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優雅美麗的動物
鹿是特別優雅美麗的動物。兩隻溫和的大眼睛在頭的兩旁。短而光潤的毛熨貼平滑,加倍顯出鹿的流線身型。無論是站著不動、奔跑抑或跳躍,這種纖幼的長腿動物永不會看來笨拙不靈。
枝角是鹿的顯著特徵。通常只是雄鹿才有。但在馴鹿和北美馴鹿方面,則雌雄兩者的頭上均有枝角。相反地,中國的水鹿和亞洲的麝香鹿則雌雄均沒有枝角。
與實際是皮膚的堅固層的角不同,枝角其實是骨。住在溫帶的鹿的枝角會在冬天脫落,在初夏開始生長新的。熱帶的鹿則可能在年中的其他時候枝角脫落和開始長出新的。
新的枝角很柔軟,有薄皮蓋著,皮上生著短而纖幼的毛。這層皮膚和其上的幼毛稱為「絨毛」。後來血液停止在覆蓋枝角的皮膚流通。這樣皮膚便會枯乾,鹿遂要藉著刮擦地面、樹木或灌木使皮膚脫落。
牡鹿愈年幼,枝角便愈短小。鹿生出第一套枝角是在一歲或兩歲的時候。
鹿的枝角有什麼作用呢?不少博物學家認為它們主要是在求偶時用來兩雄相鬥和奠定自己的雄性地位。然而,值得留意的是,沒有枝角的牡鹿在獲得被後輩尊重的優越地位方面毫無難題。同時在惡鬥中,枝角並不擔任重要角色。因此鹿角很可能另有用途。
論到一項流行學說,《國際野生動物百科全書》聲稱:「對紅鹿所作的觀察表明牠們在夏季苦於炎熱。牠們在晚間出動,以相當的時間打滾。史頓侯斯的學說是,枝角在夏天可以作為放熱器,因為絨毛有極多的血管。測驗表明當牡鹿在活動時,枝角的溫度便上升。在夏天當牡鹿獲得豐富的食物時,牠們會積成一層厚厚的脂肪,因此牠們必須設法散發熱力才行。雌性紅鹿不需要這種放熱器,因為在胎兒發育和授乳時期要消耗大量精力。枝角在鬥爭和發出訊號方面顯得形狀笨拙,因此後者的說法對枝角的作用提出較為合理的解釋;枝角在鬥爭和發出訊號方面僅擔任次要角色而已。」——14卷,1928頁。
跳躍能力和奔跑敏捷是鹿的最大特色。鹿腿上部的強壯肌肉使腿能跳得有力和跑得快。長耳鹿一躍可達二十五呎(7.6公尺)遠。這種鹿也可以跳高約八呎(2.4公尺)及以時速三十五哩(56公里)奔跑。據報白尾鹿能一跳達四十呎(12公尺)之高,縱身前躍可能更遠。
鹿既然是一種敏捷、優雅的動物,難怪美麗的書念女子對她所愛的牧人說:「我的良人好像羚羊或像小鹿。」「我的良人哪,求你快來,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雅歌2:9;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