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億萬人的飲品
《儆醒!》雜誌駐巴西通訊員報導
飲咖啡不可像飲水般一口氣喝下,好此道者說。咖啡的用處不是僅將食物沖下去而已。不,他們聲稱,咖啡須要慢慢飲才能領略其中的滋味。若要享受其中樂趣,就必須細意品嘗。有些人認為早上飲一杯咖啡是無上的樂趣,也有人喜歡在餐後飲用。可是大多數人都在任何時間都樂於飲一杯。它的確是億萬人的飲品。
咖啡在短短時間獲得神速的進展。作為飲品而論,它的歷史僅可追溯到700年前,與它的競爭對手,茶,相較只有一半長久。可是咖啡究竟在那裡開始的呢?
根據傳說,阿比西尼亞有些牧人發覺綿羊和山羊在吃下某種樹葉後晚上保持醒覺。收入嘗試那種樹葉和漿果,終於製成一種含有刺激性的飲品。
來自阿剌伯的商旅從阿比西尼亞帶了一些這種植物回家,它在新地區裡生長得很好。事實上,它移植到阿剌伯之後才獲得咖啡亞·阿剌伯加這個學名。阿剌伯人將咖啡保持祕密約有二百年之久。終於別人也發現了這種植物;在十七世紀末葉荷蘭人將其在爪哇種植——後來也在南美北岸的蘇利南培植。
咖啡現在雖然十分流行,但當時並不立即被人接納為良好的飲品。反對者提出道德和宗教的理由。回教對於飲用這種刺激飲品是否適宜發生了分歧的意見。在1674年有一群英國婦女向政府請願禁止這種飲品,聲稱它會使家中的男人墮落。可是,咖啡卻逐漸受人歡迎而贏得了心愛飲品的美譽,在天氣溫暖或寒冷的地方莫不皆然。
咖啡的征服
為了獲得最大勝利,咖啡首先要尋得氣候適宜的種植地點——炎熱而潮濕的地區以及其他必需條件如高地肥沃多砂的土壤,溫度在華氏60-90度之間等。我們留意到荷蘭將咖啡在南美種植時也像先前的阿剌伯人一樣,極力將其保守祕密。
直至1727年才有一位名叫法蘭斯高·柏佛地的軍官首先將咖啡樹從法屬圭亞那祕密帶回巴西。他和其他的人絕沒有意料到此舉的重大收穫。目下巴西的咖啡在世界產量上佔三份之一,並成為咖啡最大的輸出國,比最接近的競爭者,哥倫比亞,產量多三倍。
巴西每株咖啡樹的收穫很驚人。一樣咖啡樹平均年產漿果二至六磅,而其他地方的產量僅在七安士至一磅半之間。何以分別如此鉅大呢?因為巴西咖啡樹每年有二至三造的收成。
咖啡樹和漿果
通常咖啡樹種了三年便開始結果,以後在二十五至五十年間每年都有生產。
漿果初時很像小小的綠色橄欖,後來變成紅色,熟了之後,又轉為深紅色,表皮光澤潤滑。果子熟到紅色時豆與外皮之間含有一種甘甜可口的蜜汁。果子必須在適當時候採摘。若未熟透便毫無味道,倘若過熟則會跌落地上腐爛。
咖啡一經開始採摘,工人便從早晨工作到黃昏。這樣行有很好的理由,因為一陣驟雨降下便可能破壞了收穫。
漿果採集後即裝入袋裡送往機器烘乾或用手撒在地上由陽光晒乾。倘若氣候適宜,三至十日便完全乾透。漿果乾至可以用手剝開時,便可以用機器褪去外皮。
咖啡的分門別類
人們時常感覺詫異,咖啡竟有這麼多種商標可供選擇。品質,混合量和價格均有很大差別。分別等級的方法是以品種、純度、豆的大小和味道為根據。
以分別品質的等級為例,先從多袋咖啡中取出樣本。專家們在每九安士的樣本中計算缺點的數目多少來評定品質的優劣。
各種缺點都被評定分數或價值。普通的一兩種缺點是純度不足,包括機器或工人未能將石子或小樹枝除去,以及由於不良的種植方法使咖啡豆本身出現的缺點。
然後輪到味道試驗。訓練有素的專家們決定咖啡味道的香醇或粗烈,方法是從每杯樣本啜一口。他們永不將咖啡吞下,反之只讓咖啡掠過喉間便將其吐出來。
大多數著名牌子的咖啡,其種類和混合度都不相上下;可是每種都各有特點以投合某些人的愛好。負責混合的人使用不同的材料,像藝術家般產生平衡而可喜的結果。例如,有一種混合可能加入「巴西豆」來增加分量及使味道「中和」。混合者盡量使其色香味俱佳以期產生悅目、可口及芳香撲鼻的效果。
市上有些咖啡粉是用低級咖啡豆所製,既然全部的豆都磨成了粉,誰知道所使用的是上等的豆與否呢?
若干有價值的提示
由於咖啡含有刺激性,患有心臟病及高度神經質的人士時常不宜飲用。即使是健康正常的人也要提防嗜飲咖啡成癖的傾向。有些人發現飲用除去咖啡鹼的咖啡比較無礙於健康。
可是,你若是一位好飲咖啡的人,也許你會發現購買烘過未磨的咖啡豆比磨好包裝的更為化算。若是可能,最好親自看著它們被磨成咖啡。這樣你便可以確如它是新鮮咖啡,而且較少機會受騙,例如被人在咖啡裡混入其他成分如砂、粟米、豆、花生或血等。
試驗咖啡末純度的一個簡單方法是撒點咖啡末在一杯水面上。倘若咖啡是純淨的,粉末便會浮起,因為它們吸水十分慢。倘若咖啡裡含有外物,則粉末便會迅速吸水而沉下杯底。
倘若保護得當,烘過的咖啡可以保存十日至二十日而不失去香味。但若暴露在空氣中,則無論烘過或未烘過的都會失去色、香、味。濕氣會使其發生霉味。因此咖啡應該放在乾爽和緊蓋的容器裡。
咖啡的多種用途
咖啡有多種別饒風味的調製法。例如,凍咖啡加糖,落一片檸檬可以令人精神振奮。在盛暑季節,冰凍咖啡及咖啡雪糕的大行其道。也有人用咖啡製成美味的咖啡蛋糕。可是,為普世億萬人所喜愛和最流行的方式還是清咖啡或咖啡加奶。
科學家正試驗咖啡豆的其他用途。例如有人留意到,咖啡灰可造成上好的肥料。牆壁、地板和屋頂的消毒劑和絕緣材料也可以用咖啡造成。甘油可以用咖啡油提煉,而且咖啡油也可以用來製造漆油、肥皂及其他多種用品。
因此,咖啡豆的用途正變成愈來愈廣泛。當然,最流行的用途還是作為飲品。請想想!美國人每天飲5億杯咖啡。美國平均每人一年要用十五磅咖啡。美國每年消耗的咖啡達30億磅之巨。頗奇怪地,這個數字與巴西每年咖啡的產量很相近。咖啡是億萬人的飲品還有任何懷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