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垃圾去了哪裡?
《儆醒!》雜誌駐日本通訊員報導
「多麼令人光火!我僅是清除一個畚箕,但垃圾桶卻滿溢了。現在變成更加凌亂!」有時你也會遭遇到這些事吧?這是世上許多大城市在大規模上所遭遇的事。這些大城市在處理垃圾方面已達到負荷太重的程度。
這便是日本沼津市的一項難題,沼津市是壯麗的富士山和駿河灣之間風光明媚的城市,十年前在市內所建的垃圾焚化爐已無法應付當前的需求。大量垃圾只能作部分的焚化。因此,埋藏的灰爐包括許多生的植物在內。結果如何?蒼蠅大量繁殖起來。
例如,一位貨車司機開始從工場運出灰燼傾倒,他留意到地面變了顏色。表土所出現的黑色其實是佈滿蒼蠅。於是,突然地,蒼蠅成群飛起,露出地面的原來淺色。貨車司機立刻退走,但事實上他的汽車顯然已布滿蒼蠅。這些不受歡迎的客人逗留了差不多一星期。
除了無數蒼蠅之外,數以千計的烏鴉也來到垃圾埋藏地尋找美食。這些雀鳥終於飛滿附近的農田,毀壞成長中的作物。不久之後,飽受蒼蠅和雀鳥侵擾的居民遂提出抗議,要求停止在該區埋藏垃圾。
經過多次開會討論之後,達成以下的幾項協議:(1)找尋其他地方埋藏垃圾,(2)採取多項步驟減少垃圾,(3)建造新的焚化爐,把可燃的垃圾焚化成灰。找尋別的地方去埋藏垃圾並不困難。但在人口日增的城市中,垃圾的數量怎能減少呢?
減少垃圾
當局要求市民把垃圾分為三大類:(1)可燃的垃圾[廚房廢物和廢紙];(2)不可燃的垃圾[破瓷器、日光管和塑膠東西];(3)可以再造的垃圾[金屬物品,包括錫罐、玻璃和玻璃瓶]。於是擬定在某日收集某種垃圾。由於焚化爐僅是焚化可燃的垃圾,焚化和埋藏的垃圾數量遂告減少。
自1975年四月,新的垃圾處理辦法開始實施後,沼津的居民十分合作。結果獲得很大的收益。在1975會計年度,有335噸可以再造的垃圾——金屬和錫罐——和1,530噸玻璃和瓶子,售價達30,280美元。試想想——從垃圾賺取30,000美元以上!
免除染污的焚化設備
第三項方法——建造新的焚化爐——又如何?當局擬定計劃,就在原有焚化爐的鄰近建造。當然,附近居民對此大感不悅並提出抗議。經過與該區居民代表多次開會商討之後,終於達成彼此的諒解。最重要的保證是新的焚化爐不會發出次一步的染污。
建造工程立刻開始,並在1976年六月竣工。該建築物裝置了複雜的機器、遙遠控制和電腦。全場工作只要三十人便足以應付。舊的焚化爐每日處理125噸垃圾,新的卻能處理雙倍的數量——在24小時內焚化300噸垃圾。
傾卸垃圾
讓我們跟隨那滿車的垃圾通過這所建築物,並觀察垃圾怎樣化為灰燼吧。
市內一輛載滿垃圾的貨車登上斜坡,停在一個計量器上測定重量。司機接過一張卡片,投入電腦的吸入裝置內,在那裡自動記錄貨車重量和號碼。貨車於是繼續沿斜坡進入傾卸場。滿載的垃圾遂從其中一個閘門傾卸入坑內。
這個坑大到足以容納市內202,702居民一週的垃圾。它的高度從地窖伸展至五樓,有兩架巨型起重機在操作。起重機的動作在一個特別密閉的室內作遙遠控制。當一載垃圾被剷起時,它的重量已被自動衡量和記錄下來。垃圾於是傾卸入漏斗內。
垃圾化成灰燼
漏斗很適當地作為焚化爐的入口。垃圾從那裡逐漸地傾入焚化爐裡。垃圾的流動物由別的裝置加以自動控制,防止焚化爐因充塞而窒熄。
垃圾進入焚化爐時首先遇到從焚化爐下層升上的熱空氣。空氣的熱度達攝氏950°(華氏1,742°)。廢紙之類在這裡已被燒去,菜蔬和果物也已脫水。
這時留下來的垃圾遂向一系列梯形的爐架倒下。每個爐架從外面邊緣彼此連接,從後面以90角度豎起。這項安排使每件東西都能從一個爐架跌落下面的一個爐架。它也使垃圾不住的流動,肯定每件東西都均勻地暴露在空氣和高熱之下而完全消滅。全部過程均由電視攝影機轉播,從中央事務室加以監視。最後,在焚化程序完畢時,灰燼從兩個滾筒之間落下。任何未被完全燒卻的東西(例如錫罐之類)均被壓碎。
塵埃和灰燼若以這時的狀態來處理,則整個場所便會鋪滿塵埃。因此,在塵埃和灰燼落下之處有水流動。濕透了的灰塵又從運送帶送往灰坑。在那裡把水濾出。下一步是由遙遠控制起重機把灰燼放在貨車上運往埋藏處。
當然,物體在焚燒時是會發出氣體和煙的。那末,染污怎樣防止呢?
防止次一步染污
氣體由導管送至氣體冷卻室,在那裡有高壓噴射的水流把溫度從攝氏950°(華氏1,742°)降至攝氏800°(華氏1,472°)。於是氣體遂被用作煮水,供工作人員的淋浴和坐浴。這時氣體的溫度已降至攝氏300°(華氏572°)。
大型粒子在一副稱為「多旋風」的機器中濾出之後,氣體受到最後的淨化處理。氣體中的染污物由靜電吸塵機除去,餘下的氣體則經過80公尺(262呎)長的三合土煙囪放入空中。
必須加以處理的另一染污物是用來洗淨貨車的水以及從灰燼和垃圾本身出來的水。垃圾處理場雖然利用沼津市的工業用水,但卻有本身的濾水設備。水經過濾出和處理之後,便被送往氣體冷卻室。來自焚化爐的超高溫氣體在那裡受到冷卻處理而蒸發後,水便成為蒸汽形式,從煙囪排出。
惡臭又如何?你也許認為垃圾會臭氣四溢,其實不然。有一道氣簾把傾卸場與外間隔開。當貨車把垃圾傾入坑內時,有一把巨型風扇把空氣抽出坑外,經過預熱器而進入焚化爐。那裡的攝氏950°(華氏1,742°)高溫焚去令人不快的惡臭。由於有風扇存在,坑內的氣壓比傾卸場為低。於是充滿惡臭的空氣遂不能外溢。
當然,用來防止次一步染污的設備是十分昂貴的。新的焚化場一共耗資9,200,000美元!
在有些人看來,耗費這筆巨款僅為了處理垃圾未免過份。可是,對那些愛好健康和美麗環境的人而言,這並不是浪費而是必需的。這些人正仰望著一個時期來臨,屆時普世各地的有害染污將受到控制,人類全體的福利將受到照顧。
[第22頁的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垃圾傾卸坑
焚化爐
電動吸塵機
水處理裝置
平台
氣體
冷卻室
空氣預熱器
煙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