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0 2/8 6-10頁
  • 心臟病的應付方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心臟病的應付方法
  • 警醒!1980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難題的根源
  • 冠狀動脈阻塞
  • 症狀
  • 心臟病突發的急救
  • 預防方法
  • 心臟閉塞
  • 心臟病猝發——如何應付這種現代流行病
    警醒!1976
  • 心臟病——危害生命
    警醒!1996年
  • 身體健康——值得努力維持嗎?
    警醒!1973
  • 認清徵狀防患未然
    警醒!199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0年
《警》80 2/8 6-10頁

心臟病的應付方法

我們時常聽到關於親戚、朋友和熟人遭受心臟病突發之苦。僅在美國一地,心臟病每年殺人約達650,000名,平均每分鐘殺害一人以上。其他國家的人也一樣遭受影響。西方諸國差不多半數的男子和許多婦女均死於這病——心臟病突發!

特別驚人的是許多死者都很年輕——在三十餘,四十餘或五十餘歲之間。他們的心臟在基本上是強健的。但為什麼他們會死呢?難題的癥結在那裡?

難題的根源

難題的根源是心肌缺乏血液的供應。你也許會問,『這怎麼可能?心臟豈不是含有多量的血嗎?每日豈不是有數噸的血通過心臟嗎?』

這是真的。因此為了明白難題的真相,我們必須認識心臟的工作。心臟是一團中空的肌肉,有四個房室,即右心房和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含氧的血液從肺流入左心房,同時右心房卻充滿來自身體、飽含二氧化碳的血液。當兩心房在收縮時,血液被迫通過瓣膜流入心室。於是發生了主要的抽唧活動。兩心室作強力的收縮,藉著大動脈把攜氧的血液送往身體各部份,同時把缺氧的血液從肺動脈送入肺部。

血液雖然從這些房室通行。但心肌本身卻沒有從這些維持生命的液體得益,這件事可藉運油車作一比喻。運油車的動力並非來自在車上運送給顧客的汽油。反之,它的動力是來自加油站所供應的燃料。燃料是從油管輸送至車內引擎的。

同樣,通過心臟房室的血液也不輸送養分給心臟。不;反之,從心臟送出以及從別的路線流回的血液才是滋養心臟的。心臟病突發的難題癥結在於這些『燃料管』或輸送血液到心臟的路線方面。

血液一從心臟流出,立刻被唧入體內的主要動脈,大動脈裡。可是,差不多在同時,大部份血液又送入兩條冠狀動脈裡。這樣,氧氣和化學養分遂被送往體內這團最重要肌肉的所有部份。那末,倘若通過冠狀動脈的血流受到阻礙時會有什麼事發生呢?

冠狀動脈阻塞

事情的發生好比一條輸水管內堆積大量的鏽。當你把水唧入管內時,水流受到阻塞。那末在短時間內必須要有大量的水供應的場合又如何?泵水的唧筒可能不勝額外負擔而破壞以致失去功用。

這樣你便對今日千百萬人的心臟所發生的事稍知端倪。冠狀動脈因脂肪堆積而變狹。這種情形稱為動脈硬化。那末,當心臟需要更多血液作身體或情緒上的應變時又如何?

即使心臟的一小部份暫時缺乏血液,電力衝擊的型式也會變成混亂,因而擾亂搏動的韻律。這時心臟遂陷入所謂心室纖維性顫動的狀態,這是一種異常和嚴重的併發症,它使心臟發生不規則和無力的抽動,因缺乏推動力而產生障礙。除非有正確的抽唧動作使其復原,否則幾分鐘內就致人於死。

同樣,心臟病突發往往是血凝塊或血栓突然阻塞冠狀動脈所致。動脈硬化並不使血管一律狹窄。反之,脂肪沿著血管斷斷續續的堆積,血管其餘部份的直徑也許是正常的。因此阻塞是在血管的狹窄部份發生,以致阻礙血液流往心肌部份。這種心臟的血管阻塞稱為血栓症或冠狀動脈阻塞。阻塞血液流通的結果稱為心肌梗塞a——心臟病突發。

你怎麼知道一個人是否心臟病發作呢?

症狀

多種心臟病發作是難以辨認的。事實上,心科專家估計約有百分之20的初期發作不為病人所察覺。這也許因為心臟的血管是經過數週或數月的逐漸阻塞而非突然閉塞之故。

因此,這病所出現的症狀也許沒有被認為心臟病突發。例如,它們也許被誤認為嚴重的消化不良。因為,症狀或者是嘔吐、疲倦和面無血色。有時也會發汗和呼吸迫速。可是心臟病突發的最常見症狀卻是胸部中央感到令人不舒的壓力,緊塞和發脹。或者發生劇烈的胸痛,它們差不多肯定是心臟病突發的訊號。

在若干例子上,有些人在心臟病發作之後過著長壽和滿足的生活,也許毫不察覺自己曾患過這種病。另一方面,甚至對心臟極少損害的輕微心臟病發作也能引起心室纖維性顫動。患者可在幾分鐘內失去知覺和死亡。可是你能挽救病者生命,倘若你知道怎樣行的話。

心臟病突發的急救

不少人的心臟曾經停止過五分鐘左右,他們現時身體強健,能作心臟病突發之前所做的一切事。他們是被附近的人以迅速手法所挽救的。這些人知道怎樣行。你也想知道嗎?你能救人一命嗎?

急救法並不如你想像的難學。在若干地方,一般大眾均學習那種十分有效的,簡稱為CPR的心肺救生術。它是外部心臟按摩與人工呼吸的合併。你若有機會,參加這種救生術指導班是好的。可是,要小心考慮以下的說明,你或者能挽救心臟病突發者的生命,也許這個正是你所愛的人。

你若發覺有人昏倒,在開始CPR之前,無疑要先行幾個步驟。但行動應該迅速,因為一個失去知覺的人若沒有呼吸,便只能活四至五分鐘左右。

首先,你應該決定這人是否真的失去知覺。倘若這人僅是睡著,則進行救生程序就會尷尬非常!因此要溫柔地輕搖這人的肩膀和詢問:「你沒事吧?」倘若沒有回答,便要檢查他有沒有呼吸,因為他可能僅是昏厥。方法是把你的耳朵貼近他的口,面孔向著他的前胸。他若有呼吸,你應該能從耳朵感覺到,或者從他的胸前看到。

倘若沒有呼吸跡象,則打開他的氣道是重要的。有時失去知覺的人的舌頭向後垂在喉間,切斷了通至肺部的重要氣道。為了使他恢復呼吸,必須打開通至肺部的氣道,這件事通常並不困難。

方法是將失去知覺的人仰臥,一手輕輕托住他的頸背。這會使他的頭向後仰,頸項伸張。再把另一手按他的額,使他頭盡量仰後。你也許納罕頭部可以盡量向後仰曲至什麼程度。這時。他已差不多下頷朝天,頭頂向地。這種姿勢可使顎骨和舌頭伸前,喉間氣道遂為之打開。

這種迅速打開氣道的方法若不能使他恢復呼吸,便要立刻開始人工呼吸。用按住病者前額的那隻手捏住他的鼻子,手肘同時留在原來位置使他的頭保持傾斜。把托住病者頸項(或下頷)的另一隻手提高。張開你的口直接對正病者的口,把吸滿的空氣盡力連續向他急吹四次。你便會看見他的胸前因肺部膨脹而隆起。

其次,要儘快檢查病人的脈搏,這使你知道他的心是否跳動。檢查脈搏最有利之處是頸動脈,即頸項的主要動脈。要尋找這條動脈,就從托住他頸後的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探索喉頭旁邊的溝。那裡若沒有脈搏,心臟已經停止,那末,除了人工呼吸之外,你必須準備作人工血液循環以救病者。

人工血液循環的方法是施行閉胸式心臟按摩。這是頗為簡單的胸部緊壓程序。緊壓動作實際是迫使心臟抽唧血液。它往往促使心臟本身重新開始搏動。當然,繼續供給氧氣是必需的,因為血液循環若不能從肺部吸收氧氣便是徒勞無功的。

因此,救助者必須繼續使病人恢復重要的呼吸機能,同時迫使他的心臟抽唧血液。即使心臟本身尚未開始搏動,你若繼續施行心肺救生術直至醫療援助到場也可能挽救病人生命。有些例子在以人工幫助呼吸和抽唧血液數小時後,病人本身的機能才告恢復。

預防方法

除了準備幫助心臟病突發的病人之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呢?動脈裡面的沉澱物——心臟病突發的主因——可以防止,或至少使之沉澱得較慢嗎?

一般人均同意,膽固醇和脂肪(甘油酯)與沉澱物的增加頗有關係。因此留意我們的飲食和避免體重過度增加是明智之舉,因為可見的脂肪食物無疑會使我們體內的脂肪沉澱物積聚在動脈之內,使動脈有變狹的危險。減少或戒絕以動物油煎炸食物。同時進食富於養分的蔬菜、鮮果、瓜類和穀類食物也是明智的。

今日令人緊張的高速生活看來也是動脈加速積聚脂肪的另一因素。那末,既然急於想在有限時間之內完成太多事情的人易於招致心臟病突發,你便會希望避免這種分秒必爭的感覺。

保持足夠的運動也是抵消動脈積聚脂肪沉澱物可能造成危險後果的另一重要方法。事實上,美國維蒙特大學心臟與血管研究主任拉伯博士說:「缺乏運動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主要因素。」其故安在?

據我們所知,心臟是一團肌肉,而肌肉若沒有足夠的運動便變成軟弱。事實上,缺乏運動會使整個循環系統蒙受不利影響。供應血液給我們肌肉的動脈若變成狹窄,許多微細血管遂告消失。另一方面,經常運動促使動脈擴張,因而可能攜帶更多血液。同時,肌肉組織裡有更多血管張開,供應新的路線以運送更多氧氣,因此減少心臟病突發的可能性。

經常的體力活動亦能強化心臟的抽唧能力。結果,等量的工作只需較少的心搏就能完成。因此,強健的心臟在應付緊急事態方面不必像沒有訓練的心臟這般緊張。為了保護你的心臟,要使運動成為你的經常習慣。一位醫生說:「大踏步式的步行若從少年時練習下去,這件事的本身便會大大減少因冠狀動脈心臟病而招致的殘廢和早死的危險。」

但並非所有心臟病都是脂肪沉澱物積聚在冠狀動脈內部而使之狹窄所引起的。心臟電力系統失靈也是心臟病的起因。

心臟閉塞

正如上文指出,心臟有個複雜的特殊細胞系統去發動和傳導電力衝擊,使之通過心臟去引發有韻律的搏動。心臟閉塞是這些電力衝擊傳送失去正常功能所致。由於電力衝擊不能適當地通過,心的抽唧作用遂遭受不利影響。

心臟閉塞有各種不同的程度。局部閉塞也許僅是延遲衝擊的傳送,但心臟機能未必發生任何嚴重的失靈。但這種病會變成十分嚴重。從心房至心室的電力衝擊若完全閉塞,心臟的房室搏動遂各自獨立。結果心搏失去效用以致無法供應適當的血流。心臟閉塞若持續下去,血流大大失調,這人的生命遂告危殆。

可是,今日有成千上萬的人本該在數年前已經不治,但他們至今仍然活著,並且過著正常生活。這是由於心搏調整器發明之故。這些心搏調整器在1960年左右首先嵌入病人體內。它們已證明這麼有效,以致今日實際上有數十萬人與體內附著的心搏調整器同行。以下的故事表明心搏調整器可使一個人的生活發生極大的轉變,你會發現這個故事既有教育價值而且令人十分感動。

[腳注]

a 心肌梗塞一詞的英文為Myocardial Infarction,“Myo”是肌肉之義,“cardial”是心,“Infarction”意即該處的組織因血流受到擾亂而死去。

[第9頁的附欄或圖片]

心肺救生術(CPR)應該怎樣施行?美國心科協會出版的一本手冊提出以下的簡易指示!

「跪在病者身旁近胸處。找出胸骨的最低部份……把一隻手的手肘放在離開尖端[在上面]約1至11/2吋[2.5至4公分]之處。把另一隻手放在已經固定了位置的一隻手之上。要肯定所有手指不觸及胸壁。較易行的方法是把手指合攏。

「當你的手向下緊壓時,雙肩要直接懸在病者胸骨之上,雙臂伸直。病者若是成年人,可把胸骨壓下11/2至2吋(4至5公分)。緊壓之後要立刻作同等時間的鬆弛。韻律式的搖動可以幫助保持張弛循環的適當間隔。請記得,在兩次緊壓之間讓胸骨恢復正常位置時,雙手切勿離開病者胸骨。

「你若是唯一的救助者。就非兼施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不可。適當的比率是15次心臟按摩比2次迅速人工呼吸。按摩必須保持每分鐘80次,當你只有一人施行時,切勿為了要加入呼吸而失去按摩次數。

「在有另一救助者幫忙的場合,你的位置應該在病者的對面。你的助手要在每五次心臟按摩之後作一次人工呼吸。作心臟按摩的救助者的按摩率應該是每分鐘60次。」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