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森林風光
《儆醒!》雜誌駐祕魯通訊員報導
小型噴射機正在向東飛去,經過祕魯的安第斯山駛往龐大的亞馬遜森林。離開雪蓋峰巔的群山之後,我們從窗口眺望。俯瞰下面,好像鋪著一塊模糊不清的龐大綠色地氈。在較近處察看一下,景色又似密布著小花的大片花椰菜。若以顧繡畫圖來看,則蜿蜒河流的「環結」,以及由長串棕櫚樹梢構成的淺綠色植物「眼孔」使風景更加多姿多采。飛機不久便降落了。綠色地氈在我們眼前轉變成或大或小,形狀不一的樹木。
亞馬遜森林是地球上植物最豐富的地區。數萬種的植物已被辨認出來。僅是在一方哩(2.6平方公里)左右的地方便有百多種不同的植物生長。視乎地勢在高度上的差別,各處長滿茂密的紅樹、黑檀、上等桃花心木、香柏樹和芬芳的花梨木、栗木,高聳的巴西胡桃樹,各種楊柳和美麗的橡膠樹。四周點綴著種類繁多的棕櫚和熱帶果樹。樹枝上垂著許多藤蔓。樹葉如此濃密,以致樹梢要竭力向上長以爭取難得看見的天空。
地上鋪著的植物也煞是奇觀。各種奇形怪狀的葉和草互相混合。接近地面的是無數種類的植物,葉子混合著綠、紅、粉紅、紫、黃和白色。其他低矮植物則有木髓的仙人掌狀穗花、矮棕櫚、灌木和大葉植物如巨大的『象耳』等。淺綠的起泡葵頗為細緻。攀緣植物一遇到空間便抓牢向上爬。
不少地方繁花如錦。紅色和粉紅色的花壇到處皆是。小小的黃花在粗糙的樹根之間突圍而出。花樹的枝頭掛滿橙色、深紅和白色花朵。高貴飄逸的蘭花傍著樹幹生長或從樹枝下垂。在潮濕的空氣中沒有一片葉在搖動。
生物的足跡
動物又如何?脹腹的坦加拉拿蟻佈滿著聖保羅樹。由於以這樹為永久居所,蟻群保護這樹不被任何侵略者所碰。在森林的地面,切葉蟻排成單行前進,每蟻馱著一塊頗大的樹葉。無數的甲蟲到處出沒或急速逃跑。特別引人注意的是世界最大的甲蟲『韃坦奴斯』,身長約達六吋(15公分)。有時可能見到一隻發光的螢火蟲在密林的永久昏暗中出現。彩色的蝴蝶和奇形怪狀的蛾飛來飛去。不遠之處有青蛙在哇哇而鳴。腳下也有好奇的綠色和灰色蜥蜴突然竄過,小小的蠑螈則急急逃往樹上。
當地也有巨大的森蚺出沒,有人聲稱這種最大的蟒蛇的體長達四十呎(12公尺),蛇身直徑達三呎半(0.8公尺)。住在亞馬遜森林的爬蟲據說有250種,其中很少是真正有毒的。除了受驚或受擾之外,肉食的爬蟲僅為了覓食才獵殺,而人類卻不在牠們的食譜之內。
與流行的意見相反,森林中的動物並不全是巨大和危險的。在南美森林中,最大的獸是大小像豬的貘,美洲豹和美洲虎是亞軍。住在灌木之下的是像貓的虎貓、長喙的食蟻獸、犰狳和豹貓。以森林地面為巢的是狐狸、浣熊、小鹿和多種齧齒動物。在正常情況之下,其中沒有一種會威脅人類。據報在亞馬遜森林區共有14,712種動物出沒,其中8,000據說是該區獨有的。
樹上生物
絕大多數的動物均於樹上棲身。沙啞號叫的鳴聲表明森林是鸚鵡、金剛鸚鵡、巨嘴鳥和大群其他知名或較不知名的禽鳥的世界。再加上長尾鸚鵡的嘰咕,鴿子的低吟,怪鴟的鳴叫和啄木鳥的砰砰有聲,你會感到在頭上有個忙碌的世界。多種面目古怪,手舞足蹈的猴子敏捷地從樹枝之間擺動來往,又吵又鬧。在樹梢頂上空盤旋,虎視眈眈的兀鷹等候著美食。牠們的饕餮胃口將當地的腐肉一掃而光。
在一處復一處的池塘裡,巨大的荷葉隱蔽著彩色繽紛的熱帶魚。小溪流著被枯葉染成褐色的水。所有溪水終於流入亞馬遜河這條森林的公路。
水中生物
在亞馬遜森林的河流裡有黃貂魚、電鰻、南美鱷魚、甲魚和利齒的水虎魚,後者僅在幾分鐘之內便能將動物的肉吃清。在跳入這些河流游泳之前必須向當地土著查詢。森林的河水未必是很好的游泳地方!可是,你會看到小群的土著兒童在緩慢的溪流戲水。這使我們聯想到「大河」區的居民,他們使森林增加不少有趣氣氛。
林中人
三、四個世紀之前,也許至少曾有230個不同部族的印第安人住在這個地區。他們各自聚族而居,通常為地勢所限而不相往來。今日仍然存留的部族有芝華奴族、阿卡斯族、甘巴族、查瑪族、馬奇真加族和西比布族。明確的部族也許僅有二十個左右存留。他們所需的東西不多,只要有間木屋,一、兩張吊床、吸矢槍或長矛便知足了。他們的膳食主要是絲蘭、香蕉、甲魚和魚類。
亞馬遜森林的確是一處迷人的地方——恬靜的地方。但寧靜、潮濕的氣氛有時卻被熱帶雷雨所干擾。可是,這些聲響和多種動物的聲音並不真正擾亂龐大森林的寧靜。林中雖然充斥著種類繁多的動物,對恪守「請勿騷擾」的指示牌的人來說,它卻不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