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7 5/8 5-7頁
  • 殘缺兒童治療有望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殘缺兒童治療有望
  • 警醒!1977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改善了的方法
  • 成功的新方法
  • 機能亢進的兒童
  • 各種「身體治療」方法
  • 「籌碼-積分」療法
  • 「我的孩子活動過度嗎?」
    警醒!1985年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 你的孩子慷慨大方嗎?
    警醒!1978
  • 讀者來函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7
《警》77 5/8 5-7頁

殘缺兒童治療有望

造物主賦予人類寶貴的恩賜之一是傳種接代、生兒育女的能力。嬰孩的出生為父母帶來極大快樂。正如偉大導師耶穌基督所說:「婦人生產的時候就憂愁……既生了孩子,就不再記念那苦楚,因為歡喜世上生了一個人。」——約翰福音16:21。

但有時這種歡喜會轉眼成空。在什麼時候呢?那便是發現嬰孩生來有點殘缺——在精神、感情或身體上——的時候。據說美國現時有七百萬兒童正為某種殘缺所苦。特別使父母大受打擊的是他們發現自己的新生嬰兒竟然智力遲鈍,例如是先天白痴等。a

許多年前,只有極少數的專門機構可供父母去請教或求助,使他們的遲鈍兒女獲得最仁慈和最佳的幫助。但今日的情況已不同了,特別以大城市為然。情況轉變得如此厲害,以致有人聲稱現時乃是「遲鈍兒童黃金時代的黎明」。

例如,《今日心理學》(1975年四月刊)刊出一項報導,照顧殘缺兒童的最近趨勢是盡量使他們與普通或正常兒童接近。殘缺兒童不再如往日慣行一般被隔離在某些機構中,反之,他們所受的照顧是讓他們和普通兒童相處,此舉證明十分有益。

改善了的方法

改善對待殘缺兒童方法的一個典型例證是美國衛生、教育、福利部在華盛頓主辦的計劃。這個計劃是將兒童從精神病院放出,給予特別訓練,使他們逐漸戒除藥物——不少病院許多時僅依靠藥物處理智力遲鈍者或其他精神病人。結果,這些兒童當中有不少能夠進入普通學校,若是超齡也可以就業。

今日,在美國有許多「幼兒發展計劃」去幫助遲鈍兒童。據報「遲鈍兒童所需的特別訓練若在早期實施,則任何低能兒童都可以發展和學習。」更令人鼓舞的是,加州波姆那市的太平洋州立醫院認為「沒有一種程度的低能兒童是『無望的』」。

據悉大多數嬰兒都熱心於探察周遭環境;使自己的身心得以發育,即使環境不如理想也不例外。可是,十分惡劣的環境卻可能造成遲鈍。在另一方面,遲鈍兒童若要發展智能,便需要有人加以誘導。事實上,母親必須盡量撥出時間作這樣的誘導。這意味到要和孩子說話、遊戲、鼓勵孩子作體力活動。

這項工作若要獲得最佳效果便需要指導和訓練,母親們在許多大城市都能得到這種指導。有些服務機構供應專業性的幫助;每週一小時半由專家上門教導母親和孩子。有些社區中心可以讓遲鈍兒童逗留數週之久以接受指導和訓練。與這項活動有關的人說:『撇下遲鈍兒童而將之送入精神病院乃是一項悲劇。』

美國兒科學院一位委員所作的報告強調遲鈍兒童體力活動的重要性。遲鈍兒童比正常兒童需要更多的體力活動,但卻往往是運動不足。忽略了運動可能使精神殘缺更甚,同時對身體有害,結果使身體活動更不協調和變成痴肥。賓雪法尼亞州費城的一間私營機構鼓勵母親們在先天白痴嬰兒出生五週後即開始教導。

成功的新方法

在嚴重遲鈍兒童身上十分有效的另一種治療方法稱為「球——鳥——棒」法。方法是將字母組成圓形(球),三角形(鳥)或直線(棒)。心理學家曾以此法教導智商僅達二十或三十的兒童讀書寫字。隨著智力進步而來的是性格改善。

一個典型的例證是一個嚴重遲鈍的十八歲少女,她經常大發脾氣,很少自動說話,終日坐在搖椅上搖來搖去。藉著運用「球——鳥——棒」法加以教導,她現時已能隨意說話,極少發脾氣,不再在搖椅上消磨時間,並且發展了幽默感。事實上,甚至年長至四十九歲的智力遲鈍者也可用此法訓練而在性格上大為改善,終日挺身昂首而非垂頭喪氣或在椅上搖來搖去。再者,他們會開始關心自己的儀容,希望美觀一點。據這些中心的職員報導,遲鈍者雖然在初時看來「不像人」——在與人溝通方面——訓練的結果已令人刮目相看,認為他們真的是個人了。

治療智力遲鈍者,不論是先天白痴或某種腦損傷,的另一個成功方法是音樂治療法。此法的發明人,伊利諾州皮奧利亞的李察·威伯,曾用此法教導許多遲鈍兒童學習彈奏樂器。一位曾是難於與之一起生活和似乎什麼也不能學習的兒童在獲得此法幫助之後不久便變成頗為正常。藉著威伯所謂的「音樂呼召」法,數以百計的兒童,包括嚴重遲鈍和不發一言的,都已達到「學習去學習」的程度。關於這種方法,一間遲鈍兒童中心的主管人說:「威伯所創的新法打破了許多一成不變的觀念。我們自開始採用他的方法以來即看到許多兒童從行屍走肉變成像個人。」

機能亢進的兒童

上述那個似乎難於與之一起生活的兒童其實是機能亢進的兒童。機能亢進症(亦名運動機能亢進症)患者以男童為多,特徵是極不安定和集中精神的時間不長。患此症的兒童很難使他們在發育中的幼小頭腦集中注意在某一科目之上以增加知識。令人棘手之處是事實上此類兒童極難管教,頑梗不化,闖禍可能性比其他兒童高達五倍。他們的確是父母的難題。

治療這些兒童的最普通和最流行方法是依靠藥物。說來奇怪,使成年人興奮的藥物對兒童卻有鎮靜作用,可是有愈來愈多人反對以麻醉藥解決難題。例如,兒童在成年後會因需要麻醉劑而吸毒。同時,麻醉劑的有害副作用也值得考慮。再者,此類麻醉劑僅能隱蔽性格上的難題,潛伏的機能亢進症依然存在。為了這緣故,愈來愈多的兒童精神病醫師提議父母們在應付此類兒童方面要採取堅定態度。

不幸的事實是,正如一位精神病醫師指出,身體檢查往往被人忽略,而這其實應該是第一個步驟才對。精神病醫師許多時發現,兒童的機能亢進症往往是身體缺陷所致,例如心瓣故障或新陳代謝作用的缺陷等。上述醫師聲稱,「僅以麻醉劑鎮壓機能亢進症而不加以診斷和矯正醫學上或心理學上的難題是不符合科學的。」例證之一是,一位機能亢進的男童不斷縱火焚燒家中的長椅。給予麻醉劑之後,他安靜下來。但在被認為已經治癒而停止藥物之後,他做了些什麼事呢?他縱火焚燒家中的汽車間。

各種「身體治療」方法

另一種曾多次證明有效的方法是營養療法。很奇怪地,男童的機能亢進症許多時是由一種稱為低血糖的情況所導致的。此病的療法是嚴格地規定飲食,以富於蛋白質和低度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為主,尤其要避免一切「無益食物」,包括汽水,含有精煉砂糖的糖果和炸薯條在內;同時輔以新陳代謝療法,包括給予大量某種維他命和必需的微量礦物質。這種方法在治療患有極端相反病症的男童方面也非常有效,例如自閉症和精神分裂症等。

再者,不少精神病醫師發現食物加添品,例如人工著色、加味和防腐劑都可能使兒童患上機能亢進症。在兒童的食物中若除去這些東西,他們便回復正常。這件事並非細小的難題,因為孩子所愛吃的食物十居其九含有這些物質,其中尤以熱狗為甚。

不久之前又發現了可能使兒童患機能亢進症的另一因素,那便是人造光線,特別以螢光燈為然。一位精神醫師發現,當他改用天然光線燈色能將光管陰極兩端放出X射線之處遮蓋時,機能亢進兒童便回復正常。

諾貝爾獎金得獎人田伯真所提倡的幾種治療情緒難題方法也值得留意。在1974年七月五日的《科學雜誌》中,他論及肌肉療法的價值。他提議替患者從頭到腳作輕柔而熟練的按摩以解除身體的緊張,使肌肉和神經機能歸於正常。在一方面,田伯真聲稱很多飽學之士對此法表示賞識,但在另一方面,他也「因為精神治療界的情形頗為混亂,我們發現不少知名的專家,包括醫生、教師和治療家,對新的意見甚至事實不予接納」而感到震驚。

「籌碼-積分」療法

上述的幾種機能亢進症療法可說是「身體療法」,從身體著手解決難題。與此相反的是「籌碼-積分」療法,這是心理學上的方法,包括訓練和教導。在這項新教育計劃中,兒童按照操行和行為而獲得「籌碼」和「積分」,讓他們選擇某些獎品。這項計劃在教師方面需要極大的耐心和了解,因為兒童要受到個別的照顧。有百分之80的機能亢進兒童接受此種療法回復正常,其餘的則需時較久。

不錯,從上述各種方法看來,患智力遲鈍或機能亢進的兒童已大有回復正常的希望。父母們不但有多種專業化的幫助可供選擇,而且父母本身所作的許多事也對兒童極有幫助。

[腳注]

a 先天白痴是染色體缺陷所致,細胞核具有47個染色體而非46個。在美國,每六百個出生的嬰兒便有一個是先天白痴。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