:18,19)耶和華新挑選的這群歸他名下的子民,也就是「上帝的以色列」,從這個時候開始也會包括非猶太裔信徒。(加6:16;羅11:25,26上;啟14:1)作為代表上帝的一群人,他們應該宣揚上帝可頌可讚的事,在公眾面前尊崇他的名。(彼前2:9,10)談到血統上的以色列國族,耶和華曾說:「這族人是我為自己塑造的,我要使他們宣揚我可頌可讚的事。」(賽43:21)這番話同樣可以用在「上帝的以色列」這群人身上。早期的基督徒都勇敢地宣揚耶和華是獨一的真神,讓人看出當時世人崇拜的神都是假神。(帖前1:9)
先知書上的話 在聽到西門(即西門·彼得)說的話(徒15:7-11)以及巴拿巴和保羅講述的經歷(徒15:12)後,雅各也許想到了一些相關的經文,這些經文有助於他們對正在討論的問題有更清晰的理解。(約14:26)雅各指出,剛剛聽到的事「跟先知書上的話完全吻合」,之後就引述了阿摩司書9:11,12的話,而阿摩司書就屬於《希伯來語經卷》中一般稱為「先知書」的部分。(太22:40;徒15:16-18;另見路24:44的注釋)
大衛……的帳篷 帳篷,又譯「棚子」或「房屋」。耶和華承諾,大衛的王國會「永遠堅立」。(撒下7:12-16)「大衛的帳篷」(即大衛王朝)在西底家王被廢黜時就倒塌了。(結21:27)從那時起,大衛的子孫中就沒有人在耶路撒冷坐在「耶和華的寶座上」。(代上29:23)不過,耶和華會在比喻意義上重建大衛的帳篷,讓大衛的後代耶穌永遠做君王。(徒2:29-36)雅各指出,阿摩司預告的重建工程(即大衛王朝的重建)包括從猶太人和外族人這兩群人當中召集耶穌的門徒,也就是召集所有將要承受王國作為產業的人。(摩9:11,12)
讓餘下的人……懇切尋求耶和華 正如使徒行傳15:15的注釋提到的,雅各引用的是阿摩司書9:11,12的話。但雅各引述的部分內容,跟現存的希伯來語文本有所不同。有些人認為,之所以存在這些差異,是因為雅各引用了《七十子譯本》,也就是《希伯來語經卷》的一個希臘語譯本。不過,使徒行傳15:14在提到彼得時所用的名字的拼法表明,當時的會議也許是用希伯來語進行的。(另見徒15:14的注釋)如果是這樣,就有另一種可能性:雅各在發言時引用的是希伯來語的經文,而路加在記錄時則用了《七十子譯本》裡對應的經文。除了路加以外,雅各和其他《希臘語經卷》的執筆者在引用《希伯來語經卷》的經文時也用過同樣的方法。儘管他們引用的經文在《七十子譯本》裡的譯法,跟今天能看到的希伯來語原文稍有不同,但上帝還是容許這些執筆者使用《七十子譯本》,讓引自這個譯本的經文成為他指引人寫下的聖經的一部分。(提後3:16)關於本節經文中引自阿摩司書9:12的這句話,值得留意的是,《七十子譯本》寫的是「餘下的人」,而現存的希伯來語抄本寫的都是「以東剩下的人」。有些人認為,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是,在古希伯來語中,「人」一詞跟「以東」一詞看上去很相似。此外,意思為「尋求」的希伯來語詞也跟意思為「得到」的希伯來語詞的寫法類似。還有人認為,《七十子譯本》在翻譯阿摩司書9:12時根據的是一個古希伯來語文本,而那個文本跟現存的希伯來語文本有些差異,但這個觀點還有待考證。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七十子譯本》和希伯來語馬所拉文本都表明,阿摩司曾預告,外族人也會稱為耶和華名下的人,而這正是雅各這番話的要點。
稱為我名下的人 在《希伯來語經卷》裡,以色列人被稱為耶和華名下的人,意思是他們是耶和華的子民。(申28:10;代下7:14;賽43:7;63:19;但9:19)耶路撒冷及城中的聖殿被稱為歸於耶和華名下的地方,這表明耶和華接納這個地方作為崇拜活動的中心。(王下21:4,7)
耶和華 在使徒行傳15:14,雅各提到西門詳述了「上帝……眷顧外族人」的事;在使徒行傳15:19,雅各提到「歸附上帝的外族人」。在這裡,雅各引用的是阿摩司書9:11,12的話。在那兩節經文的希伯來語原文裡,上帝的名字出現了一次,就是在「這是耶和華宣告[又譯『說』]的」這個詞組裡。但希臘語詞Kyʹri·os(主)在本節經文出現了兩次,而兩次都是指耶和華。綜合考慮本節經文的上下文、引文的希伯來語原文、以及Kyʹri·os在《七十子譯本》和《希臘語經卷》其他地方的用法,《新世界譯本》有充分理由在本節經文兩次出現Kyʹri·os的地方都使用上帝的名字。(另見附錄C1以及C3的簡介和徒15:17)
這是耶和華說的 這裡引用的經文是阿摩司書9:12,在希伯來語原文裡,經文出現了代表上帝名字的四個希伯來輔音字母(相當於英語的YHWH)。(另見附錄C)
他要成就的這些事,[第18節]他在很早以前就知道了 根據對希臘語原文的另一種理解,這句話也可以翻譯為「他正在成就的這些事,[第18節]自古就讓人知道了」。
我認為 又譯「我的決定是」,直譯「我在判斷」。希臘語原文在這裡的用詞並不意味著,雅各(看來當時的會議是由他主持的)試圖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在場的所有人。他只是根據剛剛聽到的證言以及相關的聖經預言,提出一個方案讓弟兄們考慮。一本辭典也指出,這裡用的希臘語詞的意思是「在考慮過不同的因素後作出一個判斷」。因此,這個希臘語動詞在本節經文指的不是一個正式的決定,而是雅各在分析完剛剛引用的經文後提出的意見。
淫亂 希臘語是por·neiʹa(波尼阿)。在聖經裡,這個詞用來統稱某些受上帝禁止的性行為,包括通姦、賣淫、未婚的人之間的性行為、同性戀以及獸交。(另見詞語解釋)
勒死的動物 又譯「被殺而沒有放血的動物」。這條禁令看來也針對自然死亡的以及被其他動物傷害致死的動物。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樣死去的動物都沒有經過適當地放血。(出22:31;利17:15;申14:21)
每到安息日都有人把……在會堂裡朗讀出來 見路4:16;徒13:15的注釋。
摩西的書 雅各說的「摩西的書」不僅記載了法典的條文,也記載了法典頒布之前發生的事,其中提到上帝怎樣對待自己的子民,也透露了上帝的旨意。例如,從創世記就可以清楚看出上帝對吃血、淫亂和拜偶像的看法。(創9:3,4;20:2-9;35:2,4)通過這些記載,耶和華透露了全人類都要遵守的原則,不分猶太人還是外族人。使徒行傳15:19,20記載的提議不會讓外族基督徒感到「為難」,因為沒有強迫他們遵守摩西法典的種種規定。另一方面,這個提議也顧及了猶太裔基督徒的良心,這些基督徒多年來「每到安息日」都會聽到「有人把摩西的書在會堂裡朗讀出來」。(另見路4:16;徒13:15的注釋)雅各的提議無疑能夠促進猶太裔基督徒和外族基督徒之間的和睦與團結。
使徒、長老 見徒15:2的注釋。
你們好! 譯自希臘語動詞khaiʹro,其字面意思是「歡樂」,在這裡用作問候語,意思是:「願你們一切安好!」這封關於割禮的信是寫給各群會眾的,信的開頭用的是古代書信的常用格式:先說明寫信人是誰,再提到信是寫給誰的,最後是常用的問候語。(另見徒23:26的注釋)在《希臘語經卷》裡所有受上帝指引寫下的書信中,只有雅各寫的信把希臘語詞khaiʹro用作問候語,跟公元1世紀中央長老團寫的這封信一樣。(雅1:1)既然門徒雅各參與起草了這封信,可見以下推論是合理的:雅各書的執筆者就是使徒行傳第15章中主持會議的雅各。
誤導你們 又譯「使你們不安」。你們,直譯「你們的普緒克」。希臘語詞psy·kheʹ(普緒克,有些中文譯本譯作「靈魂」)在這裡指的是人本身,因此譯作人稱代詞「你們」。(另見詞語解釋「尼發希;普緒克」)
一致 又譯「同心一意」,希臘語是ho·mo·thy·ma·donʹ。這個希臘語詞在使徒行傳中出現過好幾次,常常用來描述早期基督徒之間獨一無二的團結。其中一些例子是使徒行傳1:14;2:46;4:24,在這些經文中,這個希臘語詞都譯作「團結一心」。
為了……連性命也不顧 這裡譯作「性命」的原文是希臘語詞psy·kheʹ(普緒克,有些中文譯本譯作「靈魂」)的複數形式,可以指人或人的生命。(另見詞語解釋「尼發希;普緒克」)整個詞組的意思可以理解為「為了……冒生命危險」或「為了……獻出自己的生命(或自己)」。
禁戒…… 又譯「遠避……」。基督徒必須遠避拜偶像和淫亂的行為,也不能吃勒死的動物(即沒有經過適當放血的動物)。至於禁戒血這條命令,其中「禁戒」這個動詞不僅指不可吃血,也意味著不應該以任何方式濫用血,藉此表示自己將血視為神聖。(利17:11,14;申12:23)
禁戒血 歸根結底,這條禁令源自上帝最初禁止人吃血的吩咐,這個吩咐是上帝給挪亞和他三個兒子的,因此也是給全人類的。(創9:4-6)800多年後,上帝把這條禁令納入給以色列人的法律。(利17:13-16)1500多年後,上帝在這裡重申了禁戒血的命令,而這次的對象是基督徒會眾。在上帝眼中,禁戒血跟遠避拜偶像和遠避淫亂同等重要。
勒死的動物 見徒15:20的注釋。
淫亂 見徒15:20的注釋。
祝你們安康 又譯「再見」,譯自一個希臘語詞。這個詞是當時的書信常用語,在這裡不一定意味著之前提到的要求是健康方面的指引,意思不是說「如果你們禁戒這些事,就會更健康」。其實,這個詞是在書信的末尾對收信人的祝福,祝願他們健康快樂、精神煥發。這個希臘語詞的用意跟希伯來語詞sha·lohmʹ類似,後者用來祝願人「平安」。(出4:18;士19:20;撒上1:17)事實上,《希臘語經卷》的一個現代希伯來語譯本(即附錄C4中的J22)在翻譯這個希臘語詞時,就用了希伯來語詞組sha·lohmʹ la·khemʹ,意思是:「願你們平安!」
有些後期的希臘語抄本以及某些語言的古老譯本在這裡加了一段話(這些抄本和譯本的用詞稍有不同):「但西拉認為自己應當在那裡住下來,只有猶大回去耶路撒冷。」不過,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那些最早期、最可靠的抄本裡,因此顯然不是使徒行傳原文的一部分。這句話也許原本是個旁注,用來解釋使徒行傳15:40,後來少數抄本把這句話納入了聖經正文。(另見附錄A3)
耶和華話語 見徒8:25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5:35。
耶和華話語 見徒8:25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5:36。
祈求耶和華賜給……分外恩典 「分外恩典」這個詞組出現在使徒行傳裡時,最常跟上帝聯繫在一起。(徒11:23;13:43;20:24,32)使徒行傳14:26也包含一句類似的話:「祈求上帝賜給……分外恩典。」(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