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驚異的動物醫生
動物醫生?這聽起來好像出自兒童的故事書。但這是一件事實,許多動物在醫治自己的疾病方面頗為成功。牠們所用的方法許多時甚至比人所用的更為有效。不錯,動物憑著造物主所賜的本能可以在生病時自行醫治。
博物學家兼作家艾古堡·羅列治憶述他少年時代在農場上生活時豢養了多種野獸作為寵物,其中之一是一隻白尾小鹿。有一天他發現他的寵物被鐵線籬笆在身上割了一條大傷痕。為了醫治創傷,他為小鹿將傷口洗淨裹好。
可是,小鹿對於應付這種意外好像比牠的人類朋友知得更多。牠扯下包裹布,小心地舔去傷口附近的毛,然後將傷口暴露在新鮮空氣及陽光下。結果如何?傷口很快便復元了。
這頭小鹿怎能獲致如此良好的效果呢?有人發現動物的舌上有第一流的防膿劑存在。唾液中的酵素可以作為天然的溫和殺菌劑。實驗指出若在細菌的培植中加進一點唾液,細菌便不會繁殖。但在沒有加上唾液的地方,細菌卻繁殖起來。因此,在多種動物的口中看來都有個天然藥箱。
治療方法與藥劑
動物在受傷或生病時,上帝所賜的本能便會施行診斷和指示處理方法。這使牠們知道在患處施用最佳的治療方法。正如法蘭·里恩在他所著的《自然界的壯觀》一書中評論說:「動物看來知道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例如動物若受了傷,牠會找尋一個偏僻的地方作完全的休息。若是發燒,牠會憩息在一個通風、陰涼的近水之處;牠在那裡靜靜躺著,少吃東西而多飲水。倘若患了風濕,牠會將自己曝晒在太陽下,吸收陽光以減輕痛苦。有時牠們會齧食青草作催嘔劑。在需要收斂劑的時候,某些動物會齧食橡樹的樹皮和嫩枝;這些東西含有鞣酸,所以是一種收斂藥物。
野生動物收集家約瑟·杜文曾在頗為有趣的情形下看到動物的醫療效果。有一天他發現他的寵物,一隻巨猿,在作日光俗,並將兩手放在左頰上。他留意到巨猿在左臉塗滿濕黏土,並將大堆黏土壓在較低的左顎上。他同時看見巨猿口裡也塞滿黏土。巨猿是在作滑稽戲嗎?不,因為杜文很快便看出猿的下顎腫起,原來牠患著嚴重的齒齦膿腫。
巨猿所作所為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牠以凍黏土敷在患處來治病。這種方法有治療之效嗎?三日後巨猿拔出病齒;周時為了誇耀牠的療法成功,牠自豪將拔出的牙齒呈示主人。不錯,巨猿醫生在處理牙痛難題方面極有心得!
非洲的水牛先生在處理健康難題上也同樣拿手。杜文敘述有一次遇見一群患著惡性疥癬的水牛。他尾隨其後看看牠們在作什麼,牠們經過十日的行程後到達一處泥沼的岸邊。水牛於是減少食量,終日在泥淖裡打滾,只露出頭和頸在水面之上。
過了一個月,杜文察看其中之一,他看見患處已開始再生毛,頑癬已不見了。由於牛群沒有顯出前行的跡象,他便繼續看守著牠們。幾日之後,牠們開始治療頸部,不時將頸在泥淖裡轉動,使又厚又硬的泥塊凝結於其上。水牛直至完全醫癒之後才恢復正常的食量和停止濕泥醫療法。
預防疾病
當然,治病是一回事,防病又是另一回事。關於後者,我們發現上帝也賦予動物採取防病措施的本能。不錯,許多動物,無論大小,都會採取步驟,去幫助自己維持良好的健康。
「無論飛禽走獸」羅列治說,「都經常沐浴。這不但除去身體上的寄生蟲,而且除去可能的傳染病媒介。沐浴有許多種,包括水浴、日光浴、泥浴、塵浴等……有些狩獵鳥,如鵪鶉、松鶴和野火雞等,差不多每日均以塵浴除去蟲類。」
請想想野火雞怎樣維護雛鳥的健康。在天雨之際,幼火雞抵抗疾病的能力較低。於是母鳥強迫牠們吃一種安息香的苦葉。雖然這些葉子不是火雞的經常食物,它們卻可以在幼雛的健康遭受威脅時供給牠們所需的補劑。
甚至以動物屍骸為食的兀鷹也採取預防疾病的衛生措施。牠們小心保持食器——利喙——的清潔。牠們選擇充滿陽光的高地蹲著,張開兩翼來清潔羽毛。羅列治指出兀鷹的生活方式需要牠們「特別留意衛生,而牠們亦的確如此行。」難怪這些吃腐肉的猛禽不受所吃的腐肉傳染疾病。
黑熊經過冬眠在春天醒來時由於健康失調以致很容易患病。牠們的預防藥物是什麼呢?牠們於是多吃漿果,並掘出大量有輕瀉作用的花卉球莖來吃,以幫助牠們恢復健康。
你知道有些毛皮動物如貓、狗等用舌頭舔自己的身體其實是為了預防疾病嗎?這些動物大多數在食物上攝取不到維他命D。可是,陽光曬在毛皮上可以產生這種維他命。因此牠們以舌舔身以吸取維他命。這樣行便不致患佝僂病。
我們可能以為海中生物不斷在沐浴。可是深海生物仍不斷除去附在體上的污物。許多甲殼類動物運用足部除污。有些魚身上附有細小的甲蟲作為污物吞吃者。不錯,水中生物也採用預防疾病的方法。
曾任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的雷爾·蘭格斯特爵士說:「這是一件令人十分驚異的事,生物在大自然裡竟能這麼完全適應環境,以致除了人之外,在各種動物之間疾病並非一種經常和正常的現象。動物所遭受的疾病,除了若干短暫和十分稀罕的之外,均由於受人類干擾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