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過雀巢湯嗎?
《儆醒!》雜誌駐星加坡通訊員報導
什麼?真正的雀巢湯?不錯,是用鳥巢煮的,任何熟悉中國菜色的人都會告訴你,這種別饒風味的清湯是由褐雨燕可食的巢所製成的。
這種雀鳥的身體從喙至尾僅有四吋半至五吋半長。牠們飛得很快,飛行的大部的時間都用來覓食。羽毛呈黑褐色,棲身於熱帶的沿岸地方;北至南越,南至澳洲昆士蘭海岸都有發現。
小褐雨燕實際上用自己一串串凝結的唾液來編巢。鳥巢黏結在高不可攀的懸崖頂或峭壁上。採集鳥巢的工作在孵雛季節之初進行。首先,採集者將一切舊巢從懸崖峭壁上掃下。婆羅州的土著用垂直的竹竿爬到百呎高以上,再用其他平衡的竿將巢取下,新巢一經築好便被採去。這樣重複幾次,最後採集者終於讓鳥巢留下來,使鳥兒可以安然孵雛。
第二步是將巢打碎,在日光下晒乾,然後運往大小城鎮,使當地的中國人可以在家裡享用或在餐館裡自豪地介紹給外國顧客。
中國人欣賞燕窩不僅因其美味。熟悉傳統的人會告訴你這味菜也具有醫藥上的價值,誠然,醫藥科學並沒有正式證實此項聲稱,可是化學分析卻透露這種黏性的巢富於蛋白質,並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相當數量的鈣、鐵及維他命乙1。
一般中上階級的人士在興之所至時都可以喝得起這味湯。當然,在西方城市中會相當昂貴,但在亞洲各城市卻較為經濟,甚至在路上攤檔也有售賣。
富於冒險精神的人也許喜歡在自己廚房裡試製一點燕窩語。在吉隆坡,正如大多數東南亞城市一般,燕窩主要由中藥店出售。我們去到一間中藥店,店員很有禮貌地問我們要什麼。
「燕窩,」我們用廣東話回答。
「啊,」店員叫道,裝出一副專家的面孔。「我向你們推薦最上品的,」他拿出貨品來,並繼續說:這是巴西燕,是講究飲食的人前最歡迎的一種。」
「有什麼特色使它成為上品呢?」
「因為你可以將它燉一整天,小串的形狀仍保持不變。這種貨色來自婆羅州,我保證你不會失望。」
看來燕窩有多種品質,價錢從24坡元一兩(1-1/3安士)至7.50坡元不等,後者是來自保勝·他奧文的本地貨色。我們留意到本地貨比較鬆散而不像舶來品的匙羹狀。
經過討價還價之後,我們攜著貨品回家。我們將燕窩在水裡浸了一夜,翌晨的第一件事便是坐下來耐心地從柔軟膨脹的燕窩中揀出鳥的細毛和其他雜質以使其清潔。
一位熱心的中國鄰人告訴我們:「在揀淨了的燕窩中加入適量的水和冰糖,至夠甜為止。然後放在燉盅裡燉兩小時。」
她並且告訴我另一種美味的製法,說:「較簡單的方法是用雞片和火腿片,加上適量的水,與燕窩同燉三小時。上桌時可加點芙蓉,意思便是將雞蛋拌勻在舀起之前放入湯裡。」
「我在四十年前作新婦的時候,」她回憶往事說,「要對所有的長輩奉茶,由於我們的家境頗為富裕,我們使用甜燕窩湯代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