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0 1/8 7-10頁
  • 顯示設計的有力證據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顯示設計的有力證據
  • 警醒!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我們的骨骼:「結構和設計的輝煌成就」
  • 「耳:工程學的傑作」
  • 人類的手:「最精巧的工具」
  • 人腦:「世上最神奇的創造物」
  • 聽覺——天賦的寶貴機能
    警醒!1997年
  • 鋼琴——多才多藝的樂器
    警醒!1978
  • 照顧那奇妙的樂器——你的鋼琴
    警醒!1981年
  • 人體結構令人驚嘆
    警醒!201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1/8 7-10頁

顯示設計的有力證據

設計的存在無疑使人想起一位富於技巧和能力的設計者。誰會想像一個精工的腕錶是偶然組成的呢?它報時準確便是有一個熟練設計者存在的證據。

那末,讓我們審察一下人體怎樣說明有一位偉大的設計者存在吧。一個玉雪可愛、充滿活力的新生嬰兒本身便是驚人的奇蹟。此外,在這小小的「生命」裡充滿複雜設計的證據,使受過高等教育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也為之動容。因此,隨著嬰兒的發育,我們留意到一些偉大設計的例證。

我們的骨骼:「結構和設計的輝煌成就」

為什麼大力擁護進化論的《人體》一書會這樣描述骨骼呢?因為骨骼「支持身體像支架撐持摩天大廈一般,它也像混凝土屋頂保護屋內居住者一樣保護重要器官。在達成這些構造上的任務時,人體也解決了建築家和工程師所熟知的設計和構造難題。」

你若是個樓宇承建商,有人要求你把房屋擴大三倍高和加寬,但不會片刻妨礙住客的日常工作和晚間睡眠,你有什麼想法呢?你說,不可能。可是我們的骨骼就受到這樣的要求。從嬰兒至成人,我們的支架必須增高三倍。

我們的骨骼怎樣完成這件工作呢?請想像有人從房子牆壁和天花板內面刮落些小材料,然後將之塗在牆壁和天花板外面。這間房子每週「增長」若干毫米,直至20年之後,我們的房子遂比前大三倍。原來,我們骨裡的特別細胞正做著同樣的「泥水」工作,它們便是破骨細胞(骨的破壞者)和造骨細胞(骨的建造者)。

我們骨骼裡面的建造具有多大的強力和柔韌性!骨的建造與鋼筋三合土相似(現代建築業廣泛應用的特別強力材料,在柔韌的鋼筋周圍灌以三合土)。像三合土般的鈣質在骨中交錯,膠原質的纖維在其中伸展,發生了鋼筋的作用。但骨骼卻比鋼筋三合土強八倍。它的張力大於生鐵。脛骨經常支持將近兩噸的重量,而且每方寸可抵受20,000磅的壓力(每平方公分抵受1,400公斤)。骨骼是柔韌和輕得驚人的。若用鋼鐵代替骨骼,則體重160磅(73公斤)的男子便會變成體重800磅(360公斤)!其次,請想想你輕到可以浮在水上。我們的骨骼正是堅強、柔韌和輕靈的完美配合。

倘若這還未足,我們可以觀察骨的內部,它像一間「造幣廠」,身體所含的生命,新的血液細胞,就在那裡「鑄造和發行」。正如《人的構造和機能》一書評論:

「正如銀行在建築物基層建造貴重物品貯藏室,在完全和防衛鞏固的深處貯存黃金準備金,同樣,人體也使用體內保護最周密的地方,骨的內部,去貯藏貴重如金銀的細胞:血液。」

難怪《今日健康》雜誌說:「人體骨骼代表工程學設計的傑作,……」

「耳:工程學的傑作」

因此《聲音和聽覺》一書描述我們的聽覺器官。該書補充說:「可是[外耳]背後有許多精密結構使最富於技巧的工匠也為之失色,這種最可靠的自動機能使最有天才的工程師也肅然起敬。」

請想想:整套高度傳真收聽和傳送系統縮小到一方吋(6方公分),從外耳(收集音波)經中耳(把音波轉變成機械動作)至內耳(把機械動作轉變成電力衝擊),我們均看到真正複雜設計的證據。

在耳蝸中(內耳裡形如蝸牛殼的部份[參看插圖]),所發生的事確是奇蹟。機械動作在這裡轉變成電力衝擊送入腦中。使腦明白這些電力衝擊是什麼聲音。為了完成這種機能,耳蝸裡有24,000根細毛,像鋼琴的弦一般發揮作用。音波在耳蝸中造成動作使「弦」再產生種種聲音。電力衝擊通過附在毛上的神經送到腦中。一本參考文獻說:「既然鋼琴家耳中的耳蝸比他所奏的鋼琴只有百萬分之一那麼小,為了聲音達到耳中的『鋼琴』,我們必須想像琴鍵和琴弦必須縮小至一億分之一。我們的「鋼琴」要把每一聲音完全無誤地再生——從低微的耳語至大管弦樂團的強音——這一切都發生在豆般大小的部份裡面!設計抑或巧合?你曾聽過一個大鋼琴純粹因巧合而存在嗎?

人類的手:「最精巧的工具」

古代一位醫生論到人手所能成就的事功時說出以上的話。生物化學家阿斯莫夫對此表示同感說:

「……這個最高器官,在整個生物界中是無與倫比的,它有四隻柔軟的手指和一隻對立的拇指,因此全體可以被用作精巧的鑷子或強力的抓攫器、絞扭器、彎曲器、拖拉器、推送器以及操縱鋼琴和打字機上的鍵。」

不錯,人手不但有力,而且特別敏捷。我們可以用手拿錘敲擊或者拾起一管小小的針。

控制我們手指的肌肉長在那裡呢?你若要設計一隻手,你會將肌肉放在那裡呢?放在手指本身嗎?那就太糟了!因為這樣雖能有力,但看起來卻像粗大的香腸。你會用一條粗大的香腸去拾起一管針嗎?其實手指的彎曲肌大部份是在前臂上。請試試彎曲的手指和感覺前臂。你感到肌肉活動嗎?這是由「筋」或腱連貫到指尖的,結果不但使手有力,而且十分柔軟。多麼奇妙的設計!僅是巧合嗎?

人腦:「世上最神奇的創造物」

這是著名人類學家兼進化論者艾斯里在1955年對人類腦的稱謂。在科技日益進步的今日,人對於腦的能力極限依然無可奉告。人腦有「一百億神經細胞,任何一個細胞可能與多至25,000個其他細胞聯絡。互相聯絡的數目加起來甚至連天文學家也為之驚愕——雖然天文學家是慣於處理龐大數字的」,一本參考文獻作出以上報導,它並且補充說:「一個電腦若是複雜到能夠處理這項互相聯絡的數字,就非大到足以蓋過地球不可。」

可是這一切都縮小到在一團僅有三磅(1,360克)重的物質之內,小到可以用雙手載住。它被稱為「宇宙中最高度組織的物質」是恰當不過的。

人腦有一種能力是人造電腦無法做得到的,它便是:創作想像力。作曲家貝多芬的經驗便是一個特殊例證。當他的最偉大作品,第九交響樂,初次演奏時,聽眾大為欣賞而發出「狂熱的掌聲」。但貝多芬卻毫無所聞;他已完全失聰!請想想,他「聽到」作品的全部精彩之處是首先依靠自己的想像力,然後記在樂譜上,他其實從未聽過一個音調。人腦具有多大的創作想像力!

這豈不是人體經過高度設計的明證嗎?我們豈不應與一位經過兩年苦鬥才設計出一個「電子腦」的工程顧問達至同一合理結論嗎?他的結論是:「經過正視和解決它[電腦]所呈現的種種設計難題之後,在我看來,認為這樣的裝置除了通過一個理知的設計者之外會有其他方法自動存在是完全不合理的。……我的電腦若需要一位設計者,那末遠較複雜的機器,例如人體,就更當如此。」

所有這些設計例證僅是「偶然巧合」的嗎?一位在若干科目上曾仔細輯集過許多數字和事實的著名統計學家哥立普有一次說:「我能夠以統計學證明上帝存在。僅以人體為例——人體的所有機能是巧合所致的可能性在統計學上小到有如罕見的怪物。」換言之,這種沒有指導力量存在的「偶然巧合」的可能性其實是不可能的,它是「統計學上的罕見怪物」。

終其一生被稱為「當世無可異議的最偉大科學天才」的著名物理學家克爾文爵士也提出同一結論:「科學迫使我們以完備的信心去相信有一種『指導力量』存在,這種『指導力量』是物理學、力學或電力以外的……科學促使你不得不相信上帝存在。」(楷書本刊自排)

我們看到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上帝存在,藉著(1)健全的科學邏輯,(2)周遭世界所見的設計跡象。但在我們腦海中卻浮現一個問題:上帝是怎麼樣的?為了獲得令人滿意的答案,請閱讀以下一篇文章。

[第9頁的圖片]

從耳、腦和骨的構造可以觀察到人體的奇妙

[第9頁的圖片]

「耳蝸[耳的一部份]……是一件構造複雜的樂器,與鋼琴相似」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