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5 10/8 25-27頁
  • 蘇彝士運河有什麼前途?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蘇彝士運河有什麼前途?
  • 警醒!1975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歷史悠久的水道
  • 雷賽的「沙漠之溝」
  • 隨後的發展
  • 為「大水道」而訂的大計劃
  • 重開運河的展望如何?
  • 通商所用的人工水路
    警醒!1980年
  • 哥林多運河和它的故事
    警醒!1986年
  • 『土地分開,世界通連』——巴拿馬運河的故事
    警醒!1990年
  • 水道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警醒!1975
《警》75 10/8 25-27頁

蘇彝士運河有什麼前途?

在上一世紀一本刊物將蘇彝士運河譽為「當代的奇跡。」運河全長一百多哩(160公里以上),貫通蘇彝士地峽而將地中海與紅海連接起來。

當它在1869年啟用時,蘇彝士運河為東西交通開闊一條新的道路。從歐洲至印度的航程縮短了差不多4,000哩(6,000公里)。為什麼呢?因為運用這條水道的船隻不須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是故這條運河對國際經濟和世界貿易發展有頗大的貢獻。

可是蘇彝士運河的交通在1967年六月的以阿六日戰爭時停頓了。不少船隻在河中沉沒以致阻塞了水道。同時,河底佈滿爆炸性水雷,炸彈和其他武器的殘骸。1968-1970的「消耗戰」和1973年十月的以-阿衝突結果使阻塞物更加堆積起來。

後來,關於重新開放蘇彝士運河之說甚囂塵上。顯而易見地,它若要重新開放,阻塞物必須加以清除才行。因此在1974年初,埃及軍隊、英國皇家海軍蛙人隊和500名左右的美國海、陸軍人員開始合力清理運河。據估計一年之後即可重新開放水道。因此,埃及首先打算在運河地帶全境實施一套週詳的計劃。

既然蘇彝士運河在世界情勢上擔當頗重要的角色,我們也許會問:關於這條人工水道,以往的歷史顯示什麼?埃及人對它有什麼計劃?重開蘇彝士運河會對世界貿易和經濟展望有什麼影響?

歷史悠久的水道

公元前十四世紀,第一條人工運河已於蘇彝士地峽築成!它開始於布巴史特斯(在今日的色加夕附近),沿著從尼羅河而出的杜美拉河至今日大苦湖頂端的凱魯普利斯。

後來,舊凱魯普利斯灣的一部分被淤泥壅塞了。因此在公元前第七世紀,聖經所提及的埃及法老王尼哥下令挖掘大苦湖之南的一段運河。(歷代志下35:20-36:4;耶利米書46:2)尼哥的挖河工程從未完竣。他的勞工大批死亡。樣歷史家希羅多德說:「他終於中止了工程,因為有一項神諭警告說,『他正在為蠻族的進攻鋪路,』」這條水路會幫助他的敵人。後來波斯人征服了尼羅河全境,大利烏大帝完成了運河工程。

羅馬人和早期的阿拉伯酋長們在這條古代水道上繼續加工。可是,公元第八世紀後半葉的萬殊酋長卻將其封閉以圖阻截敵人的物質供應。但近世的統治者們對貫通蘇彝士地峽的念頭深感興趣。其中之一是拿破崙大帝,他下令利披爾實現他的理想,但因工程師誤以為紅海高於地中海二十九呎而中止工程。

雷賽的「沙漠之溝」

直至後來,法國的退休外交官雷賽才將今日的蘇彝士運河加以實現。他組織國際蘇彝士運河水道公司,規定工程完工之後由這公司管理運河九十九年。在此之後運河遂歸還埃及政府。工程開始於1859年,動用了25,000名埃及勞工。隨後又有法國,意大利和巴爾幹諸國的工作者前來參加。

1869年十一月十七日的蘇彝士運河開幕體是當時的盛事。燈火照明了多個金字塔。水道上列著來自各國的六十八艘船隊,由法國女王尤塞尼的遊艇領先。在水道中點的伊斯瑪尼亞,總督伊斯瑪利舉行一個招待近6,000人的盛大舞會。可是也發生了若干不幸,例如在塞得港所放的煙花突然爆炸。同時,埃及有一艘軍艦在運河擱淺,需要動員1,000人搶救。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條「沙漠之溝」已順利完成了。這條運河不必像巴拿馬運河一般要用水閘控制船隻的升降。

隨後的發展

1875年,英國從埃及總督購買了蘇彝士運河公司176,602股的股權。此後該運河遂主要由英、法兩國組成的委員會所管理。根據1888年的蘇彝士運河協定,它無論在平時或戰時均開放給各國使用,但交戰國往往將這項協定置之不理。

英國在1956年六月撤退運河地帶駐軍。在次月,英、美兩國取消對阿斯雲大水壩的經濟援助。這是導致埃及總統納薩在1956年七月二十六日接收蘇彝士運河的主要因素,因為他打算利用運河通行費作為水壩的建設資金。在1956年十月二十九日,以色列進攻埃及。兩日之後,英、法兩國攻擊埃及,目的在重新建立運河的國際共管制度。衝突由於聯合國採取行動,在1956年十一月六日停止。1957年三月運河在埃及控制之下重新開放。十年之後,由於1967年的以、阿戰爭,運河又再被封閉。

為「大水道」而訂的大計劃

蘇彝士運河在最初築成時河面寬約230呎,河底有72呎闊和26呎深。可是,水道曾經數度擴闊和加深以容納較大的船隻。因此,它現時有46呎深,河面的寬度達390呎以上。當運河使用時,兩方面的船都可以通過,雖然大多數僅向一方航行。來往的船隻受到護航安排,直至駛到較寬闊的湖區或七哩長的巴拉間道為止。

倘若埃及能實施現時的計劃,這條「大水道」會變成更大。它將會在1978年擴張至520呎寬和62呎深,到1980年代擴大至630呎寬和77呎深。蘇彝士港和塞得港將會成為自由港。國際機場也計劃在這幾處地方興建。有關方面同時擬定龐大的灌溉計劃,使百萬畝的沙漠地帶草本青蔥。運河兩岸則闢為農業和工業地帶,有三個城市和五個港口。

重開運河的展望如何?

埃及對蘇彝士訂出的六年計劃將提供數以千計的差事,因此應該使該國人民的就業情形大為改善。同時外國資金也可能流入。事實上,世界各國的實業家們早已注視蘇彝士運河一帶。例如,日本廠商正考慮在自由貿易地帶設廠。

約在兩年之前,聯合國所作的一項調查透露,蘇彝士運河封閉使世界每年多耗17億美元於船運和貿易損失之上。因此重開運河對世界貿易和經濟無疑具有深長影響。它可能幫助有些地方如索馬利亞和蘇丹等國;這些國家的貨物有百分之60曾經利用運河向外國市場輸出,當運河封閉時它不得不中止歐洲的鮮果貿易。重開運河也可以造益地中海的港口如巴薩隆那和馬賽等地。

大量石油也可以藉重開的運河而運輸。當然,即使擴大水道也未必能容某些超巨型的油船通過。可是,世界油輪約有三份之一可以從這條「大水道」通行。這些船隻通過蘇彝士運河需時十六日左右便可從波斯灣直達西歐諸港,但繞道好望角則要三十日。

可是,從歐洲繞道好望角至遠東的快船在沿途已與許多海港城市建立了重要的聯繫。運河對它們的作用不大。因此,重開運河對世界貿易和經濟的實際影響還在未知之數。蘇彝士運河在今後是否會成為衝突焦點也尚未確定。但無可否認地,今日樂觀的世界計劃家們所未能預見的情況必然會對這條「大水道」的前途具有重大影響。

[第25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地中海

塞得港

曼察拿湖

蘇彝士運河

昆達那

伊斯瑪尼亞

西乃半島

提姆沙湖

大苦湖

小苦湖

埃及

蘇彝士

吐狄港

蘇彝士灣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