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5 7/22 25-27頁
  • 水牛——既忠心又有用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水牛——既忠心又有用
  • 警醒!1995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體格魁梧、遍布世界的動物
  • 繁殖迅速的移居者
  • 母牛皇后
  • 並非僅是活拖拉機而已
  • 水牛的重量下降
  • 非洲水牛——合作合群的動物
    警醒!1994年
  • 另一個世外桃源
    警醒!1998年
  • 令人驚異的動物醫生
    警醒!1972
  • 黃石國家公園——自然界的大熔爐
    警醒!200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5年
《警》95 7/22 25-27頁

水牛——既忠心又有用

《儆醒!》雜誌駐巴西通訊員報導

『快逃吧,快逃吧!老虎啊!』男孩們喊道。他們向著自己的水牛跑去,躍到水牛的背上,然後拼命奔逃。突然間,當中一名稱為賽德耶的男孩失去平衡,掉在稻田裡——看來他大多會成為趨前的老虎的獵物。賽德耶的水牛看見事態不妙,遂回去營救朋友,以碩大無朋的軀體像屋頂般庇護著小小的賽德耶,然後與老虎對峙。老虎發動攻擊,但水牛卻頑強不屈,結果挽救了賽德耶的性命。

19世紀一位生活於亞洲的作家愛德華·道弗斯·德克爾描述了這場衝突事件,這項記載把水牛一項可喜的特質顯示出來:忠心。時至今日,忠心仍然是水牛的特色。一位專家說:「水牛就像家犬一樣,只要你好好的待牠,牠便會永遠忠於你。」

在亞洲,甚至四歲小孩也懂得怎樣善待水牛。他們天天都把自己那魁梧的朋友領到河裡去,然後替牠們洗刷乾淨,用小小的手兒替牠們清潔耳朵、眼睛和鼻孔。水牛於是報以呼嚕之聲,表示感到舒暢愉快。水牛的膚色較深,因此吸收了不少熱力,但按比例來說,水牛的汗腺比家牛少,因此水牛在散熱方面也較為困難。難怪牠們天天都愛浸浴在水裡!據一項資料來源說,「水牛沐於水中或泥裡,眼睛半睜著,泰然地反芻食物,看去寫意極了。」

愛水只是水牛的天性之一而已。牠們還具有什麼特質呢?何以牠們是有用的動物?首先,究竟水牛是什麼樣子的呢?

體格魁梧、遍布世界的動物

水牛的外表像頭巨型的公牛一樣,重量有900公斤或以上。皮膚呈青灰色,幾乎沒有毛。水牛肩高1.8米——雙角的寬度大,背部筆直,身軀長長,脖子低垂,體格魁梧——是力量的寫照。牠們的腿十分粗壯,末端是方形的大蹄,關節極有彈性,因此,這種動物最適宜在泥沼上行走。由於腿部關節靈活柔韌,這有助牠們較易把蹄彎起來,踏過障礙,在滿是泥濘的田野上緩緩前進,倘若換了是家牛便會較易失蹄跌倒了。

世上大約有1億5000萬頭馴養的水牛,牠們可分為兩大類:沼澤水牛和河水牛。從菲律賓至印度,沼澤水牛——兩角後彎,長度為1.2至1.8米——是明信片上流行的圖樣。牠們若非擺好姿勢讓人拍照,便是在及膝的稻田中耕作,或是在崎嶇難走的路徑上拖拉著二輪車。

河水牛跟沼澤水牛十分相似。可是,河水牛的身軀較小,雙角也較短——緊貼地捲起或筆直地下垂。然而,牠們的重量足達900公斤之多,外形同樣也碩大無朋。以往的阿拉伯商人把這種水牛從亞洲西部帶到中東;後來回歸的十字軍也把河水牛引進歐洲,這種水牛在當地仍然十分眾多。

雖然水牛並不會走在『快車道』上,但牠們每小時卻能穩定地走3公里之遙。沼澤水牛和河水牛的蹤跡遍布世界各地。牠們在澳洲北部沿岸一帶棲身,也在太平洋區一些海島上活動,甚至在亞馬遜森林也有牠們的蹤影。亞馬遜?

繁殖迅速的移居者

研究生態的旅客定期前往亞馬遜河岸觀察行蹤飄忽的美洲豹和森蚺(大蟒蛇),但往往卻勞而無功。可是,他們無需使用雙筒望遠鏡甚或眼鏡,也可以看見林中的新來客——水牛,數目成千上萬。

你若認為這些亞洲的移居者在亞馬遜森林打滾會危害生態的話,也許你會打算前往馬拉若——河上三角洲的一個島——向警方投訴。然而,請三思!當你抵達警察局,你不會獲得公平的聽訊,因為當值的警察也許正準備騎在一頭可畏的聯邦同僚的背上,到街上巡邏。不錯,這位同僚就是一頭水牛——而且還是沼澤水牛哩!既是這樣,誰又願意投訴呢?

巴西有兩所水牛研究中心,彼得羅·巴普賽利醫生在當中一所中心擔任獸醫,他指出水牛其實是亞馬遜區的資產。他告訴《儆醒!》雜誌,水牛的消化系統非常優良,因此,在家牛『無福消受』的草原上,牠們也可以活得肥肥壯壯的。畜牧家牛的人需要不斷砍伐森林,以求營造新牧場,但水牛卻能夠在已有的草原上生長茁壯。巴普賽利醫生表示,水牛「有助保存雨林」。

為求在森林裡生存,水牛必須隨機應變——而牠們也能夠這樣行。《水牛:未為充分利用的動物之新展望》一書記述,在雨季期間,亞馬遜河因泛濫而淹沒草原,但水牛卻能適應這種有如澤國一般的環境。然而,家牛卻被困在高原上,儘管飢腸轆轆,牠們也只能以羨慕的目光,看著四周的水牛涉水往來,品嘗著浮在水面的植物,甚至在水下吃草。水退後,水牛仍然茁壯光滑,安然無恙。

母牛皇后

在巴西的其他地方,水牛也繁殖得非常迅速。自1980年代初以來,該國的水牛數目從四十萬激增至數百萬頭之多。事實上,水牛的繁殖速度比家牛更為迅速。為什麼呢?

萬德利·貝納德斯是巴西一名飼養水牛的人,據他解釋,水牛到了兩歲大便開始交配。經過十個月的妊娠期後,母牛便產下第一頭小牛。大約過了14個月後,母牛又產下第二頭小牛。由於小水牛的死亡率低,免疫力強,因此,水牛可以享有較長的壽命,繁殖力也較強。牠們的壽命有多長呢?以平均而言,水牛可以活到20多歲。那麼,牠們的繁殖力又有多強呢?

「你跟我來看一看吧,」貝納德斯先生說。他闊步走進自己那綿延起伏的牧場上,這牧場的面積廣達300公頃,位於聖保羅以西160公里。「牠叫做雷恩哈(皇后的意思)」,貝納德斯以親切的聲調指著一頭動物說。這頭水牛的皮膚久經磨損,雙角有多處剝落,這顯示到牠是一頭老水牛。「牠已25歲了,並且『兒孫』眾多,」貝納德斯滿面笑容地繼續說,「但牠剛剛還生下了第20隻小牛。」由於巴西有許多像雷恩哈一類的水牛,難怪有些專家預計,到了下一個世紀,巴西也許會成為世上最大的一個水牛飼養區!

並非僅是活拖拉機而已

世上差不多有半數的水牛都在印度,現今,印度被視為以水牛充當拖拉機的國家。在亞洲的其他國家裡,千百萬貧苦農民依靠邊際耕地為生,他們得以過活也全靠水牛之助。這些「活拖拉機」無需消耗柴油,也無需什麼備用零件,卻負起拖拉、犁田、耙地和載運的工作,並且維持整個家庭的生活達20多年之久。一位亞洲老婦說,「對於我的家人來說,水牛比我更重要。我如果死去,他們會為我哀哭;可是,如果我們的水牛死去,那麼,他們便要挨餓了。」

水牛不但是農場上的好幫手,同時也是個食物供應者。在印度,百分之70的牛奶都是來自河水牛的,事實上,水牛奶的需求甚殷,以致乳牛奶難以銷售。為什麼水牛奶這麼大受歡迎呢?《水牛:未為充分利用的動物之新展望》解釋,「與乳牛奶相比,水牛奶的水分較少,固體成分、脂肪和蛋白質較高,其中所含的乳糖也略高。」它能夠提供大量熱能,而且味道可口,也可用來製造莫澤雷勒乾酪、乳清乾酪,以及其他美味的乾酪。

水牛肉又如何?「情況實在供不應求哩,」牧場主人貝納德斯說。在澳洲、委內瑞拉、美國,以及其他國家進行的口味調查顯示,人們喜愛水牛排過於家牛排。事實上,世界各地有許多人在品嘗水牛排的時候,許多時還以為自己正在細嚼多汁的家牛排哩。巴普賽利醫生留意到:「人們往往有一種先入為主的看法,但水牛肉其實跟家牛肉同樣可口,有時甚至比家牛肉更美味。」

水牛的重量下降

雖然水牛的數目不斷增加,可是有些問題卻產生了。《環球觀察通報》說,「那些本來最好用來繁殖下一代的大公牛,卻時常被選作耕畜、被閹割,或送往屠宰場去。」由於這緣故,大型水牛的遺傳特徵因而喪失,水牛的重量也下降了。有些專家說:「十年前,1000公斤的水牛在泰國十分普遍,可是現在就是要找一頭750公斤的水牛也相當困難。」這個問題有解決方法嗎?

據一份由28位動物學家所編撰的報告指出,解決方法是有的,可是,「若要保存及保護優良的水牛品種,……補救行動是刻不容緩的。」他們承認,至目前為止,人們的確忽略了水牛的處境,可是,「對不少發展中國家來說,對水牛有更多認識將會深具價值。」科學家認為,藉著展開更多研究活動,這有助於「發現水牛一些真正的特質」。

普世的科學家最終都會發現亞洲農夫久已知道的事:水牛既忠心又有用,是人類的良朋之一。

[第27頁的附欄]

混淆身分

《水牛:未為充分利用的動物之新展望》一書說,「許多人都認為水牛是易怒和兇惡的。不少百科全書也支持這種見解。」可是,馴養的水牛其實是「牧場動物中一種最溫馴的動物。水牛的外表雖然十分可畏,可是,牠們卻像家裡的寵物一般——合群、溫馴、祥和。」既是這樣,何以水牛會被人錯加罪名呢?也許這是由於人們把水牛跟其遠親南非水牛混淆了。南非水牛誠然性情兇猛,然而,水牛並不會與牠們混種交配。牠們還是喜歡跟這些兇暴的遠親保持疏遠。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