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2 3/8 25-28頁
  • 音書早達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音書早達
  • 警醒!1972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早期階段
  • 郵政協會的成立
  • 若干通則
  • 協會如何執行任務
  • 大會的工作
  • 不管雨雪紛飛還是郵量浩繁——郵遞也往來無間
    警醒!1994年
  • 書信傳意
    神聖教育使你得益——傳道訓練班課本
  • 集郵——趣味盎然的嗜好、有利可圖的生意
    警醒!1995年
  • 集郵嗜好談
    警醒!1972
查看更多
警醒!1972
《警》72 3/8 25-28頁

音書早達

《儆醒!》雜誌駐瑞士通訊員報章

你把信放進信封裡,封上口,貼上郵票,往附近郵筒裡一扔便寄出了。於是你對這件事就再無牽掛了。你確信所寫的訊息會安全達到信封上所寫的人手中。

可是為什麼你可以這樣確信呢?你有試過想想那為你及千百萬人傳遞訊息,從地球的一點至另一點,甚至傳到數千哩之外的遠地的組織嗎?一枝小小的郵票,僅花幾角錢或僅是一角錢,怎麼能完成這項偉舉——也許將你的訊息傳至地上最遠的地方呢?既然信件可能要經過多處地方才能到達目的地,郵票所代表的錢歸於誰呢?

也許你很想弄清楚以上和其他的問題,例如現行的國際郵政制度如何成立?有關方面正採取什麼步驟去改善和擴大郵政對人類的用途?

早期階段

早期歷史透露傳信制度存在於波斯人、羅馬人和南美洲的印加人中間,但僅供政府通訊之用,普通市民無權享受這項安排。此外,很少平民能讀能寫,因此自然無法利用這種通訊方法。

使通訊的要求突然成為當務之急的幾項因素是;西半球的發現及隨之而來的人口散布;印刷術的發明;教育機會的普及等。為了適應這種需求,法蘭茲·雲·德薩斯在十六世紀創始一種國際郵務,當時僅限於在歐洲幾個國家經營。郵件的交換受國際協定所管理——不是一項總協定而是包括若干雙邊條約。

汽船和鐵路時代造成廉價運輸的私營郵務,並且大大促進書信通訊方式的增長,郵政管理方法和郵費的標準化及手續的簡化遂成為必需。1840年英國採用「便士郵費」以及諾倫·希路發明郵票均是有益的發展。

試想想,直至十九世紀中葉,美國郵政還未採用我們所知的郵票和信封;這豈不很奇怪嗎?那時的寄信者僅是將信箋摺好,將地址寫在外面。通常最後一摺用蠟封上。郵費是在郵局付的,數目印在信外。

1863年郵政業務作了進一步的改進,應美國郵政局長蒙哥馬利·白里亞之請,歐洲和美洲有十五個國家派代表前往巴黎出席國際郵務促進會議。

郵政協會的成立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要設立一個統一的國際協定或協約。郵政聯會的大綱由北德意志聯邦的一位高級官員起草。1874年由瑞士發起在貝恩召開會議。二十二個國家的代表迅速同意簽訂著名的貝恩條約。

郵政總會於焉產生,由1875年七月一日正式成立。許多新加盟的國家建議改換另一個適合名稱,那便是三年後所採納的萬國郵政協會。

協會成立二十五周年紀念時在瑞士豎立了一個適切的紀念碑——在一塊粗糙的花岡石台上矗立著一個地球,四週環繞著姿勢優美的人物代表國際間的通訊,將信由一手傳到另一手上。每年有數以千計的人前往參觀。

有七十多年的一段時期,申請加入協會的新會員僅由單方面宣布加入,可是1947年的巴黎會議卻將此項規定修正。此後申請加盟先由瑞士政府檢討,然後向眾會員提出。最低限度要有三份之二會員贊成才能接納申請。可是1964年的維也納會議通過聯合國任何會員國只須由瑞士政府正式宣布便可以加入為會員而不必有三份之二以上的會員投票贊成。

若干通則

協會規則的簡單大大有助於組織的順利進行。這是一個迅速增長的公眾服務組織,以利他為目的。即使世上發生許多政治動亂和國際紛爭,這個組織仍然繼續執行其業務而獲得相當成功。

協會的基本現則申明其宗旨目的及列出確切的規條,題名為「總規則。」這些規則可以調整至若干程度以適應每個會員國的實際狀況。

會員國家共開構成一個「互相交換郵件的郵區」,並「保證在協會區域內郵件可以自由運送。」

協會將會員國對於費用的徵收加以劃一化,發信國與受信國之問的分帳方式已經廢止。因此,自1875年以來,發信國收取全部郵費,受信國投遞郵件則絕不受酬。

這項原則所根據的假定是,發信引致覆信,因此使兩國的郵件數量大致均等。這是一項慷慨而切合實際的政策,使一切會員國的手續大為簡化和更經濟。

但自1874年以來世界的情況已大為改變。由於「Ao郵件」意即書信、明信片、航空信和小郵包以外的郵件,數量大增,有些國家在1969年的東京會議席上提出修正的建議。結果產生了新的規則,那便是,任何會員國Ao郵件寄入的重量若超過Ao郵件寄出的重量,在差額上可以收取每公斤「50金生丁」的補償費。此早晨規定從1971年七月一日開始生效。

協會的憲章規定設立一個執行理事會,每五年召開一次會員國大會及設立一個國際事務局。

協會如何執行任務

大會是協會的最高機構,有責任處理一切立法事宜。它在原則上每五年開會一次。它與執行理事會緊密合作以處理若干事項,例如在事態的發展使其成為必需時酌量修正協會的規則等。至今已召開過十六次常會而作了不少有益大眾的安排,包括郵匯業務,盲人書籍的免費郵寄等。

關於郵訂報紙及定期刊物的寄發,早於1891年在維也納獲得協議;這是本刊讀者特別感興趣的一件事。像協會本身一樣,出版《儆醒!》雜誌的國際組織也差不多有一百年的歷史。目下每兩星期有超過六百萬本《儆醒!》雜誌以二十六種文字寄往差不多200個國家地區和海島。此外還有其他數千種雜誌和報紙每日需由郵局處理,由此你可以意識到郵政當局所執行的工作多麼艱鉅。

設立在瑞士貝恩城的國際事務局擔任收集情報的工作,並發出任何行政機構所需求的情報和訓示。它也負責發展郵務技術的協助,甚至應邀擔任仲裁者的角色。它的經費由協會會員分擔。最近它遷往貝恩郊區一間大建築物中。

執行理事會是一個常設機構,由三十一個會員國組成。它的責任是繼續執行由一個大會至另一個大會之間的協會活動。這個機構的工作與國際事務局有緊密聯繫。

瑞士聯邦機構擔任監督的角色而有權者諮詢國際事務局的經濟活動、組織和行政。它也是協會規章的官式委託者,並對於會員的資格操有相當的法律權力。

大會的工作

為了趕上世界情況的急遽變化,郵務協會的每個大會均有極繁重的節目。例如,第十五屆大會於1964年在維也納召開時就舉行了140次會商。與會的500名代表檢討及票決了1,160項議案。

第十六屆大會於1969年在東京召開,它是首次在亞洲舉行的會議。與會的523名代表來自142個會員國中的132個國家。它審理及票決了幾百件議案。會議的決策大大影響到普世五十五萬間郵政局和每年處理超過二千五百億國內國外郵件的四百五十萬郵政從業員。

去一間現代郵政局參觀一下可以觀察到它對一般市民所作的龐大服務。這包括本地和外地的匯款,更有投寄包裹及送到收款的服務。此外,若要保證投遞妥當,還有擔保及保險的寄遞方法——這項服務對昂貴及緊急郵件的郵寄極為重要。

世界各地大多數的大都市和許多較小的市鎮均最低限度每日派信兩次——送到家中或商業地點。直至比較近代才有空郵服務,使信件及小郵包的投遞速度突飛猛進。現在二三千哩外的來鴻只需四十八小時的郵遞時間便可以到達了!

許多年來鐵路的發展大大有助於郵遞的速度和效率。特別的有軌郵車以與火車同等的速度日夜馳往遠方。在路上的小站甚至不須停車便可以放下郵袋。不但如此,藉著精巧的起重機之助,飛馳的火車也可以拾起路旁的郵包。

因此關於你的信件的投遞工作所牽涉的其實比你在本地郵政局所見的繁複得多。拾信、揀信、裝袋以及將郵包儘快分發,僅是遍布普世的郵政網的例行公事而已。你可以坐下來寫封信給遠在天涯海角的另一個人,同時合理地期望你的信會達到收信人之手,即使他或她是一名戰俘或平民俘虜,這豈不是一件奇妙的事嗎?一般地說來,你的信不會受到干擾。很少國家有能力或意向去檢查每日大量湧來的信件。

由於郵政協會的安排,各地所訂的郵費都是大多數人力所能及的。即使你由於政治及經濟所限不能探親遠方的親友,溫暖的通信卻對於保持親情或友誼有莫大的幫助。

波斯快馬傳驛的速度和效率使希臘歷史家希羅多德十分欽佩。他所寫下來的感想,現在刻在租約郵政總局的門前:「雨、雪、炎熱或黑夜的昏黑均無法阻止郵差迅速地完成任務。」甚至當你在睡鄉的時候,你的信件正在路上向目的地飛馳。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