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題影響到你嗎?
污染的難題真的影響到你嗎?你有呼吸空氣,飲水和吃飯嗎?你關心你生活的質素嗎?
若然,這件事便已經影響到你了,不論你是否察覺。無論你住在哪裡都是如此。誠然,城市的環境比鄉村更惡劣,可是現在難題已蔓延到普世,無論什麼地方都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
污染之所以成為一個普世難題是因為它不受國界限制的;它很容易越境而過。我們今日所呼吸的空氣也許在一星期或一個月之前在別的國家被人呼吸過。從江河湖泊流入海洋的 也周而復始地流到遠處。
美國醫藥協會聲稱「有壓倒性的證據表明人為的水、空氣和聲音的污染以及固體廢物、殺蟲劑和其他有毒物質的不當散播已迅速達到威脅人和其他生物的程度。」
生態學家巴雷·金冕那也同同一此說:「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已達到一個轉捩點……我相信地球若繼續受污染 而不加制止,最後終會使這個行星不適宜於人類居住。」
還有多久?
有些人所說的情形是否會在幾個世紀之後才發生呢?他們所論到的是多少年之後?
《加拿大人》雜誌在1970年四月四日刊說:「美麗的加拿大將會在10年內死去。除非我們今日就加以挽救。」
英國的《衛報》聲稱:「今後二十年之內,我們這行星上的生物將會呈現受工業污染所毒害的初步象徵。大氣層會不再宜於人和動物呼吸;河流湖泊的生物絕跡;植物因受毒而枯萎。」據前任美國總統顧問但以理·米利漢估計人類生存到1980年的可能性僅及百分之50而已。
這些人僅是「危言聳」聽嗎?絕不然。其中有些在幾年前還十分樂觀。事實上,近在1962年,新聞界和科學界的大多數人是均嘲笑拉結·卡遜杞人憂天,因為她寫了一本名為《寂靜的春天》的書在其中預言到人類污染的可怕後果。
現在他們卻不再嘲笑了。卡遜女士的預言大部分業已實現。冷酷無情的事實迫使新聞界和科學界人士承認這種情形的真實性。人的確走著一條自我毀滅的途徑。
單薄的生物層
在大多數人看來,地球仍然相當大。它周圍有25,000哩,大氣層伸展到600哩的空中。在另一方面,廣大的海洋伸展到7哩之深。
不錯。可是我們和其他動物其實僅生活在一個被形容為十分單薄而環繞地球的「囊套」內。這薄薄的囊套稱為「生物領域」,因為為人所知的各種地上生物都生活於其內。
將這個領域稱為「十分單薄」並非言過其實。除了些少的 浮游芽胞和細菌之外,生物僅存在於地球六百哩大氣層的頭五哩之內。事實上,大部分呼吸空氣的東西——人類,獸類, 雀鳥和植物——僅生活於水平線上一萬呎之內而已。
類似地,雖然在七哩下的洋底也發現有些事物,可是大部分水族均生存於接近洋面的五百呎海洋內。此外,他們主要集中於「大洲暗礁」一帶,即大洲邊界的淺水和環繞海島的水中。
所以,生物領域只是環繞地球的一個深約十二哩的生物地帶。單薄嗎?不錯,但在實際上,地球的生物有百分之95生存於遠較單薄、不及兩哩厚的一個範圍中。在這極其單薄的「囊套」內,循環的空氣和水被地上的生物反覆使用。現在請想想我們生活於其上的陸地以及空氣和水變成怎樣了。
[第5頁的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差不多一切呼吸空氣的東西均生活在水平線上一萬呎之內。大多數水中生物僅生存於洋面五百呎之內
10,000呎
生物地帶
水平
−500呎
[第4頁的圖片]
聯合國祕書長宇丹指出我們的環境現已污染到如此嚴重的程度,除非立刻採取行動加以糾正,否則「這顆行星本身維持人類生活的能力將成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