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2 3/8 13-15頁
  • 石中之寶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石中之寶
  • 警醒!1972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玉是什麼?
  • 辨認真正的玉
  • 玉的價值
  • 玉的琢磨
  • 玉的用途
  • 翡翠——王者的寶石
    警醒!1979
  • 玉及其軼事
    警醒!1988年
  • 翡翠
    洞悉聖經(上冊)
  • 幫助聖經學生跟耶和華做朋友
    傳道與生活聚會手冊——2022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3/8 13-15頁

石中之寶

《儆醒!》雜誌駐泰國通訊員報導

一個中國小女孩隨著小朋友蹦蹦跳跳地走到街上,她的祖母小心翼翼地望著她。她忽然跌了一交。祖母急忙奔上前去扶起哭喊的女孩,但發覺沒有大礙,於是安慰她一番便又由她去玩了。可是這件慣常發生的事卻有一個奇異之點:祖母留意到小女孩兩腕上所戴的一對綠色小手鐲已跌碎到無可修補的程度,但卻看來對此感到極大安慰。

為什麼她會覺得安慰呢?因為這兩件小飾物是玉的;在她看來,小孩兒戴了它們便可以獲得保護。事實上,許多中國人都相信戴著玉器的人若遇到任何意外,玉器會被打碎,戴者卻會安然無恙。所以難怪祖母留意到她的迷信觀念看來獲得了證實,遂不禁表現「我說的不錯吧」的態度了!

這個故事幫助我們了解到何以在中國人看來,玉是「天地的精華」,「石中之寶」——甚至凌駕鑽石之上。

中國人認為玉具有超自然的起源,因此可以用來與上天相交而獲得屬天的能力。在傳統上他們認為玉與五種主要品德有關;敦厚、謙和、勇敢、公平與智慧。道家聲稱人若在適當的環境之下吞玉便可以長生不老、立地飛升。

當然,今日已很少人繼續相信此說,可是由此我們可見許多世紀以來玉在東方人眼中的確極受重視。姑勿論人們的迷信觀念,事實上玉亦的確是一種極美麗的寶石。在東南亞大多數地方,你若觀察一下中國或越南的盛裝貴婦,很少會見到她們不戴玉器飾物的。

玉是什麼?

有兩種不同的寶石都是以玉為名:碧玉,是鈣和鎂的矽酸鹽,和翡翠(或稱中國玉),是鈉和鋁的矽酸鹽。頗有趣地,「碧玉」一字來自希臘文的腎字,這顯示他們相信磨碎的玉可作醫治腎病之用。碧玉和翡翠的不同之處在收藏家看來十分重要。大致說來,翡翠閃閃生光而需要較高度的琢磨,碧玉則看來油潤多於光澤。

雖然中國一向是玉器藝術品的中心,玉石卻很少在中國出產。反之玉石是由外地輸入的,以土耳其斯坦為多。但現在碧玉主要來自紐西蘭,翡翠則多數發現於日本,緬甸和美國加州。玉石時常在河床發現,是由山上沖下的。玉也可以從山中採出,可是史國人較喜歡在柯床發現的玉。

通常我們一提到玉便聯想到翠綠的顏色。可是,玉的顏色其實有多種,從純白到黃、紅、藍和黑色不等。

辨認真正的玉

既然有許多種寶石與玉十分相位,我們怎能知道是否真品呢?倘若你想買一塊玉而不想買錯足以亂真的仿製品,最容易的方法莫如請專家鑑別。有兩件事使玉與別不同:它的密度和硬度。它的密度(或稱為比重)是指它與同體積的水的重量比率。翡翠的重力是3.4或較小一點,碧玉的比重則約為3.0。因此一塊三安士重的碧玉與一安士重的水具有同等的體積。

決定硬度的方法是根據一項簡單的原則,便是較硬之物可以刮花較軟之物,永不可能反過來。例如我們可以用一塊黃玉去試驗玉。倘若在玉上不能劃出痕跡,那就必然是真玉了。

較簡單的方法是用一張小鋼刀或針來抓刮或剔刺玉的表面。在真玉上是無法劃出痕跡的,但多數仿製品,如肥皂石,就會被刮花了。當然,不分皂白地抓刮或剔戳裁別人的藝術品並不是善法。可是,你若真的有理由要作試驗,找個不太顯眼的地方,如背後或底部,也可以驗得出來;真品是不會被刮花的。此外,玻璃也可以造成十分像玉,可是一塊玻璃的重量比大小相同的玉輕得多。

玉的價值

玉的價格相差很大。所牽涉到的不僅限於玉本身的內在價值。顏色、形狀、品質,特別是年代和歷史,都佔重要地位。1960年有一塊雕刻精全的中國玉以超過16,000美元的高價賣出。1860年英軍攻陷北京城之後從皇帝夏宮劫去許多珍奇玉器。今日你若看見一件標明來自「北京夏宮」的玉器,那定然是精品無疑,倘若標籤所說是真的話。

世界各地的玉器價值也差得很遠。在香港,一件玉器的價格可低至四元美金,但在歐美價錢卻高得多。根據香港一位著名玉器製造商說,一塊玉若是太暗,苔綠色,或太淺色,帶黃色,便是次貨的徵象。他說上品的玉必定是青翠耀目、緻緻生光的。它必須沒有斑點,而且差不多是半透明的。

玉的琢磨

玉的琢磨是一件悠長、緩慢而辛苦的工作——中國人被公認為其中巧手。北京有一間琢玉店,工匠們日夜輪班工作,仍然要幾年才完成一塊玉器。他們所用的方法至少在兩世紀以來毫無改變。他們怎樣琢磨呢?

我們首先必須知道的一件事是,玉是不能雕鑿的。反之,它須要鑽和磨。一大塊玉石先用鋸鋸成理想大小。由於玉身的堅硬,所以在其表面上要不斷加上比它更硬的潤濕研磨料。因此,事實上切玉的是研磨料而不是鋸。

玉石要從頂鋸起,然後由底鋸上,但工匠的巧妙技術可以使兩處切口合而為一、毫無差錯。在這階段所用的方法要視乎製作什麼器皿而定。鑽孔是用老式的手搖金剛石鑽。中空的銅管用來形成花瓶的內部;在鋼管旋轉一面加上研磨料和水,直至鑽成理想的深度為止,然後花瓶中央的多餘部分可將其敲出。倘若中央部分折斷而留下一截在瓶裡,則餘下的樁部也必須鑽去。

有些花瓶款式是一邊有柄的,在柄上掛有一個玉環,看起來像耳環戴在穿孔的耳上一般。這些環與花瓶其實都是出於同一塊玉,由工匠鑽出來而使其作懸掛狀。有時成串這樣的環都是由一塊玉所雕成。

玉碗的挖空是藉著一連串平衡而垂直的雕琢,直琢到硬玉的底部,將琢下來的餘玉一片片取出,然接用鋼模加上研磨料磨滑,最後的磨光則用木或皮革的旋轉碟子及特別的磨粉。

玉的用途

有一塊640磅重的玉送至北京,乾隆皇帝下令將其雕成假山。這項工作在1874年完成——它是一件非常美麗的藝術傑作,其中有山有河,樹木亭臺,絲竹成叢,人物穿插其間。北京玉匠甚至會離出更大的風景。可是,這件藝術品西方人也有機會欣賞,因為它現時存放在明尼亞波利斯市的瓦克爾藝術館中……它可能是美國最大的雕玉。

還有無數的物品可以用玉雕成——寶座、床、枕、屏風、筷子、茶壺、碟子、書(在玉片上刻金字,蓋以錦緞,放在檀香木盒裡)、佛像、名人像、花卉、梳子、棋子、扇子、玩具、鴉片煙槍和各樣飾物。有一個時期玉甚至被用來製工具,後來則被金屬所代替。

玉蟋蟀在死人殮葬時往往被放入死者的眼內或口內。曾有不少從墳墓中被掘出來,雖然玉與屍體接觸時常會褪色。這種迷信乃是根據蟋蟀象徵投生的見解而來——蟋蟀起初是地裡的幼蟲,後來卻能夠振翼而飛。經過三次殮葬的玉受到許多中國人所珍視。

聖經在以西結書28:13描述玉是推羅王所「佩帶」的飾物之一。出埃及記28:15,20,21透露有一塊刻上以色列十二支派之一的名字的美麗玉石鑲在大祭司亞倫的「決斷胸牌」上。出埃及記一書寫於公元前1512年左右,因此在3,400年前,玉的價值已為人所知了。雖然人們對玉的見解有時近乎迷信,但玉無疑是上帝賜給人的美物之一。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