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7 7/8 5-7頁
  • 虐待兒童——原因何在?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虐待兒童——原因何在?
  • 警醒!1977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對待小孩的駭人殘虐行為
  • 沒有固定型式
  • 怒不可遏——原因何在?
  • 父母們感覺「不行」
  • 「新道德」的影響
  • 如何保護你的孩子
    警醒!2007年
  • 以愛心和公正戰勝惡人惡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9年(研讀版)
  • 普遍的誤解
    警醒!1994年
  • 在家中防患於未然
    警醒!199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7
《警》77 7/8 5-7頁

虐待兒童——原因何在?

「讀起來好像集中營拷問者或專家從事人類墮落行為的開場白。」新聞作家在寫這句話時所指的是什麼呢?

虐待兒童。最近報導此種行為在美國和世界各地已達到「流行病」的程度。

這種流行病有多嚴重呢?「虐待兒童『症』——每日殺害兩名兒童」,1975年四月廿一日的《美國醫學新聞》以大標題報導說。一個月之後,《法醫學雜誌》報導:「今日小兒夭折的最普通原因可能是虐待小孩。據一位評論家所說,由於虐待或磨折小孩所導致的死亡事件多於意外或傳染病致死的總和。」

直至1975年末,國際聯合通訊社發表的一項新聞聲稱:「每年有百萬以上的美國兒童遭受身體虐待或冷落。」該新聞繼續刊載從美國衛生教育福利部官員伯沙羅夫所得的消息說:「他聲稱,以最狹窄的定義而言,每年有2,000名兒童死於和虐待或冷落有關的環境。」資料表明遭受虐待的兒童通常在五歲以下,以不及一歲為最多數。

對待小孩的駭人殘虐行為

虐待小孩的記載令人痛心疾首。根據紐約布隆克斯的一項報導,住在那裡的一名男子使四個幼童遭受以下的恐怖虐待:

● 在幼童們的膝頭塗上一層糖漿,逼他們在撒了米的地板上用膝頭向前向後爬行。

● 剝光了幼童們的衣服,將他們關閉在一間七呎(2.1公尺)高的金屬衣櫥裡;然後將熱的洋燭蠟倒在他們的臀部,再關入衣櫥裡一小時以上。

● 當七歲的男孩的吵聲將他驚醒時,此人將男孩推入烤爐裡,閉上爐門加熱。孩子倖免於焗死只因為母親奔入廚裡將他放出來。

另一項例證是,有一名十八個月大的男童被發現懸在怒海之上的300呎(91公尺)山崖樹枝上搖搖欲墜。他已被人拋棄了。高伊妮在她所著的《小孩也是人》一書中聲稱:「有些父母曾斬斷幼兒的小手、燒灼、殘害、毆打、不予飲食、捆綁、關禁和謀殺等無所不為。」除了身體虐待之外,嬰兒和學步小孩時常遭受口頭、情緒和性的虐待。

那一種父母或其他成年人會使小孩慘受這些殘酷虐待呢?僅是心理反常、經濟貧困或其他不幸的人嗎?

沒有固定型式

事實上,虐待兒童是超乎種族、經濟和社會界限的。「作出虐待行為的父母沒有固定型式,」高伊妮指出。「若在巴的摩爾進行調查,虐待的父母以黑人為多;若在鹽湖城調查,則以白人為多。種族因素以構成調查對象的人群為依歸。」同一作者繼續指出:

「虐待兒童這件事很少是不喜歡或是憎恨孩子的結果。專家們,除了少數例外,大多數同意施虐的父母喜愛被虐的孩子。若非喜愛這個特別的孩子,也喜愛別的孩子。許多證據表明虐待小孩的人希望別開生面,在大多數例子上,施虐者使自己的行為引起有關當局注意,顯然希望當局會保護孩子擺脫他的[父母的]疾病。這確然是疾病。虐待孩子曾被形容為慢性疾病遇著急性外傷發作的插曲。」

什麼造成這種「疾病」呢?一個人怎能使自己不受其控制呢?

怒不可遏——原因何在?

為了查明虐待孩子的原因,曾經進行了許多研究。差不多在每宗事例都發現有一項因素存在。什麼因素呢?據訪問一位研究虐待小孩專家金裴博士所得,虐待小孩的父母有百分之90以上是出於無法控制的憤怒。這種憤怒是如何引起的?

憤怒的結果多數是父母一方或雙方在毫無準備下要應付新環境所致。很不幸地,新環境往往隨父母的第一個孩子而來。「許多少女完全不懂得照顧孩子,」金裴博士的同工女博士格妮解釋說。「沒有人告訴她們怎樣換尿布,退卻高熱,清除吐出來的食物,在晚上起來等。」有些父母喜歡照料全不懂事的嬰兒,但在孩子開始跑來跑去,從欄床或遊戲檻爬出來和『凡事攪擾』時就會因失望而憤怒。有些人善於照料較大的兒童,對嬰兒則全無辦法。

虐待小孩的一項主要因素是城市生活。城市的過度擠逼以及空氣、水和聲音的染污使許多成年人因無法應付而造成緊張。當成年人『怒髮沖冠』時,幼弱的小孩往往成為犧牲品。

底特律《新聞報》一篇文章指出另一個因素並加以評論說:「專家們擔心虐待小孩案件激增可能是底特律市內外失業人數激增的副產品。」失業的父親們不但感到自己沒有出息,而且終日要與小孩為伍,不比有工可做時每天只有一兩個小時和孩子一起。男子很少能忍受幼小孩子的又叫又跳和亂動不休的。

可是虐待小孩通常是出於一項更深刻、更個人化的基因。何以如此呢?

父母們感覺「不行」

有心廢除虐待兒童的人士鼓勵父母們作一番自我檢討。這些父母們許多時對兒女懷著不能實現的期望。為什麼?美國德州達拉斯虐待小孩對策專員包德里指出:「不少從事虐待行為的父母多數欠缺自尊心,在少年時曾被認為『不行』,他們無法符合自己父母的期望。結果,當他們成年和有了自己的兒女時,他們遂開始以行動表示『自得』,方法是告訴兒女,『你不行,我才行』。」

由於對愛的饑渴,在小時曾被虐待的父母往往對兒女期望過高。在評論金裴博士所主辦的調查時,作家愛德遜解釋說:

「顯然每宗事例是不同的。但每宗事例卻有其共同的因素,據金裴博士的調查隊發現,受到虐待的兒童在長大時會成為殘虐的父母。由於被自己父母所排斥以致懷著自卑之感,他們難於與別人建立正常關係,並且對兒女期望過高。他們的期望永不能實現,因為沒有正常的孩子能完美到恰如父母所期。於是孩子遂受到毒打,循環又再度開始。」

美國麻省防止虐待兒童會所作的一項調查獲得類似的結果。該隊向115個家庭和180名兒童研究虐待小孩的事例。結果表明虐待小孩的人十居其九曾有「嚴重的社交難題」。他們大多數是孤獨者,很少或沒有團體交往。此等父母多數差不多需要從一個或多個孩子的作伴和感情以獲得滿足。他們將小孩看作「小大人」,需要他們表現成年人的感情、誘導和自律等品質。當然,嬰孩或學步的小孩無法符合此等期望。他們的失敗被看作故意忤逆,於是受到責罰。

「新道德」的影響

近年來人們對於性道德的態度有急激的改變。今日的男女忽發奇想而交換性伴侶已不足為怪。不論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你有察覺到它會造成虐待兒童的事件嗎?在什麼方面?

美國俄利岡大學醫學院小兒神經專家裴利博士評論說:「新的男友許多時遷怒於頑皮小孩。這孩子使他想起孩子母親的前度愛人,或者擾亂了這對男女的娛樂計劃。」本文開始時所敘述的苦刑便是此等「男友」想出來的。

幼弱的小孩受到磨折、苦刑和謀殺的報導日益增加的確是人間慘事。我們已考慮過虐待兒童的一些主要原因。成年人要怎樣行才能對症發藥以克服磨折小孩的傾向呢?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