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1 8/8 3-4頁
  • 友誼真已今非昔比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友誼真已今非昔比嗎?
  • 警醒!1971
  • 相似資料
  • 在沒有愛心的世界裡維繫真摯的友誼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9年
  • 交友之道
    警醒!1971
  • 基督徒友誼的恩賜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5年
  • 我為什麼無法維繫朋友間的友誼?
    警醒!199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1
《警》71 8/8 3-4頁

友誼真已今非昔比嗎?

在今日這個世界,正如聖經所預言,「不法的事大增,許多人的愛心,均冷淡了,」因此舊式的友情確已非常少見。(馬太福音24:12)雖然有些人仍然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甚至這些人當中有許多亦不輕易與人為友。

可是,你若試問一個普通的人他是否有很多朋友,無疑他會說「是」,或者猶疑不答。為什麼呢?因為「朋友」一詞的意義極其廣泛。

舉例說,僅是相識的人時常被視作朋友。也許有人說,「我的朋友多得很,在各種階層都有!啊,那個擦鞋童——他叫什麼?在街角那位肉店老闆,我常在那裡買肉;銀行家和我在生意上常有往來。看,我有這麼多朋友。」他也許甚至記不起這些人的名字,可是,這種偶然的相識也有人稱之為朋友。

事實上,春風滿面、稱兄道弟的熟絡態度時常被人誤認為友誼的證據。例如,有人僅在自我介紹幾分鐘後便堅要你直呼其名。他們也許會問,「府上在哪哩?你作什麼行業?在什麼學校讀書?結了婚未?有多少兒女?」這些問題幾乎一口氣講出。他們很快便似乎與人建立了私交。可是這種「親熱」的態度是不是真正友誼的證據呢?當你需要協助、經濟援手或安慰時,這樣的人有多少會給你一臂之助呢?

在許多西方人士心目中,「朋友」一詞已被應用在十分廣泛的關係上。它可以用來指有生意往來的人,童年遊伴或心腹之交。它也被用來形容各種商業,例如「友善的街坊市場,」「友善的旅行社,」「友善的銀行」等。甚至指環和項鏈也成為友誼的象徵。因此在美國,加拿大和有些西方國家中,朋友一詞未必指一種親密的關係。「友誼」可能指泛泛之交,也可能指深厚持久的關係。正如美國人有句話說,「這全視乎你的看法而定。」

歐洲的許多國家在經過戰爭和暴力的蹂躪後,友誼已變了質。較年長的一代均敏於承認友誼已今非昔比。在有些人看來,朋友是一個深深體會到別人的心智、氣質和興趣,並且對別人有最好影響的人。但在另一些人看來則友誼較與感覺有關。他們認為朋友是一個與自己有相同嗜好的人;他喜歡旅行、爬山、航海和通常冒險的行動。此種友誼牽涉到共享的經驗,但卻未必能產生彼此的信賴和忠誠。

以往的觀念是,友誼是一種像血緣關係一般親密的堅固聯繫,同時也是抵抗不法和不道德之人的一種保護力量。但這種看法在今日的世界裡幾乎已蕩然無存了。

促成這種改變的主要原因是,正如聖經所預言,「那時人要專顧自己,無親情。」(提摩太後書3:1-3)沒有親情的人自然不能有真正的友誼。

現代世界還有許多分裂的力量使親密的聯繫無法形成。真正的有誼需要時間去培養,可是今日的人卻遷徙不定。很少人在一處地方逗留到足以建立長久的友誼。美國每五個人中便有一人每年改變地址。世界各地的情形也差不多,人們都喜歡搬來搬去。

恆久的友誼也要求彼此的信賴和忠誠,可是這些品質卻很難在這個世代瀰漫世界的不安、不法、猜疑和殘暴氣氛中養成。

友誼也暗示到責任感和樂於分擔別人的負贅。可是今日許多人卻不肯讓自己與人深交以避免分擔別人的負累和痛苦。一位不斷遷徙的青年說:「我太太和我在幾個星期之間便結識許多新朋友。但我們永不讓友誼發展到捨不得離去的地步。」這種作風與耶穌基督的話相去何止天壤;他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翰福音15:13。

有意義的友誼要求我們作犧牲,但今日許多人都不肯作任何犧牲。因此以往曾為人帶來許多溫暖祝福的舊式友誼現在已如鳳毛麟角了。

可是,今日世上仍然有真正的友誼存在;這種友誼與聖經所載存於大衛與約拿單,路得與拿俄米之間的感人友誼無異。(撒母耳記下1:26;路得記1:16,17)這種友誼主要存在於堅信上帝和他的道聖經的真正基督徒當中。例如耶和華見證人發現他們的朋友正在迅速增加中。(馬可福音10:29,30)但在真正的基督徒之外,純真的友情便少而又少了。這無疑是人類的一個重大損失。

可是為什麼要對人友善呢?在這個邪惡的世界裡我們可以怎樣對人友善呢?我們應該交一種朋友和怎樣培養友誼呢?這幾個和其他合時的問題你可以在下一篇文章找出答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