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充斥——會把我們活埋嗎?
這確是個奇怪的疑難。在這一代,人已能往返月球。配備高解像攝影機的最先進人造衛星已發射到數十億公里外的太空,送回遙遠行星的特寫照片。人已能下到深海,確定沉沒多年船隻的位置,把其中久已被人遺忘的寶物打撈起來。科學家已能利用難以駕馭的原子,用來造福人類或從地上消滅整個城市及其中的居民。只要區區幾個比人的指頭還要小的微型電腦硅晶片,整本聖經的經文就能夠記錄起來,隨時可以顯影、印刷。然而同時,具有這些能力、智慧寶藏的人卻不能清除自己家裡的垃圾,適當地處理廢物,而竟使自己這代人有被垃圾活埋之虞。
首先,請想想美國的廢物難題。據報美國人每天拋棄40多萬公噸垃圾。即使不計泥沙和建造廢料,美國人每年也拋棄1億6000萬公噸垃圾——「足以在1000個足球場上累起30層樓那麼高,足以載滿一輛接一輛的垃圾車,長度等於地球到月球的一半路程,」《新聞週刊》雜誌報導。超過百分之90的垃圾由貨車運到垃圾堆填區直到廢物山丘比地平面高出數十米為止。
例如,紐約市有世上最大的城市垃圾場——在紐約的斯塔滕島上佔地800公頃的垃圾堆填區。每天有2萬4000公噸垃圾給收集起來,然後由一條條船日以繼夜地送到這個堆積如山的垃圾堆填區。據估計,直到2000年,這個垃圾堆的「高度是自由神像的一倍半,比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還要容納更多立方米」。這個垃圾堆填區會在十年之內關閉。據推想,屆時這個堆填區會高達150米。新當選紐約市市長的大衛·丁金斯就職時,環境衛生署署長送給他以下的賀詞:「好嗎?歡迎來到市政廳。但順帶一提的是,你已沒有地方拋垃圾了。」
一位專家說:「美國每個主要城市都有垃圾堆填區的難題。」《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說:「美國的垃圾場簡直滿溢了,卻又沒有新的建設起來。」該報導繼續說:「到1995年,半數現存的垃圾場會關閉。許多垃圾場不符現代的環境標準。」
據估計,加利福尼亞每個市民平均每年丟掉1100公斤垃圾和廢物。一位環境專家說:「在洛杉磯縣裡,我們每九天所產生的垃圾就足以填滿道哲運動場。」據估計,洛杉磯的垃圾場到1995年就達到飽和點。然後怎樣呢?問問洛杉磯的市民好了。但推算出來的日子也許比預期的還要快,正如加利福尼亞一位環境學家指出的一樣:「我們其實每天都有垃圾車在市鎮上走來走去,卻沒有地方傾卸。」
直至這十年的前半部,芝加哥要面對33個垃圾場關閉的難題。其他面對垃圾煩惱的主要城市索性用貨車把廢物運過州界,送到別的垃圾堆填區去。這在被逼要接收別人所棄的垃圾的州裡觸發公憤。每天差不多有2萬8000公噸垃圾在美國高速公路上運來送去,而有些人卻又忙於找尋地方傾卸這些垃圾。據報紐約州、新澤西州、賓雪法尼亞州每年輸出八百萬公噸垃圾。這確是個昂貴的處理過程。《新聞週刊》雜誌寫道:「更糟的是,有些用冷藏貨車把肉食和農產品運到東部的貨車司機,竟用同一輛貨車運送已有蛆蟲寄生的垃圾返回西部。」國會正考慮禁止這種做法,因為這顯然危害健康。
垃圾危機不單是美國的難題而已。其他國家也受垃圾充斥所威脅。例如,日本正力圖應付這個難題。據估計,到2005年,東京和鄰近的三個市鎮會有343萬公噸超額垃圾。日本也面對輸出垃圾的問題。一位作家說:「垃圾是日本一種沒有市場的出口貨。」
雖然有些國家尚未遇到處理家庭垃圾的難題,許多國家卻已需要面對怎樣處理工業廢物的難題。例如,用巨型焚化爐燒毀垃圾的國家正面對數以千公噸爐灰的難題,其中有些更含有劇毒。市民若發覺自己附近開設廢物處理站,那麼,「不要在我後院裡」的呼聲就會高唱入雲了。怎樣處理廢物成為關心人士的一個棘手問題。載著數以千公噸計有毒廢物的船隻在海上漂浮,找尋外國的「後院」。許多船隻被驅逐出境。他們遇上了強硬的「不要在我後院裡」症候群。
近年來,發展中國家成了數以千公噸叫人厭惡廢物的垃圾場。有些廢物更被一些不擇手段的人倒在空地上就算了。《世界新聞評論》雜誌寫道:「歐洲人和美國人正發現,保護自己的環境可以意味著污染其他人的土地。」
1988年10月的《日耳曼論壇》報導,瑞士蘇黎世把過量的垃圾出口到法國,而加拿大、美國、日本、澳洲則在東歐的「後院」裡找到傾卸垃圾的地方。
事情就這樣發展下去。美國有一位官員說:「垃圾危機不像我們面對過的其他危機。如果有旱災,用少點水就是了。但在這個危機方面,我們卻產生越來越多垃圾。」
[第4頁的精選語句]
「足以載滿一輛接一輛的垃圾車,長度等於地球到月球的一半路程」
[第5頁的精選語句]
「垃圾是日本一種沒有市場的出口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