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服奈及爾河
《儆醒!》雜誌駐尼日利亞通訊員報導
看一回雄駿的野馬自由奔馳是令人振奮的景色。而奔騰的江河也是美景之一。可是正如一匹野馬對人的功用很有限,而險惡的河流亦然。
因此,尼日利亞在1964年訂下一項大膽計劃,要馴服奈及爾河。它是非洲大陸的第三大河流。奈及爾河流經西非五個國家。它從幾內亞開始,蜿蜒經過馬拉和奈及共和國,伸展至達荷美北部邊境,奔流數百哩,下到尼日利亞,直放大西洋。
這項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河水發電,因為其他發電來源如蒸氣及柴油發電廠已不足供應尼日利亞日漸增加的電力需求。於是,在幾經研究之後,遂決定在奈及爾的肯基島建築一條水壩,從大西洋沿岸的河上展延630哩。1964年二月20日,由一間意大利建築公司,因柏力基奴,取得工程合約。他們在1964年三月抵達工作地點立即動工。
許多人懷疑在1967年七月六日發生的尼日利亞內戰會不會影響到建築工程。可是這時的計劃既進行順利,而工作又遠離戰區,於是工程仍然按照計劃進行。
此項計劃預算要花221,200,000美元。誰肯付出這麼大的數目呢?尼日利亞願意付出此數的三份一。世界銀行同意付出差不多同等數目,其餘則由意大利、英國、美國和荷蘭負擔。因此,它其實已變成一項國際計劃。加拿大協助技術方面。而機器及建築材料則來自瑞典,奧大利,挪威,英國和意大利。
建築
這時,水壩工程隊已有5,700人。營幕由建築地盤伸展九哩,人口增至20,000名,成了一個城市!於是其中設備學校,商店,娛樂中心,街燈,自來水和溝渠,並且有醫院。
水壩的主要部份是混凝土。它從基礎向上建至215呎高和1,800呎長,等於二十層高的大廈!這部份包括放水堰,放水堰有四度五十呎乘五十呎的巨型水閘。它用來疏散過多的人,以及調整該河的下游水勢。
在下游方面的水壩基部,建有發電廠。有十二條引水道將水從蓄水池引至發電廠。水力轉動龐大的渦輪,每個渦輪可發出110,000匹馬力的電力。發出的電力通過頭上的電線進入下游水壩不遠的調對場。從這裡發放至一切路線,以滿足尼日利亞的電力需求。
那1,800呎長混凝土壩的每一邊都是大石和灌土的水壩。右邊的一條是8,000呎長,左邊同樣的則有4,000呎長。這就完成了水壩的主要部份。可是,左岸以外還有一條馬鞍形的壩,共長23/4哩。
僅是主壩,包括放水堰在內,已經用了800,000立方碼的士敏土。發電廠還要另用175,000立方碼。而灌土壩又用了9,000,000的材料。倘若將之堆在一方哩的區域內,就會變成一個九呎高的土墩了!
在1968年十二月廿二日,已首次從水壩獲得電力,而第四個渦輪則在1969年二月尾安裝完竣。因此,在工程開始後不及五年時間,水壩已能在1969年二月十五日正式啟用了。將來還要安裝一共十二個渦輪,而所產的電力將會超過尼日利亞在未建水壩之前的電力總和。
其他利益
由水壩造成的480方哩大湖確保供應灌溉的水量。同時,下游的陸地,以前因河水泛濫而無用的,現在也已填為耕地。另一種可能的利益便是漁業,希望每年能有漁獲達10,000噸之多。
肯基壩也將會成為航業中心,現在已建了一條兩邊可以封鎖的運河,以便船隻在水壩上航行。同時,水壩也調整和改善下游的水流,因此在航行季節會有相當的發展。這樣可使尼日利亞北部的各種產品更易運出海洋而轉送到世界市場去。
旅遊業暢旺也是這個湖的另一利益。非洲很少陸湖,在離開海洋這麼遠的地方有一個大湖,這會是多麼引人入勝。
將來的計劃
隨著電力的需求日增,現在已訂下兩項計劃,它們將與肯基壩合而為一。
首先是要在耶巴附近建一條水壩,地點約在肯基壩之下六十哩。它的水力將達現時完成計劃的一半有奇。它所造成的湖將直達肯基壩。
此外還要在卡杜那河的西路路海峽上建造水壩,卡杜那河的上游與奈及爾河相連。它將與耶巴水壩發出同等的電力。這幾條水壩一經完成後,則這項巧妙而合一的系統可以期望發出龐大而全年供應的電力了。
這些計劃對於尼日利亞的經濟方面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