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林多運河和它的故事
《儆醒!》雜誌駐希臘通訊員報導
地中海的國家希臘有一條異乎尋常的運河。這並不是說它可與北歐諸國的巨大運河或埃及的著名蘇彝士運河爭勝。但希臘的這條運河的確有其獨特之處。它貫通地中海的沙侖尼克灣和哥林多灣,並且有出口直通亞得里亞海和歐洲諸國的其他多個海港。
在1982年,哥林多運河在現代動工建造以來已達100年。在這個場合。希臘新聞媒介大力強調從運河所得的利益。可是,我們希望獲知更多關於該運河的資料而非僅從報章而來的片斷故事。因此我們在一個陽光普照的早晨從雅典起程前往探訪運河管理局設於哥林多地峽的總部。
到了目的地,運河管理員熱心地解答我們提出的問題。他特別強調運河所獲的改善。這些改善,正如他說,「可使人類這項偉大成就不但對希臘,而且對歐洲全體,更具重要性。」他並且仁慈地對我們闡述建造這條重要運河的背景。
哥林多的富裕與地峽
在古代世界,哥林多是個名城。它的豪奢與財富倚仗那分隔愛奧尼亞海和愛琴海的狹窄陸地而來。怎會這樣?原來,古代的船隻要靠牽曳來越過地峽的狹窄之處。船隻要經過那稱為「戴奧哥斯」(diolkos)的通路;通路由大石板鋪成,上面蓋著木板,塗以油脂。船隻由於這樣行而得以避免冒險繞航伯羅奔尼撒半島。伯羅奔尼撒的最南端特別危險,那裡的天氣惡劣,毛利亞角附近時常波濤洶湧。
可是,正如你所想像,從陸路牽曳船隻越過狹窄的地峽雖有許多優點,但並不便宜。商人要繳付昂貴的通航稅,稅金乃是哥林多城的重要收入來源。
除了從商人獲得收入外,在船隻渡過地峽之前,商人要停留在哥林多。不少商人在那裡揮金如土,過著豪奢放縱的生活。他們也捐錢給當地廟宇和獻祭給異教諸神。這一切使哥林多成為古代世界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它以奢侈逸樂知名,東方和西方的惡習在那裡混和一起。
古代開鑿運河的建議
公元前第七世紀,古代希臘的七位智士之一,哥林多的獨裁者培里安特(Periander),想出一項計劃,在伯羅奔尼撒和希臘大陸部分之間的狹窄地帶開鑿運河。倘若通航的船隻增加,他所獲得的通航費自然隨之而增。但他後來卻放棄了計劃。何以故?
原來他懼怕觸怒諸神,因為特爾菲的女祭司傳出神諭說:「不要在地峽建造高台,也不要將之開拓(造成運河)。」據報這項神諭是哥林多廟宇的祭司在幕後慫恿的。祭司們害怕開闢運河讓船隻快速通過便會使他們所得的捐款和禮物大減,因為商人不再有任何理由在哥林多停留下來。
開鑿運河的可能性在公元前307年由攻城者底米特利斯(Demetrius)加以恢復。可是,他也終於放棄了這項計劃,因為他所僱用的埃及工程師們提出一個重大難題。他們聲稱哥林多灣和沙侖尼克灣的水位不同,因此警告說倘若開掘這條地帶去建造運河,哥林多灣的水便會流入沙侖尼克灣,使附近地區洪水泛濫而淹沒各島嶼。
初期建設幾度失敗
在哥林多成了羅馬行省之後,朱利阿斯·凱撒和喀利古拉曾先後定出開掘地峽的計劃。尼羅王按照這些計劃在公元67年動用6,000名奴隸和囚徒開始建設運河。
可是,後來這項工程中止下來,因為尼羅要返回羅馬去應付反對者引發的叛亂。不久尼羅逝世,運河工程於是被人放棄。其後亞提古斯(Herodes Atticus)及拜占廷帝國都曾作出若干努力去開鑿地峽,但他們的努力也沒有成功。威尼斯人亦然,他們曾開始開鑿工程,但不久便放棄了。
運河終於完成
正如你在27頁的圖畫所見,哥林多運河如今已經存在。這項工程最後是怎樣完成的呢?自1821年的希臘革命之後,第一任總統卡普第斯特利亞(Ioannes Kapodistrias)意識到哥林多運河對希臘發展的重要性。他把工程交給法國工程師擔任,但後來——這次是為了經濟理由——工程被迫放棄。
最後,隨著蘇彝士運河開放,希臘政府(在1869年11月)制定了「開鑿哥林多地峽」法案。這項法案經過多次修正和附加項目,以及經過冗長的談判之後,在1882年5月5日開始動工。頗有趣地,關於開拓的位置雖有三項提議,但最後選定的卻與尼羅的工程師們所定的相同。請再看27頁所展示的完成了的運河圖片。你能想像在當時的十九世紀,完成這項工程是多大的成就?
運河管理局人員仁慈地提供關於開鑿地峽工程的細節。例如,我們獲知以下的資料:大約有2,500工人使用當時最優良的機器工作了10年。掘出了3,300萬立方英尺(93萬立方米)的泥土和岩石。運河全長約4英里(6公里)。在某些地點,兩岸斜坡比水面高出248英尺(76米)。運河河面寬度是81英尺(25米),河底寬度70英尺(21米)。開鑿哥林多地峽的偉大工程終於完成,在1893年8月7日舉行啟用儀式。
近年來,每年約有1萬艘船使用哥林多運河。以一般而言,行經這條運河的好處是,在經濟、燃料和寶貴的時間方面都可以節省。此外還可以避免繞航伯羅奔尼撒半島。
以上便是哥林多運河的故事。你若到希臘旅遊,我們建議你不要錯過遊覽運河的機會。也許你在訪遊與聖經有關的古代哥林多城遺跡時可以停下來觀看這條運河。尤其是當船舶行經運河時,你會看到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景色。
[第28頁的精選語句]
在公元前第七世紀已有計劃在這條狹窄土地上開鑿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