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1 5/8 20-23頁
  • 以孔雀的眼光觀看事物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以孔雀的眼光觀看事物
  • 警醒!1971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孔雀的習慣
  • 孔雀父母分擔責任
  • 孔雀的羽毛
  • 孔雀的歷史
  • 孔雀
    洞悉聖經(上冊)
  • 羽毛——驚人的設計
    警醒!1982年
  • 羽毛的設計令人稱奇
    警醒!2007年
  • 牠們如何得著一身豔麗奪目的羽毛?
    警醒!199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1
《警》71 5/8 20-23頁

以孔雀的眼光觀看事物

《儆醒!》雜誌駐印度通訊員報導

一切事情開始於我將蛋殼啄開,跌跌撞撞地進入雀鳥生活的境域中的時候。我站在那裡對著熱帶的陽光眨眨眼,覺得十分惶惑。一切都這樣陌生,每件東西都使我害怕。憑著本能我認識媽媽,我極力貼近她,藏在她保護的羽翼之下。在那裡我覺得安全,覺得被愛。媽媽在我眼中是這麼堅強,這麼自信而使我充滿安全感。

我頭幾天的生活便是這樣過去。雖然我那時還未清楚知道,我是只小雄孔雀,還有兩隻小孔雀弟兄和兩隻小孔雀姐妹。這樣的家庭和普遍,因為孔雀產卵通常一次有四至六個。

說到雀巢,我留意到我在其中出生的巢建造於鄉村的空曠地方,在灌木叢生的地中挖出的低穴上。它用嫩枝、樹葉和草搭成——非常舒適,還可以躲避潛伏的敵人。從後來觀察所知,媽媽必定在這裡下過五隻光滑、奶白色的蛋,每隻約二寸半長。她焦灼地在蛋上坐了二十八天之久,直至我脫穎而出。

我知道在孵卵期間若發生意外事件,我便不能孵出了。我們的巢接近粟田和大麥田,牙嘸羅河的支流就在附近。離此不遠有一片荒蕪的礦地,那裡亂石嶙峋,長滿野草和矮樹,間中點綴著野石榴的灌木和刺槐樹。在夕陽西下的薄暮中顯出一片荒涼和靜寂。

突然間,灌木叢中似乎有隱祕的行動而惹起了媽媽的留意。她用銳利的眼光遍察叢林,窺見一隻野獸在徘徊。她伏在巢裡動也不動,那饑形於色的動物卻愈來愈近。媽媽的羽毛和四週的植物混在一起,看起來隱而不現。野貓過去了,踐踏著麥田繼續向前行。倘若媽媽被牠發現,則她和我們都會完了,因為母孔雀在極度危險時也不肯離巢而去的。

孔雀的習慣

我們小孔雀懂事得很快,不久便知道媽媽不是爸爸的唯一配偶。爸爸一共有五個太太!因此一隻雄孔雀在一年內可以成為二十五隻小孔雀的父親——在孔雀眼中看來,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情形。

我們一家屬於住在印度北部、離齋浦爾不遠的羅遮殊坦沙漠地區的小群孔雀家族。我們有許多姑姨叔伯,由於性喜群居,我們喜歡聚在一起,往往幾個家庭共同棲息於一株樹上。可是,繁殖季節一到,我的叔伯便都出外求偶去了。

孔雀一到黎明便醒來,可是並不立刻飛落地上,反而慢條斯理、逐枝逐枝地飛下。我們大聲發出「咪唷」的喊聲而打破了清晨的寂靜。我們都急於找尋早餐。媽媽教導我們小雛怎樣找尋好吃的東西。我們所吃的以草和穀物為主。我們時常整日在田隴上橫行無忌。由於這裡的人視我們為「聖物」,村裡的農夫咬緊牙根忍受我們對田地的蹂躪。肥美多汁的昆蟲是我們餐單上的名菜,鮮嫩的蜥蜴也很受歡迎。爸爸和媽媽甚至吃小蛇大餐!你若不以孔雀的眼光歡看事物,恐怕很難體會到其中的滋味。

一日的時間過去了,在黃昏我們早點吃過晚餐,然後用相反的步法回巢:我們慢慢逐「級」爬上,直至返回舒適的巢內。我們在晚上歸寢時是以紛擾和嘈吵聞名的。

孔雀父母分擔責任

以我的父母而論,爸爸的彩色美麗非常。另一方面,媽媽也知道怎樣配合顏色。她選擇一件在照料雀巢和卵子時與四週環境混合的衣服。可能為了忙於築巢、產卵、孵育和照料幼雛之故,她覺得美麗的毛衣不合實際。但爸爸卻不須分擔孵育的責任,因此有較多時間穿起漂亮的尾羽,昂頭闊步四週遊行。

可是,我必須承認,爸爸是全群精明的領導者。與外表看來剛相反,他時常都勤於守望敵人——野貓、老鷹和人。他的眼鏡和耳朵銳利非凡,因此很少孔雀被人捉住。以森林所有的居民而論,爸爸往往是第一個發現豹子行近的。在危險的時間,我們通常並不振翅飛去,雖然我們可以飛得快和得遠。反之,我們喜歡在地上疾走。

說到敵人,這使我記起僅在六個月大時所發生的事。我們幾隻小孔雀在樹下嬉戲。一隻小雄孔雀正在裝模作樣試圖仿效未成熟的求偶表演。地上有幾隻松鼠四圍奔跑,不遠之處有一頭藍樫鳥靜靜地棲在樹上。附近的榕樹有一群白頭翁鳥正模倣森林的歌聲。幾隻小孔雀正為一條被擒的蜥蜴而爭吵。突然間,爸爸發出一聲尖叫喝止我們。危險!我們四散奔逃。上空出現一隻飛翔的老鷹,幸而爸爸小心守護,我們才不至受害。

孔雀的羽毛

在起初幾個月我們很難與姐妹們區別出來。我們的尾羽彼此一樣。八個月後,按照孔雀的習慣,我們離家自謀生計的時候到了。這樣可以使母親在下次添丁之前稍作休息。這時我特別的尾羽便在真正的尾羽之上漸漸長出來。生長的程序很慢,一直要等到出生之後四年才能希望獲得全部的雄羽毛。

時間逐漸過去,我終於獲得了一套純淨無暇的軟毛和羽毛。我現在已長成了,有十一磅重,由頭至尾的長度差不多有七寸。僅是尾部上端的覆羽便有五呎。我已經長成熟了。我有希望活到十二歲高齡。現在我可以期望每年換衣服一次,也許甚至引起人類的欽羨,使他們攜著相機而不是攜著槍前來。

但願你有機會留意看看我就好了!從頭部看起,我頭上有一個直毛的冠,每邊有一塊白色。兩眼處也有一塊白色。長長的頸項上面蓋著燦爛的綠色和藍色羽毛,兩翼羽毛之下雜有斑駁的綠色,展延到肚子處則差不多變成黑色。請留意我的兩翼;與別處相反,是灰色起黑點。我真正的尾羽你並不能看見,那是棕色的。

我的上尾羽向後伸至五寸長,是青銅綠色和藍色的。這些上尾羽散開來像翮一般,其上現出閃閃生光的「眼睛」或眼狀斑。我高興時可以將它直豎起來,在背後像扇一般散開。我用實際的尾羽支撐它們,使其直立不動。我的確和惹人注目和欽羨。

可是這種展覽原不是為了贏得人的羨慕而舉行的。這乃是我求偶的方式。每年繁殖季節一開始,我便準備找尋未來的配偶了,看中一位時便立刻展開攻勢。我在她面前跳舞,挺起胸膛,豎高尾羽,昂首闊步地行來行去。同時我發出粗野沙啞的叫聲,在你聽來也許一點不美妙,但卻能夠讓她知道我對她感興趣。在表演的高潮下我震動下尾羽,使上羽毛顯得閃閃生光,並且發出沙沙之聲。這樣行很有效,因為在產卵季節,即一月至十月,我通常贏得四至五個配偶。這使我覺得自己像個戴滿珠玉的印度土王在妃嬪群中往來一般。

當然,我漂亮的羽毛也可能是一種危險。帶著這些額外的裝飾,我怎能逃過想食我的肉拔我的毛的獵人和商人的毒手呢?誠然,政府有法律禁止人獵捕和殺戮我的族類,但總是有些人不顧法律。你可以想像我逃避危險使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嗎?

有一件事我可以做來減少危險。每年我換毛時把這件美麗的紀念品丟在地上讓收集者看見拾去。此外,即使羽毛是我的負累,我卻以有響尾蛇般的敏捷而可以靜靜溜入茂密的叢林中。再者,在許多人眼中我是受尊崇的對象。他們視我為「聖」鳥。因此窮凶極惡的孔雀獵人也不敢太過明目張膽。

孔雀的歷史

在我的故事未結束之前我還想談談孔雀的歷史。你也許知道我們屬於雉雞的家族。可是,我的表堂親族在雉雞類中我有這樣多表堂親戚以致專家將我們歸入「有冠孔雀」一類。也許因為我們的冠使我們與遠親不同吧。我的祖先從挪亞方舟出來之後便定居在印度。幾千年來,我們在這裡的王宮和貴族庭苑中作裝飾品,有時甚至出使外國宮庭作為有羽毛的大使。

孔雀史上的一個大日子便是,我有些著名的祖先隨著腓尼基船隊踏入埃及國土,被送進法老王的宮庭作為貢品。聖經歷史也提及孔雀成為所羅門王所輸入的珍品之一。因此在三千年前,富麗堂皇的錫安王宮即已因為有活孔雀作為裝飾而大大增光。(列王紀上10:22,23)幾百年之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將二百隻孔雀帶回歐洲。

在整個歷史中我們都覺得很難了解人類的觀點。例如我們孔雀在印度幾千年來都被視為聖物,甚至受人崇拜。我們在他們的宗教傳奇中擔任重要的角色。今日在印度有些地方,殺害孔雀仍被視為犯法。可是古羅馬人卻喜歡以孔雀作佳肴。中世紀歐洲富人的筵席中若沒有美味的孔雀肉便被視為美中不足。你可以了解到,以孔雀的眼光來看這些事令我們感覺多麼惶惑。

現在,在結束談話之前,我想順帶糾正一下一個令我擔心的誤解。俗語有云「像孔雀般驕傲」,以致許多人以為孔雀是驕傲和虛榮的象徵。你認為這令我有何感想呢?這的確是真的嗎?你真的以為我們全智的造物主會將這種不受歡迎的品質賦予一個不能說話的受造物嗎?可是,若要完全了解孔雀的品質,就必須要以孔雀的眼光去觀察事物才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