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止痛藥
止痛藥在大多數國家裡隨時可以買到,並且為許多人經常使用。這是否明智呢?醫學報告指出非那西汀,一種有效的退熱止痛藥,若使用多年,會使人的腎臟逐漸受到損害。有些國家的人所用的止痛藥Dimethylaminophenazon最後會妨礙某種白血球的產生而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水楊酸與醋酸的混合(即阿司匹靈)被用來止頭痛,但會引致微量失血;若經常服食,則其實反會引致頭痛。
菲底斯柏加博士在奧國維也納出版的《顧客》雜誌論及經常服用這種止痛藥,說:「一個人因為受到某次痛楚或感覺,有點不適而向這方面求助。後來愈來愈常服用,他於是由於時常吞食藥丸而痛苦纏身。現在他必須每日吞食幾片藥丸去制止這種痛楚,身體於是受害日深。」這聽來很熟識嗎?
這位醫生進一步描述長期服食藥丸的人說:「他們不斷埋怨感到無限痛苦,整天鬱悶,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對他們有幫助。他們已經受了毒害,成為藥品的犧牲品,這些藥品無疑曾一度是頗有價值,但是現在卻有千千萬萬的人每日服食,好像上了毒癮一般。」
先鑑定病徵然後設法醫治豈不是比較總是只求消除痛楚(或者連你自己也一併消除)好得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