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6 2/8 13-15頁
  • 當饑荒臨到時有什麼事發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當饑荒臨到時有什麼事發生
  • 警醒!1976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拼命尋找食物
  • 饑荒的慘狀
  • 兒童,首當其衝的犧牲者
  • 影響人的思考力
  • 可以懷持不同的看法
  • 饑荒
    洞悉聖經(上冊)
  • 饑荒的威脅真實到什麼程度?
    警醒!1976
  • 饑荒具有什麼意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 億萬人問:我們吃什麼?
    警醒!1974
查看更多
警醒!1976
《警》76 2/8 13-15頁

當饑荒臨到時有什麼事發生

慣於糧食豐足的人士很難想像饑荒來臨時對人有什麼影響。

且以孟加拉的情形為例,這個亞洲南部的國家近年慘遭水災,以致需要設立「施粥站」去賑濟大批饑民,這些饑民紛紛湧入城市覓食。《紐約時報》一項特別報導其中之一的情景說:

「在孟加拉首都達卡的擠迫郊區米爾普的一個典型施粥站上,有1,000人排隊領取每人一小塊用麥粉製成的無酵餅。有時佐以紅十字會捐贈的每人一塊蛋白質餅乾和三安士牛奶。配給糧食僅是每日下午一次。饑民許多時互相爭奪和打鬥,以致管理員要用竹竿維持秩序,排隊的多數是老人、婦女和看來饑餓不堪的小孩。」

報導聲稱,城市的情況甚至更糟。「饑民一早便開始麇集在施食站等候一塊在午後許久才領到的半塊烤餅。沒有牛奶或扁豆供應。」

拼命尋找食物

尼日利亞《每日時報》在1973年十一月八日刊報導該國東北部在饑荒時的災情說:「人們……在旱災襲擊該省以及蝗蟲蹂躪田地時發掘蟻丘找尋食物,因為他們相信蟻群有食物貯存。」

印度在發生大饑荒時的情況亦然。該國官員說孤立地區的村民從龜裂的禾田中發掘樹根、樹葉和野草為食。

一位外國救濟工作人員報導加爾各答的情況說:「從營養標準看來,有些人應該已經死去。你看見孩子們在吃著野草、鼠子和池裡的青萍」。溫拿伯在1974年九月五日的《紐約時報》中寫道:「情景慘不忍睹,一個孩子看著另一個孩子吃冰棒。孩子吃完將木棒丟在溝渠裡,旁觀的孩子拾起來放入口裡吮。」

找尋食物許多時導致悲慘的後果。《西澳洲人報》解釋:

「據說有數千人死於伊拉克,造成所謂歷史上最大的食物中毒災劫。……

「據說犧牲者是吃了用水銀溶液浸過,僅能作種籽用的穀物所致……

「警方已發出嚴厲警告,禁人將這些穀物供人食用,但在起卸和運輸時有些穀物被盜。

「吃了這些穀物後有些人死去,有些人殘廢、失明或因腦損壞而耳聾。」

饑荒的慘狀

餓死是一件漫長而極度痛苦的事。但在死亡到臨之前許久,營養不良已開始侵襲。在以研究營養不良的世界權威史基連梭博士為對象所作的一次訪問中,他解釋營養不足的普遍現象是「工人往往只能一日做二三小時的工作。男子和女子都無法依靠貧乏的飲食所供應的熱量從事較久的工作。」他解釋這個難題是「互為因果」的,因為每日只工作二、三小時便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以期有力應付較長的工作日。

一個人有時即使吃得很飽,也會遭受養分質素不足之苦。例如,缺乏維他命A使人發生嚴重的視力障礙。飲食中缺乏鐵質會導致貧血。維他命B1不足的飲食,會使神經系統和心臟患病,孕婦飲食若缺乏碘質可使胎兒身體發育不全和智力遲鈍。

專欄作家馬田·獲加在訪問西非洲時實地看到此種情景。他說:

「我們經過許多帳幕,看見許多人足部腫脹得像個皮球,由於缺乏蛋白質以致貧血而眼瞼發白,四肢骨瘦如柴,膝蓋關節看來粗大變形。」

兒童,首當其衝的犧牲者

當饑荒襲擊時,兒童首當其衝成為犧牲者,嚴重營養不足的孩子變得神情冷漠,退入自己的荒涼、空虛世界中。上述的專欄作家觀察說:

「我突然發覺沒有孩子跟隨著我們。在非洲的大多數村落,白人所到之處即有一大群的吃吃笑、吮拇指的孩童尾隨其後。但這次卻沒有一個孩子有力去玩耍和追隨外人,他們甚至連用手拂去麇集在傷處的蒼蠅的力量也沒有。」

1974年二、三月的《世界健康》雜誌繼續報導饑荒影響兒童的情形說:

「南美洲一個兩歲大的孩子苟延殘喘便是典型的例證,這個出生於貧民窟的孩子患過六次傳染眼疾、五次腹瀉、十次上部呼吸器官傳染病、四次支氣管炎,麻疹之後隨即患上支氣管肺炎和口腔炎。在24個月內,他患了三十次病,在有生之日的三分一時間傳染病接踵而來。這都是缺乏適當飲食所致。」

小兒甚至在出生之前即已受損。例如,人類的腦細胞在成孕之後第五和第六個月增殖得最快。出生後的十八個月內繼續發展,小兒若在這時候缺乏必需的蛋白質,結果便會造成腦損壞。

影響人的思考力

饑荒的確對人體健康為害極大。可是對精神又有什麼影響呢?倘若你的地區受到饑荒襲擊,它會怎樣影響到你的思想與行為呢?

人們對糧食短缺的反應視乎對災場環境的態度而定。在某些例子中,饑荒使人採取一種「我先」,「各人只顧自己」的態度。這會造成可怕的後果。

無數的饑民曾在印度、玻利維亞和衣索匹亞造成大混亂,暴動及掠奪米店的事件。來自印度北柏拉狄省的一位議員脫力柏斐警告說:「饑餓無疑會使數以千計的人死去。犯罪和暴動會在各地激增。」

饑餓的苦況已使不少人走向可怕的極端。1974年十月七日的《新聞週刊》舉出例證說:

「為了覓食,男子要離開妻子兒女而自謀生計。印度的新聞報導有些家庭寧願全家自殺而不願活活餓死,不少發狂的父親將幼兒投入河中溺斃。」

非洲撒哈爾地區旱災所造成的嚴重饑荒產生另一種有害影響,這種影響名為「撒哈爾居民精神震駭的心理創傷」,據一項報導所說。「當農夫對土地失去信心,當遊牧民對沙漠生產力失去信任感時,所生的影響便與心理的去勢無異了。」

有些人所提出的「解決辦法」反映出對付人類面臨日益惡化的糧食短缺束手無策的狀態。有些權威人士提議強制施行絕育手術。另外有人鄭重考慮建議「國家選拔」,方法是唯獨幫助那些可以立刻被救的人以減少死亡數字,至於被視為幫助不來的人則只好任其餓死。

可以懷持不同的看法

可是有些人卻在嚴重的饑餓情況下採取令人驚奇的不同行徑。例如,在慘無人道的納粹集中營裡,盈千累萬的人慢慢餓死。這使許多人墮落到絕望的深淵以致自殺。

可是,一項報導論及一批人說,「他們自料必死,還將自己那份聊勝於無的口糧一部分[送給]比自己更苦的人。他們時常在枕下藏起麵包屑留給為了任何理由配不到口糧和被罰站在外院在嚴寒中饑不得食的人。」

在極端饑餓之下,什麼促使這些人採取與別不同的行動呢?為什麼他們不跟從其他囚人的自私途徑呢?

這乃是因為他們對困境的看法。他們是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為了信仰而被囚。他們看出世界情況的困迫,包括多處的饑荒在內,其實應驗了耶穌所作關於現行事物制度終結的預言,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公義的新規制,在其中饑荒將會成為過去。——馬太福音24:3,7;啟示錄7:16。

這項應許使耶和華見證人對世界情況採取完全不同的看法。這些基督徒非但沒有自私地暴動、囤積或以種種方法盡量爭取大批糧食,他們反為遵守一項原則:「無論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處,乃要求別人的益處。」(哥林多前書10:24)他們深知即使餓死,聖經所提出的死者得以復活永居於地球上的安慰應許也會使他們不為饑荒而憂慮。——啟示錄20:13;21:3-5。

因此,在饑荒臨到時有什麼事發生視乎糧食是否成為饑民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而定。擁有以聖經為根據的新規制希望的人即使在受饑荒打擊時也能保持光明的展望,因為他們知道,根據聖經預言,上帝的新規制會在這個世代便來臨,「在地的山頂上,五穀必然茂盛。」(詩篇72:16;馬太福音24:33,34)屆時饑荒便永不會再為害人類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