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阿克島的巨熊
《儆醒!》雜誌駐阿拉斯加通訊員報導
當俄國商人在1760年代往科迪阿克島探險時,他們遇見一頭身高九呎(2.7公尺)、利牙巨爪的毛葺葺巨獸。飽受驚嚇的商人在西伯利亞曾見過棕色大熊,可是沒有一頭像現在所見的龐然大物!他們稱牠為「恐怖的伊凡。」今日這種巨獸的名字是科迪阿克巨熊。
突然遇見一頭直立起來超過九呎(2.7公尺)高和體重1,300磅(600公斤)以上的雄熊,必定會留下相當恐怖的印象。科迪阿克巨熊的顯著特色便是牠那高而隆聳的肩膊,肩胛上隱藏著大堆肌肉。在牠的同類中牠的確可以稱為「大隻佬」而無愧。
島上生活
爸爸熊的體重在秋天可達1,500磅(680公斤),但媽媽熊卻比較細小,很少有超過650磅(300公斤)的。可是,你若看到新生的三頭小熊,便會對其長成後的龐大更感驚異。小熊在仲冬出生,小到將兩手彎成杯形便可以捧著。出生時是個多麼可憐的小東西——沒有毛髮、瞎眼和體重僅有一磅(450公分)!你無疑很難想像得到牠會長成為與父母一般的龐然巨物。
兩個月後春季的溫暖天氣來臨,小熊長成為十至十五磅(五至七公斤)。一切在發育中的健康小熊體重增加得很快,到了仲夏便達到五十磅(二十公斤)。當牠們在翌年秋天與母親一起準備冬眠時,體重已達一百磅(四十五公斤)。小兄弟在八至十歲還繼續增長,直至「長成」為止。小姐妹在六歲便停止長大了。
年齡較長和成熟的巨熊雖然樣貌莊嚴威武,小熊卻十分活潑好動。牠們互相搏擊,甚至引起媽媽來湊興。在積雪猶存的春天,你可以看到小熊在雪丘上滑翔而下,多次做著同一的動作。像上帝所造的一切生物一樣,這些在嬉戲中的野生動物構成一幅十分迷人的圖畫。
阿拉斯加南岸對開的科迪阿克島便是這些巨熊的唯一家鄉。島上大部分是山脈,斜坡陡峭、灌木叢生,使人難於往返。但對巨熊先生卻是另一回事。他緩步而行也比人還快,陡峭嶙峋的山坡並不能使他慢下來。許多時他在有些地方出現使我們懷疑他是野山羊一類。牠在受驚時加快腳步奔竄,能夠急速穿越森林灌木。雖然牠有時被描繪為以後足作人立姿勢,牠走起路來卻不是這樣。但牠若為好奇心驅使或在叢林中有現身給侵入者觀看的必要時,往往一站起來便達九呎(2-7公尺)之高。
島上巉岩峭壁的天然美景正是這種龐然大物的適當居所。由於喜歡含有鹽分的海風吹拂,這些棕色巨熊很少深入島上腹地。此地夏天氣溫甚少升到華氏75°(攝氏24°)以上。赤楊、白楊和柳樹的叢林正是科迪阿克巨熊先生和家人的上好憩息地方。雖然冬天氣溫很少降到華氏零度(攝氏零下18°)以下,島上的氣氛並不寧靜。冬季朔風惑號、如山的巨浪沖激著嶙峋的海岸。濃霧陰雨是常見的景象。造物主賜牠一襲毛皮是多麼合適,因為毛皮既可保暖又可防水!
好眠易胖
科迪阿克巨熊雖是食肉獸,但也喜歡蔬食。事實上,牠年中的食物約有百分之75是植物和漿果。為了「平衡」食譜,牠也喜歡吃腐肉。在夏天的月份,島上有極多的新鮮鮭魚供應。
仲夏時候,這些巨熊麇集在鮭魚群出現的小河邊。觀察者行近一看,便會發現畫家描繪巨熊用掌將魚拍出水外並非時常都是真確的。牠站在河中,用前掌拍擊鮭魚,但有時卻將頭衝入水裡,用牙齒攫住一條魚。
巨熊也像人一樣,有些是有經驗的漁翁,有些是新手。較年長的熊很少四處走動找尋獵物,但卻通常獲得最精美的食物。在另一方面,幼熊卻在河流上下走來走去,希望在四面八方都攫到掌下游魚。
一歲以下的小熊讓媽媽為牠們捕魚,你可以看見牠們在岸上熱切地等候媽媽回來。捕到了魚之後,全家便跑到叢林裡,媽媽會只吃一部分,其餘的留待孩子們爭著吃。吃過豐富的大餐之後,全家於是退到就近的草地,以各種姿勢伸開四肢睡其午覺。有人看見過牠們四腳朝天仰臥在地上。
在八月中旬,大熊整家往往離開河流去找尋熟了的漿果。牠們會在橙紅漿果和越橘盛產時吃個飽。直至十月上旬,牠們中有許多回到鮭魚小河去向較後產卵的魚下手。
冬季臨近時,牠們都準備在睡眠中渡過那嚴寒的季節。夏天豐富的食物幫助牠們長出厚厚的脂肪層和茂密的新毛衣。從夏天至深秋,發育中的熊可以增加百分之30的體重。生物學家會調查牠們所增的重量,發現一頭三歲大的雄熊僅在十二天中便增加了四十五磅(二十公斤)。平均每日增加3-7磅(1-7公斤)。這個家族並不留意減食這回事!
動物學家們現在認識到科迪阿克巨熊並不是嚴格的冬眠動物,牠只能稱為冬睡者。只要比較一下便可以立刻看出巨熊與真正冬眠的土撥鼠完全不同。在冬天時候,土撥鼠好像死去一般而完全沒有知覺。牠從正常的體溫華氏96.9°(攝氏36°)降至38°(攝氏3.3°下),並且每六分鐘才呼吸一次。在另一方面,熊在冬睡時正常體溫不變,呼吸減至每分鐘約四至五次。人類在熟睡時,呼吸程度正與此相若。熊的心跳比正常較慢,但卻保持半知覺狀態。牠的冬睡並非完全不受騷擾,因為將牠在冬天喚醒並不怎樣困難。
並不攻擊人,但卻最好小心
雖然人們稱這種巨獸為「恐怖」、「凶猛」的東西,也有人不以為然。動物學家及其他的人曾用多年時間觀察牠們,知道這種強有力的動物其實盡量避免與人接觸。正如動物學家古特雲說:「儘管牠們身軀魁語、力大無窮,可是這種巨熊既不騷擾人,也不嗜殺。但遇見一頭帶著幼獸的棕色雌熊則避開為妙;在受了傷時,這種動動可能和最惡的野獸一股凶猛。」
曾有幾次人們被這些巨熊所重創,因此接近牠們的地方時最好小心一點。既然巨熊先生的聽覺和嗅覺比視覺敏銳,在叢林中想避免與牠們接觸通常最好是放大聲響。許多世代以來,當地居民前往巨熊出沒的地區採摘漿果時一向大吹口笛。這樣巨熊先生便不致受驚,而且有機會避開走近的人。
科迪阿克島的巨熊雖然享有世界最大的陸上食肉動物之譽,但實際上並不如早期商人研描述的那麼「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